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没有超越时代的人? 第1页

        

user avatar   hypnov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额。。看到几乎所有答案全是男人,我表示不服。

历史上就没有超越时代的女性吗?

答案是显然有。

19世纪中叶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军死伤惨重。

战争爆发的头一个冬天,斯库台(Scutari) 地区就有4077名英国士兵死亡。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并非是直接死于炮火,而是负伤之后得不到妥善照顾而死的,很多士兵死于斑疹伤寒,痢疾和霍乱。

1854年10月21日,我们的女主角带着38名女性志愿者,前往克里米亚半岛参与援助。一个月后,她们抵达了前线的军营中。

现场的场景令她大吃一惊:临时搭建的军营中,卫生状况极为糟糕,污水横流,人满为患。军医们早已疲惫不堪,过多的伤情令他们应付不暇。食物和药品的补给也极为短缺。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伤的士兵出现了大规模的感染是毫不奇怪的,一些士兵很快死于致命的感染。

她很快指出了卫生状况差,是死亡率居高不下最根源的原因,相比较起来,药品和食物的短缺甚至只是其次(而在当时军方普遍认为这两点才是关键因素)。于是立刻疏通下水道,移除水源附近的人畜尸体,又改善了通风情况,卫生状况这才大为改观。

此外,她还写信向政府恳求改善前线的医疗条件。最终英国政府同意由著名工程师布鲁内尔设计了一座预制医院,在英国建造好后由运输船送往达达尼尔海峡,并在当地快速搭设起用。这家医院后来接纳了超过1300名病人。


通过这些措施,还有提倡多洗手等卫生习惯,再加上对病人们的悉心照料。伤员的死亡率从42%降低到了2%。她和姐妹们提着油灯在深夜巡房的场景,令伤病们深受感动,称她们为“上帝派来的提灯天使”。甚至有伤兵不顾伤势爬下床,曲膝跪地亲吻她们的影子,感谢她们挽救了自己的生命。

而这位女性,也被视为是现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以及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正是她的出现,让护士这一职业在医疗领域内得到了重视和认可,并进一步刺激了制服色情行业(大雾。。)

嗯,大家应该都猜到了,她就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


1860年,南丁格尔在伦敦创建了英国第一所护士学校,使护理事业正式走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并且推动了世界各国的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南丁格尔将其护理经验记录下来,她的《护理工作记录》(Notes on Nursing)也是划时代的护理专著。

1870年代,南丁格尔指导琳达·理查兹(Linda Richards),“美国的第一个训练有素的护士”,使她返回美国有足够的培训和知识,以建立高品质的护理学,琳达·理查兹后来在美国和日本成为伟大的护理先驱。

南丁格尔提出了很多领先时代的护理学理念:

她认为护理不应该只在医院里进行,要通过社区组织预防医学工作。

她将疾病视为一个完整的修复过程,因此护理应当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把病人当作一个整体对待。

她还指出许多医院在建筑设计上的缺点,认为医院设计重中之重是不能给病人带来危害,强调医院的建筑不在于它的豪华,而首先应考虑病人的舒适性,医疗安排以及卫生状况。

1912年,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工作做出的贡献,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等等,这还没完。
虽然足以称为超越时代的女性,但护士创始人南丁格尔还有另外一重身份。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为了说服英国政府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因为卫生条件的原因,南丁格尔亲自制作了这样的一幅图。


这张图用来说明和对比伤员死亡原因所对应的人数,又用扇形划分出了不同的月份。

蓝色区域:死于卫生情况差导致感染的士兵数

红色区域:因受伤过重而死亡的士兵数

黑色区域:死于其它原因的士兵数

区域面积越大代表越多死者,由此可以直观地看出感染而死的人数远远领先。此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冬季月份死亡的人数显著高于其他季节。

我们甚至不能相信,在那个年代,南丁格尔就做出了如同今天的PPT报表一样精美的统计图。

嗯,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很亲切。

虽然饼状图的发明人并不是她,但正是南丁格尔将饼状图(pie chart)和直方图(histogram)结合起来,再加上不同的颜色,用图形化的方式,生动鲜明地展示了原本枯燥的统计数据。

南丁格尔发明的这种图,被称为极坐标饼图(polar area diagram),也被称为圆形直方图(circular histogram)。

因为外形很像一朵绽放的玫瑰,这种图表也被称为“南丁格尔玫瑰图(Nightingale rose diagram)”。巧合的是,南丁格尔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夜莺”,所以玫瑰图令人不禁联想到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在统计的图形显示方法上,南丁格尔是一个超越时代的先驱者,她用这种图形化的方法,来表现军医院季节性的死亡率,而对象正是那些不太能理解传统统计报表的公务人员。

因为实在是太易于理解了,她的恳求立刻打动了政府要人,包括之前一直不肯相信卫生因素的军方要人,以及维多利亚女王本人。正是因为这样,她的卫生改良提案才得到了最终肯定。

所以我们今天做企业年报,开产品报告会,为什么PPT上要整那么些漂亮又鲜明生动的统计图,还得感谢南丁格尔的一份功劳(当然,还有其他著名图表的创造者)。


之所以南丁格尔能做出这样的统计图,是因为除了护士身份外,她还是一位统计学家。她是英国皇家统计学会(RSS)的第一位女性会员,之后更成为了美国统计协会(ASA)荣誉会员。她甚至曾经想要在牛津大学开设应用统计学讲座。

她将统计学的丰富知识完美地运用到了护理工作中。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丁格尔作为北军军事医疗顾问,同时也应英国军方的要求担任加拿大军事医疗顾问。在此期间她根据统计“雪橇运输在加拿大不同地区的平均速度”,成功推算出“运送伤员穿越幅员辽阔的加拿大腹地所需时间”。

此外,南丁格尔还曾经对印度的公共卫生情况进行了长期的统计学研究,通过她的努力,印度当地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条件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善。十年之间驻印士兵的死亡率由69‰下降到了18‰,印度当地人民的健康和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南丁格尔终身未嫁,将毕生都奉献给了护理和公共卫生事业,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超越时代的女性。


user avatar   wan-li-dao-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主席就是这个超越时代的人,他说自己一辈子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家都理解,第二件大家都不理解。之所以不理解,就是因为那是一件超越时代的事。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全国不是领工资的人就是记工分的人,从收入方式上看只剩下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了。在很多人看来,阶级斗争已经结束了,以后就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手拉手,一起想办法创造幸福生活。

但毛主席告诉大家,阶级斗争不但没有结束,反而会不断产生。那些具有分配资源权力的人,虽然也是领工资、虽然也是苦出身、虽然也喊着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但只要停止阶级斗争,他们就会变成新的剥削阶级,就会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身边人牟利。

但这种预言对当时的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那些掌握权力的人多好呀!他们都是从革命战争中浴血拼杀出来的,他们和剥削阶级有着深仇大恨,他们从来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些人把哪个拉出来都是圣贤一样的存在。

而且在当时,这些人几乎是没有私产的,房子是分配的,工资是国家发的,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都是随时可以收走的公共财物。而且在之前几十年的斗争中,这些人连死都不怕,可以抛弃一切起来闹革命。甚至有很多人在解放前自己就是剥削阶级,他们放弃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为什么要在功成名就之后又走回头路呢?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剥削阶级呢?

他们的子女参加工作时都是从普通工人、士兵、农民干起的,甚至因为是干部子女,在升迁的时候还要受到限制。他们的父母甚至会给他们的领导打招呼:“我的子女不但不能特殊照顾,还要让他们在基层多锻炼,达标都不要提升,先提升普通群众。”

但毛主席敏锐地看到,无论人品有多好、无论曾经多么忠于人民、无论什么出身,只要在那个位置呆的时间够长,就会堕落成剥削阶级,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监督。而且普通的监督是不起作用的,因为监督的人也可能堕落成剥削阶级,必须用阶级斗争这种群众武器,才能实现真正的监督。


user avatar   sm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说拉马努金!

拉马努金是谁?

拉马努金来自印度开挂民族,但外挂已经不能拿来形容他了。

他没有经过正规数学培训,却靠自学,用自己的方法研究出了许多伟大的数学成果。

经常靠“直觉”就能写出一些不平凡的定理和公式,却写不出证明过程。

更有用自己的计算方式,写出3900个数学公式的神迹,碾压“在座各位”。

图: 斯里尼瓦瑟·拉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


由于拉马努金超越时代的数学能力,他的定理和公式都没有证明过程,但往往去证明后都是对的,人们不得不一步步的去研究验证他。他留下的数学笔记启发了好几个菲尔兹奖获得者一生的研究成就。

比利时数学家德利涅(V. Deligne)于1973年证明了拉马努金1916年提出的一个猜想,便因此获得了1978年的菲尔兹奖(数学领域中的最高奖项)

二十世纪伟大数学家哈代认为拉马努金是比希尔伯特(数学界的无冕之王)天分还高的数学家!

按照天分打分的话,他给希尔伯特80,拉马努金100,自己25。


继续,来讲讲他的故事。


拉马努金就是那种小时候家里穷的典型,但是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数学天赋。

15岁那年,有朋友借了本数学家卡尔的《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概要》给他,这书里面收录了代数、微积分、三角学和解析几何的五千多个方程,但没有给出详细的证明。

这也就开始了拉马努金的数学研究,他把每个方程都当成一个研究,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进行证明,还做了一些推广。

就这样一过就是5年,从而留下了他珍贵的几百页数学笔记。

然而,这5年的努力换来的智慧成果,在当时贫穷的印度一文不值。

他因为偏科没有获得大学学位,甚至没有数学的专业背景,这些成果也不被业内人士看好。

直到有一天 拉马努金人生中最重要的伯乐——哈代的出现。

哈代是剑桥数学老司机,业内响当当的人物。连他看了拉马努金的笔记都惊叹不已,急忙把他弄到了剑桥。

当拉马努金到了剑桥后,哈代就傻了,这个“数学天才”因为没有受过正规的数学教育,许多基础的数学知识都不清楚,却做出了如此多的成果。

然后拉马努金把自己的一本数学笔记给了哈代,哈代仔细看了后,感叹到这些估计得花一辈子去证明,然后拉马努金又掏出了另一本,说“可能要两辈子。”

但是,一切并没有那么顺利, 初到剑桥的拉马努金,因为所得公式的推导全无步骤而饱受争议,被传统派的数学家排斥,甚至被叫做“来自印度的骗子”。

他原本以为能够迅速发表的论文根本无法发表,却被安排学习基础的数学证明课程。在梦想之地的尴尬境况让拉马努金感到万分痛苦,他和哈代大吵一架,几近闹掰。

哈代坚信拉马努金的天才,但他也坚信只有将那些公式证明出来,拉马努金才有可能被学术界认可。一直自学的拉马努金开始艰难地重新学习证明,哈代一步步指引他写出现代学术意义上严谨的证明。

最终在5年里,他们共同发表了28篇重要的论文, 哈代克服了学术委员会的种种刁难,想尽办法为印度数学家拉马努金争取院士的荣誉。

图:拉马努金在剑桥


1914年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食物紧缺。但拉马努金因宗教因素坚持素食,营养不良,英国湿冷的环境使得他经常咳嗽,慢慢的咳嗽变成了肺结核。

1919年,他终于回到故乡,然而病情不断加重。

年仅32岁,他病逝于马德拉斯。

他离世的消息让整个数学界心碎,哈代在剑桥大学的举办的追悼会上泣不成声,他还等待着他的印度朋友回来和他一起继续研究。

拉马努金短暂的一生留下了一份令人着魔的、深奥的公式和命题,足足有3900多个。

哈代是无神论者,但他却看着拉马努金凭借数学直觉准确预言,用方程和命题描述出一个个极其复杂的数学规律。

他说:“我们学习数学,拉马努金则发现并创造了数学。”原本被几代数学家认为是自然不可解之谜的整数分拆,拉马努金却写出了方程,震惊了整个数学界。

他在椭圆函数、超几何函数、发散级数等领域也有不少成果,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项成果——模仿θ函数有力地推动了用孤立波理论来研究癌细胞的恶化和扩散以及海啸的运动。

最近有专家认为,这一函数很可能被用来解释宇宙黑洞的部分奥秘,而当拉马努金首次提出这种函数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黑洞是什么。

印度人在纪念拉马努金时,把他和圣雄甘地(M. Gandhi)、诗人泰戈尔(R. Tagore)等人一道称作“印度之子”。

千禧年时,《时代》周刊选出了100位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拉马努金被称赞为一千年来印度最伟大的数学家。

沙子从手掌滑落、风吹动树梢、太阳升起在普通人眼里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在他眼里却都是精妙优雅的数学。

拉马努金看到的是一个一切皆由数学规律完美运转的世界,而他写出的一个个方程就是他用数学语言对这些完美规律的描述。

拉马努金曾说“如果一个公式不能代表神的旨意,那么对他来说就分文不值。”

导演马修·布朗还将拉马努金的故事拍成了电影——《知无涯者》。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user avatar   zhang-hua-45-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有人说他吗?阿兰–图灵,计算机科学之父。

呃。。。抱歉,这是卷福,在电影里扮演他。

这个才是他的真面目。

他的超前之处在于提出了计算机的概念,而且更牛逼的是,他在计算机还没有发明的情况下就提出了人工智能(AI)的概念,并且提出了著名的测试一台机器是否达到人工智能标准的“图灵测试”。

在二战期间,他帮助英国破译了纳粹德国最难解的密码“恩尼格玛”,提出了“用机器战胜机器”的想法。这段历史在他的传记电影《模仿游戏》中讲的很清楚。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生于1912年6月23日,逝于1954年6月7日,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和同事破译的情报,在盟军诺曼底登陆等重大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图灵因此在1946年获得“不列颠帝国勋章”。历史学家认为,他让二战提早了2年结束,至少拯救了1400万人的生命。

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提出了“图灵机”和“图灵测试”等重要概念。美国计算机协会(ACM)1966年设立的以其名命名的“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和最崇高的一个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关于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的方法是,被测试人,和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测试时,测试人与被测试人是分开的,测试人只有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人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便是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能够正确地分出谁是人谁是机器,那机器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测试人没有分出谁是机器谁是人,那这个机器就是有人类智能的。

如果一台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就说明它是有自己的思维的,可以独立思考,说明它的智能已经达到与人脑持平的水平。

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最新的进展是在去年,也就是2014年,终于有一台电脑成功的骗过了30%的测试者,使他们相信自己是人而不是机器。但它依然没能通过图灵测试。也就是说,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还未到来。

关于图灵的离世,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他是一个同性恋者,但在当时的英国,同性恋是不被法律允许的。他的性取向被当局发现,并要对他采取强制措施。迫于压力,他接受了当局提出的“化学阉割”,即通过摄入药物来补充拮抗雄性荷尔蒙。

这样痛苦的日子持续了几年,1954年6月7日这一天,他终于再也受不了了。他咬了一口一只在氰化物中浸泡过的苹果,以一种极端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关于他咬苹果自杀还有一个说法。说当年乔布斯老爷子是图灵的极度崇拜者,也为英国政府逼死图灵的做法有极大的愤慨,因此他用了象征图灵死亡的,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图标来作为他苹果公司的logo。也有人反驳,认为这是以讹传讹的谣言,说两者如此相似纯属巧合。真相究竟如何,两位当事人已先后离世,只能任由后人评说了。。。


user avatar   zhu-yi-xiao-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46年,李立三终于从苏联回到东北,化名李敏然。一些单位不知道他就是李立三,请他去讲党史,他就自己选择介绍“立三路线”的错误,并分析形成的原因和领导者个人的责任,讲完后场上一片称赞。也有人听了以后迷惑不解:“您怎么会知道犯错误的人心里想什么?”李敏然的回答让全场大吃一惊:“我就是李立三。”短暂沉寂后会场上突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很多年以后还回忆说,听了那次课,才知道什么是老革命家的坦荡胸怀和自我批评精神。
——《苦难辉煌》

这才是真正的革命!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讲的好厉害,我说一个科技人物——孟德尔


相信学过高中生物的都知道这位神奇的种豌豆打僵尸的神父,被称作现代遗传学之父,事实上,也是现代生物学之父。


孟德尔

他于1865年提出了遗传定律。然而,这一定律却没有被人们获知和理解。

当时的孟德尔,可以说是,一骑绝尘,超越了整个时代,比其他人水平不知高哪里去了。


表现有三

一:认知层次的区别

当时生命时代才刚刚起步,人们还处在对生物的宏观认知的水平,比如华莱士先生和达尔文先生探讨的时候,他们说的是宏观的进化论(今天学术界还在打架,争议这两位到底是谁先提出的进化论)。

同样是总结出了生物进化论,华莱士和达尔文的知名度为什么差这么多? - 达尔文(Charles Darwin)

而孟德尔已经开始研究这种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原因(他的研究,基本上就是在基因的层次上了,他提出了遗传因子这种伟大的内容,被认为是基因最早的定义)。


二:研究水平的区别

当时大部分人还是博物级别,而孟德尔则是追寻现象背后的本质了。

孟德尔已经采用了生物学和统计学以及实验相结合的做法,换句话,他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者,今天的生物学家,全才也不过如此。


三、孟德尔还是个神父!

1843年大学毕业以后,年方21岁的孟德尔进了布隆城奥古斯汀修道院,就终生在那里过着神父刻板、宁静的生活。而且,他终身未婚。

这个神父成为上帝的掘墓人

一个神父的探索 --孟德尔


可以说,孟德尔领先了整个时代近40年。


直到1900年,来自三个国家的三位学者同时独立地“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定律。人们才知道这个伟大的人物。



看到很多人说孟德尔靠运气,我觉得这种想法有危险哦。

第一,孟德尔的先天基础——植物学

他本是奥地利的一个农家子弟,父母都是园艺家,对各种植物都很有研究,这对小孟德尔当然大有影响。


第二,孟德尔的数学基础

孟德尔在维也纳大学,学到了组合数学,成为用数学研究生物的先驱。


第三,孟德尔的实验设计和过程

从样本筛选到性状确定到最后得出结论,都是经过试验,绝不是一些人认为的运气。


1,预实验确定实验对象

孟德尔如何选出豌豆?——从植物和动物中选出了豌豆。
孟德尔利用修道院里的那块园地,栽培了许多植物并做了许多杂交试验。他所试验过的植物有豌豆、龙头花、山柳菊、紫茉莉、菜豆、洋莓、毛蕊花、玉米等。他还养了些蜜蜂和小白鼠,对它们也作过杂交试验。
  经过比较之后,孟德尔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在豌豆的杂交研究上。

2,选择豌豆的理由

孟德尔选豌豆的理由——严格自交,性状分离!
为什么选用豌豆呢?因为豌豆是一种严格进行自交的植物。原来豌豆花不等到花瓣张开,雄蕊上的花粉就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完成了授粉作用。而且花瓣裹得很严实,不会让别朵花的花粉有侵入的机会。这类通过严格的自交传种接代的植物,各种不同的品种都能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状,这对孟德尔的实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试验过程——性状分离  

孟德尔将一种高个儿的豌豆,与一种矮个儿的豌豆进行杂交。当高个豌豆快要开花的时候,他把一朵花的花瓣扒开,摘掉还未成熟的雄蕊。然后,用袋把这朵只有雌蕊的花套起来,不让别朵花的花粉飘进去或者由昆虫带进去。等到雌蕊成熟的时候,他用鸡毛在矮个豌豆雄蕊上一擦,花粉就附着在鸡毛上了。这时候,把套在高个豌豆的花上的纸袋取下来,把这鸡毛往雌蕊的柱头上轻轻一擦,杂交就实现了。第二年,都长出了高个碗豆。孟德尔让这种高个豌豆自花授
粉,结出种子。第3年,这些种子成长之后,出现了有趣的现象:有的长成高个儿,也有的长成矮个儿。高与矮之比为3∶1。这些豌豆经自花授粉后得到了种子。第4年,孟德尔又把这些种子都种下去。这一年出现了更奇特的现象:那矮个儿的种子,长出来的都是矮个儿;而高个儿的种子,除了有三分之一长成高个儿外,剩下来的却仍以3∶1的比例产生了高个豌豆和矮个豌豆。

4,总结现象,得出结论

 孟德尔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每一植株都具有两个决定高度性状的因子,每一亲体赋予后代一个因子。高的因子是显性,而矮的因子是隐性,因此杂交后第一代的植株全是高的。当这一代自花受精后,这些因子在第二代中的排列可以是两个高因子在一起,或者两个矮因子在一起,或者一高一矮,一矮一高。前两种组合将会繁育出同样的后代,各自生出全是高的或者全是矮的的植物,而后面的两种组合将以3∶1之比生出高的或矮的植物来。”
  孟德尔还提出了遗传学上另一个重要理论——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定律。

前前后后,他整整8年(1856-1864)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865年发表了《Experiments in Plant Hybridization》的论文,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称为基因)的论点,并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这两个重要规律的发现和提出,为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正是孟德尔名垂后世的重大科研成果。


可是,这开创性的伟大成就却未能引起当时社会的注意。虽然他的论文发表了,自然科学学会的年刊也分送到欧洲和美洲的大约120个图书馆里,可没有一个人能弄懂孟德尔这篇论文,也没有一个人能认识这篇论文的重大意义。


据说,孟德尔还给达尔文写过信,不过达尔文没拆。

孟德尔给达尔文写信了吗?

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就算达尔文真的拆封看了信,他恐怕也不会留下什么印象。
达尔文确实对遗传的机制困惑不已。但他是莱伊尔渐变论的信徒,认为大部分变化都是微小的,巨大的变化虽然有但是无用——好比一幅画可以细微的改进,但你当中划上一个大黑条的话几乎不可能变得更好。(当然现在我们知道达尔文这件事上太狭隘了。)孟德尔的遗传机制里都是黄色到绿色这样的大变化,这些在达尔文眼中恐怕无法成为演化的关键。
而且孟德尔的表述是采用数学手段的,而达尔文非常讨厌数学。”数学在生物学领域里,就像是解剖刀在木工房里一样——毫无用途。“这是他原话。

@孟德尔 你的名字是这么来的吗?

饶毅教授是孟德尔的铁杆粉丝,称之为孤独的天才。他在这篇小文里提到

科学网—孤独的天才

我认为,生物学有两座智力高峰:第一次是1854年至1866年孟德尔独自一人;第二次是1951年至1965年克里克(Francis Crick)及其合作者们。两个高峰碰巧相隔一百年。
为坚持智力追求,不惜放弃其天伦之乐;
在学术群体外围,做出科学的核心发现;
用数学分析生物,成功地进行学科交叉;
十年一系列实验,一篇论文开创新学科。


附上孟德尔的大作,膜拜一下

esp.org/foundations/gen



——————补充——————

说两句个人感受

1,个人感受

其实作为生物学霸(嘚瑟并且悲伤,否则就不会入坑了),我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感知,并没有那么深刻。但是直到自己读博做课题的时候,才越来越明白,创新,是多么的艰难,后来走入科研领域,更是如此。重复别人的路,永远都是最省事,而且不容易出错。独自走一条路,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那简直是灾难。我们还生活在这个生命技术和研究大爆发的21世纪,而孟德尔那个时代,他可是独自完成这些内容,从灵感到实验设计到结论。可以夸张的说,这一点,足以傲立于整个生物科学,所以,他才被称为现代生物学之父。可以说,了解的越多,对孟德尔的超前越敬畏。

2,科学如何进行

有知友说,孟德尔肯定发现了连锁问题,但是他忽略了,甚至认为这属于作弊。这在我看来,恰恰是不懂行的人想法。

做研究,一定要讲究逻辑,一定要学会排除干扰,包括对数据的选择,这都是非常基本的科研能力。如果你不能排除干扰,西瓜芝麻一把抓,那必然不能成功,相信我这一点。

就像我们的模式生物,非洲爪蟾。

对它的研究持续了百年,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从来没有一个人把非洲爪蟾的所有内容都研究透彻(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做了那么久的研究),难道他们研究的时候看不到它身上的其他性状和区别???当然能!但是你一定要记住,你研究的是什么!

你如果研究爪蟾的寿命的遗传学因素,那么就不要去研究爪蟾喜欢吃什么喝什么了(肯定有影响,但是生物学研究一定要排除掉环境因素,否则那真的是白费力)!

所以做科研,这八个字,一样适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1983年“严打”中,一个王姓女子因与10多名男子发生性关系而以流氓罪被判处死刑。 面对死刑判决,这王姓女子说了这么一段话:性自由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的这种行为现在也许是超前的,但20年以后人们就不会这样看了。


user avatar   chen-lian-sha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斯 反对的都是耍流氓


user avatar   shang-bao-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翻了半天,没人提凡尔纳吗?

人家写的很多东西今天都实现了!

《海底两万里》,那鹦鹉螺多霸气啊。

《机器岛》,那不就是个航空母舰嘛!

他还预言,水将成为人类的能源。

莱特兄弟成功前50年,凡尔纳就写了一种直升机……他还写了一种电声像机,同时传播声音和图像,不就是电视嘛!貌似他还写到过一种自己能飞进敌方阵地的炸弹……那不就导弹嘛………

天才啊。潜艇工程专家西蒙莱克说过,凡尔纳是他一生的总舵手。


user avatar   chen-yi-p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导演库布里克。


下面的图片全部出自一部47年前的电影,那是1968年。



这个设计在现在看来,前卫吗?


这个镜头在现在看来,容易完成吗?


桌面上的简餐和平板电脑,眼熟吗?


这个过道的画面冲击力,足吗?


这个太空舱的设计,放眼现在的科幻片,是不是水平相差无几?


对飞船内部的展现,是否具有未来感?


对外星地表远景的展现,是不是完爆现在的某些国产科幻片?


当初我曾把下面这个画面给我舍友看,让他猜这是什么时候的电影。

他说一九九几年吧。

我说是1968年。他的反应只有——卧槽,牛逼啊!


从格局来看,库布里克的电影里所包容的内容太过广大。《2001太空漫游》中对于人类开拓宇宙的探索和预言,以及对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本性间冲突的探讨,即使如今看来都显得新潮与超前。《发条橙》作为影史上最早关于人类精神领域探索的作品,因其独特的魅力数十年来被无数影迷至于圣坛,而其中关于社会道德的讨论和演绎,更是电影中的典范。《闪灵》中对于家庭关系和人类内心恐惧和人性阴暗的主题,《全金属外壳》对于战争和历史发展的反思,《奇爱博士》中对于人类社会结构和对技术的无限依赖的讽刺,可以说,库布里克充分利用电影作为工具,把电影可以承载的深度和广度都利用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来自:斯坦利·库布里克在影史上的地位如何? - Ronnie X 的回答


六七十年代是库布里克的创作高峰期,牛逼闪闪的“未来三部曲”(《奇爱博士》(1964)《2001:太空漫游》(1968)《发条橙》(1971))中探索的都是核战、末日、人类历史进程、人性与制度等等严肃而宏大的命题。而这一时期库布里克的采访差不多都是这酱紫滴:“我不相信任何地球上的一神论宗教,但我的确相信人能够创造一个迷人而科学的上帝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或者当他想到美苏军备竞赛,人类与核武生存在同一个世界,却只觉得原子弹是由“几个蘑菇云镜头组成的新闻短片来代表的抽象概念”,世界末日只是杞人忧天……这样的麻木让库布里克坐立难安,于是《奇爱博士》他就在谈笑中用一颗无法阻止的原子弹毁灭了世界。

  有一次,《花花公子》杂志专访库布里克,记者Eric
Nordern问了32个问题(约2500字),库布里克却洋洋洒洒地回答了两万两千字,里面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最新的学术思潮神马的,比如宇宙进化之路、星际旅行、“冷冻人”或者麦克卢汉“信息即媒介”等等。说真的,库布里克的采访基本可以当论文来看,烧脑指数爆表,记者只能是勉力跟着他的思路走,问题越来越短,内心也越来越崩溃吧。




-----

祝你有个愉快的夜晚。




        

相关话题

  为什么古人会认为“天下财富有定额”? 
  假如小孩子人手一部 iPad,会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什么影响吗 ? 
  有哪些大名人、英雄人物的结局或晚年很凄惨? 
  诸葛亮能否称“孤”? 
  如何看待百度二战吧? 
  如何看待 11 月 4 日 美联储 FOMC 会议宣布开始 Taper? 
  历史上有什么遗祸千秋的决定? 
  历史上有没有超越时代的人? 
  你最欣赏的一句古文是什么? 
  都2021年了,剩余价值和剥削理论真的破产了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TI6 Wings 战队夺冠?
下一个讨论
如何在守望先锋中拿到传奇?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