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说过:『我们是懂功夫的电影人,而不是想拍电影的武师。』
想拍出好的功夫片,关键是能拍出好的电影。这和你懂多少门功夫没关系。《拳霸》也好,《突袭》也好,他们展现的功夫不在多而在精。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才不在乎你用的是什么功夫,他们就要看精彩的格斗场面。
而「精彩的格斗场面」这个小小的要求,其实就是「功夫电影」的精髓。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电影来说,其实是很难做到的。内地电影里因为审查因素而无法长时间地以打斗场景为故事主线,导致「功夫片」这个类型基本完蛋。
香港电影在审查环节稍好一点,但因为香港电影的人才断档,现在只剩甄子丹一人苦撑,功夫片作为一个类型也基本完蛋操了。他作为功夫明星,一直没能顺利完成转型,所以现在主要作品都集中在古装武侠(《冰封侠》)和民国功夫片(《叶问》系列、《武侠》)。但是现在的年轻观众明显对时装功夫片的需求量更大,可国内又无法量产,所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东南亚功夫片上去了。
因为审查因素,因为内地市场的急功近利,「功夫片」这个类型的电影资源在很长时间内是高度集中的,结果导致了其他低成本功夫片根本没机会。像《街头之王》、《双截棍》等内地年轻导演拍摄的功夫片,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不过你要是看过估计会更难受。类似这样的功夫片,因为制作经验、团队能力、拍摄成本和制作条件的制约,虽然演员都蛮拼的(据说《双截棍》的医药费都快和制作费持平了,可能是为了宣传而夸大了),但最后效果还是惨不忍睹的。
简单地说,想拍出好的功夫片,不要指望忽然天上掉下一个牛逼的武指和牛逼的功夫片导演,他们都必须是在行业内经历过足够长时间的训练,对功夫、对电影都有自己独到的认知,才可能拍出来一部让大多数观众惊讶的功夫片。
但是按目前国内电影行业现状,没有需求就没有应用,没有应用就没有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标准。没有标准,那就什么都完了。
中国电影想要在功夫片类型上再次做出突破,就必须让市场自己产生需求。其实从大的类型来说,中国电影何时能在「动作片」和「警匪片」类型上做出突破,「功夫片」作为亚类型一定能迅速跟进做出突破的。只要中国电影能给出一个合理的应用场景,怎么打的好看这种问题真的不用操心。
只要有了需求,以中国电影过去在功夫片和武侠片方面的经验,一定能在这个类型再次做出突破。但是——中国电影大部分问题最后都得回到这个「但是」上——「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中国有五百个武术门派又如何?观众想在电影里看的不是类似「中原武林风」那样的电视擂台赛,他们要看的是《杀破狼》的后巷生死格斗。这个问题不解决,嗯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