不只大众如此,业内人士也一样。年前,北京一家极重要的艺术中心让我为新展写一篇文章做宣传,于是我就发到了知乎上。我写这篇文章分文未取,当然展方也没有给钱的意思。我竭尽所能甚至从策展人未发现的角度去褒奖展览的优点,当然我也提出了批评意见。不料一发完,有人就找上门来,说我是不是故意捣乱为何要谈缺点。那时我也只有耸耸肩,作莫名状。学术型展馆的工作人员都是这副德行,其他商展还能指望什么呢?
毫不客气地说,中国艺术界自上而下不是为钱低头哈腰,就是为权俯首称臣,艺术人求真、求善、求美的高风亮节早已成了传说。踏实本分的人还是有的,是形成不了一股力量,也不怪他们,因为大家都快揭不开锅了。剩下的就是互相吹捧,口口声声民主自由,到头来还不是鉴定大师卖假货,艺术史学家钦点艺术杰作。
3-4年前,有个重量级艺术史专家对着一群企业家骂骂咧咧,说他们不懂艺术,尽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看看作品背后的真正价值,不看看什么作品能载入史册。可不是嘛,这位专家在2000年零三个月就出版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急急忙忙把历史写好,为的不就是让藏家们以史为鉴嘛(把艺术史当成了艺术品图鉴)!这些入得了史的人多半和这专家交情不浅,另一些则是文盲都晓得绕不开的大家。
出版业确实是难以为继,只能向大众品味妥协。16年,我完成了三本意大利的美术史入门读物的引进工作,不过这书到今年还没出。为什么呢?总编拍不了板,一方面欣赏原著与译者的严谨态度和扎实学养,另一方面他认为这种书销路不好,不够通俗。和他聊天时,我只得感叹,国外针对青年人群的普及书籍,放到国内就成了有深度的学术专著,真是可笑。他也陪着笑,打趣道:你不见一群人捧着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当成艺术史圣经在读嘛?(不怪他们,出版社宣传的时候就称这本书是艺术史圣经)
艺术普及类的媒体其实也一样。有个专家和我说,在大众面前千千万万别提“美”,更别说大众不懂“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年代的人个个玻璃心,要哄,听不得批评意见,你说他不懂美就好像挖苦他是个土鳖,他明知如此,但碍于膨胀的自尊死活不承认,现在的人在面子问题上总是自欺欺人。确实是这样,但凡谈“美”,就有人以自己狭隘又无知的观点予以反击,要么做和事佬说俗即美,有人喜欢的东西就全是美的。既然个个都是美学大家,大家又为何苦于生活中缺少美呢?
回到我们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不能成为有文化魅力的国家,答案不言自明:中国人有多少痴迷于祖国的文化呢?不是把文化当成买卖做,就是看不起我们的文化(不想学就是看不起,别找没时间做借口),这还有什么可讨论的呢?我们这些8090后,在初高中美术课上都干什么去了?6070后又为什么把美术课音乐课调换成其他主课呢?还不是为了钱嘛。学生不听讲是因为高考不考艺术;老师换课也是因为高考不考艺术。就这样培养出来的一批人,对着起码认认真真学过几年艺术的专业人士耀武扬威,好像老子说的才是真理,是不是有点恬不知耻呢?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急需提高艺术修养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个个自称品味高雅的中国人,作为文化艺术类的专业人士,有时真有点自己精神分裂的即视感。
既然谈不了美了,我们就开始把中国文化走不出去的现象归因于制度问题,然而制度问题能解决一切吗?或许能,不过新制度培养出来的人一如既往的功利。这个心病不解决,中国文化照样走不出去。
我在意大利美院里,常看见中国学生带点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礼品送老师,为的是让老师在打分时照顾一下自己。这种东西多了,老师却糊涂了。因为每个人的讲法都不一样,就连京剧何时诞生,学生之间都谈不妥,前后相差2000年。看来要艺术类留学生传播中国文化也是靠不住的。文化背景对一些学生来说,只是交换成绩和毕业证的筹码,到底我国文化有什么玄机奥秘其实与他们无关。
就现在这种窘境,我们怎么谈文化自信呢?文化自信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上,连常识都不清楚的中国大众,又要用哪张嘴来谈文化自信呢?悲惨的是,就连寒窗苦读的专业人士也不敢随随便便谈文化自信了。这两天刘雯发了条英语的春节快乐,专业人士站出来说发的没错,还不是给不具名的大众诋毁成汉奸了么?专业人士没有权利谈文化,那谁能站出来谈谈呢?
我特别讨厌“打脸”这个词,因为滥用这个词意味着我们个个都是玻璃心,对自己的专业学养和专业尊严诚惶诚恐。有时候我也会犯错误,文章底下就有一群人喊着打脸。别介,我要错了当然得站出来承认,也会接受正确的观点。不过似乎无知者们更喜欢看我跪下去,把膝盖跪炸,再也站不起来,然后贴上无知者的标签,我们一团和气。
说到词汇,我们很久没有用优美的汉语去讲述我们的文化了。艺术普及类的书籍和文章,就像是部落里的老者为族人们讲述部落传说,可是我们现在用最粗鄙的语言在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在这个环境里,那些爱煲鸡汤的专栏作者和学者,反倒显得出色了不少。吸引大众的艺术类普及文章是什么?对学生而言,是那些干货,但也止于考学的目的,超纲的内容他们看都不看。而对于普通人,要的是刺激,是钱,是性,是搞笑和低俗,是大奶子画家和风流韵事。诚然我们的文化里有这些,但不只有这些。有人和我说,何不把你的知识包装成具有娱乐性的文章或视频传播出去,让大众先了解一下呢?我的回答是:
在我看来,历史是严肃的,也是沉重的。因为既严肃又沉重,所以历史才是崇高的。今天,我们把历史当成儿戏,当成娱乐化的东西喂给大家,明天我们收获的就是更娱乐化的解读。如果我们学不会严肃对待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那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传播给外国人,因为他们不吃这一套,他们会觉得我们在自取其辱。
我说的话很重,很难听,但这是我想说的。当然有人不认可历史和文化是崇高的 ,认为应该消解崇高性和神秘性,这是专业问题可以在专业角度讨论。但我们都应该承认,历史和文化不应该只有娱乐的那部分,也应该让沉重的那部分显现出来,沉到一些人的心底。
那套书的难产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从外国借来一本给青年人看的入门书都能成为深奥的专著,那我们又能生产什么书借给外国人呢?当然不可能是小顾之流的作品,大多是真正的专著,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慢慢地也就被外国人窃走了。在一节美院的当代艺术课上,外国老师讲着蔡国强有多么重要,讲着印刷术、康熙字典和徐冰的当代版画之间的关系与传承,我却看着那一双双迷茫无知的中国青年的脸,我只想捂住自己的脸走开。我感觉,那一瞬间,我的膝盖真得跪碎了,还被外国人贴上无知者的标签。
我不怕掉粉,但有些人也别自己对号入座。真正有点文化的中国人是存在的,但不多,真的不多。
延伸阅读:
如果你经常外出旅行,你可以关注下你都去了什么景点,国内较多的可能是什么寺,什么庙,什么宫。国外较多的可能是什么教堂,什么城堡,什么巴扎,等等等等。然后我们归归类,不难发现,创造文化的两个主要源泉就是宗教和皇权,因为只有这两个机构能合理揽财,能不计成本,能有闲人去创造文化。但现实是,这两个一个在中国早已死去,一个半死不活。
文化创造传播的根本是差异性,但科技是没有差异性的,如果凡事都唯物,文化之路势必难走。但是今天,我突然看到了一丝希望,今天是2018年2月25日。
因为太穷了。
穷不仅体现在硬件上,比如艺术馆画廊博物馆数量较发达地区差距甚大。又比如,我国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钢琴3.51 架,你们看不起的台湾是25 架,日本56.3 架。
更体现在软件上,贫穷导致我们需要挤压艺术和体育教育时间来学习数理化以提升自己在未来的竞争力,这既导致文化市场的产出不行,也导致文化市场的需求不足。
文化吸引力与经济发达程度息息相关,美国文化在世界上攻城略地是伴随着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出现的,在此之前,美国一直被欧洲嘲讽为乡巴佬。日本文化输出是伴随着战后的日本奇迹。而港台文化的式微,则可以作为一个反面教材。
如果从业者不去考虑经济问题,而一直妄图从中国人的素质上找问题,那无疑说明从业者的水平还是不足。
从这问题下艺术类答主的回答来看,我国要成为文化强国还得有一段时间。
我觉得这是个时间问题。
就像经常有人问为什么中国诺奖得主远少于日本之类的。
比如题主提到的叶芝,他所处的大部分时间大清还没亡呢!
日本文化在国际上有影响力,得益于几方面
一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全面总体的西化,而中国则是墨迹了上百年,真要算起来,我觉得从改革开放才算。
二是日本成为国际上观察东方的模板。这一点十分关键,不少人把日本人当做东亚的模板,既有日本总体实力强大的缘故(毕竟是列强),也有双方互相配合的缘故。
三是日本本身实力强大,日本人的工匠精神没得说。比如日本的音乐领域。
我觉得这些给予足够的时间都可以实现的。
最典型的是港台娱乐业的下滑和大陆娱乐业的崛起。
至于日本和平国家,难道不是因为日本战后被强行阉割的缘故?毕竟那可是轴心国啊!
当然,光腚审查制度不是个好东西,不如分级制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