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说旧社会小孩子学戏时近乎酷刑的虐待,我就对这种人折磨人的玩意没有半点好感。
台上嗷一长音的长度相当于一整个抖音短视频…
信息密度极低甚至为零,谁TM有空啊哇哈哈哈
很简单,京剧是封建社会时代留下来的已经落后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它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没有什么价值。
它已经不能去反应当下的人的生活了,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京剧的故事内容无外乎王侯将相,皇家贵胄,才子佳人,风花雪月,亦或者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等等。说白了就是古代版的电影,负责把小说,话本等等二维的文字转换为看得见听得着的东西。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艺术当然是特别的罕见的令人向往的。
但是时间的残酷在于,这个世界是发展的,迭代的。京剧的形式能活到现在已经是很幸运了,它本来的命运是随着封建时代的倒塌而消亡的。
作为年轻人客观评价,京剧的视听单一而且僵硬,基本依赖于传统乐器,没有立体声没有音效;视觉上,舞台设计和人物扮相、脸谱几十年不变,缺乏现代特效技术的加成;故事上,演来演去全是古人那套东西,不接地气不反映现代性生活,无法引起观众共鸣;人物表演方面,腔调怪异,台词老掉牙,年轻观众很难接受。
它的艺术形式,包括人物设计,唱腔,舞台表现手法,视听效果等等相比现代化艺术来讲,是落后而且笨重的。
如果你把京剧当作电影去分析,就会发现京剧和电影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剧本,舞台,人物,线性叙事,转场,音乐,展现形式,这些两者基本完全一样。而古代坐在戏院喝茶吃点心的观众和今天电影院喝可乐吃爆米花的的观众也没什么不一样。
那同样的时间,我当然去看电影啊,电影的类型可比京剧多多了,电影带给我的情绪价值也更多。看《泰坦尼克号》我会流泪,看《阿凡达》我会惊叹,看恐怖片我会害怕,看《夏洛特烦恼》我会开心的笑,还可以带恋人,家人,孩子一起去。
反观京剧呢?它能给你的情绪价值太少了,比听有声小说还少。
还有就是文化交流方面,京剧的价值也可以忽略不计。孔子学院都整不明白,一个京剧又能怎么样?我们自己都不喜欢,其他地方的人怎么去接受?
相声活的很好并不是因为相声本身,而是因为模范性的从业者引领潮流,比如郭德纲,以及他旗下的商业化的德云社。没有这些,相声的命运和京剧一样。但是京剧内,却没有出现一位可以引领潮流,可以去大举商业化的模范性人物。
所以对于一门技术上落后时代,内容上抛弃当下普通人生活,又无法给人提供某种价值的所谓传统艺术,落得现在这个地步不是很正常合理吗?
慢慢的成为历史的一颗活化石,一个文化符号,象征性的存在于当代中国社会,我觉得已经是京剧最好的结果了。
大清都亡了多少年了。
阿城认为是京剧是一种生活方式,京剧的没落是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1949年以后最重要的是生活方式改变了,所以有些东西就不能存在了。所谓改革开放就是慢慢大家可以有一个余地设计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其他的也没什么改变。我们很多艺术的产生,是因为生活方式才能产生出那样的艺术,这生活方式没有了,基本就灭掉了。比如国画是一种生活方式,早上吃了早饭,调整,最后你要开始画,有人敲门说要开会听传达,你的生活方式就破坏掉了,回来以后你画不下去了。跟一个传统农耕生活不一样的时候,这个东西就不存在了。京剧也是一个生活方式,说要拯救京剧,你要先拯救的是生活方式,你不拯救那个的话,或者说你没有那种生活方式了,京剧就没有了。
摘自新京报采访《作家阿城 漫谈读书与写作》
pino曹的回答很好啊,“古人的生活其实是很奢侈的”,且不说古代,我回忆起小时候,大约十几年前,在夏天的晚上,外婆用蒲扇扇风,直到睡着。西瓜太热,摘回来放水井里冰着。现在,有多少人还会用蒲扇纳凉,用井水冰瓜呢。咱们都有电风扇、电冰箱了。
生活方式变了。
在北京一个人一天去哪玩比较好 ?上次看到这个答案震惊了,为啥现在连走路都让人觉得是奢侈的事呢。
京剧可以说从未达到“全国范围内”的喜爱——这话有点极端,八大样板戏年代勉强做到了这一点。需知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南北东西各不相同,北京城里的京剧,到了河南的村镇,真不一定干的过当地的豫剧团,同理,自诩正统的闽南潮汕客家人也并不会对此有过多的喜爱。
京剧最红火的时候,那得说清末民国了,舞台上的浓妆艳抹唱念做打,一夜爆红的科班新秀,响彻南北的大家名角,昭示着京剧对那个时代的名义统一——然而,这个统一也仅仅是名义上,就像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样。
京剧的全盛,在除却平津之外的广大地区,仍然走的是高层路线。
以山东为例。山东济南新市场有庆乐班、太平班、民生戏园,汇波寺阁子东南的有大舞台,司家码头有富贵园,国货商场内有庆升戏园。据此,济南是京剧“大码头”,京剧统治了济南。可问题是,济南不仅仅就是个济南城,出了这个城,外边的章丘、长清、党家庄就不再是京剧的天下了,得让步给本土的吕剧,甚至于连济南城内也未达到京剧独步天下的地步,唱武老二的、章丘梆子、梨花大鼓、五音戏、北路琴书、山东落子,大观园的晨光茶社,鳞次栉比,京剧也只是其中比较火的一个,而不是唯一——在那个没有更多消遣的年代,京剧都未能完全吸引住年轻人的心,在现代这个万花筒似的花花世界里,又怎么可能独得恩宠呢。
受众面小,又走高端路线,只能是路越走越窄。京剧其实在北京及周边县市还是很有市场的,但北京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南北艺术荟聚之地,京剧不仅要面临严峻的时代考验,还得同时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竞争——这种情况下要是还能一枝独秀,那京剧得牛到什么程度?所以注定京剧现在只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进行传唱,甚至于还得仰仗财政拨款才能活下去——这也不是京剧一个剧种的问题,大多数剧种都有这种问题。
不过,在逐渐落寞的戏曲艺术这块,还是有个神奇存在的——豫剧。在中原,它能传唱苏鲁豫皖四省、延绵秦晋燕赵;传唱路线则走群众路线,牢牢占据乡村层面,听众过亿;各地中小剧团无数,全凭本事吃饭,自负盈亏,货真价实。豫剧是河南剧,但又不局限于河南,而它的流行范围又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且是农业大区,山东河南各两亿,苏北皖北冀南又大几千万,集聚效应明显,又不自持身份,堂会、庙会、乡村人家白事,一概参与,有没有行头无所谓,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点翠一概没有,只需板胡梆子,四个人唱得,三个人也唱得,只要唱的好,本家给钱,村里下次还请,剧团得以过活,良性循环,所以竟然到现在还能活的有声有色。
当然,京剧没落并不意味着京剧已死。京剧远离了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日常,却又从来不曾真正消失,如果细心留意,你处处可以找到京剧的元素——流行歌里的戏腔,脱胎于京剧行话的词汇,习以为常的路边宣传画可能都有京剧。它已经融入到了社会当中,成为了一个价值符号,一个文化符号,这也是京剧的另一种成功之处吧。
京剧活到现在全凭一口社会主义仙气吊着。
在大多人脑皮层应激反应里,京剧是国粹!牛逼!但也就仅限于此了,没听过没见过。
所以也难怪,会有人把京剧理解成霸王别姬里面,角儿一出,十里繁花,山呼海啸的盛景;就会有人理解成穿着老汉衫摸着大肚皮,一壶一蒲扇,旁边收音机里和着电流声一起出来的咿咿呀呀。
我最近在写一个国潮崛起的剧本,在北京大大小小的京剧院、相声院子、旧城门老厂房转了转。
先是被德云社后门的德云女孩吓得半死,然后在京剧院的练功房见到了大小几位角儿。
一进门,几位角儿在闲聊,我心底里蒸腾出四个大字:人中龙凤。3分说的是颜,剩下的97分说的是那股缭绕在周身科班出身的精气神。
好看的小哥哥我见了也不算少,尤其是最近——可比起来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
我最近正巧在给一个叫《创造营》的男团综艺写广告应援文案。
应援大概意思就是,哪个品牌的客户看上了参赛的选手,拿着自家产品和我们说,我们根据选手的特点才艺和产品点,配十几个字的文案,做一条20s的应援性质的广告。
刚写完一个微商出身的黑色面膜品牌,给到选手口播slogan是:创新黑科技,焕亮纯净美肌。
要求:作出高贵的气质,拍出高级的感觉。
我刚拿到产品就很愁——面膜偏得让一大小伙子打广告。先不说今年腾讯三令五申不能做娘、不能卖腐。就人设换成李云龙你都得愣一下赵政委是不是最近太有魅力?导演劝我别着急,客户刚刚和他说,他们下一期还投了“精灵眼霜”。
黑面膜客户最终选了一个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小哥哥。
不唱戏了跑来做练习生……我一想那正好啊,“面膜”我们意向化成“脸谱”,倒放“勾脸”的过程;清洗满是油彩的脸的动作和“揭面膜”动作来个蒙太奇,表现要做面具下真正的自己。
文案就写:拒绝荒腔走板的人生,洗尽铅华,唤醒真我,xxx创新黑科技,焕亮纯净美肌。
影调风格还是我最喜欢的裘少——
刚把创意发给客户,微信那头客户深深的怨念就弥漫过来:我们要高贵的气质,拍出高级的感觉,不要京剧…不要京剧……不要京剧…………
我暗想是不是我们理解的京剧风格不是一种啊?
我刚想争辩两句,制片阻止我,说这就是我的不专业了:人家是微商起家,现在是要摆脱土腥味。你不用说什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大多数观众心里京剧基本等同于老朽大爷。客户想要的很简单,就是棚里装上灯带、欧式大双的小哥哥在几何图形灯管子前跳舞,镜头配合欧美音乐一顿快速剪辑,ins风懂吗?这,就是高级。
制片深深抽了一口电子烟:等着吧,这个小哥用不了了。
果然,选手不一会儿就换成了另一个高高瘦瘦的……欧式大双。
行 吧
咱们说回练功房这几位角儿,大家正聊着5.2号中山音乐堂有场四郎探母,阵容相当豪华:
杜镇杰/谭正岩/谭孝曾/朱强/张慧芳/窦晓璇/迟小秋/李宏图
——是不是每一个名字都特别陌生?
这就基本上是京剧界的顶级流量了。
我刚坐下,一个青年队的小老生过来问我:你从德云社后门再来这,落差特大吧?
我一愣,我有什么落差?
老生:都说京剧要完喽——
我挪挪屁股,老生果然坐下,和我历数京剧几大原罪。
小老生:唱腔,不现代!扮相,不时尚!讲的故事都是好几百年前的了,没新意!齁大个剧场还没字幕,根本听不懂!——是这个么理儿吧?
我被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吓一跳,只能还回去:是……是吗?
小老生:我前两天去了趟德云社!台下的德云妇女真牛逼!什么都能唱,好长一折子戏,小奶音合唱都能甩上腔。真……牛逼。
我好奇:唱的什么啊?
小老生:就这最气人!!京剧四大名旦程砚秋先生的代表作“锁麟囊”!
我:会个一句半句的不稀奇——
小老生:——起码唱了一大篇纸,台上要是不切歌,这帮姑奶奶奔全本唱了!
这倒是实情,抖音上铺天盖地的德云女孩在线刨活,我看小老生情绪不太好,于心不忍。
我:相声嘛,互动性强。
小老生:太强了。开场之前,粉丝呼啦呼啦送礼物,跟进货似的,我起码看了半个小时。入活了,你就能感觉到你身边一圈妇女,憋着一口气,卯个劲就要和台上互动!
我:怎么……觉得德云社亵渎艺术了?
小老生叹了口气:哎……早年间京剧也是这样的……
我:这样火?
小老生:这样玩。
小老生说,不知道哪传下来的,早年间的北京好像人人都喜欢当爸爸。变着法儿的占便宜。旁人喊爸爸都能自己悄咪咪答应着暗爽。以前的戏园子,每次演《奇冤报》到了台上演员吃下了毒的绿豆水饭,临死之前,眼望着南洋高声叫:我的爸爸呀——戏园子后台几十口子支棱着耳朵、台下嗑瓜子唠嗑的,全神贯注就等着这一声、门口蹭戏听的、隔壁摊煎饼……只等着这句“爸爸”一出口,戏园子里里外外前前后后,山呼海啸的这么一声“哎!”,这份德行大了去了!
我惊着了:国粹还能这么玩?
见我来了兴趣小老生一盘腿讲起来:能玩的多了,咱就说四郎探母那段,现在演员跪下唱,绝没有哪个演员在这,能得着一声“好”的吧?
我不置可否。
小先生:以前的角儿唱到这,作势就要一跪——捡场的小哥在侧台手起手落,一个蒲团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就在角儿双膝落地的一瞬间正正好飞到膝盖下面。你是观众你叫不叫好?
我:这手艺现在……哪去了啊?
小先生:
50年代净化舞台,嫌敲锣打鼓的碍眼,弦师们都被请到幕后去了。捡场的也被取缔了,念白里的小荤话不让说了,三观不正的不让演了,绝活您自己留着,咱们求稳就得了。话说回来,相声八十年代的时候不也这德行吗?俗的不让演,雅的不让创新。等着吧,等着祖师爷看不过眼,给京剧界也派一个郭德纲下凡。
在这种奇迹发生之前,京剧只能凭社会主义一口仙气吊着。
以上
都是
小老生说的
和我没关系
你要感谢“苏联式”文艺创作指导思想,才让京剧传承下来。
中国历史上比京剧更原始、更初级、更原生态的戏曲不下百余种,然而除了京剧、评戏、河北梆子、豫剧等少数几个剧种在建国后得到重视发扬以外,大部分已经在20世纪初的时候几乎灭绝了。
中国传统戏曲和曲艺,灭绝才是常态,存活才是偶然。那些存活到1949年之后的、几乎连小学毕业水平都没有的演员、弦师、鼓老,都被“苏联式文艺路线”拯救了下来,可以拿到一份体制内“京剧院”“戏校”“曲艺团学员班”“曲校”的公立艺术院校类似学院派tenure track的职位,不仅有一个铁饭碗,有养老金、报销医药费、享受分房和社会福利,更难得的是他们有机会像欧美学院派艺术家一样,业余时间排练教学,培养年轻演员和弦师乐队,研究曲种创新,整理视频和文本资料,出书出光盘录钢丝带,进入戏校、音乐学院、北方曲校等这些地方进行真正的知识传承。
而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戏曲演员的宿命,是“唱一天戏,吃一天饭”,有演出就有收入,没有演出就忍饥挨饿,名角名家才能存钱买房置地胡吃海塞,普通艺人一旦停止上台演出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所有收入,每天想着“哪里有演出、去哪里挣钱、如何活下去”——历史上大部分民间艺人到了50岁以后不要说“开宗立派的艺术追求”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大部分人连生存都是个问题,如果没有“开枝散叶,桃李满天下”,大部分老艺人的命运是很可悲的。
你不可能强行要求100年前的戏剧形式、音乐旋律、艺术追求能够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不仅包括京剧这些戏曲,也包括原生态的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相声、快板书这些曲艺门类——1920年艺人们的创作思路、艺术追求和实现手段,怎么可能被2020年的观众们吸收理解?
历史上1900-1950是京剧在中国文艺市场上的全盛年代,代表着中国最高舞台艺术造诣和当年娱乐圈绝对主流,但是迄今为止新文艺、新形式、新内容上对传统京剧的冲击,一百年来从来都没有停止:第一批电影、第一批中国现代话剧(当时京剧演员称之为“文明剧”)、广播电台、流行歌曲、现代电视剧、现代工业电影、互联网、各种翻天覆地的综艺节目形式——今天的京剧已经缩圈到一个极其小众的地步了,已经没有哪个京剧演员敢拍胸脯说“弘扬发展”,最多就是个“还没死”。不要说“年轻人喜欢”,京剧世家们自己都没几个继续从事京剧事业的像样的传承人了。
年轻人永远是“当下娱乐消费”的主流,2020年的年轻人“不喜欢京剧”,就像过去几百年里被纷纷淘汰的各种戏曲曲艺是一样的,没人听、没人花钱、有更新更好的形式,最终只能导致没有演出、没有收入、演员转行,被淘汰就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情——让年轻人从艺术上去欣赏京剧、传承京剧、消费京剧,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为原教旨主义就是死无葬身之地的,而且也该死无葬身之地。这个理论可以从艺术领域推广到万事万物。
任何一种理论和实践,你想活下去就必须缝合,更何况是一种艺术形式。传统艺术这一块儿你可以学学东北二人转,为什么东北二人转直到现在仍然有大批大批的东北青少年乐此不疲?因为人家就是有意思啊,有意思是一个客观现实。你可以说它低俗,但是别忘了,只有活人才配低俗或者高尚,死人是没有低俗或者高尚可言的。再说了,如果你以为只靠低俗就可以生存,那你未免也把生存想象得太简单,太容易了。
当然,京剧被迫承载了太多原本不属于它的东西,这个锅不能只让京剧从业者来背。稍微有人想来改改,就会被辱骂成“糟践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二人转显然没有这个道德包袱,只要你能编出新戏来,你编的新戏足够好看,没人会给你强加任何道德包袱,谁会和钱过不去,那不是脑子有病吗?
没有与时俱进,这或许是一部分原因。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86版《西游记》里,六小龄童的孙悟空。
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能看出六小龄童版孙悟空的好,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无法超越。
而六小龄童版孙悟空为什么这么经典?一个极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六小龄童版孙悟空使用了好多传统猴戏的表演技巧。六小龄童本人就是绍剧猴戏大师六龄童的儿子,六龄童老爷子为了让儿子能演孙悟空,对其倾囊相授;六小龄童还去拜访了很多老前辈请教经验(包括北派猴王,京剧大师李万春老爷子);剧组里好多人也都是懂戏的;六小龄童本人人品暂且不论,当时也确实是玩命下了大功夫练的。。。
东西如果真的好,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话,年轻人是会喜欢的。
京剧的形式或许真的会逐渐衰落;但京剧的精髓可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它们或许可以融入到现代艺术之中,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发声,咬字,身段。。。这些东西不都可以用在现代电影电视剧演员的训练上么?
成龙、洪金宝等七小福的打戏那么漂亮,和他们小时候的戏曲科班训练是分不开的。
当然,“戏腔”其实也算一种与时俱进,只是。。。可能确实不太成熟。。。。。。
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其实京剧和其他传统戏曲最有特色,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剧本,也不是唱腔,而是武戏或者说打戏。大家总该看过鲁迅先生的《社戏》吧,一群小孩子专门跑去看戏,主要就是冲铁头老生的八十四个筋斗去的,然而那天晚上没多少打戏,只有个老旦不断唱,结果小孩们很快就不耐烦了。
所以我觉得京剧想要吸引年轻人的话,不妨先大幅度增加武戏和杂技的比重。就像川剧吸引人也很大程度靠的是变脸和顶灯等“绝活”。之后再考虑更新剧本和唱腔,以便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欣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