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草扫了一眼,得出了一个结论:
——实名反对以上所有答案。
我们很早就在政治教科书上学过一个词儿,叫唯物史观。
结果一群人还在用唯心史观,英雄史观来讨论问题。
先放结论:
——三国志里的谋士不单干的原因,不是因为谋士自身的因素;而是后人的分门别类,“脸谱化”“标签化”处理后的结果。
说白了,人天生就没有什么“谋士”“武将”的区别。这些标签都是后人附加上去的。你既然定义了“为别人出谋献策的人”是“谋士”;那么你就不能反过来去诘问,为什么“谋士”只会“为别人出谋献策”。
说的再通俗点儿,假如一个谋士自己单干,那他就不会被后人贴上谋士的标签了。既然他不被贴上谋士的标签,我们也不会问他为什么单干了的问题。
就像评论区里面这段对话一样:
题主既然提到了《三国志》,我们就拿《三国志》来举例子。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公元233年生人。
而早些年的那些历史呢?曹操是155年生人,刘备是161年生人。
黄巾起义是184年,官渡之战是200年,赤壁之战是208年。
我们拿现在来举例子。我们现在生活在2017年。七十年前是1947年,三十年前是1987年。
你现在在2017年动笔,写大约五十年前到现在的历史,还尽可能的不去将人物“脸谱化”“标签化”,这可能么?
现在看来,都是很难的事情。
比如随便举个例子。《三国志·魏书十四》:
——扬士多轻侠狡桀。郑宝最骁果,才力过人,一方所惮。欲驱略百姓越赴江表,以晔高族名人,欲强逼晔使唱导此谋。晔时年二十余,心内忧之,而未有缘。会太祖遣使诣州,有所案问。晔往见,为论事势,要将与归,驻止数日。宝果从数百人赍牛酒来候使,晔令家僮将其众坐中门外,为设酒饭;与宝于内宴饮。密勒健儿,令因行觞而斫宝。宝性不甘酒,视候甚明,觞者不敢发。晔因自引取佩刀斫杀宝,众皆惊怖,走还营。晔委其部曲与庐江太守刘勋。
曹操手下一个谋士,刘晔。
当时扬州一个大力士郑宝,想要威胁刘晔跟他办坏事。刘晔设了个鸿门宴,设下勇士埋伏。
谁料到郑宝不怎么喝酒,举发令枪的那个小弟不敢吱声。
——结果刘晔一怒之下,自己亲手抄刀,直接把大力士郑宝给砍了。
你特么的告诉我,这是个谋士?
但是他就是“谋士”。脸谱化标签一贴上,那你就不可避免的对他产生了“文弱”“不善武功”的刻板印象。
再举个例子。《三国志·魏书六》: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少知名,号八俊。长八尺余,姿貌甚伟。以大将军掾为北军中候。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
——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荆州官属皆贺,表曰:“济以穷来,主人无礼,至于交锋,此非牧意,牧受吊,不受贺也。”使人纳其觽;觽闻之喜,遂服从。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
刘表,一方诸侯。这里面有类似“谋士”的字眼吗?没有。
我们只能看到“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这种字样。俨俨然一方霸主形象。
但是你要再翻翻里面的注,就会发现里面又有一番天地:
——汉末名士录云:表与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为八友。
——谢承后汉书曰:表受学於同郡王暢。暢为南阳太守,行过乎俭。表时年十七,进谏曰:“奢不僭上,俭不逼下,盖中庸之道,是故蘧伯玉耻独为君子。府君若不师孔圣之明训,而慕夷齐之末操,无乃皎然自遗於世!”暢答曰:“以约失之者鲜矣。且以矫俗也。”
这倒是典型的“谋士”出身了。
再举一个更经典的例子。《三国志·魏书二十八》:
——钟会字士季,颖川长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护军蒋济着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会年五岁,繇遣见济,济甚异之曰:“非常人也。”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正始中,以为秘书郎。迁尚书、中书侍郎。高贵乡公即尊位,赐爵关内侯。
——诏曰:“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辞指款实。前后累重,志不可夺。夫成功不处,古人所重,其听会所执,以成其美。”迁司隶校尉。虽在外司,时政损益,当世与夺,无不综典。嵇康等见诛,皆会谋也。
——会内有异志,因邓艾承制专事,密白艾有反状。于是诏书槛车征艾。司马文王惧艾或不从命,敕会并进军成都,监军卫瓘在会前行,以文王手笔令宣喻艾军,艾军皆释仗,遂收艾入槛车。会所惮惟艾,艾既擒而会寻至,独统大众,威震西土。自谓功名盖世,不可复为人下,加猛将锐率皆在己手,遂谋反。
钟会聪不聪明?聪明,献了不少计策。
但后人看钟会,会是以一个“谋士”的标签去看吗?——当然不会。
这就是最早我们讲的:当你主观判定一个“老老实实献计献策”的人是谋士的时候,你自然会把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扔出这个标签之外。而你已经把“自己单干”的人扔出去了,你还质疑为什么这个框架内没有“自己单干”的人,那就完全是没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了。
所以说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
他的实际形式是什么?——是《三国志》里自己单干的人本身就不是很多。
限于史书的成书时间和描述形式的限制,难以避免的要将人进行“标签化”“脸谱化”处理。
成书时间在这篇回答的起始部分就提了。一个五十年后的人,去描写五十年前的人物形象,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刻板化和片面化。一个常年在前线的人,不可避免的会被加上“勇武有力”这种形容词。一个主管后勤的人,同样也会被加上“足智多谋”这种词汇。而这种词汇又在一后世代代人的主观臆断中,不断的强化,深化下去。
描述形式这个问题也很好阐述:每个人所描写的事迹有详有略,而基于文本这一记载形式的特殊性,其空间是有限的。当一个人做出很多的事情的时候,为了完整记载,必须只抓宏观,不注重细节,自然显不出他的“勇武”和“谋略”。而当一个人只做出了一些事迹的时候,就可以详细的描绘这些“勇武”和“谋略”,自然会给后世的读者产生刻板的印象。武将只擅长打仗,谋士只擅长出谋划策;能自立一方的英雄豪杰,却似乎没什么专长特色。
但是现在的我们,看历史能不能还抱有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唯心史观和英雄史观,是毫无益处的。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坚持唯物史观。不然的话,我们就会陷入到“盲目师古”的圈套里,丧失对自己当下的一切自信。对历史人物“脸谱化”“标签化”,除了“神圣古人”“意淫强国”外别无助益,并且最终会导致那些特别荒唐可笑的错误。
——施岑大怒,举起古定剑,望圣母砍来,圣母还刀招架。战上三四合,圣母道:“施岑,自古道来者不善!你敢来破我的阵么?”拨转乌牛便进阵内去。施岑笑吟吟的道:“你休夸口,我来也!”便把分水犀牛头上一拍,仗剑直入“乌龙阵”中。那圣母上了将台,把黑旗一扬,口中念咒。只见平地上一霎时波涛滚滚,涌出一班虾妖鱼怪,喧喧嚷嚷,使叉的,拿棒的,蜂拥而来。
——宋将着了忙,一齐逃出阵来。两边番将截杀一阵,各有所伤。当时那施遭人见了,把口张开。不知念些什么,忽见半空中一声霹雳,震得水怪潜形,妖魔遁迹。就把犀牛头上一拍,分开水势,仗剑来取圣母。圣母慌了,将身一滚,变做一条不大不小的乌龙,舒开爪来扑道人。那道人趁势一把抓住颈皮,正要将剑砍下,圣母哀求饶命。施岑道:“也罢,我也不斩你,只拿你去见师父,锁在铁树上,叫你永不翻身!”就回头来高叫宋营众将:“烦你们多拜上元帅,贫道擒妖复命去也!”腰间解下丝绦,将圣母缚了,横在犀牛背上,借着水道,霎时而去。
——那一班宋将看见破了“乌龙阵”,勇气十倍,奋勇杀来。
《说岳全传》
——翌日,乃朝见真宗。真宗面慰之曰:“卿为朕远涉风尘,成功不易。”宗保顿首奏曰:“臣赖陛下洪福,平定西番,已取图舆以归,属州十四,县二百,户口一万八千,租赋四百石,珍奇异物三十余车。”帝颜大悦,以所献俘俱发无佞府处置。因谓侍臣曰:“杨门女将,俱有功于朝廷,朕当论功升赏,以旌其忠。”柴玉曰:“此国家之盛典,理合颁行。”
——帝遂下敕,加封杨宗保上柱国大将军,呼延显等俱封典禁节度使,周夫人封忠国副将军,八娘、九妹等俱封翊运副将军。井令有司于内庭设大宴,犒赏征西将士。诏旨既下,杨宗保等再拜受命。是日,依班列坐,君臣尽欢而散。
——次日,宗保谢恩回无佞府,与周夫人等参见令婆。令婆不胜欢喜,遂以百花公主配与杨文广为室。时文广一十五岁也。令婆分付设庆贺筵席,与众媳妇解甲。众妇依次坐饮,至夜分乃散。惟有令婆恩典,宣待杨文广征服南方,而后受封也。
——自是,四方宁靖,海不扬波,宋室太平可望矣。
《杨家将传》
天灵灵,地灵灵,奉请祖师来显灵。一请唐僧猪八戒,二请沙僧孙悟空,三请二郎来显圣,四请马超黄汉升,五请济颠我佛祖,六请江湖柳树精,七请飞标黄三太,八请前朝冷如冰,九请华佗来治病,十请托塔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率领天上十万兵!
“义和团口诀”
——这是可以使读者喜欢的,因为富于戏剧性。中国本来喜欢玩把戏,乡下的戏台上,往往挂着一副对子,一面是“戏场小天地”,一面是“天地大戏场”。做起戏来,因为是乡下,还没有《乾隆帝下江南》之类,所以往往是《双阳公主追狄》,《薛仁贵招亲》,其中的女战士,看客称之为“女将”。她头插雉尾,手执双刀(或两端都有枪尖的长枪),一出台,看客就看得更起劲。明知不过是做做戏的,然而看得更起劲了。
——练了多年的军人,一声鼓响,突然都变了无抵抗主义者。
——于是远路的文人学士,便大谈什么“乞丐杀敌”,“屠夫成仁”,“奇女子救国”一流的传奇式古典,想一声锣响,出于意料之外的人物来“为国增光”。而同时,画报上也就出现了这些传奇的插画。但还没有提起剑仙的一道白光,总算还是切实的。
鲁迅《新的“女将”》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过往回答:JoJo王颀:如何用一句话概括历史唯物主义?
————————————————
补充:
有人说谋士比主公聪明,这就是很显然的唯心史观观点了。
我们假设一本史书,给主公留了十页的内容,给谋士留下了一页的内容。
那么限于篇幅限制,写史书的人必然写完主公的经历,事无巨细;而对于谋士,只能写他两三个最闪光的点。
而当你翻阅史书的时候,看到前一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后一个人只有优点,那么必然就会得出后一个人比前一个人聪明的结论了。
但是事实呢?你把后者放到前者的位置上,真的能做的更好吗?——那就是不一定的事情了。我们必须要承认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做的事情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而通过事后诸葛亮这种方法去倒推历史,除了搞出来一堆“嘉吹”之外的历史狂热者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更多的益处了。
————————————————
再补充:
评论区里面有很多说答主没有正面解释的。
然而我已经正面解释了。那就是一句话:无论是三国里的谋士还是武将,单干的都不多。
所以你扯谋士单不单干的问题,完全就是个伪命题。关羽掌管荆州,为什么不单干?夏侯惇统领魏国兵马,为什么不单干?整本《三国志》里面,打算自己单干的就没几个人,你还非得问诸葛亮为啥单不单干?
事实上陈寿在《魏书·六》到《魏书·八》里面,给早期单干(自立)的人物拉了个清单;又在《魏书·二十八》里,把单干(谋反)的人物拉了个清单。前期自立的刘表,陶谦,公孙度,哪个不是“谋士”的定位?后期谋反的毋丘俭,诸葛诞,钟会,又哪个不是“谋士”的定位?
你自己不读书,还净特么自己脑补“只有武将单干,没有谋士单干”。
你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事实上“武将”和“谋士”间,也没有明确的分水岭。你是什么时候产生了武将必须一脸胡子大老粗,谋士必须白白净净弱不禁风的错觉?KOEI三国志系列玩多了么?
实验室里的PhD都那么聪明,为什么不出来自己单干?
因为自古以来,聪明都不是稀缺资源,更不是不可替代的资源,手握一个实验室才是!没了庞统还有孔明,没了周瑜还有陆逊,没了郭嘉还有荀彧。但袁家四世三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家据长江天险已历三世,这些才是稀缺资源,不可替代的资源。最不济的刘皇叔,好歹也是皇叔呀,人家姓赵,哦不,人家姓刘!左龙右凤,帐下五虎,就这样去逃难还是得带着百姓,那不是爱民,那是爱财,那是他的家底儿呀!
谋士里就说最牛逼的孔明吧,首先人家是名校出身,士大夫阶层。跟着大牛老板水镜先生,学术功底扎实,然后娶了常青藤荆州大学大佬的女儿,这才能把隆中对发表在顶级期刊上,进了手下没人的刘皇叔的实验室,成为骨干!这点资历,说实话其他几个大实验室都未必给他onsite interview!出来单干?白日做梦!你看哪个大学给他tenure-track的offer!
这个道理两千两百年前韩信就已经为刘邦解释得很清楚了: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最重要的是这句: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所谓天授,非人力也。我给你翻译一下:你能发paper不叫牛逼,能拉来项目才叫牛逼;你full stack developer不叫牛逼,能要来钱才叫牛逼!你双花红棍一个人再猛也不牛逼,能叫来猛人心甘情愿跟你干才叫牛逼!
正所谓,天下大事,铁打的主公,流水的谋士!铁打的实验室,流水的PhD!
小时候读三国演义,对里边说袁绍多谋少决这点很无法理解。觉得谋都谋出来了,决一下有啥难的。随着年龄渐长,读过的书和阅历日渐丰富,愈发觉得决的难度其实绝不亚于谋,甚至犹在谋之上。谋需要的是智慧,而决需要的是气魄。只有魄力而无智慧则易莽撞,只有智慧而无气魄则易犹豫。吴起的经典名言:“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正是从无数前人的失败中总结出的惨痛教训。
当你只是一介谋士时,你不用通观全局为成败负责,成功了别人都夸赞你智计过人,失败了也不用你来承担责任。则尽可以天马行空,随意发挥你的想象力。而当你一旦总揽全局,成为最高统帅,一言成败身系生死命运之时,那种压力与负担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得了的。有很多优秀的谋士一旦成为统帅之后就会在重压之下,变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进退失据,昏招迭出。与身为谋士时的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这就跟很多运动员在训练场上成绩出色,但一到了国际大赛就表现让人大跌眼镜是同样道理。大赛检验的绝不只是你的能力,更是对你心理素质的考验。
当初杨玄感谋反时,李密建议他袭取关中作为根本,玄感不听而亡。等到了李密自个在瓦岗山造反,却同样不肯听从下属西去关中的建议,理由是下属都是山东人,如果不能攻取洛阳,则无人愿意跟随他西征关中,结果只忙着和宇文化及、王世充等在中原纠缠,眼睁睁看着李渊轻而易举夺取关中。李密所说的理由当然不无其道理,但是当年杨玄感不肯夺取关中就没有其难处吗?作为谋士时只想着思谋奇计以博取上司赏识,完全不必考虑其具体执行上的各种障碍,等到自个拍板做决断之时就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各种现实难处了。
春申君黄歇当初游说秦昭王,瓦解秦国与韩魏共伐楚国之谋,及让楚太子化装逃归之时,何其智之明也!后来不听朱英之言,而死于一介小人李园之手,又何其愚蠢。太史公在史记中说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评价可真是恰当万分。
当年韩信灭赵亡齐,纵横天下,是何等意气风发,最后却不听蒯通之言,被刘邦用一力士就擒住,身死族灭,又何等昏聩?蒯通劝韩信之言“计诚知之,而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豫,不如蜂趸之致毒;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贵能行之也。”同样说出了决断之难。
南朝刘宋大臣谢晦谋反,宋文帝派大将檀道济征讨谢晦前问策与他,道济说:“臣昔与谢晦同从北征,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殆难与敌;然未尝孤军决胜,戎事恐非其长。”后来谢晦与檀道济一交手,果然兵败如山,被檀一鼓成擒。檀道济的话同样形象的说明了给别人当谋士献策与自己亲自决断,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当年谢晦等四辅政大臣共谋废除宋少帝时,檀道济本来是坚决反对的,后来见无法说服其他三人,才只好附和。在将实行废立的前夜,檀道济到谢晦家中住宿。这一夜谢晦转辗不能入睡,而檀道济则上床便睡着。显然檀道济也许智谋不如谢晦,但却更有从容不迫的气度。就像黑田如水对丰臣秀吉说过的:要做天下人,就要有天下人的气度!
房玄龄和杜如晦有“房谋杜断”之称,杜如晦本来到李世民身边晚于房玄龄,后来又是因为房玄龄的进言才得以留在秦府,但是杜如晦却后来居上,位列秦府十八学士之首,虽然他在贞观四年就早死,但是后来却在凌烟阁中位列第三,仅次于与李世民有亲属关系的长孙无忌与李孝恭。即使在其死后多年,唐太宗一提到他的名字也总痛哭流涕,不忘给其家人以赏赐。而在杜死后为相多年的房玄龄最后却只名列第五。唐太宗每次与房玄龄议事,总是说:“一定要杜如晦决定。”等到杜如晦来了,最后却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为什么唐太宗要费二遍事?显然是光是房玄龄的谋划还不足以说服打动唐太宗,还需要杜如晦来帮他下决心啊!
拿破仑的总参谋长贝尔蒂埃位列法兰西帝国十八名元帅之首,在拿破仑的历次战役中为其屡出奇计。贝尔蒂埃对作战的一切细节,例如各个军的运动,部队人数、宿营和指挥人员,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执行任务迅速,对他永远可以信赖;他仔细认真,非常善于使用地图,能十分锐利地判断地形的特点,擅长以简明的语言报告最复杂的军事行动;他经验丰富,十分机智,在战斗时知道应该向哪里下达命令,并且能够亲自监督执行这些命令;在战场上,他是司令官的活电报,在司令部的办公桌旁,他是司令官的不知疲倦的自动打字机;他是总揽司令部一切高级职权的将领的一个模范参谋。他与拿破仑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被士兵们称为拿破仑的妻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参谋长,一旦离开拿破仑的领导,他却没有任何决断能力。当奥地利的卡尔大公进攻巴伐利亚时,贝尔蒂埃因为拿破仑不在而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将军队分散配置,犯了兵家大忌,只是因为拿破仑及时赶回才没有铸成大错。远征俄国时他被留下断后,整天按部就班,无所事事。
而在关系到法兰西帝国前途命运的莱比锡会战中,贝尔蒂埃更是将自己缺乏独当一面能力的缺陷暴露的淋漓尽致。当时拿破仑曾口头指示,要在艾尔斯特河上增架桥梁,以确保法军的退路。但是,贝尔蒂埃的办事方针是:没有拿破仑的书面命令便不能贸然行事,因此,他并未积极落实拿破仑的架桥指示。结果造成法军在撤退时只有一座石桥可通,而这唯一的一座石桥又因为负责炸桥的工兵班长心情紧张,误以为追兵来临而提前炸毁。造成留在河对岸的两万八千名法军后卫悉数被俘,法军元帅波兰亲王波尼亚托夫斯基在河中淹死的惨重损失。
日俄战争中的俄军统帅库罗帕特金是优秀的参谋人才,曾在俄土战争和征服中亚的过程中立过众多功勋。但是性格却太被动和谨慎,缺乏积极和自信,万事总求周全。然而就像一句古语说的:“世界上从无完全准备好的战争。”当时西伯利亚大铁路刚刚开通,源源不断的援军正在被从欧洲输送到远东,俄军的实力每周都在增强。所以在整个日俄战争中,库罗帕特金的应对策略就是消极避战,等到自己有绝对优势时再跟日军决战。在辽阳会战时他以16万人对日军12万人,但是他稍有小挫就主动撤退,致使本已遭受重大损失的日军得以绝处逢生。奉天会战中他以37万人对日军27万人,同样是在秋山好古的少量骑兵部队出现在自己的后方时就惊慌失措,仓促撤退。
最终他在吉林终于集结起50万大军对抗日军的25万人,实现了他心目中的绝对优势。但此时俄军的士气已因为连续撤退而日渐低落,士兵大量开小差逃亡。国际市场上俄国股票大跌,俄国已无法通过发行债券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取战争费用,相反日本债券却大为畅销,使日本得以度过最危急的财政紧张阶段。同时因为连续战败导致国内民怨沸腾,革命迭起,内外交困的沙俄政府已经无力支持库罗帕特金实现他理想中的以绝对优势压倒对方的决定性会战了,最终俄国只能屈辱求和。显然从理论上库洛巴特金无可厚非,他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在兵力和火力上的绝对优势。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战场形势是由诸多复杂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不是像在兵棋推演上一样只要在兵力和火力上占优就能够克敌制胜,你还需要将士气等无形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
他的老上级斯别科列夫曾警告过他:“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一旦国家有事,但愿你永远不要担任司令官的职务,因为你虽然会做出很好的计划,但却没有坚强的毅力把它执行到底。”所以没有坚毅的性格支撑的谋略,终究还是镜花水月。
我微博绑定的原号被知乎封了。若有对历史和国际政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微博
衍水青云的微博随便说个方法,求喷子放过细节,领会精神。
让妈妈摇骰子,和儿子玩赌大小。
第一局:
爸爸:用我的20块赌,儿子帮我参谋。赢了我分你2块,输了算我倒霉。
儿子:妈妈手法飘逸,眼神迷离,我掐指一算,应该压小!
第二局:
爸爸:儿子,这次把你这周的零花钱拿出来赌,我帮你参谋。赢了分我2块,输了你这周就将就过吧。
儿子:为什么啊!我不要,还是用爸爸的钱赌,我当参谋就好。
爸爸:现在你明白谋士和主公的区别了吗?
~~~~~~~~~~~~~~~~~~~~~~~~~~~~~~~~~~~~~~~~~~~~~~~~~~~~~~~~~~~~~~~~~~~~~~~~~~
我小时候读《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就有一种感觉:当主公不要太容易啊!只要遇事虚心请教一下智慧的手下,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啊!那些失败的君主,往往不是愣头青、自大狂,就是一根筋、大脑残,明明有智慧谋士让你往东,他却偏要向西。比如你看看项羽就知道了,只有一个范曾长了脑子,他却不听。你看看刘邦怎么成功就知道了,他啥也不会,就会一金句:“为之奈何?”于是一统四海八荒了。当然,和题主类似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奇谋百出、洞察人心的智谋之士,为什么总给一些啥本事没有的人打工呢?
等我长大之后,终于发现,当君主、老板承受的压力、风险是巨大的,而当谋士、打工仔的责任就小多了。遇到重大决定,君主需要在众多似是而非、利弊相杂的建议中挑选一个,并有效执行,最后承担所有后果。而谋士呢?只用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供君主参考即可。无论后面发生什么,谋士基本上稳赚不赔。
1. 你的方案被接受,执行后被证明是正确的。
最好的结果,不用多说,作为谋士的你自然就青史留名了。
2. 你的方案被拒绝,君主执行了另一个方案,结果悲剧了。
这对谋士来说也是不错的结果,依然可以青史留名,证明你当初的“远见”。比如贾诩在赤壁之战前的反对意见。
有人可能要提田丰了。但田丰在被袁绍拒绝后,可是上蹿下跳,一直闹到坐牢啊!被曹丕杀的鲍勋也是类似,多次惹得曹丕“怒作色”、“益忿之”。谋士在被君主拒绝后,只要低调点,别“刚而犯上”就行。学学人家贾诩~
3. 你的方案被接受,执行后被证明是错误的。
这下你总该悲剧了吧?然而并不一定。只要君主没有因此崩盘,又挺了过来,那么史书会“为尊者讳”,隐去你在此次事件中的出谋划策。
比如赤壁之战,《三国志》里除了贾诩劝曹操不要打,你还看见过其他人发言吗?这种军国大事,曹操可能只咨询贾诩吗?他的子房荀彧呢?他的谋主荀攸呢?贲育之勇的程昱呢?丞相主簿赵俨呢?军师祭酒董昭呢?还有参丞相军事的华歆、王朗、裴潜、刘广、桓阶、和洽等人呢?文官不说话,武将也可以咨询一下啊!五子良将全在啊!诸曹夏侯也在啊!
这么多文臣武将,此时集体失声,无非是因为曹操打输了,于是当初支持打赤壁之战的言论就消失在史书中了,只有反对者贾诩的意见被记录了下来。所以在我们后人看来,赤壁之战就是曹老板无视贾诩、头脑发热的结果。
再举个例子,曹操打吕布的时候,曾经非常狼狈。
太祖围濮阳,濮阳大姓田氏为反间,太祖得入城。烧其东门,示无反意。及战,军败。布骑得太祖而不知是,问曰:“曹操何在?”太祖曰:“乘黄马走者是也。”布骑乃释太祖而追黄马者。门火犹盛,太祖突火而出。《献帝春秋》
一个姓田的告诉曹操,我当带路党,帮你开城门。面对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机会,曹操应不应该去把握呢?如果是真的,他就可以一举打败吕布;但如果是个陷阱,不但有无数手下会因此丧命,他自己也有可能完蛋啊。可是,看史书的记载,面对这种重大抉择,阿瞒没有咨询任何下属,一拍屁股就决定了。要不是命大碰上一个“温和”的骑兵,阿瞒就真去见他老爸了。
当时荀彧、程昱这俩人都在,从之前之后的事情看,曹操遇到重大事件都是和他俩商量的。偏偏这件事上,阿瞒头脑发热、热血上涌,谁也不问就硬上了,结果被打得鼻青脸肿……教训啊教训!
怎么样?现在知道君主难当了吧?事情干成了,要分点功劳给谋士。事情干砸了,谋士们的意见都隐去了,全是君主的锅!
4. 你的方案被拒绝,君主执行了另一个方案,结果成功了。
又是一种悲剧的情况,然而你却不一定会悲剧。有两种不错的结果:
4.1. 史书帮你遮掩。
赤壁之战前,东吴的投降派多了,但《三国志》中一个名字也没提。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诸议者”、“诸将”这些称谓,就可以把你的名字隐去了。张昭这个投降派的名字,是从《江表传》流传出来的,属于运气极度不好。
司马炎要灭吴,也是一堆人反对,但只有贾充、荀勗、冯紞留下了名字,无非是因为这三人被定性为反派人物而已。
赞曰:公闾(即贾充)便佞,心乖雅正。 《晋书.贾充杨骏传》
赞曰:安阳(即荀勗)英英,匪懈其职。倾齐附鲁,是为蝥贼。紞之不臧,交乱罔极。 《晋书.王沈荀顗荀勖冯紞传》
而其他反对的大臣,也用“议者”代替了。
会秦凉屡败,祜复表曰:“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而议者多不同。《晋书. 羊祜杜预传》
4.2.君主大度,依然表彰你。
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曹瞒传》
曹操征乌丸胜利了,却表扬了当初劝他不要出征的人,表示以后有不同意见尽管提。同时,这些反对者的名字也是隐去的,以“诸君”代替。
综上可见,作为谋士,承担的风险是极小的。你提出的方案,被接受了、成功了,你名利双收;被拒绝了、失败了,你也有机会全身而退。而作为君主,压力就大多了。
越聪明人越知道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下为自己也为家人朋友趋利避害。
前段时间知乎上谈论了关于互联网公司跳槽问题:底下人相互推荐,利用公司给新入职员工薪酬往往比老员工涨薪更快的规律相互跳槽,从而迅速提高收入。最终各公司下员工们结成了紧密的圈子,公司之间依旧斗个你死我活。互联网创业热潮汹涌,创业者挤得头破血流,自然而然行业人才薪资水涨船高。这种现象虽然怪异,但也是行业蓬勃发展下可以理解的。
技术人才间形成圈子相互引荐的氛围在三国时期的谋士、士大夫间也非常普遍。举孝廉的传统是原因之一,在没有系统选拔培育人才的乱世,这也是主公们不得不倚仗的人才招聘方式。
东汉末年在走向三足鼎立又三分归晋的过程中,多少军阀豪强身死甚至族灭不得善终或者居人篱下忍辱负重备受排挤:
董卓、何进、王匡、张杨、朱儁、李傕、郭汜、王允、刘表、马腾、李堪、董承、杨奉、韩遂、张横、梁兴、孔伷、刘充、陶谦、徐璆、吕布、袁氏家族、公孙瓒、孔融、黄祖、刘繇、刘璋、张鲁……东汉末年排的上号的割据势力在乱世基本上逐步被清理掉了。这就是三国时代自立门户主公们的生存状态。
但他们手下的谋士只要不是那种死磕派或者深仇大恨又或者运气太差死于乱战,一旦心理上过了“忠”这个门槛,战败之后基本上表表态或者假装推辞下也就能在新当家那里某一份差不多的差事然后同样步步高升。贾诩就先后追随过董卓、李傕、郭汜、张绣,最后成为曹魏的开国功臣。
某些就算因为各种原因招来杀身之祸也总有对方帐下的同乡好友为之求情。至于那些处于“失业”状态的文人名士,只要人缘脾气不是特差也都奔走四方诸侯间最后谋求个一官半职。祢衡年纪轻轻恃才傲物,孔融推荐、击鼓骂曹、得罪刘表最后羞辱黄祖才被杀。祢衡死后黄祖给予厚葬也是因为不想得罪天下士人。这种极端人士的悲剧却实实在在反映了文人士大夫职业的低风险高收益。
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谋士们换一个主公简直就如同球员转会一样正常。而那些声名在外的著名人士比如诸葛亮,其亲属好友人际关系网遍布各大势力,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只是一句自谦而已。三国时代有名有姓的谋士侍奉二主者多如牛毛,很多比起“三姓家奴”的吕布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后者吃了只是个武夫的亏而已。
在那个年代王司徒做的是绝大多数聪明人的选择,诸葛亮反而是个异类。这在舌战群儒中也有相当的体现。实际上对于不得已降曹的徐庶,后来诸葛亮对其未被重用甚至表示过魏国人才济济的感慨。可见乱世的忠诚与治世的诤谏同样是可遇而不可强求的。
在笔杆子垄断舆论、人才又极其稀缺的年代里,那些动不动就拿文人谋士开刀的军阀往往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从而失去宝贵的人才资源,而善待文人的君主往往会被带上求贤若渴的明主高帽。不断强化这种舆论氛围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在乱世中彼此默契维护的生存之道。相互推荐、交流待遇、频繁跳槽,这些活跃于乱世的技术官僚与今天各种热门风口行业的技术骨干、经理高管们又何其相似。
世道好的时候有钱大家赚,市场洗牌的时候呢?08年雷曼兄弟倒闭,高管们拿到政府拯救金融系统的钱转身就给自己发了数千万美元的奖金,各联赛俱乐部、影视公司,也一样出现投资方亏得砸锅卖铁而球员、演员却挣得盆满钵满。
有了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就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聪明的谋士选择依附于某一个势力而非自立门户了:不仅仅是高昂的启动资金与门槛、天下分合大趋势下的暗淡前景以及远大于成功诱惑的风险,更因为作为一个谋臣大部分时候既不需要如武将一样上阵厮杀也不用承担太多战败风险,甚至还有文人笔杆子结成的舆论“劳动法”以及有士大夫圈子作保的“再就业办法”,这在乱世无异于趋利避害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赤壁之战前,东吴主降派声势浩大?原因就是投降的风险与成本是孙家承担,而好处却归东吴文人士大夫。
电视剧里他们懦弱、迂腐、强词夺理、胆小怕事,现实中却实在是审时度势、极其精明。俗话说明哲保身,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考虑到每一个人背后的妻儿老小,也无需过分苛责。
五代十国的不倒宰相冯道,迎来送往先后侍奉过十位皇帝外加辽太宗,可谓把这种处事哲学发挥到了极致。后世司马光骂他“奸臣之尤”,当世之时却得到了“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之偁誉”的称赞,就是因为冯道不仅保全了自身还庇护提携了大批文人士子甚至是一方百姓。从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看,冯道真可谓聪明绝顶了。
三国时代过去1700多年后,民国的那一大帮政界、文坛人士在国共两党、北洋军阀甚至中日之间玩着同样的套路,因为大家都是聪明人。
但世道纷乱总有一些人不一样:
他们是前途光明的青年医生、或者出身于不愁吃穿温饱的富农家庭、或者学成归来将继承家传丝绸产业、也许还可以在书香门第中安度一生甚至做一个要枪有枪要钱有钱的军中大佬。对于才能出众的他们而言在乱世中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并不是个太困难的事情,但是不论具体原因如何他们都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另外一条连同自己与家人的身家乃至性命都赔上的崎岖坎坷之路。
他们聪明吗?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后人总愿意用另一个词去评价他们——伟大。
很多朋友都说了,首先谋士不是一个职业,真实跟小说和游戏始终有区别的。出谋划策就好比现在跨部门会议,有市场部有财务有销售代理等等,你提了一个有亮点的促销建议。消费者和读者当然只记得亮点,但你却不可能靠着亮点在公司生存。那些谋士除了聪明,更重要的是业务能力都相对比较强,不然也没有献策的资格了。
既然业务强而且聪明,不是更应该单干吗?聪明的人都知道单干没~那么简单,民心、人脉、土地、资金,在和平年代都不易收集,何况战乱时期?那些豪强这几项谁不是出道前技能栏就已经点满了不止一项。弱一点的,像严白虎黄祖张绣之流早被灭了袁绍、袁术、刘表、刘焉不用说了,祖上就是地方豪强,分封的,不用通过战争,当地居民好几代,也认了这些土皇帝了。这些人上述几点什么都不缺,就看自己的雄心和能力了。
曹操次一点,是宦官之后(这么说怪怪的),怎么说也是京官,从夏侯家过继来世袭爵位的。也有封地,但因为曹操他爷爷曹腾始终是个宦官,认可度低,而且长期不在封地上生活,民心相对来说要慢慢经营。
刘备再次一点,但也绝不是一个“卖草鞋的”。他祖上传到他这代,封地都被摊没了,上面几代都不是大官,但起码能读上书,而且是“皇叔”,品牌认可度非常高,而且敢拼。于是天使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谁都愿意收留他。直到面圣以后迎来大爆发,陶谦把全副家当都托付给他。
最没天赋的就是孙吴,但没办法啊,前期什么都没有,除了打,还得到处拉关系,联姻,分期权。所以才有后来股东成份太复杂引来的内耗。
说回谋士,郭嘉贾诩荀彧,孔明庞统邓芝,周瑜鲁肃吕蒙,真要单干,这些人也只能走孙吴那条路了。但好走吗?肯定不,父兄早死,整个家族都是政治婚姻(虽说当时也是普遍现象),每个决策都要听一大堆人意见,到那时候任你再聪明又有何用?
就像孙权面对曹操大军是战是降,大臣们七嘴八舌,别以为那些真是臣下,在孙吴,那些都是股东和投资人。别以为孙权真的没想好是战是降,他又不傻,公司不到非放弃不可为什么要接受收购?他只是希望等到有股东表态挺他,好让他做出决策时腰板硬一些。
谋士就是有一定能力,没有那样的资源,也不希望这样活法的人吧。
这并不是一个低龄向的问题。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讨论过这个话题,提出过数十种建设性设想,得出过许许多多互相矛盾却又合理的结论。但时至今日,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定论。也因此,这个问题比你想象的要更有深度。
既然题主的问题改了,所以,我想来叨逼叨几句。
三国志里的谋士那么聪明,为什么不自己单干?
曹操入兖州不久,兖州刺史刘岱身亡,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
当时,兖州有张邈,有鲍信,有陈宫,有万潜。难道这些人真的就这么差劲,自己领不了兖州牧,却偏偏要让一个刚入兖州的曹操当头领?
我认为,除了因为曹操背后有袁绍的背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之间相互制衡。
张邈如果领兖州牧,鲍信会服气吗?陈宫上位也是如此,鲍信上位恐怕也不能服众。
于是,得到袁绍支持的曹操,成了兖州本土势力唯一能够认同的人选。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他们需要找出一个代理人。然后,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到代理人的大旗之下。
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代理人心态,始终贯穿着三国谋士们的心。
张邈陈宫叛变曹操,但他们自己不领头,而是推举了一个代理人吕布。除了考虑到吕布的西凉兵强盛之外,作为领袖,他也能够被兖州大多数本土大族认可。
贾诩先投李傕郭汜,后投段煨,再投张绣,最终归奔曹操。
他为什么不自领一军,自己单干?
因为这不符合他的利益最大化。
如果贾诩领军,西凉兵不会服气,段煨军不会服气,张绣军不会服气。
制衡贾诩的,是军队。因此,他需要为自己找一名代理人,一个能够获得士兵支持的将领。当他发现这名代理人的前途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利益,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
荀彧,居中持重,机鉴识人,牛不牛?郭嘉,算无遗策,世之奇士,牛不牛?
但他们一样需要让曹操来代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会自己单干。
因为,曹操不仅得到了袁绍的支持,而且比后者眼界宽,目光远,能力强。
徐州牧陶谦死后,陈登、孔融、糜竺等人劝谏刘备领徐州事,也是相同的道理。
孙吴的情况稍有不同,因为东吴谋士们之所以会辅佐孙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孙坚、孙策父子的武力征服。
换句话说,他们是被迫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陆逊。
作为陆家唯一一名有出息的人,为了保护家族的利益最大化,陆逊不得不去辅佐曾经的仇人做代理人。
东吴谋臣大多是摄于武力才来投靠,这其中有不得已为之的心态。
孙权晚年的狂暴和乖戾,很大程度上也是源于此。对这群在孙家淫威之下的谋士,他根本无法做到如曹操刘备一样信任他们。
所以,陆逊的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荀彧荀攸郭嘉贾诩,孔明庞统蒋琬费祎,无一人如他的下场那么凄惨。
那么,说到这里,我要说结论了。
谋士们之所以不会单干,归根结底的原因是,要么受到制衡,要么,那不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辅佐一个领袖,要比他们自己单干,获得的利益更大。
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说真的,其实这个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因为,几乎每一个派系甚至每一名谋士都有他们自己的原因。但如果把他们全部分析一遍,那就太长了,我懒。
所以关于你的问题就分析到这。然后我想针对你的问题描述,说两句题外话。
书摊上总能看到一些书,他们大多数的名字可以归类为:《从三国看现代企业管理》、《跟着曹操学人事》、《像刘备那样做领袖》。
马亲王说,凡是书腰上写着“XX圣经”的书,其实都可以烧掉。
但是,他忘了烧掉以上这些书。
从三国你能学出来什么企业管理规则呢?
曹操建立的魏国,是一个根本制度并不完美的国家。在曹氏统治之下,世家大族的利益受到严重排挤,最终,不满的士人们选出了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司马氏,并毫无羞耻的取代了曹魏建立晋国。
如果你看过《权力的游戏》,你会发现,当龙母攻占弥林之后,她遇到了和刘备相同的境遇。
外来的军队,外来的政权,与本土势力之间的格格不入。
当刘备率领军队进入益州之后,他面临的是原本就充满矛盾的东州军和益州本土士族。
刘备、诸葛亮,两代领导人终其一生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荆州系、益州系、东州系,各种势力盘根错节,交织在蜀汉政权中。当这个政权风雨飘摇的最后时刻,本土士族便毫不犹豫的抛弃了它。
至于东吴,更不必谈。孙策气势汹汹的得罪了士族,最终被士族所杀;孙权上台后,曾利用过这些本土士族,但最后,他也不得不下狠手进行压制。
要是按照魏、蜀、吴三国的路子管理公司,不倒闭才怪。
最多,你也只能从三国里,学到一些人尽其用、才尽其职的人事管理法则。但如果真想学这个,大可不必学三国,远有苹果、微软,近有百度、联想,还不如研究一下这些成功的公司。
三国,是实打实的人命在拼,其争斗的烈度,远不是几个因破产跳楼的董事长能比的。
所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正理。
就这样,洗澡去。
...................................
评论区有大酋长的干货,请各位火速去看
1.环境因素:因为传统儒家思想,没有谁天生下来就想着造反当皇帝的或者佣兵自重的,当时大部分人最高的精神政治诉求都是想成为一代贤相或者一代名将,所以后来刘皇叔「兴复汉室」的口号才这么有深入人心,喊了要是没用刘备才不喊呢。来一起想象一下,诸葛亮代刘禅称帝?好吧,你估计根本想象不出来,实在太难了...所以很多谋士不单干是「不愿意」
以下摘自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不排斥曹操当时被人骂“汉贼”骂的实在窝火所以耍一下政治手段,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曹操这人还是比较性情的,这段话应该是实话。
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连曹丞相以前都没想过自己会干成这样的,人家也希望自己是“治世之能臣”,可惜天不遂人愿,假如我曹操不这么干,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附录:
从“征西大将军”到“吾为周文王”——论曹操政治立场的转变--《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所以教育孩子如果要成大器,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别老是想着跟着社会既定的规则走,不然只会成为别人设定的框架中的螺丝钉
2.心理因素:带头造反是要掉脑袋的。历史书上都说当时萧何和曹参推荐刘邦当老大,是因为刘邦王霸之气,性格之类肯定能成大事巴拉巴拉一堆,每次看到历史上这么记载我就觉得这些“史学家”真会马后炮。我国的历史记载,人牛逼了封侯拜相了,所以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带着“祥瑞”的,什么怀着龙怀着凤怀着老虎怀着麒麟什么的,哪来这么多神兽给你怀;还要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天边出现彩虹最好太阳西边出来地球倒着转,真是辛苦天上各路雷公电母了,每天啥事不干就等着牛逼人物出生敲锣打鼓夹道欢迎呢,谁要是15年前当着马云面说你以后一定能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估计是个人都要笑了。现在你再说一句谁敢笑试试?所以其实是萧何曹参都知道这种脑袋栓腰带上的勾当是枪打出头鸟滴。当年赤壁之战孙权不得不联刘抗曹的原因之一是鲁肃说过众人皆可以投降,唯独孙权不可投降。因为张昭等人投降了还能加官进爵最差也告老还乡,你确定你还能活几年(抱歉原文找不到了,后面这句是我补充的)
举例:有个男的跑你家来睡了你的老婆,你现在有机会竟然不弄死他还留他在家里继续住?曹操估计不同意,古来帝王估计都不同意
所以教育孩子做人要低调,别老是动不动年轻气盛出风头,小不忍则乱大谋,爸爸妈妈后半辈子都靠你了你别给我出去瞎折腾
3.性格因素:很多谋士都比较了解自己的能力其实是在乱世当不了老大的,毕竟活了那么久了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就像我知道自己以后一定当不了大官一样,就算当了也是大贪官,这个不太利于后辈积德,还是别当了。
所以教育孩子做人要自己了解自己喜欢做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可以从小培养
4.时机未到:司马懿这货藏了这么久才把刀子露出来,又有多少个“司马懿”其实一直在藏着苦于没找到机会啊
所以教育孩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这些话我爸妈从小唠叨到我大...
5.硬件条件不足:以前出来创业比现在出来创业还是要难很多的,现在是只要你在不知道哪个微博号或者微信公众号看来一个idea觉得还挺不错,然后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满大街一喊“就缺一个写代码的了”,再然后你就可以去忽悠风投拿钱进入所谓创业者的行列了。但是以前不一样啊,以前你创业要很多很多钱(至少要有个财团能支持你),要新颖的口号(比如匡扶汉室还于旧都,比如奉天子以令不臣都比较响亮),要兵(冷兵器时代士兵的数量意味着绝对实力,不像现在某大国十几亿人口却只能天天YY「全国人民吐口唾沫淹死就你们」),要谋士要武将(他们出来跟着你干背负着同样的压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士族支持。
所以教育孩子,很多事情想起来永远比做起来简单。尤其是做一件大事,需要把很多很多因素考虑进去。所以做事情要大胆,但不要大意;要肯干,但不要蛮干。
想到了继续补充,以上大量内容纯属主观臆测,轻喷。有与史料不符的地方麻烦知友留言并提醒,谢谢
找个丑的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