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拓”二字,体现出《千与千寻》是宫崎骏的最高峰,这个最高峰是超越电影层面本身的。
宫崎骏老爷子在之前的动画长片里,做的是“翻译”。
中国有什么类似日本武士道这样方便演绎输出的精神? - 荔枝的回答
电影的确是文化的强大载体,可以起到昭示民族性进而输出本民族文化的作用。
整个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前期,亚洲一直不被西方世界所熟知。东方一直被一种半神话、半猎奇的印象所笼罩。所谓”远东”,既有地理上的遥远,也有心理上的隔膜。
日本的浮世绘随着出口货物传到欧洲,给了欧洲极大的美学震撼。美术史上印象派名家,都曾临摹过浮世绘绘画。
日本在电影里呈现的民族精神,是他主动要展现给世界的; 西方人看到的日本民族精神,只看到他们自己希望看到的一面。
这种交流渐渐催生了一种亚文化,就是东方意向加西方话语的“和风美学”。
San Fransokyo,是动画片超能陆战队里一座虚拟城市, 这座城市融合了东京和旧金山。金门大桥被改造成了日式的鸟居风格。大白的盔甲就是个日式的兜。
我们都知道欧洲三大奖和奥斯卡,在评奖角度的思想差异。前者重视文化,后者强调基调。
如果问《千与千寻》从何种意义上说是宫崎骏最好的作品,那我只能回答——“因为《千与千寻》得奖了,而且欧美两边的奖都得了,从得奖的高度来判断,它确实比宫崎骏其他的作品好。
但这种回答意义不大。而且在我自己的判断里,我比较倾向于《红猪》、《天空之城》、《幽灵公主》,这三部是第一梯队的。
我们看到宫崎骏电影里的场景:瑞典的小镇、一战的意大利、威尔士的煤矿,都是欧洲取景。有的是宫崎骏本人的创作考量,有的则是尊重原著。但日本观众显然很接受欧化的故事背景,宫崎骏早期的作品,在国际宣发还没有成气候的八九十年代,确实是主要面向日本国内观众的。这些稍带点”洋气“的故事背景和人物,是很讨东亚观众喜欢的。
将日本文化推向世界的第一电影巨匠,黑泽明肯定是第一人。
正如我之前谈到的,”武士道精神“,经历了“翻译成电影语言”——“洗白”——“被外国接受”——“再出口转内销”,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七武士》到《最后的武士》,再到《超能陆战队》,这个渐进的由民族走向世界的过程是可以复制的。
如果说《天空之城》是将“蒸汽朋克”、“绿色环保”这样的发轫于西方的文化语言“翻译”给日本观众,《幽灵公主》则是加以更日式精神内核的阐释,那么宫崎骏就是在扮演一个“逆向翻译”的角色,在他较早的作品里尤为突出。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在寻求精神层面的共性。电影艺术、当代美术,都在寻求表达方式和思想上的共同语言。
村上隆这样的艺术家能够获得声誉和认可,因为他表达了“日本看懂了当代美术、日本也能用同样的语言来创造当代美术” 这样一个内在事实,然后日本的当代美术,就被纳入了一个整体话语圈。
好了,一直被冠以“日本动画大师”的宫崎骏,如今要走出地域性,不仅要连接日本和世界,还要让日本的动画电影成为世界电影的内在。而且不是一个人,还得带着吉卜力,相当于把老爷车开进F1赛道这个工作太难了。
好比我和齐白石老先生讲,国画要进入世界范围的当代美术了,想让您画一张让美国人能看明白的国画。
白石老人想了想,给我画了幅这个:
这……
以上纯属我瞎掰的。但这幅画就相当于《天空之城》或者《幽灵公主》,这始终是试图调和两种文化而产生的作品,要么人物设定是西化的,精神内核是东方的。要么精神内核是西化的,但是悲剧发生在室町时代。这些作品平衡点拿捏得恰到好处,不失为传世的作品,然而始终是大树上的枝桠,不是历史演进的主干。
艺术家的里程碑意义,艺术家的水平、艺术家的成就,三者不一定能完全融合在一个人身上。在日本美术史上,说村上隆比葛饰北斋强,恐怕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太阳花”哪能和“神奈川冲浪里”这种美学典范相提评论呢?
但是区别就在于,葛饰北斋已经是历史,村上隆正创造着历史(当代美术日新月异,没准村上隆也是老黄历了),今人能达到很高的成就,并不意味着他走在历史的前沿。
日本不是强调匠人精神吗?很多手工艺人在用自己的坚守,对抗工业制造,他们的技巧令人惊叹。但是他们并不是“开拓者”。吉卜力以坚守著称,《幽灵公主》改一个十几分钟的结尾,就要全员昼夜加班大半年,画稿堆成小山高。然而青史留名的,再过一个世纪回头看看,恐怕《玩具总动员》更没办法磨灭。
董明珠和雷军同样成功,企业都做到了行业巅峰,然而董明珠想变成雷军,那谈何容易。
在艺术史上,这种努力,通常不是一代人能做完的。手冢治虫和齐白石,都足够伟大了,宫崎骏也足够伟大了。只是这世上,本不该有《千与千寻》。
吉卜力有一大部分作品是有原著的。并且原著改编动画是吉卜力一度秉承的立身之本。
《千与千寻》中金碧辉煌的油屋,可并未存在于之前的某个故事或者书里。
八百万神明休憩放松之地,不过是宫老爷子打盹时清梦一闪
雾中的奇幻小镇(雾のむこうのふしぎな町)
日本女作家柏叶幸子的小说,描述一名少女在一个奇妙小镇工作的故事。
地海巫师(A Wizard of Earthsea)
美国小说家娥苏拉·勒瑰恩(Ursula Kroeber Le Guin)的地海战记系列小说第一部,采用剧情中大法师格得寻求真名的设定。
鬼磨坊(KRABAT)
奥飞普思乐(Otfried Preußler)的德文小说,将故事中主角克拉巴特当魔法师学徒、思索寻求让自身自由方法的内容要素用在白龙上。
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19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Charles Lutwidge Dodgson)所创造的世界名著,本篇动画使用原著中“踏入异世界的少女”的剧情架构。
银河铁道之夜(银河鉄道の夜)
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名作,宫崎骏参考此篇作品用在动画中的海原电铁场景。
这就不算什么原著了,种种灵感的扭结,催生出一个非常惊人的故事,浑然天成又前所未有。
《千与千寻》和以往的,既有的,和宫崎骏本人的作品、日本动画长片、迪士尼和梦工厂,或是大闹天宫都不太相似,又一脉相承。
这是一个故事逻辑高度自洽,美学高屋建瓴,灯火辉煌靠手绘,繁花似锦用3D,人文内核一半如西方成长元素,一半如东方含蓄隽永,最后是老天爷都开眼了,让久石让搞出一个神乎其技的配乐出来,木村弓阿姨毛遂自荐…………
等等等等,一口气说完能把人憋死。
在每一条路上都往前迈了一步,于是不经意间,吉卜力已经走到了前人未曾到达之处。
一切顺畅惊喜到真像是八百万神明眷顾一样。
米开朗基罗说,我只是把困在石头里的大卫释放出来。这句话描述《千与千寻》也同样合适。
先下结论:电影想把Freddie塑造成一个有人性的神,却忘了真正的Freddie只是一个有神性的人
如果作为一部粉丝向的情怀片,《波》已经达到了满分,哪怕不谈对细节出色的把控,光是最后二十分钟的神级还原已经足够让所有的情怀在we are the champions中泪流满面
感受一下当时的直播:
Live Aid https://www.zhihu.com/video/1092941240030597120
但是作为一部传记片,《波》还是太流程化了,才华横溢的主角惊艳出场,遇到小人,遭遇挫折,众叛亲离,踢开小人,亲友重聚,完美收场。作为人物小传也算及格,但是对于Freddie这样的传奇人物的剖析还是不够大胆,想要表现其人性的一面,又不敢去探索Freddie其实也有自私功利的角落,想要表现其亦男亦女的魅力,却又只是浮于外表没有触碰到灵魂,以至于片子自始至终有种畏手畏脚的憋屈感。
不过不管受众是谁,《波西米亚狂想曲》至少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作品,再加上Queen的音乐加成,哪怕不至于血脉喷张,但让观众在电影院点点头抖抖腿还是绰绰有余了
看完电影之后,再看到波西米亚狂想曲的歌词,或许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体会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Caught in a landslide. No escape from reality
Open your eyes.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A little high, little low,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freddie的生命像一场华丽的错觉,但他所留下来的,is not fant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