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纯理论的顶刊,很大一部分都是xjb算…
主体是实验的话,编辑都是给分配实验背景的审稿人,反正也不懂,也不会挑毛病,或者看到个挂名的大佬名字就默认没问题了。所以当然也不会有动力去好好推敲怎么算的严谨,毕竟伪化生PI只相信性价比。
现在很多文章里的计算本质上就和没计算的老文章里的 proposed mechanism 没区别。反正结构总能搭出来,能量要凑都是可以凑过去的。
还是匿了吧……
其实实验搭配理论计算的初衷是很好的。毕竟我们研究的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实验还是检验真理的金标准。但实验也是有很多局限性的,很多机理,路径,或者推广到其它条件,优化,这些都还是很需要计算提供支撑的。在实验和计算结合的很好的工作里,两者相辅相成,文章也是浑然一体,读起来让人愉快。这样的文章发到顶刊,可以说是well deserved。 久而久之顶刊也形成风气更偏好这样实验和理论计算结合的工作,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再好的初衷,在巨大的发paper/拿funding/搞大新闻的压力下,也是可以变味的。
(我这里不讨论主动挑选/篡改/造假数据的情况,这是绝对绝对的红线。)
做理论计算有一点和实验是很不一样的,实验中因为意外设错了实验条件,结果得到出人意料的大发现的故事是不鲜见的,依然是很好的工作;但理论计算可以说是近乎严格地遵循“garbage in garbage out”原则。没有扎实的基础,深入的理解,可以说可能你算出来的是什么你自己都不懂,也更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更何况计算中往往有很多参数是人为可调的(但你得理解为什么可以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调)。这种情况如果正好碰巧somehow“符合”了实验,或者“凑一凑”符合了实验,那就搭进去一起发吧,让我们的文章“看起来”是有计算支持的,反正审稿人也未必懂,能发表的几率又大了很多,何乐不为呢。这够不上造假的红线,毕竟数据是真实的。但有时候很难说这样的计算真的提供了什么有用的insight?懂行的看看文章也明白:哦,这一段他们就是凑了点计算。。这样的。。。
也遇见过跟实验组合作的情况,有时候对方会提出:啊我们这里就想加点“good modeling”,他们甚至不真的那么care要我们算什么。这种时候就觉得很无奈……我觉得大家都是扎扎实实做科研的,实验和计算只是手段有别,但做科研的思考方式和严谨态度并不应该有任何区别。我无法去提供“good modeling”,我能提供的只有“solid modeling”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