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Linux 为什么还要坚持使用宏内核? 第1页

  

user avatar   feng-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目前得票第二的

@王垠

的答案比较有误导性。所以说明一下。

Micro-kernel 和 kernel 的「动态性」无关。实际上,Linux kernel 内部有大量的动态行为。包括动态地使用文件系统 driver,动态加载 module。只要这些动态行为都发生在 kernel-space,就还是 monolithic-kernel。所以

@王垠

的基本比喻就是错误的。

用类似的比喻,Micro-kernel 的性能问题不在于「问这东西在哪」,而在于必须「把这东西复制一份,外加校验」,从而防止内存 corruption 引起的 bug。

系统越大,bug 越多,这个事实不假。但是 micro-kernel 的拥趸搞错了一件事情:bug 增长的拐点在什么地方。在拐点之前,要用艰苦奋斗修 bug 来解决,拐点之后,才需要加 defensive 机制。否则就是 over-defensive。什么叫 over-defensive?如果你的代码每次访问一个指针都要检查 nullity,不管是高层模块还是底层模块,就是 over-defensive。Over-defensive 不光不能减少 bug,还会把一些在 sanity/smoking test 就能发现的 bug 整成 random failure。事实证明,Unix 内核根据「mechanism, not policy」制定的极为精简的功能需求的复杂度远远在造成 bug 增长的拐点之前。

最后,monolithic-kernel 就是 micro-kernel。谁也不能阻止你把 Linux kernel driver 的 policy 部分挪到 user-space,甚至你可以把 Linux 的 paging policy 也写成 demon。很多 Linux 的 CPU 中断相应调度就是在 user-space 控制的。Micro-kernel 只是强制的 micro-kernel。


user avatar   zhan-jian-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所有的理论上完美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不得不妥协的折衷.因为你制造出的东西是要部署到实际生活生产环境中使用的. 不是要一个只在实验室中看起来很完美的作品. 微内核的高度模块化,自然要付出成本的,那就是增加代码交互的冗余与效率的损耗, 而这恰恰是很大的问题.

P.S. 建议你看看Linus在刚发布Linux后不久与Tanenbaum的一场关于linux为何不使用microkernel的著名的争论:

en.wikipedia.org/wiki/T

这次著名的口水仗中, 展现了工程派代表[1]及典型学院派老学究[2]之间的分歧,很有代表性, 值得一读.

[1] 从Linus本人的作品与平时在Linux邮件列表上的发言来看,他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他说过句名言: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

lkml.org/lkml/2000/8/25

)

[2] Tanenbaum开发了Minix这个微内核的unix-like操作系统, 这就是一个纯为教学而开发的系统, 它是代表学院派理念性的作品


user avatar   dang.xin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要还是Linus的技术水平太差了吧。美国人技术水平太差,目前还做不到。

华为就比较厉害,每次Android更新的时候,就抽取掉一小块Linux,换成鸿蒙OS。从今年8月份到12月份,华为已经一点点地把Linux的“宏内核”部分,基本全部通过Android更新替换成了“鸿蒙OS”的微内核。

从这一点来说,这是华为鸿蒙OS的先进之处。当然鸿蒙OS这么厉害的东西,现在也不可能开源出来,否则被Linux基金会和Linus本人就学走了——也就无法达到“华为通过鸿蒙OS制裁美国”的目的了。


user avatar   in-ne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4年前的问题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出现在我今天的时间线上显得非常 亦可赛艇

Android是2008年初才发布,而Oracle在2009年就以7.4B$收购了Sun,是Google不够睿智吗?

非也!

1)如果Android没有如此成功,Java对于Google而言就是一坨shit,Google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站在一坨翔上面取得空前的成功,如果有算命的告诉Google的命中贵人是阿翔,它就是穿越回去吃也要把它吃下去,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2)Google一直有python基因,很多系统都是基于python的,你知道工程师主导文化的可怕性吗?这帮pythonic的nerd出于情怀或者节操或者叫清高或者叫偏执或者叫真爱,它说什么都不会去买Java的,“老子看不上”!谁知造化弄人,09年你对我爱答不理,18年老子叫你高攀不起88亿!(注:今天的Google在各种收购之后,Java服务的比重占的也非常大了,变成了一个杂合的技术栈,而官司也很可能打到高院,尚未定论)


3)Google一直有跟开源保持共存共荣共襄盛举的传统,它跟Mozilla做生意,赞助开源项目,捐赠Wiki,主张“不作恶”,简直就是一副乌托邦理想主义者的化身,圈粉无数(包含答主),像Java这种项目,它更可能的方式是烧一笔钱给它花,然后来几句“希望Java明天会更好”之类的废话,它根本就不曾想过有一个家伙抄底了,因为那时候Android根本就没有火,Google从来就没有想过Java也T-M-D算哪门子“底”?


4)Sun的主手人也是个技术型的,就是技术牛掰业务做的稀烂,当时怎么看Sun都处在夕阳,SPARC也是逼格满满业务下滑被Intel捣的稀烂,那个价格没有几家觉得划算的,幸好是Oracle这种剑走偏锋的收购了它,要是换一家公司收购多半就把Sun雪藏甚至捣腾碎了,Java也就没有今日风光了,而Google在坊间也有创业公司杀手的美称,也许这就已经是历史发展的最好结果了。


什么,你问我对于Oracle收购Sun和MySQL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好白菜都让猪给拱呢呗!

但是作为吃瓜群众,我最喜欢看大佬们掐架,Google与Oracle的这场官司绝对酸爽,大家保持关注,各家都有千百号律师,吵起架来想想都 亦可赛艇!学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法理学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说不定两年后就能进教材作案例呢!


什么,你又问我Google应该怎么做?

靠,我有不是劈柴!按我的观点,Google这次是违反了Java的使用协议的(无意引战,定论的事情留给专业法官),不能因为体量大就以为能压死人,那可是在美帝,万事全靠律师一张嘴,怎么讲都有理!


大家还记得微软以前有个skydrive吗?在英国被判败诉了,最后也得改名叫OneDrive呢!Google有钱了不起啊,过来领罚单!


而Java的坑早早就埋在那里了,所以苹果直接一刀切:老子不支持,免得搞一嘴毛!Flash一身毛病,一刀切,老子不支持!


所以,我对Google的建议是:

从Android 10开始,一刀切:老纸永生永世不再支持Java!

名字我都起好了: Badroid!


这TM不是关乎技术,不是关乎信仰,不是关乎生态,不是关乎用户体验!

这TM关系到命!


什么?要我预测结果?

法官中间调停,你们俩和解,google把赚的钱按每部手机给Oracle付钱?什么你说太扯了?你每买一部Android,都要给微软钱,你造吗?Oracle就想躺着就把钱收了!


user avatar   flil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赛前和朋友闲聊,一致的观点是:巴萨全队如果不觉得这是两场共180分钟的比赛,战略上就已经陷于被动。现在的巴萨依旧拥有无敌MSN,但三中场禁不起冲击,拉基蒂奇连续比赛之后竞技状态下滑、小白和小马哥多伤,图兰和安德烈-戈麦斯没有获得充分的信任,也没有找到自己在队中的位置,这个弱点只要被抓住,就会遭遇失败。

这场比赛再次论证了“拳怕少壮”的政治正确。巴萨中后卫乌姆迪迪的确应该背锅,但让他付全部责任,那就是不客观的评价,乌姆迪迪身前从来没有过像样(先不说有效,只说是否像样)的防守屏障,面对大巴黎从本方三十米区域到对方三十米区域的纯动态进攻方式,巴萨的防线一直处于两难当中。

如果中场压上太快,三条线的间距过大,迪马利亚和德拉克斯勒依靠绝对的有球能力突破三中场之后,能在后卫线身前觅得大片开阔地。

如果三条线保持紧凑,为了保证给予MSN更多的进攻资源支持,后防线势必要往上提,大巴黎的反击同样能在巴萨防线身后觅得大片开阔地。


埃梅里抓住了第一种可能。开场就祭出了长达65分钟的一波流:

第2分钟,前场多达6人围抢布教授,仅过了30秒,拉比奥特又在左路铲翻内马尔,3分半的时候,维拉蒂中圈附近两次铲抢,策动三人反击直扑巴萨身后的开阔地,第6分钟,迪玛利亚斜线传球,卡瓦尼左路插上,射门被挡——仅仅6分钟的试探,就赌对了巴萨的最大命门:

奔跑能力太差。

其次,才是主教练的应对。6分钟就被埃梅里看穿,被大巴黎首发11人都穿,而恩里克自己,却没发现比赛的走势一开始就变了。联赛六球大胜阿拉维斯,几乎有90%的可能意味着国王杯冠军唾手可得,三天以后面对气势汹汹的大巴黎,劈头盖脸长达60分钟的逼抢一波流,战术陌生感大到无以复加,球员的心理落差肯定会有,但是球员想不明白,难道主教练也想不明白吗?


很多人说,有了MSN组合,巴萨教练席栓条狗也能夺冠,现在呢?

并不是站在指挥区当个吉祥物,看着MSN潇潇洒洒地刷数据,就能自诩为球队领袖的。

大巴黎对防守的专注,夸张到什么程度:

比赛前65分钟,马基尼奥斯、金彭贝身前始终有维拉蒂和拉比奥特两人,前卫线和后卫线的间距非常小,4-5-1的防守阵型将禁区弧顶一带封得水泄不通;

得益于维拉蒂和拉比奥特迅速的横向、斜线移动协防,迪马利亚、马图伊迪、德拉克斯勒在前场实施高位逼抢,在中圈、在本方三十米区域主要围抢小白和布教授,逼迫皮球向边路转移;

球到了内马尔或者罗伯托脚下,更成为重点压迫对象,绝大多数时间内,罗伯托要承受来自德拉克斯勒和马图伊迪的压力,甚至卡瓦尼也会不时跑来显露一下存在感。


大巴黎逼抢的重要棋子是马图伊迪和拉比奥特,充分发挥了两个人奔跑好、拼抢能力强的优势。区别在于,马图伊迪的逼抢范围几乎覆盖了巴萨前场,高位逼抢、中圈压迫的时候,布教授或小白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这样的奔跑强度非常恐怖;而本队回归阵地战态势下,他主要盯防的人只有:

梅老板。

拉比奥特则是纵向回追、对有球人员的贴身逼抢,减轻了维拉蒂的负担,也给了迪玛利亚和德拉克斯勒足够的回防时间,这五个人位置一站稳,巴萨想要变节奏就千难万难。


大巴黎火力全开的进攻,建立在不惜体能的前60分钟高强度奔跑、高强度防守之上。相比乌姆迪迪,临时被调上一线队的金彭贝身前都是队友,幸福感爆表,一战打出了前所未有的个人高水准。包厢里的蒂亚戈-席尔瓦赛前主动示弱、猛夸梅西,比赛中镜头给到他的时候,一脸严肃——

没了我球队“还能”打得这么好?这……那……我真的要去广州恒大淘宝和斯科拉里会师了?


埃梅里执教阿尔梅里亚、瓦伦西亚、塞维利亚时期内,没少和巴萨交手,就是因为执教的西甲球队多,对巴萨的认识比别人更为深刻。本场比赛一开始就脱离了巴萨的控制范围,重点之一,还是大巴黎上上下下的奔跑,将90分钟的比赛变成了毫无悬念的65分钟。这个时间段内,从局部到整体,基本没有巴萨的节奏,弱点一览无遗。


巴萨关键位置上缺了两个人。马斯切拉诺和拉基蒂奇不首发,巴萨中后场的跑动能力、防守强度、协防成功率,直接下降不止一个档次,梅西不回撤的时候,这两人还能很好地串联前场,梳理进攻方向,平衡攻防投入的资源配比,说难听点,至少让巴萨少输两个,回到主场还有翻盘的可能。

这两人的缺席,直接让布斯克茨防守薄弱、逼抢能力不足的天花板摆在摄像机镜头里,呈献给无数熬夜的球迷。如果第二个球主要是梅西中场丢球的话,那么第三个丢球,布斯克茨中路的防守缺失是最主要的责任。


梅西作为球队核心,整场比赛跑动太少,也不兴奋。只不过,球场上的现实非常残酷,他在前场没有持球空间,是因为队友拉不开纵深,和他也很难形成呼应;回到后场来持球,被三个人扑上来围抢,布教授在哪?在身后十几米以外的地方和后防线站在一起。

宇宙队不是没有机会,机会一开场就出现了。拉比奥特兴奋过头铲翻内马尔直接吃了黄牌,随后他居然平平安安地打完全场,竟然没有一名巴萨的进攻球员对他进行诱杀。15分30秒,内马尔被踩伤了以后,咬牙坚持,巴萨唯一的提速点也消失了。

大巴黎的双翼活动范围之大,第一个进球就能体现出来。德拉克斯勒从左肋直接横跑到右肋,接迪玛利亚的斜线传球,突然变向突破。乌姆迪迪对此毫无办法,布斯克茨不回收,他只能独自面对德国人的正面进攻。不犯规就突进去了,犯规就送了任意球让迪玛利亚开斋。

在紧随而至的定位球防守方面,巴萨又遭遇了大巴黎凶狠的拆墙战术。

走了伊布奉先,卡瓦尼获得了更多的进攻资源倾斜,解放的不仅仅是他的活动面积(这厮的体能真是一个怪物),还有持球选择。卡瓦尼的威胁在于,他的无球牵制比有球牵制更大,特别是压迫整条巴萨防线后退,在这条防线身前呈现出的5-7米空间内舒舒服服地站着迪玛利亚、拉比奥特、马图伊迪、德拉克斯勒当中的1-2人,还拥有丰富的进攻选项,才能凸显出一名特点欧化的乌拉圭中锋(有球在脚下的时候他甚至能错失单刀)的战术价值。

巴萨两条线之间的空当太过于明显,维拉蒂、迪玛利亚、拉比奥特先后做出尝试,直线和斜线的传球总能找到位于小白和布教授身后的接应点。就算没有第一时间形成决定性的突破,大巴黎的持球队员也能通过很高的奔跑到位率,从容组织传递,不断拉扯巴萨的防线,直到出现更好的机会。

上面两张图,是卡瓦尼回撤接维拉蒂直传球的过程。乌拉圭中分随后将球回传给马图伊迪,进行分边再组织,但巴萨的中场已经回撤,对主队的压迫威胁就会变小。多次这样的纵深穿插,足以确保大巴黎的整体推进。

因为有奔跑能力,才有了这5-7米的空间,体现出客队前卫线防守的薄弱,让主队具备向前的足够纵深。迪玛利亚也好、维拉蒂也罢,每一次直线和斜线的策动,都把战火烧向巴萨半场——推进10米,巴萨的中场就要多跑10米;跑不快,空当就会出现;空当出现,就被反击;被反击,就有丢球的风险。

就算巴萨通过边路传递获得进攻的突破口,大巴黎无论在禁区内外,都有足够的人数优势,压缩对手的进攻空间。

转入防守态势,大巴黎通常是拉比奥特担任单后腰,主要保护有球侧,缺乏更大的覆盖面。这是主队极少极少露出的空隙,巴萨也没能转化为进球。

梅西很少能在弧顶一带获得皮球,也就是说,除了穆尼耶专注于对付内马尔,马尔基尼奥、金彭贝、库扎瓦根本无需等到梅西脚热,才去领教他的威力。巴萨的进攻能把大巴黎的两条防线压扁,可是也只做到了到这一步。

在第二个进球的反击态势下,边后卫阿尔巴上前过深,小白在对方发起反击时,没有第一时间战术犯规,布斯克茨只能补到中后卫的位置上,维持正面防守人数。后卫线面前是完全没有保护的,德拉克斯勒甚至没有任何的突破,攻门得手。

下半场开场,维拉蒂发现巴萨的防守问题依旧,这时已经两球在手,他反而不着急了,更为淡定地梳理全队的进攻。加上开场10分钟,巴萨的奔跑强度没有明显改善,甚至让主队在面对高位逼抢的时候,打出了匪夷所思的绝妙反击。

对巴萨奔跑强度的测试,下面两张图可以证明。

埃梅里站在指挥区,看着弟子逼抢内马尔,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除了后方的小白,内马尔身边的队友,几乎都有大巴黎的球员跟着。

甚至在梅西持球的时候,只有内马尔是很好的接应点。阿尔巴不见上来,巴萨三前锋、三中场彻底远离了后卫线。

此时的大巴黎还没有力竭啊。第三个球基本就是遛猴一样的传跑表演啊。

库扎瓦果断前插之前,巴萨的确是通过高位逼抢把拉比奥特往边路压,只不过这个时候,巴萨的三条线严重脱节,紧跟马图伊迪的是布教授,他身后10米之内,竟然没有一名巴萨球员,也就是说,如果安德烈-戈麦斯、布斯克茨、罗伯托三个人形成的包围圈能成功断球,在他们的旁边,没人能迅速接球转移,并向前场的小白输送直线。

布教授为了盯防马图伊迪,被带离了中路,突然插上的库扎瓦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控球视野,还为这次反逼抢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无人防守的出球点。简直棒呆!

库扎瓦持球推进了至少35米,回防的是安德烈-戈麦斯,而不是布斯克茨。迪玛利亚极为聪明地在推进当中突然停下,拉开了和巴萨后卫线的距离,得以从容控球,选择进攻内容。

小白已经做出了犯规的动作(背后非常小的伸脚动作),但迪玛利亚并没有摔倒,而是摆脱之后稍作调整,突然选择弧线球远射。此时大巴黎又是两翼展开,巴萨的防线就像一张破网。

只输两个球的话,以MSN的能力,在诺坎普扳回来实非难事。输四个球,恩里克这口锅,可就躲不掉了。长长三年时间,巴萨沉浸在MSN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光环里,没有找到第二个马斯切拉诺,也没有找到第二个小白,今天这场失利,输得一点儿不冤。


user avatar   wd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赛前和朋友闲聊,一致的观点是:巴萨全队如果不觉得这是两场共180分钟的比赛,战略上就已经陷于被动。现在的巴萨依旧拥有无敌MSN,但三中场禁不起冲击,拉基蒂奇连续比赛之后竞技状态下滑、小白和小马哥多伤,图兰和安德烈-戈麦斯没有获得充分的信任,也没有找到自己在队中的位置,这个弱点只要被抓住,就会遭遇失败。

这场比赛再次论证了“拳怕少壮”的政治正确。巴萨中后卫乌姆迪迪的确应该背锅,但让他付全部责任,那就是不客观的评价,乌姆迪迪身前从来没有过像样(先不说有效,只说是否像样)的防守屏障,面对大巴黎从本方三十米区域到对方三十米区域的纯动态进攻方式,巴萨的防线一直处于两难当中。

如果中场压上太快,三条线的间距过大,迪马利亚和德拉克斯勒依靠绝对的有球能力突破三中场之后,能在后卫线身前觅得大片开阔地。

如果三条线保持紧凑,为了保证给予MSN更多的进攻资源支持,后防线势必要往上提,大巴黎的反击同样能在巴萨防线身后觅得大片开阔地。


埃梅里抓住了第一种可能。开场就祭出了长达65分钟的一波流:

第2分钟,前场多达6人围抢布教授,仅过了30秒,拉比奥特又在左路铲翻内马尔,3分半的时候,维拉蒂中圈附近两次铲抢,策动三人反击直扑巴萨身后的开阔地,第6分钟,迪玛利亚斜线传球,卡瓦尼左路插上,射门被挡——仅仅6分钟的试探,就赌对了巴萨的最大命门:

奔跑能力太差。

其次,才是主教练的应对。6分钟就被埃梅里看穿,被大巴黎首发11人都穿,而恩里克自己,却没发现比赛的走势一开始就变了。联赛六球大胜阿拉维斯,几乎有90%的可能意味着国王杯冠军唾手可得,三天以后面对气势汹汹的大巴黎,劈头盖脸长达60分钟的逼抢一波流,战术陌生感大到无以复加,球员的心理落差肯定会有,但是球员想不明白,难道主教练也想不明白吗?


很多人说,有了MSN组合,巴萨教练席栓条狗也能夺冠,现在呢?

并不是站在指挥区当个吉祥物,看着MSN潇潇洒洒地刷数据,就能自诩为球队领袖的。

大巴黎对防守的专注,夸张到什么程度:

比赛前65分钟,马基尼奥斯、金彭贝身前始终有维拉蒂和拉比奥特两人,前卫线和后卫线的间距非常小,4-5-1的防守阵型将禁区弧顶一带封得水泄不通;

得益于维拉蒂和拉比奥特迅速的横向、斜线移动协防,迪马利亚、马图伊迪、德拉克斯勒在前场实施高位逼抢,在中圈、在本方三十米区域主要围抢小白和布教授,逼迫皮球向边路转移;

球到了内马尔或者罗伯托脚下,更成为重点压迫对象,绝大多数时间内,罗伯托要承受来自德拉克斯勒和马图伊迪的压力,甚至卡瓦尼也会不时跑来显露一下存在感。


大巴黎逼抢的重要棋子是马图伊迪和拉比奥特,充分发挥了两个人奔跑好、拼抢能力强的优势。区别在于,马图伊迪的逼抢范围几乎覆盖了巴萨前场,高位逼抢、中圈压迫的时候,布教授或小白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这样的奔跑强度非常恐怖;而本队回归阵地战态势下,他主要盯防的人只有:

梅老板。

拉比奥特则是纵向回追、对有球人员的贴身逼抢,减轻了维拉蒂的负担,也给了迪玛利亚和德拉克斯勒足够的回防时间,这五个人位置一站稳,巴萨想要变节奏就千难万难。


大巴黎火力全开的进攻,建立在不惜体能的前60分钟高强度奔跑、高强度防守之上。相比乌姆迪迪,临时被调上一线队的金彭贝身前都是队友,幸福感爆表,一战打出了前所未有的个人高水准。包厢里的蒂亚戈-席尔瓦赛前主动示弱、猛夸梅西,比赛中镜头给到他的时候,一脸严肃——

没了我球队“还能”打得这么好?这……那……我真的要去广州恒大淘宝和斯科拉里会师了?


埃梅里执教阿尔梅里亚、瓦伦西亚、塞维利亚时期内,没少和巴萨交手,就是因为执教的西甲球队多,对巴萨的认识比别人更为深刻。本场比赛一开始就脱离了巴萨的控制范围,重点之一,还是大巴黎上上下下的奔跑,将90分钟的比赛变成了毫无悬念的65分钟。这个时间段内,从局部到整体,基本没有巴萨的节奏,弱点一览无遗。


巴萨关键位置上缺了两个人。马斯切拉诺和拉基蒂奇不首发,巴萨中后场的跑动能力、防守强度、协防成功率,直接下降不止一个档次,梅西不回撤的时候,这两人还能很好地串联前场,梳理进攻方向,平衡攻防投入的资源配比,说难听点,至少让巴萨少输两个,回到主场还有翻盘的可能。

这两人的缺席,直接让布斯克茨防守薄弱、逼抢能力不足的天花板摆在摄像机镜头里,呈献给无数熬夜的球迷。如果第二个球主要是梅西中场丢球的话,那么第三个丢球,布斯克茨中路的防守缺失是最主要的责任。


梅西作为球队核心,整场比赛跑动太少,也不兴奋。只不过,球场上的现实非常残酷,他在前场没有持球空间,是因为队友拉不开纵深,和他也很难形成呼应;回到后场来持球,被三个人扑上来围抢,布教授在哪?在身后十几米以外的地方和后防线站在一起。

宇宙队不是没有机会,机会一开场就出现了。拉比奥特兴奋过头铲翻内马尔直接吃了黄牌,随后他居然平平安安地打完全场,竟然没有一名巴萨的进攻球员对他进行诱杀。15分30秒,内马尔被踩伤了以后,咬牙坚持,巴萨唯一的提速点也消失了。

大巴黎的双翼活动范围之大,第一个进球就能体现出来。德拉克斯勒从左肋直接横跑到右肋,接迪玛利亚的斜线传球,突然变向突破。乌姆迪迪对此毫无办法,布斯克茨不回收,他只能独自面对德国人的正面进攻。不犯规就突进去了,犯规就送了任意球让迪玛利亚开斋。

在紧随而至的定位球防守方面,巴萨又遭遇了大巴黎凶狠的拆墙战术。

走了伊布奉先,卡瓦尼获得了更多的进攻资源倾斜,解放的不仅仅是他的活动面积(这厮的体能真是一个怪物),还有持球选择。卡瓦尼的威胁在于,他的无球牵制比有球牵制更大,特别是压迫整条巴萨防线后退,在这条防线身前呈现出的5-7米空间内舒舒服服地站着迪玛利亚、拉比奥特、马图伊迪、德拉克斯勒当中的1-2人,还拥有丰富的进攻选项,才能凸显出一名特点欧化的乌拉圭中锋(有球在脚下的时候他甚至能错失单刀)的战术价值。

巴萨两条线之间的空当太过于明显,维拉蒂、迪玛利亚、拉比奥特先后做出尝试,直线和斜线的传球总能找到位于小白和布教授身后的接应点。就算没有第一时间形成决定性的突破,大巴黎的持球队员也能通过很高的奔跑到位率,从容组织传递,不断拉扯巴萨的防线,直到出现更好的机会。

上面两张图,是卡瓦尼回撤接维拉蒂直传球的过程。乌拉圭中分随后将球回传给马图伊迪,进行分边再组织,但巴萨的中场已经回撤,对主队的压迫威胁就会变小。多次这样的纵深穿插,足以确保大巴黎的整体推进。

因为有奔跑能力,才有了这5-7米的空间,体现出客队前卫线防守的薄弱,让主队具备向前的足够纵深。迪玛利亚也好、维拉蒂也罢,每一次直线和斜线的策动,都把战火烧向巴萨半场——推进10米,巴萨的中场就要多跑10米;跑不快,空当就会出现;空当出现,就被反击;被反击,就有丢球的风险。

就算巴萨通过边路传递获得进攻的突破口,大巴黎无论在禁区内外,都有足够的人数优势,压缩对手的进攻空间。

转入防守态势,大巴黎通常是拉比奥特担任单后腰,主要保护有球侧,缺乏更大的覆盖面。这是主队极少极少露出的空隙,巴萨也没能转化为进球。

梅西很少能在弧顶一带获得皮球,也就是说,除了穆尼耶专注于对付内马尔,马尔基尼奥、金彭贝、库扎瓦根本无需等到梅西脚热,才去领教他的威力。巴萨的进攻能把大巴黎的两条防线压扁,可是也只做到了到这一步。

在第二个进球的反击态势下,边后卫阿尔巴上前过深,小白在对方发起反击时,没有第一时间战术犯规,布斯克茨只能补到中后卫的位置上,维持正面防守人数。后卫线面前是完全没有保护的,德拉克斯勒甚至没有任何的突破,攻门得手。

下半场开场,维拉蒂发现巴萨的防守问题依旧,这时已经两球在手,他反而不着急了,更为淡定地梳理全队的进攻。加上开场10分钟,巴萨的奔跑强度没有明显改善,甚至让主队在面对高位逼抢的时候,打出了匪夷所思的绝妙反击。

对巴萨奔跑强度的测试,下面两张图可以证明。

埃梅里站在指挥区,看着弟子逼抢内马尔,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除了后方的小白,内马尔身边的队友,几乎都有大巴黎的球员跟着。

甚至在梅西持球的时候,只有内马尔是很好的接应点。阿尔巴不见上来,巴萨三前锋、三中场彻底远离了后卫线。

此时的大巴黎还没有力竭啊。第三个球基本就是遛猴一样的传跑表演啊。

库扎瓦果断前插之前,巴萨的确是通过高位逼抢把拉比奥特往边路压,只不过这个时候,巴萨的三条线严重脱节,紧跟马图伊迪的是布教授,他身后10米之内,竟然没有一名巴萨球员,也就是说,如果安德烈-戈麦斯、布斯克茨、罗伯托三个人形成的包围圈能成功断球,在他们的旁边,没人能迅速接球转移,并向前场的小白输送直线。

布教授为了盯防马图伊迪,被带离了中路,突然插上的库扎瓦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控球视野,还为这次反逼抢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无人防守的出球点。简直棒呆!

库扎瓦持球推进了至少35米,回防的是安德烈-戈麦斯,而不是布斯克茨。迪玛利亚极为聪明地在推进当中突然停下,拉开了和巴萨后卫线的距离,得以从容控球,选择进攻内容。

小白已经做出了犯规的动作(背后非常小的伸脚动作),但迪玛利亚并没有摔倒,而是摆脱之后稍作调整,突然选择弧线球远射。此时大巴黎又是两翼展开,巴萨的防线就像一张破网。

只输两个球的话,以MSN的能力,在诺坎普扳回来实非难事。输四个球,恩里克这口锅,可就躲不掉了。长长三年时间,巴萨沉浸在MSN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光环里,没有找到第二个马斯切拉诺,也没有找到第二个小白,今天这场失利,输得一点儿不冤。




  

相关话题

  家用电脑装 Linux 系统能否在防止孩子玩游戏的同时满足他们 「查资料」的需求? 
  想买个域名然后搭建一个网站,需要哪些东西?,特别是主机服务器问题,请有经验的帮指点下,谢谢了 
  Linux内核代码算屎山吗? 
  何为文件系统,何为根文件系统? 
  为什么国产操作系统总是基于现有 Linux 内核,而不是从零开始开发一个操作系统? 
  Linux服务器搭建了一个PHP项目,结果内存一直在飙升,进程池里看不到异常,有没有大神帮忙解决下? 
  如果世界上某种操作系统马上消失,消失哪种操作系统对世界的冲击最大? 
  作为一个 Linux 用户你会使用 PowerShell 吗? 
  Linux 是否比 Windows 省电? 
  为什么 苹果Mac 电脑不粘贴 Intel 标志? 

前一个讨论
怎样看待王垠的《我和 Google 的故事》?
下一个讨论
你认为最好看的 Emacs 配色方案(color scheme)是哪款?





© 2025-0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