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进步和倒退究竟以何为基准?如果从自由经济和民生的角度考虑,似乎北洋末期(北洋时期从广义上讲是不能忽略袁世凯时期的)更加先进,但是从我的历史观上讲,很难同意自由经济的发展就是历史的进步。
遍历20世纪之前的世界列强,其发展轨迹大多是对内掠夺-》内战统一-》对外殖民掠夺的过程。当殖民地分配完毕后爆发了一战,进行了老牌殖民国家的大洗牌。而在内战统一和对外殖民掠夺期间,这些世界列强也纷纷完成了各自民主建设和民族意识觉醒,从封建国家过渡到了近代民族国家。也就是说,我很难从这些列强的发家史中找到证明自由经济可以拯救中国的例证。而且,这种经济发展有一个很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资本主义强国或多或少的降低了对中国的掠夺程度,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民主方面,很难讲北洋末期和国民党哪个更好,哪个更差。但是北洋老大袁大头可的的确确的毁掉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至于后期的北洋军阀选举,在我的印象里也没有哪一次是堂堂正正的民主选举。由于当时中国的民众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被满清的奴化教育统治过久,不能接受这种新兴的民主思想,而这个问题同样出现在北洋军阀群体当中。我觉得对于当时的中国,需要的是像明治维新时期那样强势的中央政权,从顶层开始向下改革,将近代民族意识灌输到每一个老百姓心中。
从以上两方面讲,我很难同意北洋相对于国民党是一种进步。即便北洋时期可能部分地区的民生好于国民党,但是北洋错失了中国民族现代化的最好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埋下了祸根。
--------------------------------------------------------------------------------------------------------------------------------------------------
看到不少文章都是从民主、言论自由的角度分析的,并且认为北洋到国民政府是一个倒退。这个观点或许是对的,但是不能仅从这一个方面就断言北洋到国民政府是历史倒退。
没错,北洋时期的几个军阀都把共和的架子保留下来了,那么,这个共和制度能够控制的范围有多大呢?还是说,为了一个共和的名义,可以置东三省,置内外蒙,置青藏,新疆,甚至整个南方于不顾,将中国像奥匈一样分裂成多个小国?历史上,我暂时还想不到一个在同一文化熏陶下的大一统民族可以分裂成数个国家和平共处的先例。诚然,北洋的几个军阀全盘接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但是无论是黎元洪还是段祺瑞,都没有像西方一样组建一个民主政党,而更多的是利用军队这一国家机器来维持其在北京的地位。没有政党和执政纲领,这样的选举也只能是一幕哑剧罢了。或许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能够在漫长的内战和无数的政权更替之后成立自己的党派,但是那种模式真的能在西方列强的环视下完成所谓的“民族复兴”么?而且,从西化程度,接受民主熏陶的程度,蒋介石都不逊于段祺瑞和黎元洪,如果段祺瑞和黎元洪能够统一中国,他们是否还能保持之前所谓的“开明”政策,也要打上一个问号——争权夺利,互相攻击这一点,可是北洋时代的一大特点。
另外,北洋时代的学术风气之盛,固然是千古佳话,可以媲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是中华民族的整体民族性,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弱小的动物通过族群行动来获得安全感,满足其求生本能。很难想象一个战火连绵,四分五裂的国家能够给当时的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思想上的飞跃。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国民政府至少可以发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呐喊,面对西方列强,共产党更是可以骄傲的宣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他们都取得了无法抹杀的功绩。而北洋军阀们在这一方面则乏善可陈。的确,张作霖在东北曾经对抗了日本的渗透,的确,段祺瑞拒绝了伪满洲国的册封,的确,吴佩孚在天津惨遭日本人的毒手,我敬佩他们的个人魅力和勇气,但是,他们的政府没能为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一次复兴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