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到底合法吗? 第1页

  

user avatar   raymond-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周学东刚好在《新世纪》周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民间借贷辨法”magazine.caixin.com/201,谈民间借贷的法律问题,我就不重新发明轮子了:

关于企业之间的借贷,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并无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是,最高人民法院1990年颁布的《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有清晰的界定,其第4条规定:“企业法人、事业法人作为联营一方向联营体投资,但不参加共同经营,也不承担联营的风险责任,不论盈亏均按期收回本息,或者按期收取固定利润的,是明为联营,实为借贷,违反了有关金融法规,应当确认合同无效。”

1996年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第21条规定:“贷款人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第61条规定:“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之间的、以营利为目的放贷行为,法律原则上不予支持,即不予司法保护,发生纠纷时,法院可以认定借贷合同无效。

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也规定,“企业有关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这里所指的“有关金融法规”,当时并不明确,实践中实际上就是指《贷款通则》,别无其他“金融法规”。但是,《贷款通则》有关企业之间借贷行为的禁止性规定是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也并非“一律不得”;另外“国家规定”是什么规定,从目前看并不明确。在研究修改《贷款通则》过程中,各方面分歧意见比较大,但多数意见建议废止这一规定。

由此可见,在中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对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法律并不强制禁止;“金融法规”体现为有条件的禁止;但是,一旦发生纠纷,法院根据具体情节,可以判定借贷合同无效,对此类借贷行为不予司法保护。也就是说,对这类行为,法律奉行“不禁止、不保护”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由于企业之间借贷活动大量增加,司法机关对企业之间借贷关系合法性的认识已经发生变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在处理此类借贷纠纷时,借贷本金受法律保护,出借人有权要求借入方偿付。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闽江学院全面禁止外卖一事? 
  如何看待一宝马女狂殴外卖员,此行为承担那些法律责任? 
  将来国家会收取单身税吗? 
  如何看待《扫黑风暴》资源被泄露? 
  如何看待美国政府逮捕中国「猎狐」人员,后续会如何发展? 
  因买炒粉,女子街头遭未婚夫殴打并被要求返还 13 万元彩礼,如何评价此事? 
  如何看待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福建惠安两起奸淫幼女案判决了,你认为量刑重了还是轻了?为什么? 
  路过一辆窗户没降下来的车,好心打挪车电话提醒车主,过了不久车主回电话表示东西丢了,怀疑我拿的,怎么办? 
  如何看待斐讯 0 元购崩盘后,投资者集体到京东维权? 

前一个讨论
请问有人知道日本电通公司去年在全球的营收数字吗?以及电通中国近几年的营收?
下一个讨论
设计调查乡村社会变迁的问卷,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