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的情况并不一样,对于非土著且准备回乡或去其他地方就业的人来说,一线城市的双非院校以及双一流院校中的弱势专业,都属于性价比比较低的。
很多一线城市的双非院校之所以录取分数高,实际上是沾了地缘的优势。假如说你准备以后就在一线城市就业和生活,可以提前熟悉城市的环境,找实习什么的也方便。但如果你准备回家乡或者去另外的城市就业,那双非院校的性价就比较低了。
比如说首都师范大学,它之前不是211,但在很多省份这所院校的录取分数已经逼上一些985院校。但首师大的校友资源和就业优势基本就集中在北京地区,如果你能在北京就业倒还好说。可是在北京之外,就业上的认可度说不定还不如分数更低的东北师大——后者好歹是211院校和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之一,国内很多中小学在招聘时都是单独对部属师范院校开展的,首师大在这方面反而没有优势,甚至还不见得有考生本省的师范大学有优势。
类似的还有经常被拿来讨论的分数差不多的上海大学和吉林大学。如果你能上吉林大学的强势专业的话,到上海就业的难度其实并不比上海大学小,而吉大汽车等专业的毕业生,进北京、广州等地车企的人也非常多。比如《脱口秀大会》上的赵晓卉,就是吉大汽车专业,毕业后去了广州的车企工作。
其实由这个话题来引申,就涉及到了一个专业认可度的问题。大学的专业是这样,很多大学虽然名气大,但是某些专业在业内的认可度不一定高,比如一些理工大学的文法、外语、艺术类专业——之前有一个在大连理工读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就曾发私信跟我说他们不管是考研还是就业,反而还不如一些双非外国语院校的优势大。而某些院校虽然知名度不高,但部分专业因为有行业属性,其实在行业的认可度还是很高,即便你是在三线城市读的大学,毕业后去一线城市也很容易找到工作。因此,“名校”并不就一定等同于好工作。
最后,所谓的“性价比”实际上因人而异。如果你准备以后就当公务员,那一个有法学专业的普通三本,也可以说有性价比。反之,就算你是以比较低的分数捡漏了一个冷门专业上了个很好的大学,这个大学对你来说也难说有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