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3K了,谢谢大家,谢谢。
本文只涉及军用。军用方面,公认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因为控制整合的好。民用方面,大疆在民用行业已经做到了顶尖水平,咱顶多写个四轴,不懂不乱讲。
每一条都不写的很长,每一条都是独立的事,也会有几条都是说的类似的事,写的有些语无伦次,希望诸君能理解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奇葩文风。想到什么说什么,与君共赏。
请耐心观看,么么哒。
最近涉UAV的东西太多了,故不再更新这个帖子,抱歉各位。这里特别要对喜欢我的同志说一声谢谢,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爱你们。
求求你萌点个赞再走吧~
看了下面一个叫龙牙的回答,随手打了几个字作为回复,竟然发现这人竟然设置了禁止回复。
原来也知道自己是信口开河,喷了爽了后,“拒绝反驳”,真是可笑。
首先要说的是,他这真是很神奇的论证
当看到作者说“仅就我自己参加某个小改招投标的经验来看,“小改”这种事情体现的不是纸面实力,是真实作战能力。根据上面提到的“三大层次”,无人机方面中国领先美国一个身位是没问题的。“的时候。
不由得从昏昏沉沉中一激灵,返回头又看了一遍主文,难道我漏掉什么了? 再一看,还是没有啊,你的论证在哪里? 怎么着就跳到中国领先这个结论了? 这就类似谈战斗机时先大谈一下战斗机设计的原则,战斗力形成的普遍规律,然后就直接得出结论,XX国战斗机天下第一。
你根本没必要写那么长好吧,直接给结论,喊两句口号就算了。
当然这句话后面又拿出来一个论证,所谓因为中国码农多,所以无人机就强, 那你干脆论证因为现在码农多所以我们所有软件相关技术领域都世界第一好了。 这是一个基本靠谱的论证方法么?
顺便提一点点现实问题,就程序员而言,中国的数量没你想象的那种优势,
首先说明的是,软件人员的数量受统计口径影响,没有绝对的定数,但是看看各个机构的统计可以有个大致的印象。
根据埃文斯数据公司(Evans Data Corporation)提供的数据
2019年前后,全世界有2230万程序员。其中:
美国大约420万,其中加州62.8万,德州32.5万,纽约州21.8万
欧洲是大约550万,其中德国83.7万,英国81.7万,法国46.7万
主打外包的印度大约300万。
按照埃文斯的统计口径中国不到400万。
而根据中国工信部的数据,中国相关从业人员1600多万,扣除其中的销售,运营,职能等部门,技术人员约700多万,其中的包括初级程序员、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系统架构师等在内的和软件相关的人员大约600多万。
无论怎么算,程序员这块儿也不可能直接推导出你的结论。
你要想论证,应该去考察到底有多少程序员是真正的和军工有关的高级技术人员,多少从事了无人机开发,以及其技术发展脉络。而不是这样硬塞结论。
接着谈一下无人机
事实上凡是一谈无人机就是满口大疆的,都是很明显根本不了解这个领域的。
因为要做一个基本的分析,首先至少得分级别。因为不同级别的无人机所牵涉到的技术领域差别大了去了。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的无人机开发,基本都在大疆的范畴之外。
比如说大疆那种无人机的动力是什么?是电机驱动螺旋桨,能源是电池。速度是100~200公里级别。这就让它基本回避了涡扇,涡桨等动力技术,高速下的气动力设计技术,而且距离近也可以回避远程的数据链和AI技术。
大疆本质就是利用苹果手机的生产放在中国后催生出来的智能手机产业链带来的廉价配件体系(传感器,电池,电机等等)再加上中国廉价的理工男供应,以压倒性的成本优势将西方也在孕育的这类低速多旋翼飞行器的研制生产商给挤跨,而形成了行业垄断的一个现象。
但是这种无人机和军用的小中大型无人机不是一个路数。中国真正体现军用无人机能力的,是对标美国捕食者,全球鹰等无人机的“彩虹“系列,“攻击“,“翔龙”,
这个领域中国取得了很瞩目的成就,但非要去比较中美谁更强,我看在坐的没有一个真的接触过相关专业信息。我们所经常进行对标的美国的捕食者无人机早在20年前的阿富汗战争中就展露头角,全球鹰早在1998年首飞,距今23年了,看看那是什么技术指标,现在都敢说完全超越了?
美军秘密研制的RQ-180隐身全球无人机也有一些信息流出,人家也没停步不前。 我国军工在锐意进取,但靠的不是什么民间码农多了就厉害了,那是要在航空动力(无人机用的高效率小型中型涡扇发动机),航空气动力(去看看U-2,全球鹰是实现了怎么样的升限,航程),超远距离数据链,航电设备,新材料等技术领域都扎扎实实的进步,投机取巧是不可能的。这些和大疆没有任何关系。
大疆无人机在军事上当然也可以有应用场景,那就是在连排级以下直到单兵,可以装备一些提升信息获取能力,但这个门槛一点也不高,各国供应商不过是被大江的低价压制,这次美国开始制裁大疆,随着芯片等受限,市场被封闭,各国重新开始有多个厂商竞争的时代又将来临。各国军方这方面的应用不会受到中国的制约。
参加过某型小型军用无人机小改的招投标,自己也是自动控制专业学生,略懂。
我敢说,中国无人机技术领先美国一个身位。
绝大多数这个问题下面回答的人都没搞清楚一个问题:哪怕是同一型号、同一批次、同一个生产线上同一群工人鼓捣出来的无人机,装备到同一个部队,在执行不同任务的时候都是有控制逻辑上的天壤之别的。
因此实际上在作战运用中并没有什么“定型”一说,真用起来每一架无人机都或多或少有区别,甚至同一架无人机两次任务的控制逻辑都会有不同,所以实际上的无人机作战(包括地面无人系统),特别考验的是产品研发与调试能力,而不是什么现有产品的参数。
真正的无人作战,是实验室里的战争,是专家和技术民工们在实验室与格子间里面悄无声息的打。
你不要看着一架无人机的外形炫酷就跑去猜测它的性能,那个毫无根据,无人机和有人作战系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战斗控制逻辑,剩下的东西无非是在自己已经拥有的航空技术储备里面选择而已。当然中国的传统航空技术储备是不如美国的,甚至不如俄罗斯、英法,这方面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但是反映到无人机领域,问题并没有那么突出和极端。无人机使用的传统航空技术一方面稍微保守一些,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战斗控制逻辑规避。
打个比方说,众所周知中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不大行,可是现在需要一种能够有超大航程同时又能够在末端高速突防的空中平台。
如果是有人飞机,你就需要一个相当厉害的发动机,既能保证油耗经济性和充足的内油,又要保证强大的加力推力,同时还要有非常好的气动设计,保证低速和高速性能都还能凑合。
你搞出来的多半是这玩意儿:
到现在中国也没有搞出这样的东西来。
但是到了无人机领域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飞行员/机组,有时候就不用考虑返航的问题,低速长航程阶段我可以用别的飞机带着飞,高速突防阶段再自己飞,最后来个同归于尽。
于是我们搞出了这个:
有人说你这个是“弹药”,不是“平台”,实际上到了无人作战时代,弹药和平台的分界线没有以前那么清晰了,导弹怎么就不是无人机呢?难道导弹上面坐着人?
那你说说这玩意儿是“弹药”还是“平台”?是“无人机”还是“导弹”?
无人作战时代再去明确的区分平台和弹药没有太大的意义,尤其是空中和海上,陆军可能还得持续一段时间不过也不会太久了。
因此在无人作战时代,一个无人系统从研发到作战应用有这么几个分层:
第一层:需求规划与场景模拟。
这是确定无人作战系统大体发展方向的一个过程,毕竟从传统航空技术储备里面挑东西来用,整合出来的系统要能打,一时半会儿很难改变。比如你确定了是高空高速侦察用的,挑的发动机、气动外形和飞控、体型大小就是确定了的,即使用模块化设计,你这玩意儿也不可能一下子变形成陆地无人运输系统对不对?
开玩笑,变形金刚都分天上飞的和地上跑的区别呢。
第二层:形成战斗力。
无人化战争的战斗力核心还是人,你需要把装备拿去部队整合成战斗力。
同样一架无人机,在不同的人手里战斗力天差地别,以色列的无人机性能相当强悍,但是你拿去给三哥,恐怕就得闹不少笑话。
你说这事儿真的假的?我只能说烧得挺黑的。
不同的无人系统装备给部队以后,不管是遥控的还是自主作战的,都需要与部队用的人整合。你的无人系统并不是T-800,现在也没有那么强的强人工智能,至少几十年都不会有。
所以不管你的UI设计有多么的亲民,无人机系统都不可能真的做到“简单易用”。真正“简单易用”的东西其实更复杂、更难搞懂,你要是对于无人作战系统也抱着“买来就能用的东西就是好”的态度,那么多半这玩意儿很快就会出现在敌人的手里,并且烧的黑不溜丢的。
第三层:灵活改变战斗控制逻辑。
战场的复杂性超乎所有人想象,几乎不可能存在两次完全一模一样的任务。但是你又不可能真的每次任务都来一个从头设计开发,总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易用性。
因此,无人作战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和可编程性,要做到非常好的平衡,其中可编程这一块还要有深入到作战部队的技术支持。
实际上无人机的快速可编程没有想的那么好搞,没有点技术支持是搞不定的,因为这里面设计至少几个子系统:
1、定位导航:北斗、GPS、地形匹配、惯性、无线电,这些东西精度与可靠性都需要你自己去掌握;
2、气动与飞控:整明白“飞行包线”就挺费劲的;
3、任务模块:不管是侦察还是打击,不同任务的任务模块不一样的,比如执行反辐射侦察和红外侦察,需要搭载的传感器就是两码事;
4、战斗时序: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是打仗最重要的一个东西,早了晚了那都是扯淡,能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任务,落实到无人作战系统上就是任务可靠性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军用无人机跟你玩儿的大疆是两码事的原因:你手里那个大疆叫做“可以飞的照相机”,军用无人机是个作战系统。
作战系统里某个环节一定是有人的。
一个作战系统里面要是完全没有人了,那不叫“无人作战”,那叫“AI Apocalypse”,人工智能末日。
当然了我不懂,我就是个不懂军事的胖子,你说的都是对的。
仅就我自己参加某个小改招投标的经验来看,“小改”这种事情体现的不是纸面实力,是真实作战能力。根据上面提到的“三大层次”,无人机方面中国领先美国一个身位是没问题的。
当然具体的对象没法说。
直观感受你打开某宝搜一下“无人机”就能感受到了。
有没有一种零几年搜手机的感觉?各种神奇的功能,山寨到极限的感觉?
这种“山寨”能力,实际上就是无人机的三层应用最需要的灵活配置能力,基础是中国数量庞大的合格程序员储备,这是世界其它国家都没有的。
中国程序员总数量都快超过好多国家总人口了!
这里面还真的不是很需要那种技术大牛或者说天才,而是需要超越一个数量级的、掌握一定技术和知识的程序员大军。技术大牛和天才们往往只是在第一个层次也就是场景模拟和需求规划里发挥作用,到了装备部队、实际作战中需要的就是“技术庸才”了。
越多越好。
首先说明的是中国的技术大牛、研发天才,数量一样的庞大,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应试教育、做题家培养,弄不出几个技术大牛研发天才,你是觉得中国人天生比别人笨吗?
然后,中国的自动化系统人才储备梯队是最完善的,从金字塔顶尖的少数几个专家,到金字塔底的“技术民工”,应有尽有而且规模庞大。
所以说,在现有装备技术参数上,可以说中国与美国“各有千秋”,大家都在第一梯队;
到了实际作战应用,领先一个身位是没问题的。
那次“小改”的招标,几万块的小破工程,投标单位多达20多家,从老牌老字号国有,到刚刚创业的草台班子,技术方案都能符合要求。
内卷也是战斗力!
最近光回答军事时政 类问题,没有回答历史类问题,感觉自己快化身军事答主了
答案是的
国内常见的无人机 比如翼龙 彩虹系列就不说了(这种查打一体无人机现在世界各国其实已经很多了。别说韩国,土耳其,连印尼,沙特都在发展)
题外话,俄国人也有类似翼龙1的猎户座,在最近的乌克兰战场上其实还蛮活跃的。但毛子类似翼龙2的查打机怎么也得到2024年才服役了,现在还没试飞。
戏称全村鹰的无侦7也不说了(有这种大型喷气式大航程侦察机的只有中美,毛子也准备发展类似的)。
没有解密不能多说的还有 神雕 双身 反隐身 无人机。世界首款
GJ11(阅兵时出现的飞翼无人攻击机)也是只有中美有的无人攻击机(个人认为他在鳖空扮演的是类似F117的角色)
还有无侦8这种火箭动力高速无人侦察机(需要轰6搭载,个人认为在新时代比SR71好用,和Rq180各有千秋)
出口货里还有WJ700这种比较大型的喷气式高空高亚音速侦察机(已经被阿尔及利亚购买)
从口袋微型侦查无人机,手抛无人机,炮射无人机,蜂群无人机,巡飞弹(本质是自杀无人机) 反辐射无人机,查打一体无人机,高空高速侦查无人机,隐形攻击无人机 战略预警无人机 应有尽有。
现在缺少的只有MQ25这种无人加油机(当然航母都不多,暂时也用不到)
当然无人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中国最大的意义还是为国产中小 涡扇 涡桨 活塞发动机提供了平台。
土鳖无人机井喷之前, 国内小型发动机有什么?
活塞5,活塞6,活塞8,都是四五十年代水平的活塞机
只有涡桨9(560马力) 涡扇11(1.6吨) 的功能尚可。
因为近年来国内无人机的蓬勃发展,无人机用的80马力 115马力 145马力 190马力 330马力 500马力,700马力,1000马力 1400马力 500KG级涡扇,1吨级涡扇 可能还有2吨级涡扇 发动机纷纷上马,呈现百花齐放之势
不要小看这些发动机,
美国佬国内庞大的民用机群(美国民用飞机90%都是2-6座的通用飞机,外形参考小鹰500),用的发动机也主要是115-500马力的。。。
比民用飞机更大的 小型商务飞机(普遍在10吨或20000磅以下),美国佬常用的PT6系列涡桨/涡轴 发动机功率就在600-1900马力之间(总交付量超过5万台),
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完全可以支撑一个这样的涡桨家族发展,并反哺国产涡轴发动机(涡桨机改涡轴,或者涡轴机改涡桨是很常见的,运12/翼龙2用的涡桨9就是源自直9的涡轴8,正在开发的国产涡桨10和5000kw新涡轴用的也是同样的核心机)
塞斯纳208(14座)用的就是675马力发动机
比奇空中国王系列也是
超级巨嘴鸟/PC-21这种高性能初级教练攻击机用的1000KW(1400马力)级别涡轴发动机也长期是国内空白(所以我们还用初教六)
被你乎某些日吹吹上天的本田5吨级喷气机hondajet,用的就是两台 1吨级涡扇发动机
塞斯纳奖状/利尔喷气用的也差不多是2-3吨级小型涡扇发动机
也就是说到时候比如10年后,那时相比美国缺少的就只有6-8吨的中型民用涡扇机了(一般用在湾流系列如湾流650这种大型公务机上或者arj21这种40吨级大型支线飞机)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