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卫星/小行星的质量要多大,才能基本成为球形?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jiajie0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抛个砖,希望引到大佬们来献玉。我没有专门学过行星物理,仅从一个数量级的角度进行一点估算。

先明确一下这篇回答的前提,姑且认为讨论的是 已经冷却的岩质行星。如果是气态行星,基本上只要凝聚的起来,就是(近似)球体吧(这个论断没有仔细推敲过,直觉应该是这样,有时间了也可以讨论一下);另一方面,在行星形成的初期,即使是岩质行星,也是高温而整个星球近乎于流体的,也更容易形成球体状态。

从行星这个尺度来看,有两种力量在进行对抗。一种是引力,引力作用使得行星要尽量变成球形,以达到能量更低、更稳定的状态;一种是组成行星物质的内部作用力,这种作用力使得行星尽量维持本来的状态。要改变形状,就要打破行星物质内部的作用力。

如果行星要变成球形,那一定是引力要占上风。也就是说,行星在引力作用下,从非球形变成球形,释放出的能量,足以破坏掉物质内部作用力。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已经是球形的行星上,叠放一个小的立柱,底面积为 A,高度为 h。

这个立柱的引力势能为

这里 ρ 是岩质行星的平均密度,R 是行星半径

如果让立柱稍稍变矮一点点,所释放的引力势能,足以破坏立柱底面的物质,那么这个立柱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坍塌,行星就会回到球形的状态。

破坏立柱物质所需要的能量为

这里 μ 是分子摩尔质量,E0 是每摩尔分子键键能

为了让立柱的崩塌能够自发进行,也就是要满足

化简得到

带入具体数据,行星平均密度参照地球密度来,ρ~5.5×10^3 kg/m^3,立柱高度设为行星半径的百分之一,h~0.01R,也就是这个球形行星表面不会有大于 0.01R 的起伏,分子键键能约为 1~10 kJ/mol,这里取中间值 E0~5 kJ/mol,分子平均摩尔质量参照 SiO2 来算就是 μ~60×10^-3 kg/mol,带入计算,得到

如果允许 0.1R 的起伏,那么行星半径为

所以,从数量级上来说,一个 已经冷却的岩质行星,能够自发保持球体状态,半径应当是大于 1000 km 这个数量级的。这里必须要强调「自发」,也就是说,在外力作用下,比如这个星体被一颗陨石撞击了,形成一个大坑,而这个大坑在引力作用下随着时间会逐渐平复,最终整个星球表面对球面的偏离不会超过 0.1R 这个数量级。当然,越大的星体,这个偏差就会越小。

最后,我们用地球为例来做个验证,地球半径 6400 km,按照这个计算,地球表面最大的偏差 h(高于或者低于平均球面)应该是 10 km 这个数量级,我们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度 8.9 km,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 11 km,数量级上是完全吻合的。


user avatar   ss-mrcav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不是天体物理学专业人士。好不容易被邀请,这题下面回答又不多,故特来强答。

材质为流体的星体,无论多小都是球形,因为真空中的流体天然就是球形。现在的问题是,诸如月球、土卫六等固态的星体在形成之初,因为高温的缘故也是流体,所以球形是天然形成的,跟质量没什么关系。

大部分恒星系自身孕育的行星和大质量卫星,都是在星系形成之初的高温、高能量下与母体分离,成为独立星体的。

小行星、彗星等,之所以大多数形状不规则,是因为他们本身是行星或大卫星在冷却成为固态以后遭到撞击而形成的碎片。

现在假设地球遭到高强度撞击,被撕裂成质量差不多相等的两个部分,撞击影响消除后两者形成双星系统,要知道这样强度的撞击释放的能量是足以熔化地球表面坚硬的岩石的,所以这个双星系统也会变成球形。

所以这个问题就可以转换成,多大质量的冷却固态星体的撞击强度可以刚好不足以熔化表面的岩石?

这个当然和岩石的成分有关系。

如果简化成为一个数学模型的话,就是质量为m1, 相对速度为v,的一颗流星撞向地球,分裂出一块质量为m2的碎片。其动能全部转化为热能,表面岩石比热容为c, 加热至熔点要提高n度。

则m2=[(1/2)(m1)(v**2)]/(cn)为其成为球形的临界质量。




  

相关话题

  目前的技术有可能不记成本发射载人飞船前往木卫二,钻个孔,放个机器人探测吗? 
  为什么说 LIGO 探测到的 GW170817 引力波和光学对应体能解释重金属元素(金、铂等)的来源? 
  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整个地球时间统一? 
  如何向常人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多高温度能把中子烫坏? 
  卫星通信时卫星本身不是也要费电,那么是不是没电了卫星就报废了,还是有太阳能板充电? 
  潮汐锁定是怎么回事? 
  如何向孩子解释「我们居住的地球在转动吗,怎么我们没感觉呢」? 
  物理学家是如何在氦中发现可能存在第五种自然力的迹象的?爱因斯坦错了吗? 
  如何评价王孟源的文章《为什么国际物理界没有太重视悟空的这次发现》? 

前一个讨论
如何以「他全吃光了?」开头,写一则故事?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uan韵字大都含有「圆」的意思?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