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入门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第1页

  

user avatar   yinshou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答这样的问题总免不了种种虚傲,而在这样的流淌的春日里,又免不了关于旧事的种种絮叨。于是又写下了这样许多,所谓兹楼四望、暇日消忧,大体如此吧。

许多人听到现象学的时候,就会感到一阵眩晕。太多哲学家都用过“现象学”一词,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等等等,甚至在当代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的讨论中,“现象学”或“现象学的”也经常出现。有这种困惑说明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至少意识到了同一个词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可能也意味着截然不同的东西。但回过身来想一想,零零总总的“现象学”之间毕竟有一些共性,对共性的即便模糊的把握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概念的丛林里引导自身。我想,无论何种现象学,归根到底就是从第一人称经验出发的研究。当我说“第一人称经验”的时候,我说的是我自己的感受,“我感觉到的”。当我说“研究”的时候,我说的是严肃的、系统的学问。这里或许有一个大问题:但凡严肃的研究都需要寻找可靠的基础,我的第一人称经验,这是不是太不可靠了?我想这个问题尤其重要,第一人称经验,这个世界上最主观最不可靠的东西,如何可以帮助我们展开严肃的研究呢?当然,不同的哲学家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到这里现象学便开始变得精彩纷呈。

我想这是我对现象学的极简的介绍,而之后的每一步都会充满艰辛。因之,这里我们不讨论存在主义,这是另一个主题。

当我们开始读任何作品的时候,我们也要确保自己在正确的路径上。现象学是哲学中比较高阶的课程,如果刚好没有受过哲学训练,那就需要先做一些准备。毫无疑问,我们在进入哲学的世界之前需要先读一下徐英瑾老师的《西方哲学进阶路线图》——这就像我们去巴黎之前不会不读《带一本书去巴黎》。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之后,我们还要对心智哲学有所准备。《牛津通识读本·意识(consciousness)》永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劳特里奇现在出了一个新的系列,叫Routledge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s to Philosophy,其中关于心智哲学的一册是新出的,很遗憾我没有读过。但我读了这一系列中的Ancient philosophy与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我觉得文字非常晓畅,可以迅速的帮助我们在当代的讨论中找到自己的关切。在涉及到一些概念的时候,我们需要随时参考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SEP),作为准专业选手,我们甚至可以考虑成为SEP会员,专享PDF奢华版。无论如何,遇到有趣的条目的时,都不妨打印下来慢慢读。经过了一些准备之后,我们就相当于学过一年哲学了,我们需要对这样的问题有所了解:

(1)什么是身心问题?

(2)所谓“先验”说的是什么?

(3)什么是意向性——为什么要讨论意向性?

(4)什么是自然主义?什么是物理主义?

我想,当我们开始攻读现象学的时候,我们至少要对这样的问题有大致六成的了解。这时,我们就从哲学系一年级进入二年级、三年级了。但我们要时刻牢记:现象学自始至终是心智哲学、意识哲学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些大名鼎鼎的或法国或德国的哲学家发展出的魔法体系;现象学的核心问题是理解意识,无论这样的理解最终被用于探寻日常生活的意义还是无端执念的来源。

有了之前所说的背景,Robert Sokolowski或许是一个合适的开始与过渡: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Robert Sokolowski: 9780521667920: Amazon.com: Books

我并不认为Dermot Moran或Michael Lewis的现象学导论可以提供特别的帮助,但很多时候,我们架不住自己的好奇,总是想很快的知道一批哲学家在想什么,那样的时候翻一翻也没有坏处。但作为哲学系的二年级学生,我们需要选一门专业课,比如“胡塞尔”。认真阅读一个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其中获得的点点滴滴,远远胜过从布伦塔诺到德里达的概观。关于胡塞尔,现下公认的最好的导读应该是:

Husserl's Phenomenology (Cultural Memory in the Present): Dan Zahavi: 9780804745468: Amazon.com: Books

我想,对于许多在英语世界读过Husserl的同学来说,都会对Zahavi的明晰与睿智充满感激。以下两本也不错,可以作为辅助: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Husserl and the Cartesian Meditations (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s): A.D. Smith: 9780415287586: Amazon.com: Books
Husserl (The Routledge Philosophers): David Woodruff Smith: 9780415289757: Amazon.com: Books

如果对胡塞尔有所了解,或许一个新的世界已经向你敞开。这时,我们依然没有必要读胡塞尔的大部头。如果对前一本书有兴趣,我们可以尝试读一下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这本书很难读,如果不喜欢,我们随时可以扔掉它,对自己说,“我还是看看A. D. Smith是怎么讲的吧……” 其实这没什么。我在芝加哥读Husserl的时候,我的老师课后也在猛看A. D. Smith。但需要此时我们需要思考一些稍大一些问题:

(1) 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是怎样的?它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如何构筑自己的概念的网络以迫近自己关注的问题?你可以画出一张简图么?

(2) 先验现象学与自然主义的主要分歧是什么?你可以想象这两种立场之间的争论是怎样的么?

这样的问题很大。但既然我们是二年级学生了,我们就要学会自己在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中浏览一些条目,根据其中提示的文献阅读一些文章,以推进自己的思考。这时,我们可以认真读一读徐英瑾老师的另一篇文章:《英美心灵哲学到底在何处异于欧陆现象学?》。我刚到美国时才读到此文,因此走了许多的弯路。很有趣的是,我在芝大的一个老师提过另一个:“为什么说所谓的欧陆现象学是近代以来心灵哲学的一部分?”我想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关切。在中文世界里,我们过渡忽略了英美心灵哲学的进展,而在英美,我们往往忽略了那些法国人、德国人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虽然他们的行文很奇怪。无论如何,如果你可以简单地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我想,你在现象学的世界里就是自由的了。你可以自己涉猎不同的思想家,你之前自修的经验也足够让你进一步追踪你感兴趣的问题。如果你有关张之勇,你甚至可以尝试读一下《存在与时间》,但是请记得,永远要在导读的帮助下进行,你甚至可以考虑先读Hubert Dreyfus的Being-in-the-World: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Division I。如果你有陶朱猗顿之富,你还可以去上个暑期班什么的。

现象学是一个很大的世界。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强调了它的一个维度:它是西方近代以来的心智哲学的一部分,它与科学方法兴起之后的神经、认知科学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它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维度。在现代研究的谱系中,它也可以由此向社会科学伸展,给我们一种观察社会的世界的视角。我们并不需要细读Alfred Schütz的经典著作,但如果一天,当我们读到《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我们会会心一笑。我们还没有提到现象学与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学的渊源。这个意义上说Ibn Sīnā(Avicenna)与Ibn Rushd (Averroës)都有许多很有趣的贡献。有了现象学的训练之后,读起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会有别一种的轻快。当然,众所周知,是印度传统中也发展出自身的意识哲学,并对我国的思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我所知的范围内,有亲和力的书不多。我只知道Diana Paul,Philosophy of Mind in Sixth-Century China: Paramartha's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当我希望读她的其它作品时,我发现这位女士完成博士之后就退出学林了,似乎,她现在是一位艺术家。再展开一些,东方的意识哲学并不仅仅是古代的事情。例如,二十世纪初的京都学派不仅在现象学世界的地图上有自己的位置,与我国的思想进程也有尤为紧密的关系。对于彼时京都的思想世界的有限了解,或许是我们今天中文学术的遗憾之一——因为中国史,内藤湖南的名字对我们而言或许如雷贯耳,桑原骘藏、狩野直喜也就有所耳闻,因为马克思主义,我们知道了河上肇,但我们未必知道西田几多郎或波多野精一,我们更不知道这些闪耀的名字其实属于来自同一个时空,面对着相仿的问题。

一度,我想,人的一生,如果可以领略如此多的文明的传统,即使对哲学没有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也有了别一种丰厚——就像钱夫人可以领受如此多的上乘武功,不能做主角又何妨呢?幸或不幸,我辈注定不能只是思想世界的观察者。




  

相关话题

  哲学专业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劝退贴? 
  全能悖论中,上帝不能举起的石头是不是属于上帝全能之中? 
  有哪些常见的观念或感情其实是思想钢印? 
  国家的间谍行为是否合乎道德? 
  如果当神被证明存在,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哲学就不能娱乐化? 
  假如未来人工智能近乎完美,那么掌权者能够甘心放下手中的权力吗? 
  “恩格斯学术水平不佳”的说法是怎么得出的,正确吗? 
  形容虚拟机的量词,应该用「个」,还是「台」呢? 
  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魔法?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在比较平坦的地方河流却会不停的拐去拐来?
下一个讨论
中国古代有哪些令人惊艳的政论文?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