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就编码与加密法来说,世界范围中有历史可考最早发现的是在古埃及人的坟墓里,后来希伯来人又开发了三种以替换为基本工作原理的加密法。另外,希腊人曾经有过一种办法,将奴隶的头发剃光后,把消息刺在头上待头发长好以后再派出送信;而斯巴达人则最早将加密法用于军事调动,他们使用一种叫Skytale的工具把原文打乱顺序后重新排列,这实际上一种换位加密法。
中国古代方面,周代兵书《六韬》就有《阴符》与《阴书》两篇,其原文如下: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有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若符事闻,泄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这大致是以一种象征符号形象传递密文的做法。
公曰:诸有阴事大虑,当用书,不用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再离者,分书为三部。三发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参而不相知情也。此谓阴书。敌虽圣智,莫之能识。
这大致是一种将明文打乱顺序分割的加密方法。
而在宋代兵书《武经总要》里,将阴符略作了改进,这个不必详谈,值得一提的是“字验”这种加密方式:
预先约定40 种不同的军情,然后用一首含有40 个不同字的诗,令其中每一个字对应一种军情。传送军情时,写一封普通的书信或文件,在其中的关键字旁加印记。将军们收到信后,找出其中加印记的关键字,然后根据约定的40 字诗来查出该字所告知的情况,还可以在这些字上再加印记,以表示对有关情况的处理,并令军使带回。这大致上就是现在翻阅密码本编译密文消息的雏形了。
另外,还有使用“矾书”这种隐写术来隐藏消息的办法。矾书就是用明矾水写的书信。当水干后,纸上毫无字迹,把纸弄湿后,字迹即可重新显现。在西方世界里,也有使用牛奶或者羊奶书写信息,待干掉以后再用高温烘烤使之重新显现字迹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