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其他回答中提到过人类退化的“第三只眼”——松果体
松果体是人脑内的一个很特殊的脑区,目前认为从进化上讲,它的来源最可能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顶眼(parietal eye)。这个眼睛结构非常简单,一般只有简单的折射元件和非常简陋的“视网膜”:
这只眼睛非常简陋,所以也没有配套的眼睑,不能闭眼。就连保护它的角质层也会比周围的更透明一些,一切都为了服务于让它“不 要 闭 眼”:
那么这只眼睛一直睁着,还朝着天,所以它几乎只有一个意义——感受阳光。
因为生物的行为必须要根昼夜节律和季节相配合,所以这只简陋到只能感光的眼睛就专门负责感受日出日落、感受季节更替。比如白昼的缩短预示着寒冷季节将要到来,可以着手贴秋膘准备冬眠了;白昼延长意味着温暖和食物充足的季节即将到来,可以准备奔赴一年一度的生命大和谐。
而从目前的化石证据上来看,这个眼睛在进化过程中逐步移入到颅腔内部,不再用自己的感光细胞感受日照,而是整合双眼采集的光照信号,对生物的节律行为和情绪、智力产生调节作用。
甚至还有研究者发现在此之间有另一个神奇的过渡阶段——第四只眼:
这些长在头顶的眼睛都和间脑相连,控制我们的情绪。直到哺乳动物纲和鸟纲动物,第三只眼完全移入脑内,不再有专门的感光部分,接收来自眼睛的光信号[1]。
冬季的平均白昼时间很短,越靠近南北极越短,甚至很多地区会出现极夜,就是一整天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下。
那么人眼所捕获到的来自太阳的光就会显著减少,这种光照减少的信号就会告诉松果体——不好熬的日子要来了。松果体分泌的激素、向其他脑区传递的神经冲动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我们的代谢、生物节律、情绪等等。
所以最好的调节方法是给自己一些阳光,让含有多种复杂波长的阳光射入你的眼睛,给松果体一个更好的信号。而且早上初升的太阳更为重要,这时候的松果体对阳光信号更为敏感。此外就是吃一些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2],比如三文鱼和其他海鲜、坚果、浆果和樱桃等。这些都可以帮你缓解冬季日光时间缩短造成的情绪低落。
另外我还有一个自己的方法,虽然没有找到文献论据,但我自己感觉挺管用的,大家如果有条件的不妨一试。打开老式灯泡浴霸,坐在浴室里晒十几分钟的“太阳”,亮堂堂、暖洋洋也会感觉好一些,这尤其适合阴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