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给古迪纳夫心有不甘,但毕竟老爷子还坚挺,作为固体物理专业的,也分享一下冷冻电镜吧,以下阅读只需要您5分钟的时间。
故事起源于蛋白质。为了了解某些关键蛋白的作用机理,生物学家们需要了解整个蛋白的构型,但早期的技术只能允许大部分人观测到一堆模糊的团状物: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8DO-4BnIY
而大多蛋白质的尺寸要比头发丝还要小上几千倍,因此,科学家们之前是借助X射线晶体学成像技术来观察样品。鉴于蛋白质的松散构型,科学家们需要先对样品进行结晶——打包成稳定的、有序晶体,然后再允许X射线穿过样品进而成像: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8DO-4BnIY
但问题是,不少蛋白质的结构过于松散扭曲,难以规律集群进行成晶。那怎么办,这时候聪明的科学家们想到了电子显微镜,将经加速和聚集的电子束轰击到薄样上,使用感学器件来对散射后的电子成像,而因为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非常短,使得这种显微技术的分辨率在理论上可以高达0.1 nm,因而这种可以用来观测物质精细结构的方法叫做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为EM)技术。
图片来自http://dehistology.blogspot.com/2011/06/electron-microscopy.html
我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解析物相晶型的时候,需要把样品分散到液相之中,通常是5 mL的离心管就够了,但这里面的分子信息真真是浩瀚无垠: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KkC0W-6Qk
这些纳米颗粒作自由的运动,鉴于此,我们需要把样品作成薄层然后冰冻起来才能成像,当你使用液氮对蛋白质进行冷却至低温(cryogenic temperature)后,并用电子显微镜(EM)进行观察时,这个组合技术就被叫做Cryo-EM,也即冷冻电镜。
通常,研究人员会把一小滴样品液体滴到一枚小小的铜网上,然后把烘干的铜网移动到特殊的腔室中,保持100%的湿度并控制温度,然后把两侧的吸墨纸缓缓闭合,只保留下非常薄的一层分子,接着你可以把载样放到液氮浴中的液态乙烷罐中,这样样品会急速冷却以至于冰晶都来不及形成,而是形成一种叫做玻璃态晶的东东。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KkC0W-6Qk
这样你就会从一堆繁杂的分子中得到一层薄态玻璃冰: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KkC0W-6Qk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因为蛋白质小分子在玻璃晶中的取向不一样,因而当电子束打上分子时,这种取向就会在胶片上留下不同的印记,而这些印记尽管是二维图像,但是却包含了分子的三维信息。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JKkC0W-6Qk
这时,超级相机的作用体现出来了,这种相机不仅可以提高成像质量(分辨率、衬度等等),它还可以录制影像,这就不是一个静态技术可以比拟的了。利用制作的影片,你可以看到不同的样品状态与反应的步骤,利用电脑算法对不同图像进行归类,定位到不同相片中取向相同的蛋白质分子,而后使用软件重构一张复合图像——一个更加精准、更高分辨、三维的蛋白质分子: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8DO-4BnIY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采集成千上万的蛋白质分子,进行平均化建模,而后产生了所谓的三维模型:
图片来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q8DO-4BnIY
上面这个大分子,根据UCSF的Yifan教授解说,是一个芥末受体,它能识别芥末与洋葱中辛辣的味道,这也是身体感受疼痛机制中冰山的一角。科学家们几年前已经知道了这个蛋白质,但通过这项技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可以认识到它立体的形貌,这一发明绝对是具有指导意义的,今后我们依次可以制造出更好阻断疼痛药物。
而多项观测技术结合的手段现在屡试不鲜,不久的将来可以预见,会有冷冻-断层摄像(Cryo-electron tomography)、原位时间分辨的冷冻-电镜、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Cryo-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技术等等。
怎么样,酷不酷,帅不帅?
额,我还是觉得老爷子更帅!
图片来自Battery Legend Goodenough Now Betting On Solid-State Batteries
参考资料: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Qq8DO-4BnIY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 v=BJKkC0W-6Qk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electron microscopy to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http://www. nature.com/nmat/journal /v8/n4/full/nmat2380.html?foxtrotcallback=true
利益相关:第24届生竞国赛选手,银牌退役。
照这个说法我怕是被一只小龙虾挡在了北大的门外,真是呵呵哒。
媒体为了流量不要节操,寒的是热爱生命科学愿意在课业本就繁重的高中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的竞赛选手们的心。我们勤勤恳恳看书刷题做实验,秉烛达旦全年无休,却被一句轻飘飘的戏谑抹杀所有努力,这TM怎么能忍?
至于那些所谓权贵二代的阴谋化言论我想说,学竞赛买书做实验集训可能确实需要一点点财力支持,但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丰俭由人,过五关斩六将的考试凸显的也是实实在在的能力,与家庭背景毫无扯上关系的可能。脑残和喷子们不过是看到了一个爆点,让他们自己高潮去吧。
PS微博用户财经太极猫在此前的南大支教事件中就发表了很多不良言论,这次又出来蹦哒,看到的朋友烦请顺手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