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几年前的「公知」群体?为何当年颇有影响而现在大多沉默了? 第2页

                       

user avatar   juventusyq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年言论比较开放,这几年知乎说两句都给你十天。。。


user avatar   ji-xu-zhe-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并没有沉默,而是坐稳了,实际控制了中国的所有媒体。

当年公知群体还处于发声的年代;今天他们是文化、教育、娱乐、媒体以及人文社科的骨干或者领导,或者是资用媒体平台的投资人、老总,他们根本不用下场直接发声了。

他们现在控制了中国的所有媒体,鼠标一动,所有软性反华的声音,上热搜;所有揭露美国罪恶的声音,举报、删帖、限流、边缘化。

中国并没有经历任何反华奸公知的运动,一个群体是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

公知坐稳了的真实案例,如下:

继续者张付:如何看待胡锡进被方方质问“你以为你是谁”?

这次疫情舆论战战况,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

下面这个答案的视频,就夸平台消失了。

比如,

…………太多的比如………………

大家可以看评论,里面有几百个真实案例………………

这里有三篇深入分析:





很多人问胡适是不是公知华奸?

答案,胡适是公知华奸。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胡适是国家上榜的重要卖国战犯。蒋介石日记里也明确认为胡适是公知华奸。

具体分析,看下文蒋介石对60年后今日中国之预言,很准。文章有大量蒋介石因为听信公知华奸而自身失败的悔恨,还有鲁迅直指公知华奸的共性,很值得思考,请看下文:

“以今日一般政客如胡适等无道义,无人格,只卖其‘自由’‘民主’的假名,以提高其地位,期达其私欲,对国家前途与事实概置不顾,令人悲叹……
——蒋介石日记,1958年5月30日

本人大量文章已被删除,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们赢了。

演艺圈人士刚脱离体制,就加入外籍了,美其名曰拍戏方便,心系祖国,国内真有灾了,跑没影了;

制造业老总,房地产老总,靠着剥削廉价劳力积累了很多个人财富,或是炒高二三线房价把殷实家庭变成房奴家庭之后,自己移民了;

贪官为了把财产转移出去,孩子留学,老婆陪读,大房子买了跑车开着,自己毙而无憾了。

公知们不要看他们说了什么,更主要的看他们做了什么?

他们说什么不重要,他们改革开放初期,往来国内外,出入高级餐厅花外汇券的样子更重要。

冷战期间美苏是比烂而不是比好,很多人都听过段子,美国媒体随便采访一个门卫,发现特牛逼各种专业知识,门卫说我在这是个门卫,在苏联我是教授。生活大爆炸里还有清洁工下场虐翻几小只的段子。

中国在冷战前后是很有自豪感的,因为美苏所有互泼的脏水都从我们眼皮子底下过,看着苏联的潜艇被美国呛着浮出水面,也看着美国在亚洲吃瘪,号称天下无敌,连个越南都搞不定,嬉皮士忙着嗑药,毛子喝火箭燃料,全是那时候的笑话,看笑话心态真是。

从公知时候开始,改革开放以来,国门打开了,资本迅速进入,倒爷兴盛。

有的是拿着外汇券出入北京上海高级场所的人,饭局子上请来一群官商文化人,一顿饭值普通工人半年工资。谁结账听谁吹牛呗,一通胡吹外国月亮多么圆。

倒爷、经济掮客们真正靠什么发家他们不会仔细说的,没有人在酒桌上特实诚说我赚钱就靠舔我老丈人,不会的,人都是很虚伪的,今天知乎不也人均985年薪万嘛。

文化掮客们,酒桌上的卖艺的,喝多了朝人家要加油卡的那帮人,只能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把道听途说的一点花边小料,加上自己平时看的英美资讯,自己一锅炖了,猛加佐料,再卖给那些二三线的小老板,以及进京办事有求于自己的地方来的。跟倒腾部队火锅似的。

公知群体只不过五线名媛,头部要么洗白上岸,成名成家搞出不灭金身了,要么胡闯瞎干当了典型,在里面还没放出来呢。

当然公知们最大的坏处就是给了当时既不掌握资本,也没有话语的但是很有上进心的于连们一个错误信息,或者把价值观彻底整拧了。公知们根源上不是因为自己有知识有良知才拿到那个历史地位的,虽然很多人也说了一些抨击时弊的话,但是不重要,公知们是跟着偷驴的人拔橛子的人,偷驴的是大盗,或有门路或不怕死,一般人学不来,结果驴丢了就丢了,拔橛子的人竟然都没事,这下所有人心里都不平衡了。

一时间什么英文好的女主播男主播,这个博主哪个大v,全都冒出来了。五线老板动不动以移民为荣,小县城的老百姓都知道言必外国外国如何,自己连个护照都没有,省都没出过说起外国跟说自己家菜地似的。

拨乱反正就是靠郭老师,重申靠嘴赚钱只能说说相声回归小剧场,要么像矮大紧老梁似的,说电视评书。其余的一律叫不当得利,文化掮客也是掮客,卖酒局段子跟卖内幕消息同罪。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要确认一个事儿,就是你认为什么是公知?

民主自由么?非也,至今没一个革命者被称为公知。公正法治么,胡说,微博上律师打过几场官司。其实和立场无关,和信仰不挨着,实际上百分之百被“你”冠以公知之名的都是自以为是的装逼犯。

生活中有些人,不学无术,凡事讲究个短平快,除了小学时考100分嘲笑过后来北大毕业的二傻别无一技之长。只能凭自己算个识字分子当个杂文作家。

还有些人,好歹混上了大企业甚至大学校教授但是能力不突出,收入让他能装一点点的小逼。例如某度收入一万一不是和你一个阶层的经理。还有那些吃了份大餐恨不得全球都知道的我就不点名了。

他们共同烦恼是自己本该如此优秀,大家来跪拜为何天天见了副科长得叫爹呢?

他们这辈子再研究什么更高层次的估计没指望了,就寄托于超超超高层次的,例如某度经理,他总感觉自己可以假百度的威风。

其中最适合借用的就是神,大官和洋人。

所以所有公知都是外道魔术。

要么是神棍,说不过就用精神安慰法。

要么太监,说信不信我主子来揍你

要么洋奴,洋大人可发话了。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至于为什么之前牛逼现在不行了呢。

你知道有个故事叫《黔驴技穷》么

驴也就叫两声吓吓人,前两年后橛子连踹几下都没扳倒一个段子手,谁还怕他。

看到个证明我回答的活物,先装瞎,没看见汪八角没人封么,然后掩耳盗铃,我不听我不听。最后捂嘴说我是哑巴。最后被迫害妄想,同意我的肯定被删了。

以瞎子的眼光,聋子的接受度,哑巴级的口才配上自闭症的精神,这就是公知落寞的原因了。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用哈贝马斯解释过这个问题,这次换个思路,发个图改用中国知识分子的角度,传统公知都是掉进这个坑里没爬出来。

来源:李春青.趣味的历史


user avatar   chen-yang-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文受限,改用图片模式发出~~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水平如同收入,当年国内老百姓人均150美元,公知人均5000;

如今,中国百姓人均1万美元,公知也就1万2-3,谁特么还信公知啊?沿海的北上广深都人均2万了。

吃老本,没长进


user avatar   liu-xue-sheng-ri-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句话:公知被时代抛弃了。

大人时代变了!

最近高晓松做了一场直播。


结果呢?


彻底翻车。索性提前关闭了直播间。


直播开始的前一天,微博上大张旗鼓地贴出海报宣传“名人读名著毕业季特别直播,八位文化名人送上毕业寄语”的直播节目。





直播开始后,实况简直惨不忍睹,评论区骂得狗血淋头。





正当更多网民火速赶往该直播间想分一杯羹时,意识到问题的直播方,突然紧急中断了直播。





连人民日报也被彻底愤怒的网民骂到删除了宣传节目的原微博。


这场骂战场面之壮观,可谓是有直播平台以来最令人叹为观止的。


6月29日,高晓松不仅没有等来网民的忘却,反而登上了微博热搜顶端。


一下子,曾经不关心高晓松是何许人也的,也知道了直播事件的始末。





毕竟,游街示众人人都爱看。


高晓松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低估了这届年轻网民的判断力。


作为一个“前浪”,他一直以“大忽悠”的习惯来忽悠观众。


从前忽悠忽悠,别人就信了。


然而现在的“后浪”,可不再是听个随便什么“大师”讲课就甘愿送出全部财产的傻子。





曾经的公知典范,流量大V,为何如今变得人人喊打?


归根到底是四个字:时 代 变 了 。


其实网民不是恨高晓松这个人,


网民们真正讨厌的,是高晓松的态度和观点。


“一个“精神出轨”美国的中国人,现在来根正苗红的官媒装什么大尾巴狼?”



天天吵吵美国人从来没有屠杀过中国人,说八国联军只是向清政府要人。


说中国人全世界最爱占便宜,四大发明全是假的。


他还说汉服就是树叶儿,汉人根本没音乐细胞。


甚至,油管上有一些他的视频,


相信你无论到了什么时候看了,都会气得牙痒痒。





那就是他的著名言论:说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并不准确。





所有的标题都令人触目惊心。


可眼尖的网民又能看出,爱奇艺上的原视频标题和油管上相同的视频标题完全不一样。





谁改的,我们无从得知。


真看过视频的朋友,应该也知道视频中的口吻有多歪。


但就昨天的直播而言,网友是专门针对高晓松砸场子来了。


他们的观点是:一个拍三国志手游广告的所谓公知,也配给广大人民读名著了么?


一个著名的“历史制造家”,活生生地把自己吹成了博学家,还把很多人折服了。





可历史它就是历史,容不得满嘴跑火车。


高晓松太亲西方并贬低中华民族、扭曲历史,恶意攻击中华英雄人物。


犯下严重失实的历史错误是必须禁得起批评的。


而人们为什么不相信高晓松说的话?


是因为具有记忆的网络,把他过往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以前高晓松的言行,跟现在的他,不一致。





如9年前高晓松因酒驾被捕,酒劲儿还没下去的高晓松,慌忙中掏出了自己的美国护照。




以及《晓说》第一季中,高晓松称自己为“华裔”。





华裔是什么?是拿了外国国籍的华人。


简言之,从法律上讲,他就不是中国人。


可今年3月,高晓松还直接回应过他的“国籍问题”:





论点是,我是中国人,九三学社不接受外籍社员。


这意思就是九三学社只接受中国籍社员,所以我不是美国人。


变得可真快啊!


作为公知,他很擅长用虚假的谎言去歌颂美国。


可这次疫情处理熟优熟劣,对比西方世界,一目了然。


然后呢?他就怂了。


他参加了以前想参加都不会想的官媒直播,开口说了没几句就被骂得仓皇鼠窜。



公知从拥有话语权,到备受争议,再到被众人抛弃。


逻辑如何自洽是这个群体面临的最大难题。



前些年,很火的公知“连岳”因为疫情也开始一反常态。


要知道,他以前的论调可不是这样。


2008年汶川地震,连岳发文怒斥地震局知情不报,欺上瞒下,造成汶川局面,指责这场地震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连岳最核心观点就是“自由至上主义”——我身我命皆我有

但凡违反这个论点的公共政策都是“耍流氓”。

2013年,连岳发表文章《笑贫不笑娼是正常的》,公开主张“一个人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卖淫嫖娼是一个人不可侵犯的主权”。

2015年,北京出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令,连岳也说到:

“一个人的身体,只能由他说了算,他愿意付出健康的代价,换取过烟瘾的愉悦,这种自由,神圣不可侵犯。”


反观连岳现在,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从公知群体中分离。


连岳的公众号每天早上更新,一般推送5篇。

只有第一篇是自己的文章,后面4篇都是广告。

菜单栏有3栏,其中两栏卖货,一栏是与卖货相关的查询功能。也就是说,这个公众号的主要功能是卖东西。


人都是要吃饭的。

谁能让自己真正赚到钱,他还是能看清的。

疫情期间,还有一个人的话题也上了热搜#柴静去哪了


非典期间,柴静凭借自己丰富的采访经验,深入北京小汤山,向全国人民进行了疫情报道。


这份勇气和执着,让柴静在行业内名声大噪。




不得不说,柴静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深入调查真相,报道震惊全国的大事件。


是她最先调查了解电击戒除网瘾,也是她报道家暴中的女性,还是她为贫困地区的儿童发声。


这些报道都将会载入史册,为少数人发声的她也因为一句“他人经受,我必经历”被推向了顶峰。


对于柴静是“公知”的定义,还源于她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和她的访谈节目《面对面》。


人们逐渐放弃她是一个记者的身份,

柴静是否心存偏见?美国的价值和标准就能涵盖一切吗?


记者柴静曾在节目《面对面》中,与丁仲礼院士展开关于碳排放方案的辩论。


柴静站在西方媒体的立场不断质问:


为什么中国不遵守巴黎气候大会的条约?

为什么中国的碳排放量巨大?

为什么中国听从主流科学家的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丁院长反问:


“科学家有主流吗?科学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科学是真理的判断。”


对于中国普通人来说,到底什么是排放权?


排放权对中国人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来说,

意味着生活的改善,

意味着你的福利能不能够,

意味着你明天有没有工作。



问题说到底,

就是我还能排放多少,

我还能使用多少能源。


西方各国争执从来都不是什么真正的气候问题,

而是自己的“利益问题”。



随后,柴静更被爆料全家移民美国。

近些年,柴静没有说话了,彻底噤声。





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公知”,却忘记了他们的全名是“公共知识分子”。

简单的“公知”二字也透露出不屑和讽刺,他们真的是公共知识分子吗?

“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

所以,现在还有多少人配得上“公共知识分子”这几个字?



从天涯猫扑时代开始,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人人都可以参与讨论。

从那个时候,开始“公知”悄悄出现,绝大多数都是从一个网民被大家所熟知。

而这批人绝大多数是80后往前。


80后的上一辈人,很多都是改开初期80年代形成世界观的。


改开后,传统的意识形态被打破被质疑。而中国在转向西方的同时,西方的意识形态挟经济实力,一拥而入。


其中的一部分人,在那个时段形成了对西方的崇拜,对美国的信仰根深蒂固。


纵然日后有更优秀的存在,他们也不愿意打破原有的价值体系。


他们见过真正的美国吗?


大多数人没有,没有体验过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也没有接受真正美国的教育。

头脑中的美国大抵是书中所见,想象中的价值观。

而90后、00后却是见过真正的美国,接受过更广阔的信息和资源。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从来没去过美国,却在教想要去美国的中国学生英语。

面对美国人毫无证据指责中国学生托福考试抄袭,

成东青在飞机上背完了整本《美国知识产权法》。

“我在中国学生中只能算是平庸,18岁那一年,我背完了整本英文词典”。




相较于,困在自己“世界”里的70年代公知。


知乎中有一个讨论:

公知怎么不见了?


有人晒出了所谓“公知圈”每天都在发什么,除了诋毁还是诋毁。











今天,知乎上有人这样提问:《50年后人类的历史如何记录2020年这上半年?》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众所周知,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本来真实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很多人的别有用心的运作下完全扭曲事实。


比如这份过去70年来,在法国统计的”人们认为是谁打败了纳粹德国”的民调里。


不同年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回答。从1945年一半以上人认为是苏联击败了纳粹德国,到2015年,一半以上的人确认为是美国击败了德国。





这种长期历史虚无主义影响下的后果就是,

今年白宫可以大言不惭地声称是美国和英国战胜了纳粹德国,

一个字也没提苏联和俄罗斯





你以为这种扭曲现实的歪曲只发生在那些几十年前的事情上吗?


不。


从特朗普大肆鼓吹“中国病毒”论开始,已经有不少国家的人民真的相信是中国人搞出的新冠病毒。


甚至,同样都是晒出医护人员的辛劳,国外网上对中国医护和其他国家的医护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




美国的医护,就是face of a Hero





中国医护,同样辛苦,就是XX党的虚假宣传

真实双标


如果50年后,中国压过美国,取得世界话语权,则历史会记录2020年上半年是美国衰落的开始,是世界中心力量长达半个世纪的转移的开始,


如果50年后,中国在一堆公知带路党和内忧外患中输给了美国,则历史会这样写”中国人制造了让世界陷入混乱的病毒,最终在由美国主导世界正义与自由的力量下,人类幸存了下来并重新繁荣起来。“


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如果以后中国输给美国了,世界华语权夺取不了,所有科普历史的责任交给了像方方这样的公知这帮人,以后中国的孩子们会被教育去反思为何中国人要在2020年制造一种试图毁灭人类的病毒。


毕竟他们已经差点成功地让中国人相信”巴西热带雨林的毁灭是因为中国人吃肉太多导致的“以及”中国人搞人工降雨完全没效果,却主要是为了给奥运会开幕式人为制造晴天“


50年很长吗?很短,短到让一个民族完全趴下或者完全站起来。

1899到1949是50年…… 中国可以从一个孱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帝国,到一个站起来的人民共和国。

1945年到1995年正好50年,可以让苏联从欧洲的大救星,到欧洲寡头黑手党横行的地界。


在《三体》里,罗辑的身份转换就很能说明一切,

从两个文明间和平的缔造者,人类的救世主,

再到刽子手,独裁者,反人类罪犯,

人类不感谢罗辑,才用了多少年?


这,就是当下那些传统中国公知被人人喊打的原因了。




最后,我在B站上传了视频《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最惨的其实是中国的公知》到B站了,新出道的Up主求关注,求三连哈!




user avatar   changjie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

我读高中的女儿,两年前认识了一个网友,是正在国外读大学的男生。那男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深圳上学,中学读的是深圳数一数二的名校,家境也挺富裕,高中毕业就直接考取了国外的名校。平时和我女儿大多聊聊共同的兴趣、彼此学校的见闻。

去年(2019年)下半年,香港局势最混乱的时候,我女儿告诉我,那个男生微信上聊天时对她说:“在香港问题上,你可以没有倾向,但如果你支持的是政府的立场,那么请你把我拉黑。”

故事二:

前年年底,老婆把我拉进一个微信群。我很快就觉察到,这个群的一两百人,可以分为三类:已经出国的,计划出国的,想出国而出不去的。他们在那个群里,也只做两件事:一,散布道听途说的中国负面新闻;二,批评中国和中国政府。

因为实在无趣,我不久就退群了,但我老婆一直在群里。她喜欢听听群里的政治八卦,我劝退无果也就只好随她了——我们家还是挺尊重人权自由的。

那个群对中国的批评有时吹毛求疵到了可笑的程度,比如说:有一次群里大骂中国地铁都要安检,说国外不用安检,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没有人权,等等。我当时看了都有点懵逼,上地铁做一下安检,不是对人民生命权的重视吗?那是简单过一下安检,又不是对你脱光了搜身,怎么也扯到人权了?

去年年初,我老婆看到那个群在传:中国经济近两三个月会崩溃,米价油价将飞涨,甚至可能会闹粮荒。她就问我:要不咱也在家里囤一些大米?我说:扯什么扯,中国经济都不好,世界就没几个国家经济好了,而且大米那玩意不适合久留,新米变为成米,也不好吃啊。

结果呢,一年下来下没见中国经济出啥大事。

故事三:

我老婆在教育上挺欢喜赶新潮,她说现在有一种理念叫“在家上学”,就是不读任何正儿八经的私立公立学校,孩子在家自学,包括上网课,到社会上的一些私教上零散的课程,等等。

这种教育的目标,不是参加国内高考、上国内大学,而是到国外去上大学。

我曾经听过一位这个领域颇有名气的私教的讲座,参加讲座的有两三百个家长。整个宣讲过程,那位老师对国内进行了种种抨击,从教育体制僵化到中国环境污染。总之,在他的眼里中国一无是处,出国、出国接受教育才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宣讲过程,几乎不会直接推广课程,从表面看似乎他还是一个充满教育理想、具有人文关怀的老师。但最终呈现的效果是,让部分家长对中国、对中国教育产生不满,将大学教育的希望寄托在国外,中小学时在家上学,并选择像他这样体制外的“名师”。

回到这个问题,“公知群体”为何现在大多沉默了?

因为随着网络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资讯的传播方式变化了,信息流动、商品推广都面向更精准的人群。以前那种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大家声音大的宣传方式已经过时。你听不到“公知”的声音,只是因为你不是他们的受众。

他们不是沉默了,是变更聪明了,无论这种变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我希望所谓“反公知”的声音也能变聪明,那种简单粗暴瞎嚷嚷,胡乱听个响动可以,实际效果不大好。

PS:此处“公知”仅指逢中必反、逢西必赞的那群人,我个人不赞同对这个群体搞扩大化。


----------------2020-04-01----------------

大伙似乎对故事里的三类人挺感兴趣,我就拉起板凳多说几句。

“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从“公共”的程度,他们都不算是严格意义的“公知”,但体现了“公知”的影响,身上有“公知”思想存在。而且,我想在未来的中国,“公知”私密化、人群化会是趋势。

这三类人中,我最不屑的是第二类人,即微信群中的那些人,散播谣言,唯恐中国不乱,中国人民、政府面临的困难甚至会让他们幸灾乐祸。

第一类人,即那个留学生,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我理解他观点的形成背景。他中学就读深圳排名第一的名校,是一所自由开放的公立中学,颇有一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校风;在高中毕业后升读海外大学,在香港问题上接触的是西方媒体的报道、宣传,持有西方式立场就不奇怪。至少他向朋友坦诚自己的看法,由朋友决定是否和他交往。

我认为,这个留学生的身上,很可能代表了在中国大城市成长、早早接触西方教育和文化的某类年轻人。我女儿还认识一个深圳的女生,是大学女神级的人物,没有留学,但在香港某大学内地校区读书,她肯定不算“公知”,因为对政治就不感兴趣,是个小布尔乔亚。她对我女儿说:她不关心政治,未来哪里让她自由、自在,哪里就是她的祖国。

最后说一下那个“私教”。老实说,除了他对中国的看法过于片面、负面,其他方面我还是挺佩服的。他对中国教育抨击虽然偏激,但也不乏针砭时弊。他是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也不是只讲英语,也讲做人,以及传授文化、科普等方面知识。他不在讲座中直接推销他的课程,但他的课程奇贵,一周四十小时左右的小班课,每人要交一万几千元。他也会花大量时间做免费的事情,比如带孩子去看展览,和家长带来的问题孩子一聊几个小时。

他在这个领域已经小有名气,因为实在贵我没有报过他的课程,但我接触的有些家长反响不错。他的讲课特点大体总结为八个字:“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上课发言不用举手,这节课讲西方美食,怎么做比萨?讲完后真端上来一大盘比萨,师生一起分享。

至少有一点我个人觉得不错,他有自己的立场,即使不正确,但赚钱方式是和自己的立场一致。以前有位“公知”叫连岳,后来不做“公知”改做生意,当了资本家,前阵子说“搞市场经济的君主制胜过民主制”,立场改变如此之大,让人不知道是后来赚钱了才改变,还是要改变才能去赚钱。

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点:以前那种在公众面前发言、有巨大影响力的“公知”会越来也少,但不表示“公知”影响不在、“公知”思想不存在,传播方式聚众转为分众。就像微博里有人说:这次疫情会让很多人分化,以前的朋友话不投机就不是朋友,投机的朋友会成为更好的朋友。

那么反对“公知”言论时,社会也不必过于情绪化,李医生说“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你不让他说,转换一种方式,他的影响在他的受众中一点不少。鲁迅说“恐吓与辱骂决不是战斗”,消除危害的方法是以理服人,这点上咱知乎很多回答比微博强多了。


------------------2020-4-2------------------

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要讲道理,而不是直接封杀、直接拍死?你这个“以理服人”,是不是一种放纵、软弱。

今天说说这个。

首先,无论你是否接受和喜欢,这个社会都必然走向多元化,看这个回答的评论就略见一斑,有反“公知”的,有反“反公知”的。

内地三四线以下的城市我不了解,我说一下北上广深的情况。

我女儿在深圳的一所公立重点中学上学,去年香港黄丝废青最肆虐的时候,她所在班级用了整节课做专题讨论,虽然课堂结论还是要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课堂结论由老师总结时做出),但讨论的过程可以说异常开放。真有不少学生收集了苹果日报等香港毒派资料,具体讲解废青的诉求,分析哪条诉求相对合理,暴露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这就是21世纪中国一线城市,一所比较好的公立中学的教育气氛,已经相当自由开放。如果是私立中学(深圳最大私立学校有八千多名学生),情况就更参差多态。

一线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大约一半以上会进入中国前十、世界前一百的高校,出国比例异常高。这些学生的思想以后必然多元化,有出国后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像那个留学男生;有个人主义者,像“哪里让我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的女生;有功利主义或利己主义者,比如我认识一个在国内完成本科、目前在美国读金融硕士的男生,还没毕业就被摩根斯坦利预录,人生志向是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其中也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者,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还会有理想主义的左派,那种不计回报到最穷的地方扶贫支教,为底层争取利益的人。

去年有一则新闻,深圳一个区的公立学校,一次性就录取了几十名清北的毕业生任老师。实际上不只是清北,深圳学校的老师来自国内外各类名校,包括牛津剑桥毕业的都有。

教育是人做的,有人就有思想,老师中会有民族主义者,也会有所谓的“公知”,他们当然会影响学生。连我读中学的女儿都说:学校里北师大出来的老师比较有知识分子情怀和理想主义,因为受了老师的老师影响。

我前面三个故事的三类人,恰好代表了价值观传递的三种方式:出国,社交圈,社会化教育。

影响人的价值观,以后根本不用通过公共化的媒体。师生相授,出国教育和国外资讯,同类相吸或近朱者赤,都是影响的渠道。

思想、价值观会分众化、圈层化、私人化,你属于哪类的受众,就容易受那类影响,根本不用比公共声音的大小。有时候不同意见会出现碰撞、争论,这时候比的就是见识的广博,资讯的占有,以及说理的逻辑。


------------------2020-4-17------------------

本来这个回答不再更新了,但今天遇到的一件事情似与这个话题有关,拿出来分享一下。

大家知道,这个回答下有一些评论让我晒晒所谓“公知”圈的信息。我觉得这不好,在圈内说什么都是别人的隐私,只要不触犯法律,就不适合公开。

但今天有人转给我一篇公众号文章,因为是公开的内容,我就不妨晒晒了。

那篇公众号作者晒出了自己在微信群中的发言,大概是表明自己看问题多么深入、有远见:

下面还有一番作者对此的评论:

这个算不算所谓“公知”言论我暂且不说,但文字对于华为、中兴这样的民族企业可以说恶意满满、恨意满满。而且,我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深IT工程师,认为作者对华为中兴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一知半解。

问题是这样不乏偏见甚至有点偏执情绪的文章,截止我看到时就已经有几万人阅读,几百人点赞。

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不同观点、言论的圈子已经形成。类似上面随便喷喷的文字,应该也不违反国家法律吧?

我想,无论是“恨国党”、“爱国党”,可能都不乏一些观点极端、情绪极端的言论。

作为理性的爱国者,努力让自己具备常识和判断力,不被各种偏激、煽动性的言论忽悠,就成了应该有的修养


PS:新近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现在还是很有影响力。

进入了换马甲潜伏的阶段。

“公知”可以追溯源头一直到很早。

在北宋,他们是“旧党”,然后局势不利时,也潜伏进“新党”,你王安石搞“青苗法”,我就当“新党骨干",把青苗法变成强迫贷款的高利贷。

在明朝,他们是“东林”,然后局势崩坏时,就投奔地方反叛势力,帮地方反叛势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清朝,他们是“清流”,然后局势崩坏时,就摇头一变,辫子剪掉,扫下几片瓦片,加入“革命党”。

实际上是一帮善于掌握话语权、道德绑架、自我感动的一个特殊文人寄生阶层。

他们很会煽情,很会共情,也很会潜伏。

之前是很猖狂的“公知”,现在换个皮,继续忽悠。

以前忽悠人在洋人前跪着,现在发现忽悠不住了,立刻转身变成爱国者,掉过头来造谣贬低辱骂洋人,从低级民粹中找财富密码。

但这群人总得有人投喂才能有力气叫唤。

得有主子。

要不从哪里来的人民富豪啊。

如果是明朝,估计又得有“志士”围攻“税监”了。

多少年了,没变过。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袁腾飞的言论? 
  我家以前是地主,豪宅被没收当了学校,有要回来的可能吗? 
  当今脱衣舞行业在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如何看待90后已经开始为养老储蓄?年轻人应该如何规划养老? 
  有哪些「升米恩,斗米仇」的故事? 
  关于这张2019中国社会阶层收入图,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研究生室友提出的择偶标准算高吗? 
  你知道哪些有违常识或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小知识?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或者金砖国家里是什么水平? 
  在美国说「美国不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家」,会怎样? 

前一个讨论
九零后都不愿意进工厂当工人了,工厂以后该如何发展呢?
下一个讨论
2岁小孩子对摇摇车有无尽的欲望,应该如何劝说?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