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一个万历帝自己对“贪财指责”的辩护:
他说朕贪财,因受张鲸贿赂,所以用他,昨年李沂也这等说!朕为天子,富有四海,天下之财皆朕之财,朕若贪张鲸之财,何不抄没了他?!——《明神宗实录》
结果我们看到张居正和冯保的家都被抄了。
怪就怪万历帝抄冯保的家,抄出了上百万白银的家产。
这就让万历帝以为张居正家也有这么多钱,于是就抄了张居正的家。
万历帝真正不喜欢的是冯保,因为代替李太后干涉万历帝私生活,不允许万历帝酗酒的是冯保不是张居正;所以万历帝亲政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抄冯保的家。
但是对于万历帝本人来说,他理智上是知道冯保干涉他私生活是奉了李太后的命令,所以在没收了冯保全部家产后他也不愿意过于严厉对待冯保。
万历帝其实并不想太刻薄对待张居正,无奈张居正在外朝的政敌太多了,他们不想放过张居正,张四维知道万历帝贪财,就刻意让文官散布“张居正家产不逊冯保”这类的谣言,要知道冯保家可是抄出了上百万白银,那么抄张居正家对于万历帝来说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
千万不要以为皇帝会对某一个大臣产生什么特殊感情,别说万历帝与张居正,袁彬陪着明英宗同甘共苦,这情分不比张居正和万历帝深厚?
结果在门达收拾袁彬的时候,明英宗怎么说的?
别弄死就行。
袁彬都如此,更何况张居正。
历史上权臣能有善终的极少,尤其是这个权臣还行改革之大事,更是少之又少。张居正死后才被反攻倒算,已经做的很好了。
张居正改革,是触动了一大批人的利益的,但张叔大实行高压统治,跳出来一个灭一个,打的反对派官不聊生。
万历亲政后,“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矛盾是当时朝局的主要矛盾,不要稀奇,古今中外,任何统治阶级内部都可以找出这两种派别,包括今天也是一样。万历虽然是皇帝,但要说比之张居正的威望,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他要坐稳皇位,就必须缓和这个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对于万历来说,他骨子里也是支持改革的,改革的好处,比如国库收入增加那是明明白白看的见的,皇帝也不会和钱过不去啊。所以对于万历来说,最好的做法是保留张居正的改革成果,尤其是一条鞭法,无论如何也是保住的。然后在尽可能保留改革成果的同时,在政治上对张居正进行清算,以拉拢人心。说白了,就是里子上不能丢,面子上也要过得去。
按万历想法,估计也就是把张居正的头衔剥夺了,表个态也就是了,让保守派出口气而已。在这里多说几句,部分人认为万历对张居正是切齿痛恨的,是忘恩负义的,本人对这一观点不敢苟同。第一,万历是由张居正教出来的衣钵弟子,其思想应和张居正是基本一致的;第二,万历以幼龄登基,没有张居正的保驾护航,怕是连皇位都坐不稳的,张居正对神宗是有大恩的;第三,古人讲究天地群亲师,万历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对师父张居正应是同样保持敬畏与孺慕的。
所以,我不太认同万历对张居正的清算是主动,我更认为他是被动的,是想息事宁人的。
但事态的发展超出了万历的预料,嘴炮党们的各种上疏就不说了,张居正家里人被圈禁至饿死,连张居正本人都差点被开棺戮尸,这就很过分了。最终,一条鞭法保留,考成法被废除,政治,终究是一门妥协的艺术。
张居正,虽说人品不是完人,打击政敌也是心狠手辣,但他始终无愧于心,无愧于天下百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代名臣,青史留名。
曹操不是什么“逆时代的法家寒士政权”,而是不折不扣的中共党员,郭沫若亲自介绍入的党!
所以颍川人士怎么可能放弃曹操投奔袁绍?你把颍川人士置于何地?颍川人士也可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嘛。
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