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之前的知乎回答:如何评价文章《无可奈何的选择:79年前国军炸开黄河大堤》? 花园口决堤对整个抗日战局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869397/answer/181221813?utm_source=qq&utm_medium=social
里面已经详细地说明了,无论是从“阻止敌军西进”,“延缓日军侵攻武汉”“形成黄河两岸对峙”的根本原因都与花园口决堤基本无关,更上升不到挽救抗战命运的高度。花园口惨案的酿造形成的根本原因实质上是国民党军队严重的军事误判,蒋介石笃信黄泛“阻敌西侵”,命国军保证黄水泛滥以阻滞日军,他们根据日军动向和情报,几乎都笃信日军不能西进皆因黄泛区所阻,因此,保证黄泛区洪水泛滥并以此消耗日军成了国军的“法宝”,后来蒋介石还多次命令国军保证黄河决堤口不断流,国军还多次决口消耗日军。
从事实的角度来讲,花园口决堤完全就是一种错误的,毫无意义的,而且酿造成了恐怖损失的手段。
“根据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统计出来的数据,黄泛区受灾人数在500万人左右。遭受洪水冲击最大的地区有44个县:河南20个,安徽18个,江苏6个,它们是黄泛的重灾区,也是迄今为止大多数的人们所知道的黄泛区。……至于花园口决堤造成的经济损失,据韩启桐、南钟万于1948年《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提供的数字,河南因黄泛淹没土地650万亩,涸出土地267万亩,房屋毁损146万栋。安徽的情况也还不了多少,以受灾最重的阜阳县为例,据国民党阜阳县政府统计,“全县120个乡镇,80个乡镇埋于黄涛之中,最深达6米以上,淹没了268万亩土地,漂走了17万间房屋,淹死3053人,有57万人无家可归,僵卧街头,惨不忍睹”。”
“当时灾区老百姓生活如何呢?由于资料太多,在此仅选取《豫省灾况纪实》里一段概述的文字加以说明:“泛区居民因事前毫无闻知,猝不及备,堤防骤溃,洪流踵至;财物田庐,悉付流水。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间有攀树登屋,浮木乘舟,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魂荡魄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几几。幸而勉能逃出,得达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艰苦备历,不为溺鬼,尽成流民……至于株守泛区者,更是迫于饿馑,无暇择食,每多以含毒野菜及观音粉争相充饥,草根树皮,亦被罗掘殆尽、糠粕杂食,反为上撰,饥民面目浮肿,肤肌绽裂,或便秘脱肛,伏地惨呼……,并有以树枝勾取腹粪,俾免秘结胀死。蔽体益属鹑衣百结,栖身不外野处穴居,厥状之惨,未忍卒述。因之卖儿鬻女,率缠号哭,难舍难分,更是司空见惯,而人市之价日跌,求售之数愈伙,于是寂寥泛区,荒凉惨苦,几疑非复人寰矣!””
“那么因黄河决堤而死的人到底有多少呢?根据韩启桐、南钟万于1948年出版印行的《黄泛区的损害与善后救济》提供的数字,从花园口决堤到1947年堵口,九年间黄泛区河南因黄泛而死亡人口有325598人,江苏死亡人数为160200人,由于安徽省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所以他们在书中根据河南与江苏的灾区人口死亡比例推算出安徽死亡人口在40万左右,因此他们得出黄泛共有89万人死于黄泛的结论。根据1945年12月国民政府深入豫皖苏泛区进行的灾情调查结果显示:“河南黄泛20个县截止到1944年底,共淹毙人口325037人,逃亡人口约631070人。””
“直至1946年3月1日,国民党政府才开始组织修堵黄河决堤口。此时的溃决处,经过河水冲刷,已经宽达1460米。由于工程物资迟迟不能到位,延至8月,黄河汛期到来,花园口决堤处水量,从每秒746立方米,暴涨至每秒8440立方米,堵口工作宣告失败。至1946年10月5日复工,又遇涨水,多次打桩抛石均告失败。直至1947年1月12日,黄河进入枯水期,花园口修堤才得进展。1947年3月15日3时50分,在解放区37处险工未完成、120余里堤工未修复的情况下,国民党当局将花园口黄河大堤堵口合龙,使黄河水全部回归故道。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仅下游冀鲁豫解放区沿河十县滩区,即有237个村庄被淹,数十万受灾群众陷于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3月24日,董必武代表受灾人民,声讨蒋介石政府这一滔天罪行。从4月份开始,解放区出动30万民工,日夜奋战抢修300余公里长的黄河大堤,才使解放区安全渡过黄河回归故道后的第一个汛期。”
综上所述,我完全不能承认花园口决堤不是因为一个愚蠢的决定和视人民生命财产为无物所造成的接近数年的恐怖人祸,根本就不存在“失去兽性与否”的道德困境,假如一个政府不是牺牲自己的政权,自己的军队去捍卫人民,而是牺牲大量的人民去捍卫自己的政权,自己的军队,这样的政府还是早点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