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海瑞」这样的人物形象? 第1页

  

user avatar   a-niu-39-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回答是一派胡言。什么奇葩,教条主义,无用,都是人云亦云的对海瑞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印象不仅仅是海瑞才有,事实上类似的刘备是伪君子,刘邦是懦弱小人之类的,都是这样的刻板印象。

这种刻板印象流传广泛的原因很难说清。对于海瑞而言,主要是因为两本书的盛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那本书就是写读后感,说海瑞是个好人但是无用,不值一提。黄仁宇表面写海瑞较为客观,但是实则还是对海瑞报以轻视不屑的态度。他试图将海瑞作为标本来论证道德不适用于治国,因此实则早已主观性的否定了海瑞。他提到了海瑞判案的道德原则,却没有描写海瑞当时身处的窘迫环境,说海瑞任南直隶巡抚是要挟内阁得来的,却不知当时朝廷试图在江南实施一条鞭法的决心。(之前我说《万历十五年》记载海瑞杀女,是记错了,经

@火焰骑士

指正,万历十五年虽然述说了海瑞的娶妾死老婆等私生活,但并未提到海瑞饿死女儿)

另外海瑞饿死女儿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可以看知乎另外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海瑞饿死女儿这件事儿?其中

@刘三叔

的回答。

这件事情的出处来自两本野史笔记。简单而言,海瑞饿死女儿这件事的真实性和乾隆是汉人的真实性一个等级。

当然,我的意见《万历十五年》在大局上还是一本好书,但是黄仁宇先生的历史细节并没有处理好——此点依然不变。

至于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只能说作为了解明朝的通俗读物是很优秀的。

——————————————————————————————————————————

那么历史上的海瑞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这里结合明史分析一下。

1.首先海瑞是不是一个教条主义的迂腐分子?

第一段: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

供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雚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就是胡总督儿子假自己老爹的威名为非作歹,竟然作到了海瑞的地盘上。海瑞说胡总督是好官,他儿子也肯定是好人,这不是他儿子——就把胡公子一路收的红包全缴库了。胡总督知道这件事后,也只有捏鼻子认了。

第二段: 隆庆元年,徐阶为御史刘康所劾,瑞言:“阶事先帝,无能救于神仙土木之误,畏威保位,诚亦有之。然自执政以来,忧勤国事,休休有容,有足多者。康乃甘心鹰犬,捕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人韪其言。

//这个事情要放在大背景下看。徐阶在嘉靖年严党把持朝政时期为了保全清流,对严嵩委曲求全,写青词(写给神仙的词),盖道观,溜须拍马都干全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隆庆年,高拱和徐阶争夺权力,高拱为了搞倒搞臭徐阶,指挥自己的小弟把这些老账都翻了出来(其实高拱也干过这事,不过他以为没人知道)。这时候海瑞就出来说公道话了——徐阶确实这么做过,但是可以理解。何况他上位以来,忧心国事,宽宏容人,是个好宰相。刘康甘为高拱的鹰犬,为了政治斗争而颠倒黑白,是个人渣。(你如果现在以为海瑞是徐阶一派的,naive)

这两点足以看出海瑞完全不是一个迂腐分子。他能妥善处理上司儿子胡作非为的问题,面对徐阶在大环境压力作出的丑事也能理解和支持,怎么能说是一个教条主义者呢?当然这两段也体现了海瑞的一个重要问题,下文会讲。

2.海瑞是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

第一段:瑞锐意兴革,请浚吴淞、白茆,通流入海,民赖其利。

//这段话在明史里写得很短,但现实意义很大。(中国的史书往往对官员做的实事轻描淡写,对其政治斗争上的行为则写得很详细。)吴淞江的治理,在古代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大难题。在永乐年间,明朝还国富民强的时候,就有过吴淞江的治水工程。其治理费用,被当时的工部尚书夏元吉也惊称浩大。夏元吉后来因为方针错误,治水工程其实是失败了。江南水患也一直不靖。到了海瑞当应天巡抚的时候,明朝穷的连百官薪水都发不起,江南又发大水饥民无立锥之地——但是海瑞想出了后世罗斯福新政时以工代赈的办法,反正就是把能要到的钱都要到,具体我就不说了,然后让饥民们通过干活来换取钱粮。

至于治理成果,大家可以看百度百科吴淞江的一段:到1569年,海瑞主持吴淞江治理时,判断“黄浦夺淞”趋势无法逆转,遂确立“由黄浦入海”的方针,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为患江南百年的水患从此被清,这份能力这份功德我不知道大明朝有多少官吏可以做到?

第二段: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油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

//这里讲的其实主要是海瑞搞一条鞭法,丈清田地,退田于民的事情。你看徐阶又出来了,按说徐阶救过海瑞,海瑞又为徐阶说话,这两个人是不是一帮的?当然不是,徐阶家里多有钱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据说徐阶家里有24万亩地,可能有夸大但估计不会少于15万亩,15万亩是什么概念,这就是整整100平方公里的地啊,现在整个上海也就6000平方公里,这就是当朝宰相清流之首的家产。由此可见江南的土地兼并到了多么严重的地步。这也就是为什么江南这种鱼米之乡一发水患就饥民遍地。

海刚峰大人看到这张情况必然是忍无可忍,这里又要题外话一句,很多人提起一条鞭法就想起张居正,但一条鞭法并非张居正提出的,在其之前,已经高拱,海瑞等人在实践一条鞭法。海瑞是个”认理不认情"的人。他公私特别分明。这也就是我前面说的海瑞的大问题。——徐阶是救过我没错,我也很感激。徐阶被冤枉了,我就为他说公道话。但是如果徐阶兼并土地,危害到了百姓和朝廷,我就一定要查你。你对我有恩是一回事,你有没有罪又是另一回事

海瑞清田的结果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你从老百姓的角度看,就是天大的好事;从士绅的角度看,就是天大的恶事。至于里面经常被人诟病的断案十屈,我后文会讲,这里面有复杂的原因。海瑞到江南主政清田,其实是隆庆和高拱将其作为捅开江南士绅大本营的一把无上利剑。江南士绅力量最为强大,兼并田地沆瀣一气,朝廷要搞新政,就必须要在江南打开局面,而这个人选,非海瑞不行,海瑞是大明朝的最锋利的宝剑。而海瑞也确实做到了。而局面一打开,海瑞作为牺牲品,也就被调走了。

但是海瑞知不知道朝廷的用意吗?他知道的。知不知道自己是牺牲品呢?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依然会义无反顾的去做,因为他心里没有自己的前程,只有百姓和朝廷的生计。

——————————————————————————————————————————

上文已经证明了,海瑞既是一个思维灵活的人,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但为什么大家都远离他妖魔化他?原因我上文也说到了,因为他是一个真正做到“认理不认亲”“公私分明”的人。这种人在中国这种人情社会自然是混不开的。海瑞明不明白呢?他是明白的。海瑞其实什么都明白,只是乐意不乐意这样做而已。

这种人,对于老百姓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员,是青天大老爷。对于其同事,下属,亲朋,上司来说,就是噩梦。我很佩服海瑞,但如果要海瑞作为我的朋友,我是受不了的,因为海瑞不讲私情。中国人都是这样的,每天抱怨这个社会讲人情讲关系,可真遇到一个不讲人情的人,就必然恐惧他远离她甚至妖魔化他。

有些回答中将张居正不重用海瑞作为证明海瑞无用的理由。这是不当的,因为不管是张居正还是谁都不会喜欢海瑞这样的下属。他们喜欢的是那种”有恩必报“的下属,就是我对你有恩,你就要对我忠心耿耿,哪怕我犯了错你也要假装看不到,包庇我,甚至帮我去做。而海瑞不是这种人,张居正作为政治家,是很有才干令人钦佩的人,但其在私德和公德上同样有亏。比如每餐山珍海味,收纳戚继光送给他的美姬,坐三十二人抬的大轿等等。他把海瑞找过来当下属,不是自虐么?

海瑞能理解一个人在被逼无奈的环境下做的恶事,比如徐阶拍嘉靖马匹。但是他不能原谅因为欲望而做的恶事。比如张居正坐三十二人抬的轿子,难道两个人抬的就坐不了?自己走就不行?

海瑞即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好官。只是他太有原则,不适合在中国这个官场当同僚,如果他生在国外,甚至生在现在,他信仰的不是论语而是宪法,可能过几十年就是中国法治的奠基人。

———————————————————————————————————————————

关于海瑞在江南清田时,非常令人诟病的断案问题,这也要放在大背景下来看。

江南土地兼并到了怎么样令人发指的地步,我上文已经说过了,徐阶一家就占了今天上海六十分之一的田地,要是换到明朝的松江府,可以说徐家至少占了一府十分之一的田地。他们不用交税,不出劳役,积累庞大的财富然后埋在地下。以徐家为首的江南士绅已经成了大明朝的巨大毒瘤,吸百姓的血,吃朝廷的肉,更可气的是他们自诩清流,代言正义,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

海瑞独自面对的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远比严党,建州女真,蒙古鞑靼可怕几十倍,他们朝廷上拥有庞大的官僚集团,文化上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地方上爪牙成群,杀人使笔端,不动声色可以让你遗臭万年。

海瑞要清田于民,让老百姓都拿着证据来告这些士绅,根据吴晗先生的《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当时松江八万多户,几万户人口告乡官夺产。海瑞一个个仔细审查,他审的过来吗?

我上文说过,海瑞是个做事能变通的人,他提出的“其冤屈兄长,宁愿冤屈弟弟;与其冤屈叔伯,宁愿冤屈侄子;与其冤屈贫民,宁愿冤屈富民;与其冤屈愚直,宁愿冤屈刁顽”就是一个在这种群情汹汹,牛蛇混杂的情况下,不能说最适合但比较适合的审案办法。

同时海瑞也并非不讲证据,他提到两造具备,五听三讯,狱情亦非难明也。然民伪日滋,厚貌深情,其变千状,昭明者十之六七,两可难决亦十而二三也。二三之难不能两舍,将若之何”这段话的意思便是,案情实在难明,再用上述的审案方法。

不然呢?就是换到今天的科技水平,要你几个礼拜仔细审几万个案子不出冤假错案?谁审的过来?

这也就给了那些士绅们机会,他们召集起自己的爪牙,让那些麾下的地痞流氓都去告状,当时条件有限,人力有限,海瑞难免就被骗过去了,然后他们再大声喊冤,说海瑞枉法,说海瑞乱政,士绅们自导自演想把海瑞逼下台去。

最后海瑞光从徐家就清出了四万亩地还给了百姓,但是前文说过,徐阶一家有至少十五万亩的田地,为什么海瑞不继续清下去了?

因为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于是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

只能一声长叹。

——————————————————————————————————————————

虽然海瑞被变相罢官了,但这依旧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海瑞以一敌万,斩将于万军丛中,堪比关张。为后面的高拱张居正改革打了下良好的基础。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大气魄?怎么样的大手腕?每当我想起海瑞,想起那个举人出身的淳安知县,想到他在江南,一个瘦弱而挺拔的身影,独面大明朝最庞大的利益集团——千军万马,明枪暗箭,鬼魅魍魉,刀光剑影,都敌不过那股至刚至阳的天地正气!

世间再无海刚峰。

——————————————————————————————————————————

关于李贽对海瑞的评价,要更正一下,有朋友发我一关于潘叔明教授写得关于此的文章,我将其节选如下。

李贽所说的”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以任栋梁者“并非海瑞,而是黄仁宇的误读。这既可以从审读《八物》篇原文来证明,还可以李贽论及海瑞的其他言论来证明。

傲霜雪一句见于李贽的《八物》之中,原文是“夫青松翠柏,在在常有。经历岁时,栋梁遂就。噫!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与果木斗春,则花不如;与草木斗秋,则实不如。吁!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世有清节之士,可以傲霜雪而不可任栋梁者,如世之万年青草,何其滔滔也。吁!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

这句话如果文史功底不足,草草读之,会误以为李贽在说海瑞是万年青草,然而并非如此。这段文字分四个层次:从“夫青松翠柏”到“安可以其常有而忽之”,是第一个层次;再到“安可以其不如而易之”,是第二个层次;再到“又安可以其滔滔而拟之”,是第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最后一个“之”字都是指首句的“青松翠柏”。最后展开第四个层次“此海刚峰之徒也是亦一物也”作结语,与上句的最后一个“之”字的含义相衔接,又与首句“夫青松翠柏”呈首尾玄合之势。一气呵成。可见“海刚峰之徒”为“青松翠柏”无疑。

如果这有点乱,请看李贽在寄答耿太中丞》中一文写道,吾谓欲得扶世,须如海刚峰之悯世,方可真扶世人也。

同时李贽《续藏书》中的海瑞传记。这篇传记详叙了海瑞在江南打击官绅豪右、反对官僚特权的事迹自是士大夫名贪暴者,多窜迹远郡以避,小民始忻忻有更生之望也。”赞扬海瑞如何得到人民的拥护“至今小民得保守田业,相率绘公像而尸祝之,比比也。”海瑞罢官十几年后,万历想要起复海瑞却遭到朝中权势者的阻挠,对此,李贽加了两个字的批语:“可恨!”海瑞被连升三级为南京都御史,天下正派人“举手相庆”,而朝中的“小人之不便者”则纷纷上书皇帝,对海瑞“诋之甚力”。对此,李贽又写了一句评语,斥之为“真小人之见”

根据以上李贽的亲笔所写,其对海瑞的态度——究竟是万年青草还是栋梁显而易见。

原文: 潘叔明,许苏民:《万历十五年》对李贽著作的误读

完。

——————————————————————————————————————————

注:水平不足,写长文自然会出现各种问题,请大家海涵并指出问题,我乐于更正,但我私以为我这文的主旨并没有错误,能介绍给大家海瑞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同时我也没想要搞倒搞臭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好书,但历史细节并没有处理好——这是我一开头就表达的观点。


user avatar   zui-ai-l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后一次在帝国官场复出的时候,海瑞已经72岁了。


这个年纪,在当时人看来,大半截身子都入土为安了,能整出什么名堂?


但是,海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不折腾,还活来干嘛。


皇帝一召唤,他毫不犹豫,立马北上。


这是万历十二年(1584)年末。


此前,他在家闲居了16年,比谁都渴望重返官场,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海瑞的新职务是南京吏部右侍郎。由于尚书未到任,事实上掌管了南京吏部。妥妥的二品大员。


岁月催白了头,却依然没有磨平心中的棱角。


海瑞还是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他对南京官场弥漫的歪风邪气极度不满,颁布了《禁革积弊告示》。


但由于多方掣肘,执行效果并不好。


海瑞使出看家本领,直接给万历皇帝上疏,痛骂“诸臣皆是贪风俗中人”。


他祭起了明朝的根本大法《大明律》,说这部法律被荒置太久了,做官的有好处尽管捞,人人都在捞,捞得心安理得还风险全无。


他说,贪风太盛,不是一味甘草、两句乡愿能遏制得住,要下猛药。


又说,本朝开国皇帝已有法律摆在那里,贪污八十贯以上,处绞刑没商量,还要剥皮实草,这样才能触及灵魂。


据说,有个官员家里搞堂会,请了戏班来演出,海瑞要对其施以杖责。


大小官员们不淡定了。他们排着队上疏弹劾、攻击海瑞,强调这是两条战线的斗争,务必要把他搞倒为止。


这场“倒海运动”声势很大,惊动了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亲自下了两个结论:


一、关于要不要革海瑞的职。


他说,海瑞的言论虽然“有乖政体”,“词多迂戆”,但作为老同志,还是可以原谅的。


二、关于要不要调离现任岗位。


他同意吏部的建议,海瑞节操是好的,但做事方法不对头,不能得到广大官员的拥护,不宜出任要职,还是做回都御史这样的虚职比较合适。


万历皇帝的原话是:“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


看到没,如今史学界最为流行的评价海瑞的观点,其实都是从万历皇帝这里来的:


海瑞迂腐可笑,是清官但不是能臣,做事水平有限,给他加一个道德模范的荣誉供着就得了。


问题来了,海瑞真的只是中国版的堂吉诃德,勇气可嘉而特别可笑吗?


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而被刻意抹黑?



1



海瑞的一生经历过三起三落


第一“起”,是从福建的县学教谕直接晋升为浙江淳安县令。


也就是,花了4年时间,从不入流的帝国小官员,成了七品官。


虽然那一年海瑞已经45岁,鬓角发白,但对他来说,这个进步还是相当快的。


因为海瑞学历低呀,他只是个小举人出身。


在“举人多如狗,进士满街走”的年代,他要不是走了狗屎运,赶上嘉靖前期励精图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政,恐怕一辈子熬到头也就是基层公务员退休了。虽然他后来把嘉靖皇帝骂得狗血淋头。


很多人说,海瑞的晋升源于“狷介”的名声。“笔架先生”嘛,上级官员到学宫视察工作,海瑞的左右副手叩头拜见,唯有海瑞站在中间,只拱了拱手。


还有人说,海瑞的这次晋升,是因为有个福建的高官撑他。正直的人总会得到命运的眷顾嘛。


都算是吧,但还少说了根本的一条——海瑞本人在学谕的位子上,干得确实不赖。


他重申学宫要培养学生的“浩然之气”,一口气订了60多条教约,整顿校风校纪,狠抓教学质量。对教官与学生相当严厉,被称为“海阎王”。成绩还是很显眼的。


说到底,是能力,也只有能力,才打开了像海瑞这样无背景、无学历、无硬通货的“三无”小官吏在帝国晋升的通道。


在淳安县令任上,海瑞干的事情更为大快人心。说得最多的事情有两件:


第一件事,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公费旅游到淳安境内,作威作福,凌辱招待所所长。海瑞让衙役把他拘了,吊打一顿,没收他随身携带的大量现金充公。


完事之后,海瑞给总督写信,先是把胡宗宪平时提到的要清廉奉公,不要搞裙裙带带,不要打胡某人的旗号干枉法之事等讲话精神复述了一遍。


然后笔锋一转,说竟然有人假冒胡公子,败坏您清誉,现已缉拿到案,请您亲自发落。


最爱君直觉,胡宗宪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心中有一千只草泥马跑过,不是跑向海瑞,是跑向他儿子。


没办法呀,人家一个小县令不仅胆子大,水平也着实高。事办了,话说得滴水不漏。我堂堂一个帝国总督,是可以以权压人,把海瑞办了,但那不等于抽自己嘴巴子吗?


这就是海瑞的本事,让总督大人吞了苍蝇,却不敢当场发飙。


第二件事,左副都御史鄢懋卿受命清理盐法。京官下到地方,免不了吃拿卡要。


但这位钦差大臣还要标榜俭朴,沽名钓誉,出发前特意发了通令,说本院“素性简朴,不喜承迎。凡饮食供账俱宜简朴为尚,毋得过为华奢,靡费里甲”。


这就给了海瑞公开抵御京官盘剥地方的机会。


鄢都院尚未到达淳安,已经接到海瑞的禀帖。


禀帖把通令的原文节录于后,再接着说:我打听到了,您南下所过的地方,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费银三四百两,并有金花金缎在席间连续奉献,其他供账也极为华丽,连小便器都是银打的。


最后,海瑞在禀帖中善意提醒鄢大人,要抵挡住这些别有用心的地方官的阿谀恭维,免得被他们坏了名声,巴拉巴拉说了一通。


鄢懋卿接到禀帖以后,也是跑着草泥马,吃着苍蝇,但就是没敢进入淳安,绕道他去了。


从这两件事,完全可以看出海瑞的办事风格。


胡宗宪和鄢懋卿,都是当今权相严嵩的马仔,位高权重,谁都不敢得罪。但我海瑞就把他们得罪了,怎么着?把他们得罪了也不算什么本事,关键是,把他们得罪了,他们还拿你没辙。这才叫真本事。


所以,海瑞真不是一个迂腐的清官。


他对抗官场潜规则的斗争手法其实很高明的,既坚持了原则,又做到了自我保护。


三年知县任满,吏部预备提升海瑞任浙江嘉兴府通判。



2



海瑞的第一“落”,就发生在此时。


拟提拔期间,他遭到了反扑。


有御史罗织罪名弹劾他,结果,他被调出了浙江,转任江西兴国知县。


严格来说,这算平调,不算“落”。但因为原来有升官的预期在那里,再加上兴国比淳安更落后闭塞,所以是明里平调、暗中降职了。


有人搞鬼。


各种证据显示,鄢懋卿充当幕后黑手、搞打击报复的嫌疑最大。


但如前所述,海瑞的斗争技巧了得,这次受到打击报复的程度,只能算是轻微伤。


鄢大人再有权势,也无法将他夺官、充军、流放呀,虽然心里想得很。


对海瑞来说,换个地方做一把手而已,这有什么!他不贪污,不受贿,到哪都是自己种菜,沿海和内地有什么区别。


所以,海瑞压根儿没有受迫害感。


只要不褫了他的官,他就干得欢。


到了兴国,下车伊始,他就开始动真碰硬。


针对当地政商豪门大量隐瞒土地的状况,他下令重新丈量土地,核实帝国赋税。


他还推行司法公正,照例拿大老虎开刀。


退休高官、原兵部尚书张鳌的两个侄子在兴国巧取豪夺,被告发后竟无罪释放。海瑞重审案件,有一堆官员来求情,教他要识做。


海瑞顶住巨大的压力,将二人连打带罚,当地百姓拍手称快。


随着光辉事迹越来越多,海瑞的名声一路看涨。



3



在兴国干了一年多,海瑞迎来人生的第二“起”


吏部的升迁调令说他工作出色,升为户部主事,级别为正六品。


关于他的这次升迁,同样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权相严嵩倒台后,帝国官场普遍认为,海瑞当年不怕得罪严嵩的超级马仔,是真正的孤胆英雄,理应升官。


另一种是,兴国乃至江西地方上的乡绅,通过权力运作,把海瑞“礼送”出境。你不花钱打通关节,我们凑份子替你花。我们这庙小,经不起你深挖,求你升官到京城吧。


不管哪一种原因,海瑞都是“被动”升官。


户部主事这个闲差事,困不住海瑞为国为民操心。


仅仅一年后,嘉靖四十五年(1566)二月,屁股才坐暖了,海瑞又开始了大折腾。


对,他上了那道留名千载的“骂皇帝疏”,即《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从他上了这道疏之后,就存在很多误读。这种误读包括两方面:


第一,后来人的误读。


学历史的人都说,海瑞这样做是典型的人到中年,是一个迂腐的老愤青。


没错,海瑞上疏诤谏是爆了很多猛料,连同嘉靖皇帝的私生活都指指点点。这样骂皇帝,确实千古未有。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没留意到,如同前面的几次小试牛刀一样,海瑞同志是讲究讲话技巧的。


不要只注意到他在疏里骂皇帝,还要看到他的行文都是以质朴忠臣自居,而且一来就说嘉靖皇帝的天资把汉文帝甩开了几条街,只要皇上稍微“振作”一下,就直追尧舜了等等。


好话坏话轮着说,亦捧亦踩,字里行间都是一曲忠诚的赞歌,这才是嘉靖皇帝最终不忍杀海瑞的原因。


嘉靖一遍遍重读海瑞的奏疏,一会儿气炸了,怒骂海瑞是“畜物”;一会儿理智又回来了,说海瑞自比比干,但我怎能做商纣王啊!


海瑞的人情练达程度,绝对远超我们对他的成见。


他称得上是怼人文本写作的大师。


第二,当时人的误读。


海瑞这道疏在当时就很出名,至少在京官的圈子里人人皆知。以他们当官的智商,不至于读不出海瑞这道疏除了“骂皇帝”之外的另一个重点——“骂百官”。


但是,读过的大小官员,却都进行了选择性记忆处理,刻意回避海瑞“骂百官”的内容。


海瑞在疏中对全体官员的麻木和贪贿之风进行了强烈谴责。


他指斥全体官员说,皇帝热衷醮修,你们也跟着怂恿起哄,进献天桃天药,上表祝贺,取香觅宝,坏事没少干。皇帝有迷途的时候,你们不是给他指南针,而是跟在后面制造更大的浓烟,这不是欺君之罪是什么?


海瑞还向嘉靖皇帝揭露了所有官员因循苟且、贪赃枉法等种种行为,说严嵩被抄没后,吏治并无改善,反而贪得更厉害,做事更不认真、不尽职。还不如以前呢。


皇帝好歹还给了一个“不做商纣王”的表态,帝国的高级官僚们却没有一个人认真对照海瑞揭示的问题,反躬自问,深刻检讨。


他们用海瑞“骂皇帝”的简单归纳和故意误读,来掩盖官僚体系的集体贪贿和失职,转移目标。


帝国官场集体沉沦,到了如此可怕的地步。


海瑞被他们塑造成古怪迂阔、能力有限的清官形象。


他一生的悲剧,在这里也埋下了伏笔——当所有人都在装睡的时候,你要叫醒他们,有多难?


以一个人对抗整个官僚体系,不是堂吉诃德是什么?



4



海瑞抬着棺材上疏,最终却保住了性命。


没有悬念,他经历了第二“落”,被投进了监狱。


嘉靖皇帝杀人从不犹豫,但海瑞在监狱里等了一年,却等来了皇帝的死讯。


老皇帝死了,忠臣出狱复官了。不过,都是出任一些位高权轻的虚职。



5



海瑞心里难受。他生命的意义是干实事,不是做个道德模范供人瞻仰。


于是,他等来了宦海沉浮中的第三“起”


与前两次受不知名力量推动升迁不同,这一次,的的确确是海瑞自己争取来的。


隆庆三年(1569)年初的京察,按照惯例,凡属四品以上身服红袍的官员都应当作出自我鉴定。


海瑞在奏折中说,陛下既然赦免了我的死罪,又对我破格擢升,在所有的文臣之中,没有一个人会比我更迫切地要求报答陛下的恩典。


接着,他谦虚地声称自己才浅识疏。


又接着,他表示自己现任的职务只是专管查看呈奏给皇帝的文书,看罢以后原封发送,既无财政责任,又用不着下左右全局的决心,但是连这样的一个位置还不称所职,所以不如干脆把我革退。


听听,海瑞的厉害就在这里。


最爱君读海瑞的传记,时常感慨:海瑞真的是心术太正,太正人君子了,不然,以他深谙官场斗争技巧的能力,为自己谋财谋官,那绝对是贪官中的贪官,奸臣中的奸臣。


在奏折中,他阳求罢免,阴向管理人事的官员要挟。


他给了吏部一个两难的选择:如果我们真的平白无故罢黜一个有声望、以诤谏而名闻天下的忠臣,必然不容于舆论;如果我们不敢罢黜他,那就只能分派给他负责实际工作的官职。


海瑞成功了。


当年夏天,他以右佥都御史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巡抚应天十府,在江南大刀阔斧推行他的改革举措。


海瑞任职江南期间,抓主要矛盾,试行一条鞭法,整肃官风,勒令豪强退田于民。


这些举措,大多随他短暂的任期结束而废止,但不能不说,海瑞绝对称得上是明朝中后期的改革闯将。


有一点必须记一笔,他是当时最早施行一条鞭法的帝国能臣之一,张居正后来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推广的。


这期间,海瑞的个人声誉达到顶峰,而政治生涯却自此基本葬送。



6



仅仅8个月,海瑞就被罢官。这是他的第三“落”


事因很简单。


海瑞上任江南,要推行兼抑豪强政策。前首辅徐阶家族势力最大,几乎半个苏州城的田地都被他们家占了,民怨也最深,海瑞不可能假装视而不见,就准备拿他开刀,要他的家族退出一半的田地。


海瑞说得很客气:让你徐阶退田,是要保你百年后家族平安。


徐阶不干。


但这对海瑞来说,本来也不算什么阻力,他素不讲情面,管你多大的面子,我照常推进工作不误。


只是,徐阶大老虎背后有人啊,而且还在台上。


阁臣张居正出来为恩师徐阶站台,抚慰恩师不要怕,全是乡人“最无公理”。


张居正站在报恩的角度,为阻挠海瑞施政出了大力气。


有张居正撑腰,徐阶不怕海瑞,在海瑞的强力冲击下安然无恙,继续扮演不倒翁的角色。


更何况,江南不只有一个徐阶,还有许多小徐阶。


有钱人不怕能臣,就怕清官,尤其是不讲情面的清官。


此前,海瑞的新职务一发表,江南的富户都打冷颤,二十四人轿子改成四人,朱红大门上了黑漆,各种装低调,求不曝光。现在看到徐阶的状况,立马“同病相怜”,只要能除去海瑞,出多少钱都愿意。


吏科给事中戴凤翔充当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由他出马弹劾海瑞,说海瑞“鱼肉士大夫”,沽名乱政,大乖政体。几顶大帽子,不管合不合适,先扣了再说。


从来就只有官员鱼肉百姓的,现在倒好,出了一个鱼肉士大夫的官员。


明朝中叶以后,官绅勾结,吞并田地,已成社会问题。表面富裕的江南地区,其实基尼系数极大,社会潜藏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张居正后来自己推行改革时就说,照这样下去,恐怕要重演元朝末年的故事啊。


海瑞打击豪强,维护社会稳定,竟然也被当成了罪名?


但其实,什么罪名已不重要,什么人出头弹劾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存贪念的官僚们已经抱团,向海瑞开火。


包括阁臣在内的各种势力自觉或不自觉地勾连在一起,无人想真心治理腐败,都将孤军奋战的海瑞视为异端。


在各级官员和地方诸多势力的联合夹击和围堵下,一位真正的清官和改革之臣没有立锥之地,被迫离开政坛。


海瑞罢官时,内阁由李春芳、高拱、陈以勤和张居正组成。他们四人对海瑞离职的态度空前一致。


为了驱逐海瑞,兼任吏部尚书的高拱要求隆庆皇帝撤掉海瑞所担任的总督南京粮储都御史的职位,使海瑞难以自容,逼其辞官回家。


此前,海瑞一路打打骂骂都能升迁,哪怕指着全体官僚的鼻子骂,都不碍事。


眼下,却不一样。


他被罢官的真正原因在于,他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实际利益。


在回答戴凤翔的指控时,海瑞说:罢官之后,我在江南的兴革“垂成中止”,倍感惆怅。


他说:“这等世界,做得成甚事业!从此入山之深,入林之密,又别是一种人物矣。”



7



海瑞走了,一走16年。


等到张居正去世以后,万历皇帝才想起他,一个曾经声名显赫的忠臣。


然而,72岁的海瑞复出,只能算作万历皇帝和整个帝国官僚标榜廉政的一颗棋子。


海瑞垂垂老矣,他未始不能洞穿这一切,只是他还想实现他未竟的事业。


他甘愿成为那颗棋子。


于是,他毫无意外,再次成为了靶子。


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这一次,已经无关“起落”,而是“终结”。


两年后,海瑞逝世,身后连殓葬的钱都是别人给他凑的。


南京市民罢市,十里长街为他送行。


一个迂腐的清官,却从此定格。


没有人愿意承认,他是一个坚定的帝国改革派。


user avatar   li-yun-peng-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呵呵,知乎的键盘侠实在是多,一口一个海瑞迂腐,不会做实事,只能愚忠卖直做朝廷的吉祥物,实在大言不惭,可以说论办事能力,政治情商和智商,海瑞可以把那些键盘侠们秒的渣都不剩。非常赞同@阿牛 的观点,他举的那几个例子还是颇有代表性。

我们来看看海瑞同学的履历吧: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然后就止步科场。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

海瑞这样一个一无背景,二连进士都没中,毫无名气由基层干部一步步升上来,连基本官场“礼仪”都不讲,如果还迂腐不堪,办不了实事,只靠守着自己一钱不值的节操就能做到户部主事这么敏感的位子上,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肯定不信。

海瑞的履历全是实事任事,又面对多是局面非常错综复杂的位子,他又不是耍嘴皮子,靠笔杆子整人的御史台清流。这样的一个不贪,不渎,一心做事,又能做事,并因为实干清廉得到朝廷大员赏识一步步升到朝廷中枢的人,你说他迂腐,呵呵,真不知谁迂腐读书少,不懂社会,不懂官场。

海瑞是对自己要求很高,但并没有要求他的同僚也像他一样变态,可以看到的史料他在步入帝国高层之前,基层任实职并没有像个愤青一样整天批判当时已经非常糜烂的日常的官场应酬,只是对鄢懋卿逾矩之举给予了不软不硬的反击,处理可以说是非常机智的。而他对徐阶和张居正的态度,徐阶被人打击说他面谀嘉靖崇道,张居正死后被清算,都是海瑞出来说公道话,充分说明他根本不是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他身处与自己价值观格格不入的官场,但他独善其身却积极入世,明白世间人情世故,善恶良善,心底非常厚道。

天下间多少人被领导当枪使,用完了擦屁股的时候又被上峰说不会办事的。遇到有良心的领导,冷几年找个机会再大用,但你首先得是铁了心站人家队才行。而海刚峰是不愿依附于张居正的,被闲置很难理解吗?

江南推行一条鞭法是海刚峰巅峰之战,这世上骂皇上其实不算最难,一死而已,而面对掌握舆论话语权和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巨大政治集团,稍有不慎,不但身死,更是遗臭万年。但明朝中后期这个集团可以说垄断了官僚集团,这张关系网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坐享巨大财富却又逃避自己的政治责任。天下赋税泰半心腹之地的乱局如何破解?说海刚峰做的不行,那后来斑斑大才挟天子太后以令天下百官战战的张叔大又如何,还不是难逃人亡政息的下场。立志改变国运,大是大非面前明哲保身易,但要破局海刚峰就只能做破山之剑,成败不过在天,本来就是逆天而行,又何惜再担一个忘恩负义迂腐不会办事的名头。多年沉浮最后得到机会还不大干一场,又怎么对得起一生理想,还是借用林则徐名言来评价海瑞大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把海瑞架到千古道德楷模神台的那群知道他他从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对自己私心利益随时有威胁的,又正气所在不敢撼动他的诸位阁老大人。至于宵小编排的那些段子,下三滥手段骗骗容易偏听偏信的人罢了。

宝剑空置,惜哉海瑞!一生为理想和实干奋斗的勇士,大哉海瑞!

说句戏言,以诸位键盘高手水平,玩穿越游戏,不准巴结上司,给你们一百次读档机会,你们能在淳安县坚持一百天都算牛逼的。


user avatar   sui-kuang-feng-q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有海瑞这个人开始,就一直有人黑他,黑了四百多年,今天一样有人黑他。

因为海瑞这人最大的特点,是绝对性质的清廉且具巨大影响力。

这就让人很尴尬了,真实的官员,谁愿意像海大人一样老妈过生买两斤肉都传为奇闻,真这样了,这官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海大人这名声,官员们是羡慕之极的,青史留名啊。但要他们学习海瑞,就真真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因此,其中一些人,就炮制出了“清官无用论”“水清无鱼论”“贪官有能论”等等等等。

其实就是给自己洗地罢了。但百姓们又不是傻子,谁好谁不好一目了然。一切就那么回事,懒得多说。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夏完淳? 
  如何评价荀彧? 
  朱瞻基如果没死那么早,还会不会有土木堡事件? 
  为什么努尔哈赤成功而杨应龙失败? 
  最让你意难平的历史人物是谁? 
  历史上有哪些英雄人物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评价? 
  明军这么烂,居然在土木堡之变之后撑了差不多200年。明朝的将领是否人均李牧,被我们严重低估了? 
  如何评价万历二十三年的蓟州兵变? 
  如何评价曹操的卞夫人? 
  明朝为何不在钟山南麓营建皇宫? 

前一个讨论
企鹅出版社今年的小黑书系列阅读价值如何?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现在的国学?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