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有几百万人口,派系众多。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真主党与各派别的巴勒斯坦势力关系不同。
我们知道,黎巴嫩在1975-1990年间发生过血腥的内战,1982年时,以马龙派基督徒为主的长枪党武装,还在以色列国防军的纵容下实施了针对巴勒斯坦难民的贝鲁特大屠杀。
以色列对黎巴嫩的进攻并没有能够清洗叙利亚对黎巴嫩的政治干预势力,但哈菲兹•阿萨德是再也不想和以色列打仗了——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的教训太过惨烈,而埃及已经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真打起来还是自己一个上去挨揍。
“我解决不了以色列人,我还解决不了以色列人打我的借口么?”——哈菲兹•阿萨德
因此,他动员了自己在黎巴嫩的主要盟友——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巴勒斯坦难民)、阿迈勒运动(黎巴嫩什叶派)等,在一部分黎巴嫩基督徒的支持下,对巴解组织及其控制的难民营展开进攻。
作为共同反对以色列的战友,同时也是伊朗资助下的亲伊朗组织,1982年成立的真主党当然不能看着巴解组织被老阿萨德赶尽杀绝。他们与黎巴嫩共产党、库尔德人、德鲁兹派的社会进步党一起,站在巴解组织的一边。当然,具体参与程度就有不同了。
自90年代以来,巴解组织接受了国际建议,逐渐同意了巴以两国和平方案。而真主党的口号是消灭以色列国家(注意,不是消灭犹太人),二者自然存在分歧;而真主党与更加仇恨以色列的哈马斯合作更多。
但是,哈马斯本质上是一个萨拉菲派的穆斯林兄弟会组织,其国际大腿是土耳其和卡塔尔政府,以及在埃及有强大民间势力的埃及穆兄会。
长期统治埃及的军政府是反感穆兄会掌权的,因此也乐于和以色列一起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实行封锁。
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叙利亚和以色列军队先后离开黎巴嫩以后,真主党也接受了黎巴嫩本地化的方针,不追求像伊朗那样建立什叶派教士领导的伊斯兰国家。
与此同时,巴沙尔•阿萨德继位后,叙利亚渐渐退出了中东争霸的舞台核心,叙黎矛盾已经不再尖锐。少了这个强大的外来竞争对手以后,真主党开始与阿迈勒运动合作,参加黎巴嫩选举。
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伊朗看到了扩展势力范围的希望,真主党也需要确保一个对自己相对友好的政府统治叙利亚,因此,我们在内战中常常可以看到,叙利亚政府所统辖的巴勒斯坦难民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和真主党进行军事合作,共同武装保卫阿萨德。
而在这一时期,土耳其、卡塔尔、埃及穆兄会所支持的一部分“叙利亚自由军”(主要成员来自逊尼派)站在了阿萨德政府的对立面。哈马斯自然也要出人出力。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哈马斯和真主党在第三国的土地上厮杀的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