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提到了反例新三国,这是新三国在日本的海报,最上面几个大字是富士台宣传时加的,虽然会有一定夸大的成分
日本网友的评论
新三国在日本~~~~~~~~~~~~~(转载)_台湾评价有褒有贬,不过“X国的片子我们怎么也拍不出来”看来也是个常见现象:
今日借りてきて、とりあえず3巻まで见终わったぜ
黄巾すっ飞ばされたのは残念だったが、
电视台版と比べて映像は绮丽だし、吕布と3
兄弟の戦いは见応えがあった
こんなの日本じゃ撮れないし、作ってくれただけでも有难いと思って见るわ
ただ、吹き替えの刘备と曹操の声がちょっと・・・
刘备はただの善人ではなく、何考えてるか分からん底知れない空気と黒さを醸し出してる感じだが、
曹操は単に枯れた爷さんみたいな声で迫力が足りない
译:
今天借来了三国,已经看完了前三集。虽然很遗憾没有拍黄巾之乱,但是与其说是电视剧,简直就是画面超级的电影,三英战吕布很赞。
这种片子日本是拍不出来的,很激动可以看到这样的制作。
只是,曹操和刘备的配音 (不知道说得是原音还是吹替)就有些…………
刘备不仅仅是一个君子,应该有那种感觉:他究竟在想什么你不得而知,摸不透而又很危险的那种。
曹操单调没气力的老爷爷声调,一点王霸之气也没有。
------------------------------------------------------------------
俺は同时に中国人の心意気にも
感动している。
古き良き伝统を守りつつも、新しい事をやろうとしてるあたりとかに。
それでいて、その二つが见事に融和しており
创作物の世界観に軽々と史実の世界観を持ち込んでこないセンスも凄い。
ここを误ると正史&演义ごちゃ混ぜの节操の无い酷い作品に仕上がってしまう。
曹操も上向き评価で描かれてるけどあくまで演义世界の曹操として
描かれていて、それでいて人间的魅力に溢れた人物像に仕上げてるもんなあ。
初めこそ曹操に视点を合わせられてるけど、孔明、関公も十分すぎるほどにカッコイイ。
曹操に视点を合わせられたので、アンチ演义テイストな作品と早合点してる人も见てみる事を
オススメするよ。
マジで凄いよ、中国人w
この作品は三国志の超有名人は全员株が上がるように描かれてる気がする。
逆に日本での三国志媒体ではこの演义の伝统がすっぽ抜けてしまい
正史ベースの物语调とか、正史&演义をごちゃ混ぜにしてる悲しい小说やら
漫画が増えてる。
小说はあくまでも物语。
物语を映像化したドラマには出来るけど歴史の峻厳で崇高な格は逆に大众的な见せ物にはならないのよね。
译:
在看这个电视剧的同时,我被中国人的气质
感动了。
就是那样的一直保持着古老良好的传统,同时也接受着新的事物
而且能把这两件事很好的融合,做出这样的作品、
并且没有把现在物质的世界观随意加入到的史实的世界观,从而让人觉得敬佩。
与此同时,正史&演义很好的结合,没有杂乱无章。
作为演艺世界里的曹操,这部电视剧描写的很好,而且很有人性的光辉。
虽然刚开始是以曹操为主要人物来描写的,但是,孔明,关公也很帅啊
因为刚开始以曹操为主, 所以推荐那些一直反感演义版本的三国志的人也试着看看吧。
中国人,真的很厉害!
反而,在日本,三国的各种演义版本很多
基于正史的小说风格的小说也好,正史和演义内容混杂的那种不太好的小说也好
各种有关三国的漫画也在增加~
但是小说最终还是故事。
对于根据小说映像化的电视剧,希望观众不要因为对于三国历史的崇敬,对于这部电视剧太过苛刻啊
题主问为什么中国人拍不出我国发动侵略战争的题材,其实是有的哇,《汉武大帝》我们就把匈奴撵出了河套地区,《贞观之治》我们攻灭了突厥,《康熙大帝》我们还平定了准噶尔呢。
《坂上之云》里入侵朝鲜的日本战士都和新四军似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想说你真的没逗我?
对发动甲午战争的缘由语焉不详,朝鲜农民发动东学党起义,朝鲜向宗主国清国求援,然后话锋一转,日本也必须出兵。背景音乐一起,好高大上啊,好正三观啊。
忘了哪一集了,伊藤博文还说过“朝鲜的文明必须由日本来拯救”,我想说你老师吉田松阴当年说过的话不要这么快就忘了啊喂!
从头至尾,我没看到任何对战争的反思,我只看到他们在显摆自己当年是多么上进多么骄傲多么自豪。
所以我建议题目改为“为什么中国人拍不出帅气的高大上的正三观的描述侵略战争的电视剧”,我国影视人也确实该反思这一问题。
对比中国影视,坂上之云最大的特点就是展示了日本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海阔天空的国际视野,相反中国历史剧却总渗透着“泱泱华夏,维天朝独尊”的情怀。可以从生活中一个小的例子出发,比如讨论国际话题,欧美人这样对比“英国怎么样,法国怎么样,德国日本如何,而我们作为其中一员又是怎样”;中国人嘴里是“外国如何,中国如何”,多元的世界就被这样粗暴的撕裂成两半。即便如此,在国人的眼里,所谓“国外”也仅仅是个参照,也难以解释的很丰富,更多的笔墨还是在国内。即使当今中国,在人本和思想层面上依然是闭关锁国的,观众群体更容易接受自我民族中心论的潜台词。虽然改革开放40年,但是中国和世界的对话多局限于贸易物流,人员的流动上,截止2014年在华外国人不足60万,这个数字与闭关锁国别无二致。即使英法德这样非典型移民国家,规模相当于中国一省,但本土外国人数量也在中国十倍以上。这样一来,绝大多数中国人在思想上,与国外没有丝毫直接交流。
楼上答案提及了三国雍正大明等多部历史剧,走向共和更是被诸多答案推举,窃以为只有《走向共和》与《坂上之云》最具可比性。后者的和大陆历史片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视角不同,把日本放在一个和各国平等的位置,甚至是略低于 中国的位置,大量的篇幅阐述他国的行为,潜心研究外国人的观点,而不是一味拍摄日本自己,这一点是《走向共和》所不及的。但是相比其他中国剧,《走向共和》在这方面已经做的很有进步了。尽管第一集开头还是李鸿章为老佛爷祝寿操心,但是很多国际新闻也参杂其中。甲午战争以前,做了很多日本方面的铺垫,福泽于吉与天皇进谏『脱亚入欧论』,日本民间对中国的印象,已经战后天皇和伊藤博文关于教育问题的争执,都拍摄的别开生面。此前的历史剧,鲜有如是的篇章去渲染日本王庭内阁甚至民间的动向,也很少分析外国人是怎么想的。
而《坂上之云》则对白人把脉更准,击沉“高升”号之前,东乡平八郎已经对国际法和英国舆论做到 了足够的分析了解,认定这一行为不会造成英国官方的还击,相反走向共和里杀死德国公使以后,还是褒奖凶手,只能是自己zuo了;而且海战之前又花了大量笔墨描写和日俄毫无关系的美西战争,更显得20世纪初期日本在世界地位之渺小。对比向共和,甲午战争迫在眉睫了。还是再说内乱,翁同和党羽依然认为战争可以避免,竭力压制北洋水师军费,别说国际局势了,连对手都没有认识。开展前夕,太监进来禀:“报!万岁爷!英吉利、俄罗斯、德意志表示对中日战争严守中立“ ”报!皇上!外务衙门订购德意志、法兰西(甚至连智利国都定了)铁甲快船,洋人坚不出货“这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是多么大的讽刺。我曾经思考:日本是花了多大的功夫,才得以把清国在世界列强里孤立开来?即使日俄战争的时候,日本虽然给英国当棋子,但换来了苏伊士运河对波罗的海舰队的封锁,哪怕俄国的盟国法国,也拒绝了俄国军舰进入法属印度支那休整的请求。这两部剧最大的比照,也体现清国的外交失败与日本的外交成功。
中国剧很少用大量笔墨渲染对方的动作,更不会管其余第三方国家的状态。在走向共和里,最可笑的是慈禧宣旨“对德意志国英吉利国法兰西国。。。开战”,孰不知这时的英吉利国已经不屑与中国冲突了,八国联军的英国军团,士兵已经是就地招募的中国人了。如果模拟坂上之云,走向共和完全可以更加出彩。比如说,甲午战争前夕,完全可以花点篇幅,分析一下当时世界局势,细究一下美俄等国的观望态度,至于为什么不能借俄国制衡日本,用太监的一句话转述是不是太仓促了。至于百日维新前后,李鸿章周游列国反华,也可以浪费个几分钟的镜头,讲讲李鸿章俾斯麦在德国的会晤,重头伟人的会面绝对让剧情别具匠心。
这一切,还是源于中国骨子里的闭关自守,对外界充耳不闻的传统。例如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给英国使馆提出要求,第一条,英国政府保证自己的商贩不再贩卖鸦片,英国政府同意;第二英国政府保证 其他所有的蛮夷也不贩卖鸦片,例如法国。这个无理取闹的要求英国怎么也接受不了。林则徐想我不管,在我天朝眼里,你们英吉利法兰西都是蛮夷,没有区别, 不值得我一个一个警告,其他蛮夷你代传我圣谕吧。 这种自古以来的自我民族中心论,今天虽有改善,但是观众的潜意识依然根深蒂固,歌功颂德的民族主义剧情,在国内更为受用。《走向共和》相比传统改进不小,因此日本国内备战的那部分,以及北洋水师的记者招待会情节,也颇具新颖的看点。
当然作为中国人,我自己的分析也有严重的偏颇。走向共和热播的时候我读高中,而看坂上之云时已经旅居欧洲多年了。因此更能体会到,看剧时人只能和自己既得的知识共鸣,自己的主观视野,更外国看客的想法是迥异的,所以日本观众会对新三国有不同的反应,所以你不会考虑外国人的想法,剧情里的外国人多半要adapt成观众眼里的外国。这让我我想起刚刚来欧洲的时候,一个语言课有个同学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然后智利同学问什么叫“开 放”?中国同学回答“1970s我们国家对外国开放了”智利同学继续问“难道你们以前不是一直开放的么”然后中国同学可能想起了“文革”之类有损国体的事情,但是表面上还是以大国自居 “没有,之前西方国家都封锁我们,苏联也封锁我们,不让我们开放。”这下好了,所谓西方国家的学生都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封锁你们?我们为什么不封锁印度不封锁巴西”这时候法国同学说了“其实 六七十年代,北约和华约封锁的对象是我们法国,那时候我们算是两大阵营之外最强的势力,最早独立研制核武器要建设自己的军工体系和航空工程,逐渐独立的殖民地要预防美苏蚕食。也因为两大阵营对我们的封锁和压制,我们才被迫研发了核电站,高速铁路,大型飞机,石油矿井。”这下中国朋友傻了!怎么“被封锁”的位 置还让法国人抢先了,另外一个中国同学不服气“现在你们还是封锁我们,你们空客明确不招中国毕业生,不是封锁我们么?”法国同学这样解释“法国的飞机是敏感行业,并非特别针对中国人,而是防范所有外国人,俄国人美国人都是不得进入的,军工部门哪怕法国人祖上有外国血统也是不能进”从以上对话明显可以看出,我们潜意识里还是以本民族为中心,仿佛所有西方大国都在防范甚至联合抵制中国。中国人往往默认自己是一个整体,其他所有西方国家是另外一个整体,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西方模式不能适用中国”,“和西方相比,中国怎么怎么这样” 不论其观点是五毛式称赞,还是批判中国的弊端,都是默认这样一个条件,和外国比较要说“和西方相比”,而不能拿中国和德国单独比较和法国单独比较和英国单独比较,更不会那荷兰瑞典挪威中的某个国家和中国对比。这还是源于中国的教育文化缺乏西方的认知,造成国人的知识面过于局限在自己的民族内部文化,以至于在中国人的认知体系,思维空间内部,外部文化占据的比例微乎其微,进而不能看出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如果问德国哪些工业不如法国,而瑞士卢森堡多民族组成区别何在,多数国人很难给出一个丰富的答案。如果一个人的脑细胞的绝大多数都被自己民族的文化充溢着,那么他的国家在自己的视野里肯定是最伟大的,就像青蛙看到的井口肯定是最明亮 的。这一段无关主题的废话太多,等折叠。
最后补充两点别处看来的答案,是对坂上之云的吐槽:
1虽然该剧不惜笔墨刻画他国,但是对中国部分的拍摄,不能说篡改史实(当然避免了一些scandal),但是中国演员太粗糙了,李鸿章袁世凯这样的元首及人物,在外交场合没有丝毫风度,显得尖酸刻薄小肚鸡肠,哪怕他们口中的名将”丁汝昌“在剧情里也没有丝毫人格魅力。我觉得秋山老爹一届农夫的演员都更好。
2对俄国的刻画也严重违法事实,也仅仅是日本人眼里的俄国(或许比中国人眼里的俄国还略微丰富点)。这时的俄国皇庭是十足的崇洋媚外,完全以崇尚德意志法兰西为荣,真正的贵族对话也是法语德语居多,当然了这种装逼中的战斗机对于当时日本达不到么,只能用俄语将就了。
关于中国为什么不能……,这样的问题在知乎都可以统一回答:
“为什一定要能?不能做什么很耻辱吗?”
看着别人做出很牛逼的东西,首先的反应应该是欣赏,如果有兴趣,就努力去做。因为有目标。
做到了,很兴奋。做不到,不需要纠结:为什么我就不能……
因为你不是万能的。
中国有很多这样的电视剧如《汉武大帝》《贞观之治》《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走向共和》等等,只是不像NHK电视台那样每年制作一部,所以给人一种感觉日本喜欢拍历史正剧而已。而且大河剧也大多是根据小说改编的,是小说起码就有三分虚构,而且有些基本就是虚构为主如《宫本武藏》等。其实没必要妄自菲薄,我就曾经在日本论坛上看到过日本人在讨论日本为什么拍不出《大秦帝国》《三国》这样的电视剧。可能每个国家都会对自己国家的东西审美疲劳而觉得别的国家的东西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