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套我自己一直在使用的方法论,可能不是完全地适用于所有人,但一定会对每个人都有那么几个可学可用之处。

推荐赞、关后阅读,这是后续更新的动力,也便于以后翻看。

很多人都把学习进行了分类和区分,比如“为了学到知识而学习”和“为了提升自我而学习”,乍一看很有道理。其实二者并没有清晰的区分线,学习学的是知识,知识武装的是个人,这是一脉相承、骨肉相连的。即使你有高超的技术,一刀下去恐怕也难以实现骨肉“分离”。

开篇来先来点不一样的:学习能力的基石

1、睡觉:要把学习弄好,就先得学会睡觉

有人乍一看便心生疑惑,睡觉和学习能力能有什么关系,这不是乱搞么?

其实还真有关系。想必大家都有过晚睡乃至通宵的体验,不知道大家在晚睡和通宵后再学习是否会有一种“不得劲”的感觉?

很多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一些问题,除了对身体不好外,还会导致注意受损和认知受损。

而注意和认知,是完成包括学习任务在内等许多任务的核心能力。

所以说,充足的睡眠对于个人学习能力的维持很重要。

这时候就有朋友灵机一动:我通宵、我熬夜,那我在白天把少睡的觉补回来不就行了么?这样睡眠时间就充足了呀!

不得不说真是个小机灵鬼儿,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这种睡眠方式很容易导致另一个问题:

睡眠不规律

睡眠是否规律主要是看你是否在相同/近似的时间点睡觉和睡醒,还是完全随机。前者是属于规律的范畴,后者则为完全不规律的程度。

有一项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严密的实验后发现,睡眠规律程度和GPA显著正相关[1]

所以,充足睡眠和睡眠(作息)规律,对你的学习是具有一定的帮助的。

但这不是说充足睡眠就意味着你要睡到天荒地老,睡觉的时间越长越好,适合你的睡眠时间才是最好的,这一点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睡7个小时就够了,有些人6个小时就充足。

良好的认知和注意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成分,而学会睡眠可以给予帮助。

对于保护睡眠,我是有经验的,推荐一下:

2、学习最好是通过内部兴趣驱动

能够持之以恒、动力不竭的学习本就是一种极强的学习能力。

这就要提到兴趣驱动学习。兴趣驱动有个好处就是,会带来持久的激情和动力。

如果用兴趣来驱动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化身为学习的小马达?

答案是可以。

很明显,很多清北学霸就是这么一种状态。除了兴趣驱动学习之外,还有外部刺激,比如经常有爷爷奶奶对孙子说,“如果你考了一百分,爷爷奶奶就奖励你一百块钱。”

适当的外部刺激可以,但不建议过度依赖外部刺激,因为其通常是难以持久的,因为不可能永远去提供、提供得了那么一种“倒吊在眼前的有吸引力的饼”。

所以兴趣培养是关键。不妨试试创造学习中能不断获得的那份愉悦感、成就感和意义感。

可以一步步设置具有挑战性却又不至于过难的学习小目标,让自己可以通过能力和努力来实现,加强由小目标实现带来的愉悦感、成就感。且最好是能够带来即时反馈——及时且明确的反馈,不要第一个小目标就是那种难度大、时间久的目标,比如高考成功、考研上岸。

把大目标进行分解,可以是解出一道难题、提升某次考试名次,也可以是掌握更多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不妨点击下面卡片免费领取国际外教课程,在母语环境下学英语:

总之,就是通过不断完成更高一级的挑战,带来大量的正反馈,让人处于兴奋、亢奋状态,进而强化自己的兴趣和行为。

再说意义感,学习的意义感在于你要认为你学习是有意义的,而不是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读书无用论”之类的毒鸡汤。

这份意义感可以大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谋复兴”,也可以小到“为自家某幸福”、“为自己谋价值”,永远是个人学习的不竭动力、迷茫中的指路明灯。

待续...


关注 @吳长安 ,每天一篇个人成长和心理学干货(✪ω✪)

或许你对大学阶段干货感兴趣:

1、如果重返大一,你会做什么?

2、高考结束后,作为一名准大一学生,暑假应该做哪些准备呢?有什么建议?

3、2020 秋季开学在即,新学期需要准备些什么?哪些数码和生活好物最值得推荐?

或许你对研究生阶段干货感兴趣:

1、本人刚研究生拟录取,想问下大家有什么忠告或者研究生的生活是怎样的?

2、考上研究生的你们还快乐吗?

3、考研和保研哪个更容易?

4、为什么读博的都觉得自己很惨?

5、保研后,该怎么规划?

参考

  1. ^ Phillips A J K , Clerx W M , O’Brien, Conor S, et al. Irregular sleep/wake patterns are associated with poorer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layed circadian and sleep/wake timing[J]. Rep, 2017, 7(1):3216.

user avatar   xie-qian-qian-2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就要从提高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这三个维度入手,并且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行合一。

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元能力(meta-competency)。提升学习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它却是回报最高的投资。

我们无法通过掌握一种方法就实现「快速提高」,但是正确的方法一定可以帮助你少走弯路、不会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

提高学习能力的本质是学会思考。

首先,我们来区分两种学习。一类叫「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一类叫「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

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也叫学院式学习,是以通过考试或者科学研究为目的,主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归纳、解题。

以自己为中心的学习也叫成人学习,主要强调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提升学习能力」,属于第二种学习的范畴。

「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



要想提升学习能力,就要从提高内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追问和反思经验的能力这三个维度入手,并且学会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知行合一。

当你掌握了这种方法时,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是学习某种技能、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这篇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学习的三个维度进行了阐释,给出了具体可执行的行动方案;第四个部分是个人在「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两种不同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1. 内化和应用知识

《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中,作者给出了一种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 3 张便签来帮助大家实现「内化与应用知识」的方法:



前几天收到一个小朋友的私信,满满的都是委屈:「小姐姐我听了你的建议去读了《学习之道》,但是我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呀。里面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但我还是学习不好。」

「XXX 我早就知道了」这句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

人们在接触到新的信息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用已经知道的内容去匹配它,用「已知」去附会「新知」,于是就以为自己看透了、读懂了。

这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事实上它来源于在学校中学习时老师教给我们的习惯:总是概括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用过去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本身没有错,我在之前写的关于学习方法的第一篇也提到了「通过联系新课程与旧课程,融会贯通,构建知识网络」「用已经掌握的公式推导得到教材给出的新公式可以加深理解、帮助记忆」。

这个推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从旧知指向新知的箭头。

附会本身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止步于附会。

找到新知与旧知的相同之处很容易,人人都能做到;而找到不同之处,则需要你去思考。好的学习者则会追问,这个信息和我以前知道的内容细节的差别在哪儿?适用条件有没有差别?

对细微的知识有多敏锐,就体现了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

市面上常见的提升人际关系与执行力的畅销书,比如卡内基《人性的弱点》,比如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人说前者是「提升人际关系的圣经」,也有人说它「讲得是谁都懂的道理,但是犯错的人根本意识不到,所以根本没用」;有人说后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有人说它「老生常谈,名不副实」。

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论呢?除去个人理解能力不同的因素,第二种人显然更多地附会旧知。

提出新的理论的人少之又少,但同类的书中它们之所以能成为佼佼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们把「老生常谈」进行了「生动演绎」——你本来就听说过的道理,一直不知道怎样实践,它告诉你怎样把这些道理用在生活中。这是的一种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值得我们去花钱花时间在这本书上。

具备内化和应用知识的一个表现,就是把附会的本能反应,升级为界定新知旧知二者边界的理性反应,从而能更深入、更敏锐、更清晰地理解新知,同时还加深了对旧知的认识。

我们回看上面的「便签法」。

在「重述信息」(I 便签)这个步骤中,很多人会止步于附会旧知,或者干脆就直接摘抄了原文中的内容。就算你把书里的这一段背下来了,它也不是你自己的。

「重述」的意义在于「理解」,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中的内容,是很难用自己的话表达的。为了达到「内化与应用」的目的,可以在具体操作时将原文知识总结或加工出明确具体的操作方法或建议步骤。

在「回想经历」(A1 便签)这个步骤中,切忌泛泛而谈。没有具体时间、具体事件的都是泛泛而谈。讲的是认知而非具体经验。

为了让这个步骤执行性更强,可以参考这些要素:记录的事件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叙事体现了起因、经过、结果;原文或 I 便签的诸多要素有明确的对应。

A1 便签最关键的是经由新的知识点刺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反思自己的经验,从而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起来,以获得个人成长。

当你要规划 A2 时,先问自己:「这件事对我来说有多重要?」

如果在原书中很重要,但是对我自己不重要,不妨到此为止,去看后面的内容吧。

当你真的决定要把书中的知识用在实际当中时,先定目标。

规划行动必须是自己可以实现的行动,而不是对原文的摘抄,哪怕原书的建议给的非常具体,也不能算成自己的知识。

我们总是习惯于在新年到来之际「表决心」:「新的一年,我要读 100 本书,我要瘦 20 斤,我要……」;总是喜欢在考试结束后发誓「下个学期我不能再这样颓废了,我要好好学习」,通常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过了三分钟热度就再也没碰过。

因为这些目标都太远大了呀,大到你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努力才能完成它。

当你打算执行「规划应用」(A2 便签)步骤时,先给自己定一个具体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与其他目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Relevant)、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的(Time-bound)目标(即目标遵循 SMART 原则)。

然后问问自己:




  

相关话题

  高中选科选政治(物政地)还是生物(物生地)? 
  镇江康华老师错了吗,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在骂她? 
  有哪些老师的行为现在想来感觉印象深刻? 
  如何看待「澳洲名校考题涉嫌丑化中国」事件? 
  学习世界史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弟弟25岁了还对父母态度差说脏话怎么办? 
  为什么看了很多书,但是真正得到的不多? 
  你有什么话想写给 2020 年的自己? 
  如何评价熊召政? 
  哪些数学书让你相见恨晚? 

前一个讨论
大学生暑假可以做什么兼职啊?
下一个讨论
2020 年你买过得最「值」的好物是哪一件?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