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号更新:加了六家样本银行的指标对比。本来打算在专栏里(
钱粮胡同28号)写个系列文章,系统性的一步步介绍下国(ou)外(zhou)一些银行如何分析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不仅包括银行,也可以是保险公司,券商等),看到这个问题,先答在这里吧。
俗话说,给人一条鱼不如教教人家怎么钓鱼。所以,老规矩,图文并茂,介绍一下:如果给你一个银行,你应该从哪些角度系统性的分析它 - 这个方法适用于不同国家各类银行。所用指标等都是我们平时工作常用的,非教科书那种概念性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银行和企业是不一样的(我知道是废话,但是别急)。
从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简单对比一下:
可以看到:
所以:
到这里,对银行和企业的区别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就可以看一下,对于一家银行,大概都是从哪些方面来分析的。下面的分析框架我打算采用手册的形式(没有太多描述,直接针对分析框架里所有的维度给出建议和参考指标),这样可以较快的上手分析,知道对应每个点去参考哪些指标。等之后有时间我会慢慢更新针对每个点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对比一些国内银行的指标)。当然,欢迎交流指正,完善这个回答,让这个答案可以帮助更多对这类分析有兴趣的知友。
#正文走起
我在行业分析这篇回答里提到过(
初入金融行业,如何进行实用行业研究与行业分析? - 钱粮胡同的回答):分析行业,哪怕分析的是个体企业(这里我指的不是个体户,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银行,都有着不同的角度;是外部分析(主要看银行的对外披露信息,如年报),还是行内给管理层看的分析,equity角度还是credit角度,这样导致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我这里系统性的介绍一个基本分析框架(财务与非财务,外部角度),根据你的需要可以适度做一些调整。
银行分析框架:
######宏观(Macro)######
宏观部分对银行分析的重要性要远大于对一般企业的影响
######收益(Earnings)######
在这一块,总体来说,不能把视角局限于财务分析,而先要站得高点,考虑下银行目前的商业模型是什么(是整合性的金融服务商(IFSP),还是细分型的(specialized niche));最近关于这家银行有什么新闻?是否有收购或资本注资?是否有重组正在进行?在年报里仔细看,往往都可以找到很多信息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银行收入结构的差异如下:
补充几个样本银行的具体财务指标(收益类),说明一下对比分析(peer-comparison)的意思 - 其中黄色代表几家银行里最差值,绿色代表最好。
#######资金与流动性(Funding and Liquidity)######
资金,流动性与资本的三角关系:
样本银行的流动性指标对比:
######资本率与杠杆(Capitalisation and Leverage)######
样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等指标对比:
######资产质量(Asset Quality)######
上海银行2013年年报中按行业划分的公司贷款和垫款情况(部分截图):
样本银行资产质量指标对比:
######管理层与信息透明度(Management & Transparency)######
这方面不用多说了,国内银行同质性比较高,也没有什么具体指标可以参考,尽情发挥吧
总的来说,银行的分析可以很复杂,每一个点都可以拆开说很多。这里仅提供给题主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修改一些局部,达到自己满意的一个分析模板。个人建议:建一个自己的分析模板(word格式就好,像写报告一样,每一项都给一定的风险权重,然后在excel里面再做一个财务分析的模板),选几家想分析的银行,多做几个,比较一下,看看做完后每家银行都得多少分,慢慢就熟悉了。
关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据获取,除了自己从银行年报里获得,也可以参看我这篇回答:
从事经济、金融工作的人都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数据资源,运用什么软件来分析行业状态和经济走势的? - 钱粮胡同的回答等有时间再具体展开讲讲,慢慢更新。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