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资源是丰富了,急功近利的风气也很重。我觉得90后要说跟80后相比非要打标签说有什么特点那就是前者比较现实和精明,非常早就懂得为自己考虑和打算;80后这方面意识产生得晚些,而且经常理想主义作怪。
如果你想“多快好省快速建立”什么东西,读外文书似乎不应该选Atkin这种大部头。不止这个,你问的四个问题我都觉得莫名奇妙,槽点太多。
1. 关于“知识网络”
不要先验的觉得知识有什么网络所以你一直去检验“我的知识成网络了没有”。学习的时候,或者写书的时候,老师备课的时候,重点在于传达概念。知识的网络不是在这门课内形成的。一门课的知识跟其他课的知识形成网络跟你上这门课的时间相隔好多年,而且有很多这种联结本身就是一门研究生课程(例如你的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的知识形成“网络”是在你学理论有机化学的时候),肯定达不到你所要的“快速”。什么是概念(concept)呢?我认为就是指在脑中建立正确和清晰的物理图像,更新你原本的原始的自然观。例如自由能的观点,分子运动的观点,你要意识到这只是一种观点,完全可以不这么看问题,但是物理化学这门学问偏好以这些观点看待问题,导致一系列研究方法都跟这些观点有关,课程和书本力图传达的就是这些。
2. 关于“快速”
不谈网络,就谈了解概念,想快是可以的,你应该选“Introduction to”(导论)或者“Essentials of”(基础)开头书,有时“Principles of”开头的书也可能是简单书(但有时可以是超级难的书),而不是一谈物理化学就Atkin一谈基因就Gene VIII。我当初要学genetics(不是genes),RH Tamarin的Principles of Genetics第六版,而且也不止看这一本书。我自己读过就不敢小看,生物学的书哪怕是一本这么薄的书也充满了细节,更不要说厚书。当初看物理化学的时候更是看的中文书(韩德刚 高盘良),去图收馆番过几次Atkin的书和胡英的第四版以确认几个问题。Atkin的书你拿过纸版吗?当时没有第八版,图书馆的好像是第三版和第五版的样子,部头跟一个字典差不多,不是用来给人天天抱着去教室的。我当时还看过很多书,都不是名声最响的厚书,而且经常是合上两门课的书。例如细胞与分子生物学,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3rd, G Karp,解剖与生理,Essentials of Anatomy and Physiology, Martini and Bartholomew,这些书相当于把两门课合上了,特别是解剖与生理,合上之后比较容易看到全貌。这也许才是“快速建立”什么东西所需要的。而且这些书的部头至少是合理地让你能像美国校园青春剧那样抱着书与众帅哥有说有笑地翩翩然地从寝室走进教室并在路上对心仪的女孩使眼色的那种主,而不是nerd到抱一本Gene VIII加一本Atkin到处晃悠被走过的女生讥笑。
UPDATW:当然了,想到现在你们这代人是拿ipad去上课的,那就当我没说过吧。
3. 国内教材
与其说国外教材优于,不如说国内教材少于国外教材。国外教材读得不够多才感觉都优秀,引进到中国的都不会差到哪儿去(以前是这样,现在不知道了)。如果你论到Polymer,国外教材我所知道的差的占多数,来来去去就就是那几本大家说好。只有像微积分、大学物理这种是人都要上的课,国外教材由于十分丰富市场竞争激烈而淘出了大量好的教材,而这些课往往又是我国受苏联模式影响比较重的课,传统不一样,你不习惯。国内的老教材哪怕译自外文教材也多为苏联教材(但不乏经典!),新的有国人写的教材首先数量不够多,其次是国内教材市场不是一个很自由竞争的市场,很多学校是先收学生学费或书费然后统一发书,学生没有自行选择教材的自由,老师选择教材也多跟风,跟风这词很难听但其好处是全国各大高校使用这本书教学的经验比较丰富,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经验都有,供自己借鉴。而且也由于中文教材少,你淘不出这么多优秀的出来,往往也就只能用那一本。固体物理学除了黄昆还有吗?
更多的情况是,本科教学安排的课时是没办法达到你要复习考研的那种学习深度的。往往课时限制使得任何一本教材你都嫌厚。只能挑那种不知道哪个二三线城市工学院出版的少学时教材来用。为什么就不能干脆没教材呢?因为做老师的已经考虑到学生上课是不听课的!如果一门课附上本教材,学生至少回去可以翻翻,连教材都没有,不听课的学生必挂。你说老师会指定一本外文教材期望不想听课的学生回去翻吗。学生可能对一门课接触的唯一一本教材就是这本烂书,自然觉得中文没有好教材了。
4. 关于科研
我读本科的时候,大部分专业课都是我自己找的外文教材自学。因为感觉课程指定的(学校发的)中文教材太差。有的课老师是照着中文教材讲的,有的课是老师按自己的内容讲的。前一种课,如果不照着书来听课,复习就悲剧了;后一种课,不听课就悲剧了。可是我基本上都是上这门的课,我就自己看这门课的外文书。到期末,我从书中学到多少,就拿多少去考试,不管老师的重点。我这么做没挂过课,但成绩当然是高不了的,都是六七十分。我这样的成绩GPA首先就达不到出国的标准,在校内也跟各种奖学金无缘。这就是代价。我当初这么做的收获,直到我现在从事科研工作了,才体现出来。如果我不做科研,而是去投入所谓的“职场”,那么我的大学将是一坨翔。如果你要GPA想要奖学金想要出国,乖乖地按照游戏规则玩。出国读PhD的时候再捧着textbooks恶补吧。当然我能力低我就只能看到这种程度。确实有神人,又全独立自学,又超高GPA,又这个又那个,不谈那种情况。
科研的时候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要翻你以前看过的课,一种是要翻你没学过的课。前一种情况很依赖于你当初是看的哪本书,不太管书好还是不好。例如我现在要翻高分子物理的东西(主要是给别人讲解什么问题的时候)都习惯用何曼君绿色的那本。事实上高分子物理外文教材我看得不少了,何曼君版也出新版了,但习惯改不了。所以,学生时代读书选的书很重要。如果是后一种情况,我还是会首先选择Introduction to、Essentials of或者Principles of这种书,不会去找那个领域中最著名的大部头。因为我的目的是要获得新的观念,不在乎很完善的细节。所以,虽然我有Atkin的书、Genes VIII我也有电子版,但其实我实际因各种情况翻阅次数最多的书都是一些Introduction to的书。只有我真正研究的领域——流变学,我经常翻大部头,而且几乎现在能找到的流变学的书我都翻过,这是属于第三种情况。
5. 关于应试教育
我觉得我从来就没有应过试。我高中和初中学习的数理化,都是我真正相信了上面所说的东西,是在脑中建立了物理图像的。而且我相信当年跟我一样的学生不少,课下经常订阅科幻世界,像个民科那样一边争论那种伽利略时代就搞定了的物理问题一边去饭堂打饭的,都不是应试教育的效果,只是他们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成绩也不差罢了。什么是应试教育的人?那就是“脱离了应试教育”之后就不知道怎么学习的人。试想,都不用应试了,还想要“多快好省”地啃Atkin,是要急干嘛?现在很多高中生,包括很多本科生,不知道是给媒体宣传的还是怎么,深深地“心知肚明”自己的中学知识都是错的、假的、片面的、节选的、“应试”的,无非是为了考大学。而他们之所以渴望大学,就是因为大学才有正确的、真的、“不应试”的全面的知识。这种刻板印象在学生当中之普遍,是我当了老师之后才吃惊的。所以就会产生问个正常的问题都要加一个“非应试”,似乎觉得以前高三的学习方法、心态、决心都要推倒重来。Sorry,学习就是要考试,就是要有老师出那么几题决定你该门课的成绩。成绩就是跟奖学金挂钩,跟GPA挂钩,跟你的前途挂钩。你就是按老师步调听课,做作业,划书背重点才考高分。就算出来社会,仍然会有类似的东西缠着你。应付这些东西是伴随一个现代社会人整个职业生涯的。并没有一个为你的理想而设的标准,使得你只要放心地追逐你的理想,你的评价就自然也高。你只能相信这些标准多多少少反映实际情况,你如果实际好,你至少能及格。但是你想拼高分,你就不光只靠实际好。这是理想多一点和功利多一点的问题,“应试”这词至少没反映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