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体会呢?
那个年代啊,
棋盘两边是英法两巨头。
美国独立战争,中盘出现的一个重要劫争。
好罢,就这么聊……
延续着满世界殖民的思路,
1754年,法国殖民军在北美跟印地安人打仗。
边打边喊,大密西西比都是我们的路易丝安那(Louisiana)。从加拿大到墨西哥湾都是我们的领土。
英国军队立刻反驳,自古以来(你们没来的时候),我英王就划过地了,从大海到大海都神圣不可侵犯。
新大陆再大,也容不下两个殖民霸主。
为着将来百年的“新秩序”New World Order——开撕!
打着打着,就打成了“七年战争”的全球争霸。
1756-1763年,基本上是第零次世界大战的味道。
新霸主,大不列颠王国,拉上葡萄牙、(现德国)普鲁士、(现德国)汉诺威和一帮零零碎碎的(现德国)日耳曼小国。
老霸主,法兰西王国,拉了波旁西班牙、奥地利领衔的神圣罗马帝国、很东面的俄罗斯帝国和北欧当时大国瑞典。
基本全欧主要国家都卷进这场乱战。
两拨伙伴们,连带各自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出钱出人,纷纷动手:
七年啊,满世界的打打杀杀……
花了很多很多钱,死了好多好多人。
殖民地是越打越穷,连欧洲各国王室,也掏不出钱继续战斗。
拼到接近最后一个子儿,老殖民霸主实在撑不下去了。
圣彼得堡条约(1762),汉堡条约(1763),到巴黎条约(1763),这全球争霸算是最终结束。
各种土地交割之后,英国人获得西非和印度的重要贸易点,商贸环境大大改善。
美洲的变化是,大密西西比的圣路易割给了西班牙,南美的新法兰西New France让给英国人。
谈判中,还算稍有智慧的法国人,选择保留了糖贸易发达的热带岛屿——有钱才能东山再起唉。
只是在推翻Old System,建立New World Order的1763年,濒临破产的,不光是法国人一家。
英国人的国库也用尽了唉,手上还有许多应付款,那是打仗时许诺给法属加拿大和法属印地安的。
1763年,日不落也难过唉……
另一件必须得提的,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1762年出版,开始质疑君主制度。
想到那些战时的漫天许诺,新霸主很痛苦。
面对着北美多出来的领土和盟友,竟然有点类似日本人在甲午后获得台湾的感觉:
就像乞丐,讨到一匹马,既不会骑,又会被马踢。(乃木希典语)
发布1763年宣言(Proclamation of 1763),讨好印地安人:
东部的十三块英属殖民区,禁止越过Appalachian山脉继续西进。
em....
雄心勃勃的十三殖民区人民,感觉很愤怒——不是给我们许诺了“从大海到大海”吗?
印地安人这边,显然也没有得到满足。
跟英国人搞搞皮草交易,又觉得还是以前的法国人公道。
突然就毁盟了。大湖区和西北全部脱离独立。
乔治三世实在是有心无力,
给加拿大的许诺也是个问题。
依然是限制十三殖民区,要顾全大局呀,不要惹北方那些原来法国人的殖民区啊。
1774年颁布了魁北克法案(Quebec Act):
你们继续讲法语哈,继续天主教哈,我反正管不了你们啦……
十三殖民区又怒,出钱出力地帮国王打跑了法国人,我们什么好处都没有啊。
最要命的问题还是钱。
理想中的未来日不落大帝国是贸易繁荣,处处生钱。
刚打完仗的时候,新增领土实在是太不稳定,哪里都收不上钱。
只能,
在稳定点的东部十三殖民区,多收些税罢:
1765年,印花税法案(Stamp Act)颁布,又粗暴执行。殖民区怨声载道。
法国飘来的浓浓卢梭思想,开始在英属新大陆渐渐流行。
1773年,波士顿倾茶后,殖民地已经有了自己的大陆议会(Continental Congress)。并开始武装民兵。
1775年,英军收缴民间武装,发生冲突。民兵围困波士顿。
1776年,大陆议会3月任命华盛顿领导大陆军。7月4日就《独立宣言》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好卢梭的味道。
无奈的英王乔治三世。
前几年才得意“人家的成了我的”,现在“我的也不是我的了”……
这个十三殖民地呀,我是倾家荡产也得打唉。
法国人那边,
失去北美大陆,但是依赖着依然发财的糖贸易,不打仗,慢慢重建海陆军。
1776年富兰克林代表合众国,出使巴黎。
要不要捅英国人一刀,em... 值得考虑。
大家都缺钱!很缺钱!
合众国还缺武器,缺盟友。
法国人犹豫呀,想帮忙又忌惮打起来了又烧钱……
好罢,反抗暴政,多好。这个忙,我们帮。
这样好伐?我们卖火药给你……(还是通过中立国荷兰)
私下里给军队“放假”,士兵里面有兴趣的,可以去北美“志愿”打仗了。
富兰克林继续四处活动,
碰上法国贵族,
碰上资产阶级自由派的,
法国人继续犹豫,能不能再拉多几个盟友,一起分担呢?
法国外长弗金斯(Vergennes)纠结又纠结,还是等到海军重建完成再出兵罢。
无援的华盛顿,就带着民兵,用着买来的法国人火药,勉强着一路打一路退。过了1776,1777。
突然,1777年底,尚未得到全面帮助的大陆军,在萨拉托加(Saratoga)打出胜仗!
两次战斗,击毙英军440人,六七千人的英军投降。
唉,其实规模也不算大。
但是,美国国债,大家突然有信心投资了。
路易十六立刻决定找美国人结盟。
送来更多捐助、贷款、士兵、武器、补给……
乔治三世无奈地放弃“美国优先”。分兵西印地和欧洲,局部战争又走向“全球化”!
路易十六哪里突然来那么多钱?
1777年开始主管法国财务的,瑞士银行家Jacques Necker,当年的宏观经济学牛人。
药方也狠:
增加国债以偿还到期债务,资助战争。
像英国那样加税,是万万不敢的。但是可以很创意地放些高利贷,这也能增加政府收入!
1778,1779,1780,法国人的军舰真的来了。
只是依然犹犹豫豫,真不想打仗。——毕竟国债庞大,损失不起。
各种不想上岸。或者上岸建个军港,然后呆在军港里。
反正,好不容易重建来的,威摄一下就好,别赔了。
不过就这样3000人,6000人地一拨一拨来,远征军的费用也不小唉。
拖到1781年,还是受不了。
法国人找华盛顿,要不,快点结束罢。
华盛顿当然大喜过望,议定两处进攻。
在弗吉尼亚Chesapeake,本来只想封锁罢,偏偏英国舰队来救了。
海上目视距离上,两支舰队犹犹豫豫对视了几天,决心打。
以24船对人家18船,损了两只,好歹赢了一回。
接下来大陆军围困Yorktown的英军。
乔治三世立刻意识到,失去海权,战争无法继续。
债台高筑,倾家荡产的法英美,就这么尽量节俭地办了一次战争。
只有几次不大的过招。点到即止。眼看着要输——就立刻服气认输。
全球范围,
西印地(多米尼加、多巴哥……)英法互有胜负。
欧洲战场,西班牙舰队小胜几回。
印度,唉,法国人继续一败涂地……
Chesapeake海战战败,乔治三世立刻觉悟,要止损了。
如果不能收回北美殖民地,那就做合众国的第一个盟友!
这智慧!
大陆军围困Yorktown的同时,英美密会已经开始。
而富兰克林,这位法国人民的老朋友,竟然没有通知法国人……
到1783年的又一次巴黎协定,正式结束美国独立战争。
法个人这才发现,你们竟然先媾和过了?!
盘点法国人,
殖民地,七年战争失去的,总算讨回不少。
国际地位,重新成为欧洲老大。
民族自豪什么的,不在话下——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把。
只是,钱——又花费十亿里弗尔Livre,国债总额增至可怕的33亿!
对美英私下媾和,当然是极为不满的。跟美国的热烈友谊,迅速冷却。
基本上,新生的美国还是名义盟友。
但是法美贸易,从来都没有建立起来。
美国人最大的贸易伙伴——英国人!!!
仗打完了,路易十六终于要面对——国债!
从1777到1781年事实控制法国金融的Necker也广受攻击,1981年解职。
1781年做了件很特别的事,公开发表《致国王财政报告书》。第一次有政府公开收支,这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全国上下都在议政,仿佛国家事不只是皇帝和贵族的了。
同时从美国返回的法国军人,向大家见证我们卢梭的法兰西启蒙,已经在北美生根,建成首个没有君王的民主国家。于是民主共和思想,越发深入人心。
继任Necker的Calonne,老老实实地觉得,只有征税!
立法就很困难,
召开贵族会议,才终于通过改革方案。
设立土地税,变卖教会财产。(这穷得有多绝望。)
执法,收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民怨更加沸腾。税根本收不上来。
1788年,法国政府完全被赤字瘫痪——再邀Necker重掌财务。
然而来不及了,
1789年,巴士底狱暴动。国民议会发布《人权宣言》。
(是抄杰弗逊的《独立宣言》,还是抄了卢梭,好像不太重要。)
1792年,共和国建立。保皇和革命两派开战。
美国这边,心情复杂。
1792年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要站在哪一边呢?
一面是,没有路易十六,哪来的我们合众国?
一面是,法国大革命和我们独立战争,都是一样的卢梭理想。
两边在报上论战不断,在街头游行不停。
已是总统的华盛顿,无奈宣布——中立。
(想象着,路易十六有多寒心……)
1793年初,路易十六上断头台。
心疼唉——
一场独立战争,
想的是复仇,也完成了复仇。
耗干了自己的经济,
培育了思变之民心。
今天的全美各地,依然到处有Louisville的地名,追念路易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