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想要移民,什么样的移民都可以? 第1页

  

user avatar   eb1m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移民这个事,其实和国内好不好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少。

本人也是从上海移民到的美国,我个人和我们律所合计服务了几千个客户,对于为什么要移民,其实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一道“多选题”,而非单选题,我们只能从他们想要移民的第一理由出发,来看看到底大家最想要移民的理由是什么。总得来说,大家的第一理由有以下几类:

1.为教育

这是目前65%以上的客户的理由,为了子女可以接受更顶尖的教育,毕竟从学校排名来讲,美国的大学的确是世界最顶尖。移民后,至少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

不过如今,以子女教育移民为第一理由的家庭其实已经比几年前要少很多,大概5年前,为教育这个选项移民的家庭要超过80%以上。

2.为事业

我们这里主要做EB1杰出人才类别的移民,客户基本都是专业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人,而要获得批复,必须美国也认可该成就对于美国未来的贡献。所以,我们的获签客户去美国可以说对于事业的发展是有非常大的益处的,也有许多是在美国深造的,第一理由为事业的客户比例在我们这里占了约20%但这个比例也许对于整个移民群体来说略高了些。

3.为多一个选择

这个理由其实是很多家庭的第二理由,非第一理由。人这种动物永远是需要“安全感”的,这点美国人、中国人都差不多。美国的亿万富豪移民其他岛国的案例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给自己多一个选择可以过另一种生活是许多人的“刚需”,而解决的方式中移民就是个非常好的选项,在另一个国家无忧无虑、想生活多久就生活多久,没有签证实效性困扰也只有“移民”了。他们大约有10%的比例。

4.为了逃离

这个词不太好,但的确是有一部分想要“逃离”现在的生活的人们,他们逃离的原因各种各样,都绝非“喜剧”,在我们得知了他们真实的故事后,会禁不住潸然泪下。这类客户大约占了3%左右的比例。

5.其他

剩下的理由就千奇百怪了,有为纯粹体验美国人生活的,有为一见钟情的佳人的,有为打赌的……也有为不错过自己钟爱的NBA球队的每场比赛的……反正,就是大多数人无法感同身受的理由,这类大约占了2%。


基本是以上这些,不过这是基于我的工作经验总结的,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misa_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从女生角度说几点。

这个答案出现在了另一个问题上。作为当事人,针对那篇问题,我做三点补充:

1. 我跟我男朋友大学本科相爱,一起出国。我们中国留学圈子里,绝大多数女生无法接受歪果仁当老公。即使有妹子跟歪果仁相爱,这也是人家的自由,请懂的尊重,不要乱扣帽子。

2. 我在美国拒绝过两个白人小哥,一个韩国小哥的勾搭。像我这样的妹子不少,不要觉得每个中国女孩都想飞向老外的床。

确实有老外到中国来被某些女孩盲目崇拜的现象,但这些女孩大多没见识,举止轻浮,不能代表所有接触外国人的中国女孩。

更何况留学女天天接触老美,见一个脱一次怕不是手都抽筋了哦。

3. 在美国,说中国女孩是“eazy girl”是很low的行为,就像在中国说“日本女的都拍过av”一样。可是日本男人不会指着日本女人说“连中国男的都说你们拍av”每个地方都有素质低下的屌丝,拿着老外屌丝的话来嘲讽本国女性是自卑的表现。

如果说“中国女孩是easy girl”是你们认定的铁打的事实,那我告诉你,在欧美更“广为流传”的是“中国男人短小不行”。反正都是种族歧视+low货的话,你们要认就认全了,别一半拿出来唬人一半当禁语。

(因私信过多,如您有转载需要直接转载即可,转载后请私信通知一下,谢谢您!)


免责声明:
知乎所有答案都是先发表,后点赞。所以创作之时完全无法预料影响力,因此本人任何答案都没有任何“煽动”的意图和能力。

点赞者点赞,基本遵循“有同感,而非完全客观正确”的原则,请辩证看待“点赞量”。

本文非论文,只是某论坛某话题下非常主观的个人看法,请理性看待答案中的“观点”“数据”。

知乎答主对其答案有“自主权”。即在论坛允许的范围下,可以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设置评论。完全开放评论不是每个答主应尽的义务。


一个朋友问过我:为什么来美国的留学生中,99%的女生都死守在这里不愿意回国呢。(这是他的看法)

我说,这个原因很复杂,简单来说,中美对待女性的态度,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般来说,在美留学毕业直接回国的基本都是男生,以及千金小姐。

普通女生会利用各种手段留下来。


对于中国女生来说,美国的“歧视黄种人”,相对于自己在国内受到的歧视来讲,真的不值一提,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1. “黄种人事业天花板”这句话对中国女生几乎没有任何威慑力,因为在国内,别说事业天花板了,连入门都比异性困难。

尤其是理工女,生存现状可以说非常惨了。

但是女生在美国不仅可以被平等对待,甚至还会有很多工作上的优待。


2. 在国内,性别对立情况很严重。(本段经大家建议,已更新

无时无刻不能感受到女性地位比男性低下的气息。男生把对女生的鄙夷和不屑直接挂在脸上,言语上,行动上。 同时,在一些比较传统且落后的家庭里,女生会遭受到家庭赤裸裸的剥削。

另一方面,部分女性出于报复心理,也会“鄙夷”“践踏”“压榨”条件一般的男性,于是男女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恶性循环:男生觉得女生“不行”,女生觉得男生“屌丝”。

在美国,男女之间关系融洽和谐,互相欣赏包容。很少有人在公开环境“性别互掐”。

我确确实实的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比在国内高,高很多。


3. 个人兴趣与发展。 在国内,女生如果过于注重自己兴趣和事业的发展,妥妥的要被人给按下去。组个乐队说你浪,读个博士告诉你不好找对象,加个班说女强人的老公容易出轨。哪怕自己爱打扮打扮,喜欢多交几个朋友,大家也会评价你为“不靠谱”“不正经”。

总之就是,时刻要被人Judge,如果自己不是圣人,真的很难不在乎这些评价。


4. 随着女性的成熟,女性魅力在国内渐衰,在欧美渐增。

在美国,女博士和女强人会极大的散发自己的女性魅力的。

因为亚洲人对女性的审美偏“幼”,欧美人对女性的审美偏“熟”。 BBC有个节目就是抨击日本的“恋幼”文化的,他们说他们很难去意淫一个穿着制服的女高中生,完全想象不到。 他们更偏向于欣赏外表或是内心非常成熟的女性。

这个差别决定了,在亚洲,女性的魅力就那么几年,只跟年龄有有关。也就出现了女性“越成熟,越焦虑”的现象。 本来“成熟”是人成长的标志,但中日韩的病态审美阻止了女性正视自己的成熟,甚至很多大龄女性宁愿把自己打扮成滑稽可笑的“幼女”,也不愿意做符合身份的打扮。

大家都说欧美的女的老的快,那是因为她们并不会对“皱纹”“眼袋”这些抓狂,因为她们知道,自己的自信不来自于这些东西。

对于那些有想法的女生来说,欧美对女性的审美观才能满足她们的“个人需要”。

不要说这个“个人需要”不重要,获得异性的喜爱绝对是人前进的动力之一。


“中国的姑娘为啥都这么幼稚?” 老外发帖吐槽中国妹子 引发网友热议!(图)

(另附一条新闻,感谢 @巴黎倍儿甜 提供)


5. 关于私人生活。

我觉得美国很适合“宅”人生活,无论男女。亚洲国家过于注重人际交往,私人生活常常被霸占。

在美国,工作之外的时间你想干嘛干嘛,想宅着就宅着,想找人玩就找人玩。不想交朋友就不交朋友,不想应酬可以理直气壮的不应酬。

但在中国,你工作之外的时间被人绑着!总有人拿“工作,孝顺,友谊”这些东西绑着你出来应酬,关键是,如果你拒绝了,自己会受到很多负面影响!也就是说,你没得选,必须去!



6. 结婚生孩子不会有太大压力。

这一点就不细说了,毕竟现在“不婚不育”是政治正确。


看别的答案说,华人女在美国也不会发展的多好。

我想说:我不要求发展的“很好”,来美国我不是带着什么梦来的!

我就是想找个地方,过一个普通女生的日子,享受一个普通女生的一切。


我仅仅只是想:

挣着够花的钱,住着够住的房子。

老公爱我,孩子快乐。

狗狗有院子跑,猫猫有沙发睡。

警察靠得住,消防车来的快。

爸妈生病不愁,孩子自由发展。

穷不被踩,富不被捧。

平和的生活在一个没有戾气的社会。


可是一个小女生想在国内过这样的生活,到底要先挣够多少钱啊?


本来开启了“评论经筛选可显示”,然后筛选时看到几个人的评论我晒一下:

防止被无关的人消耗情绪,所以我先关评论了。

其他评论无论赞成反对,我已经都发出来了。








男生说国外好就是一片赞同之声,但是女生夸国外好,总有人站出来说该女“崇洋媚外”,而且莫名其妙的将“出国的女生”和“洋人的生殖器”联系起来。

这到底是什么脑回路呢?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

因为他们没把女生当成“人”。

他们觉得女性是一种资源,一种什么资源呢?一种“交配”和“繁殖”的资源。

在他们眼里,中国的女生就应该让中国男人交配,女生出国就是资源给了别人,很生气,所以才会把“女生出国”和“让洋人*爽了”两个看似无关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了。


其实真正崇洋媚外的中国女孩你们根本够不着骂!她们从来不说汉语,她们从来不接触中国人,她们觉得别人说她们是"Asian girl"是一种侮辱,她们见到说汉语得扭头就走,她们是一群跟“中国”两个字完全隔离开的人!



关于评论区的普通疑问我回答一下:

0. 前提。

有钱绝对是在国内爽,这个是大前提!这一点在华人当中已经达成共识了!

美国只适合“学习”和“小幸福”。


1. 真的有“99%的女生不想回国”吗?

我说了,这句话是我朋友说的,只是拿来作为开头的“引子”,不是拿出来作为数据的,求不较真!

这就像某些电视剧的开头旁白“有人说巴拉巴拉,还有人说巴拉巴拉”。

因为我学CS的,学CS的基本都是要留下的,所以我接触的都是要留下的妹子。但我也知道很多学金融的妹子是千金小姐,过来镀个金就回去的。


2. 国内的男生看起来喜欢幼的,但他们只是喜欢外表幼,内心成熟的啊。

我跟你说,你内心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根本不重要!社会风气才重要!

哪怕所有男的都喜欢成熟的,但社会表面对幼女友好还是会给女性压力!


3. 有的人不服美国消防。

这一点美国绝对完爆了。屋里有点烟警报器就响得你震耳朵。 公寓走廊有点烟三分钟消防车就来。 消防通道永远保持畅通。

杭州绿城那种事。。。放美国,保姆还没到楼下呢,整个楼的报警器就都响了。。

美国马路上的消防栓位置,前后三米绝对不能停车,敢停的人轻则罚款重则拖车。曼哈顿有个消防栓一年“收入”几万美元。这绝对不是闹着玩~美国贴罚单的小电动车效率很高,他们每天只负责贴罚单,违停的人上个厕所的功夫回来就有罚单了。(每个州不一样)

可是,我国内的小区,消防通道永远有人停车~ 没人管~消防栓我也看不见几个~

不是我说,你们自己看看,国内有几栋楼是那种,一着火居民马上就能疏散,消防车一下子就能开进来的?

别说我在国内生活环境差,看不见消防好的地方,绿城房子多少钱?

另外我经历过的消防疏散都没交过钱,我不知道“消防车来一次倾家荡产”是哪个地方的事。我没遇到过。


4. 国内男生啥时候把歧视女生挂脸上了?

这事怎么说呢,感觉大家都默认“女的干啥都不行,任何行业顶尖的人都是男性”。

对,是这样的没错。但是跟你有啥关系呢?你是哪个行业的顶尖呢?你凭啥代表那些“顶尖人士”去瞧不起女性呢?

还有,为啥只有男生擅长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事呢?

收纳达人也能成为《时代周刊》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谁是近藤麻理惠? 这个妹子就因为擅长收纳,成为了“时代周刊”全球百大影响力的人物。她可是跟“政坛领袖”“商业巨头”并肩入榜的。 但是又有多少男生承认这种意义的“成功”呢? 大多数男生还是会觉得这种“成功”没有意义吧。

还有一些男生是出身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他们从小就没有来由的瞧不起女性,觉得社会分两层,男生在上,女生在下。所以自己比见到的所有女性都高一个档次。

有人问我如何看待那些“跪舔美女”的现象。我觉得“跪舔”女性和“践踏”女性的应该是同一类人,真正优秀的人是不卑不亢的。


还有经常能看到这类的新闻:女子掌掴公交车色狼被割脖颈 失血过多住进ICU

这种“女性被猥亵反抗反被打”新闻都成月经了,微博每个月都有。关键是,很难查到后续!!!这很没安全感啊喂~如果没有后续,为什么不写点“色狼被女生掌掴抱头鼠窜”的新闻呢?

我男朋友跟我说:“这种没后续的新闻写出来什么意思,就是告诉女生,被人摸了别反抗呗。


5. 没见出国的那些女生吵着要留在美国啊?

这太正常了! 因为还不一定留下,所以绝对不会把话说死啊!

留学生不是都这样吗:

上学时口口声声说美国没啥好的不想留,毕业都办opt,找不到工作再审个学校或者读个博,毕业再投成百上千份简历,然后嘴上依然说着美国没啥好的想回国。

都做成这样了,竟然还有人信他们所说的“美国不咋好”。

哪像我这么耿直啊,还没拿绿卡呢就在这疯狂立FLAG,还挨着骂~真是蠢透了。

可是好就是好啊,想留就是想留啊,为什么要那么虚伪呢?美国不好我为啥来呢?

留不下就回去呗,被人笑话能咋的,脸皮儿那么薄能干成啥大事。

还有,你们喜欢的那些中国明星,中国富豪,其实很大一部分并不是中国国籍。自己搜搜就知道了。。


6(补充)

好多私信都来问美国的治安问题。

这个问题好复杂,我没有什么确切的数据证明美国治安比国内好,但有几点我还是可以说的:

美国的恶性事件曝光率极高,所以给人“美国不安全”的感觉。 美国是那种,有点风吹草动,媒体就敲锣打鼓的宣传报道,一点面子都不给政府留的~

美国出警率很高。面向马路的房子,一晚上听个三五次警车消防车的叫声太正常了~

美国人啥事都报警,我之前住幼儿园旁边。有一次幼儿园时要春游还是干啥的,反正小朋友都上街了,结果一群消防车和警车来封路!小朋友走到哪警车跟到哪。小路口都封上~ 不让车走!另外,美国的所有校车都是装甲车级别的。。这个可以自己查。。

美国的犯罪预防做的挺好的。有时候手机突然发出刺耳的安全警报(Iphone有安全警报的功能,可吓人了)。比如台风要来了大家快回家,比如在你方圆多少公里之内有个娃娃不见了。如果你周围的居民区有谁有犯罪记录,也是可以查的。

美国持枪这种事我也不好说是好是坏,一方面国家让百姓持枪,好像对自己的治安很自信。另一方面确实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

我个人经历过最吓人的事应该是

nj.com/hudson/index.ssf

半夜一两点对面的墨西哥小区有人开枪给我吓醒,然后来了三车swat,然后来了一堆电视台的。我住的公寓不让出门,全面封路,swat守了14个小时才回去。

动静闹挺大,但并没有人员伤亡。

实拍(放大拍摄,很模糊),手机里有一堆视频和照片。

(恩,感觉这个新闻加上我的拍摄视角足以曝光我的居住地点了2333~~~)



关于出警和出消防车的费用问题- -目前我还不太清楚,我就知道叫一次救护车会倾家荡产- -。


收到贼多私信,绝大多数都是赞同和安慰,非常感谢!

还有某些人,希望你们不要浪费口舌了,我不可能回复你的。


这个问题本来就是非常敏感,富有争议的。有各式各样的评论也是意料之中的。

但这个问题后续,消耗了我很多精力,也给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有朋友劝我“想来能来的都来了,你不写他们也知道。不想来不能来的看了你的答案也不舒服,何必呢”。 我也陷入了反思,写这样的答案,到底值不值得呢?


也许我的答案让很多人深有同感,能让你们得到发泄和共鸣,我很荣幸。

也许我的答案有很多不成熟的观点,让一些人感到不适,我为我的轻狂向你们道歉。


希望各位每一天都能过得开心,幸福!


user avatar   amy-31-4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澳洲移民,悉尼学习工作九年。为老公回京两年。

第一,移民对我这个单亲家庭,曾被继母的暴力和生父的不作为(他是因为重男轻女只在乎异母弟弟)虐得很惨的人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得到正常的精神和法律支持,珍惜生命,远离勒索的后妈和那些道德绑架的傻13群体。2010年回国度假时因为在澳洲买了房被后妈勒索加人身威胁,回到悉尼得到包括华人和西人的所有要好的朋友和同事的支持,说我继母要是敢闹到澳洲法庭上告我,跟我要钱,就一起去给我当人品证人。而一些从前从未帮过我的国内所谓亲戚和熟人却劝我跟她讲讲价,少给她点也行啊,为了我爸的面子也不能跟我后妈断绝关系……科科。还有人说你后妈对你严厉点是不是为你好,不然你读书怎么这样好?我冷笑:" 嗯,是的,她无故天天村骂加打我后脑勺,并且打出脑震荡,还常常撕我作业,所以我才基因突变变聪明的……这个读书好的秘方可以推荐给你孩子,拿走不谢。"读了医科才知道,继母属于反社会型精神障碍的一种,并且伴有焦虑症中常常有濒死感的患者类型一些症状。可惜她不肯去精神科看病。

第二,希望等孩子长大去澳洲读完高中和上大学,能够有个健康的身体,真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要淹没在奥数和一切将来工作时毫无卵用的题海里变成豆芽菜加高度近视,最后还抑郁了。国外好大学比清北好进却并不好念,例如姐毕业的悉尼大学是宽进严出,大家能好好学点有用的东西,而不是终于脱离了高中的苦海和爸妈的管束开始混日子。念完回不回国尊重孩子意见,我们不指望孩子养老。

第三是老生常谈的环境。讲真北京冬天的雾霾都快把我整抑郁了。常常感冒,还得了慢性咽炎。曾经以为在悉尼九年没感冒过是因为自己体质增强了。现在发现不是。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

第四,回来要工作时跑过好几个政府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现在北京的公务员们服务态度和素质真心不错。有好几位年轻的公务员悄悄跟我说干嘛要回来,应该把老公劝到澳洲,为了让孩子不再在国内公立学校受唯唯诺诺的奴化教育……这个见仁见智,孩子还没上学,我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

关于二等公民的想象,我只能说作为一个在悉尼有正当职业的一代移民,从未受过歧视,还收获了很多无私的友谊和支持。其实回到北京工作的时候也类似。反观回到老家见到那些跟我后妈有关的人,才让我想起来自从八岁亲妈去世后变成他们眼里的二等公民,"亲妈死了还是个女儿还想怎样,你就活该被虐,应该懂事理解你爸,你爸的面子比你的命重要"的悲催日子。幸亏姐不是樊胜美。

…………………………………………………………………………

评论区里有个也在悉尼的人说国外很无聊。我承认刚去读书的头两年确实觉得孤独无聊,因为时间都被作业和打工占据了啊。

等上班一年后适应了,朋友越来越多,解决了房子和永居,自己的经济宽裕了,发现所谓的无聊不见了。这里少了很多无效的应酬和社交,以及在北上广深大把堵在路上的时间,这些都能用来休息和发展爱好(悉尼几百万人口的堵车可不算什么)。本来就海边长大的我在澳洲学会了潜水,也常常在傍晚不晒的时候开车十几分钟跑到离家不远的海滩上躺着。每周两次学习拉丁和摩登。参加和组织过中西朋友和同事各色的婚礼和dinner party。做过义工,也参加过同事孩子学校主办的慈善晚宴。跟朋友们去唱K和做足疗按摩也有好多店啊。有个来自上海的学过美术的投资移民朋友,一边开着饭店,一边组织了一个艺术圈子,各种喜欢绘画和雕刻的大神云集。

我觉得,去了国外好多年,还在抱怨国外无聊的人,多半是因为其实他们在国内的时候也不是个多有趣的人……因为在国外有兴趣天天晚上聚众喝酒打牌打麻将唱K逛夜店的人太少就批评国外无聊,不太公平。国外的管理层无论职位多高,大部分时间都是共进工作午餐谈事情,有家庭的人,下班都赶紧回家陪家人了,不会赖在外面天天应酬到很晚。这是观念的不同。

…………………………………………………………………………

评论区又出来让我想说几句的声音,来自某墨尔本的男童鞋。首先,未必是国内不顺的才喜欢出国,您这话有点偏了。我有好几位家境很好的女性朋友,要么毕业留在澳洲没有想过回来。被父母硬拉回国的几位天天想着回悉尼。这里面也有男女差异。大多女性容易知足,喜欢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小康即安。环境好假期多对于女生很重要。而且作为一代移民,女性对于语言和人际的适应力更强,工作和生活中更加不容易被边缘化。

理想特别远大,不奋斗不成活的男性,真心不适合当一代技术移民。就别去国外憋屈了,在国内奋斗一把赌一把,成王败寇各安天命,比去国外天天YY自己要是在北上广深一定早变成了霸道总裁强。其实他们自己也知道未必能行吧,不然干嘛不回国实现他们的宏图大志。 还有一部分所谓留洋那啥丝男。有个之前挺阳光的男性朋友去了加拿大留学移民,研究类的硕博连读(有全奖,期间生了俩娃),工作一年因为政府消减预算对于他们整个行业打击很大,失业。又读了个金融类的硕士,在银行找到一份职位,普通收入。跟我说当年在国内大学学生会他是主席,结果他出国了才过得平淡。他们学生会的副主席,当年各方面不如他,现在在北京都是某某行政级别,他回国都是被那副主席派自己的司机去机场接机云云。他要是回国发展其实肯定比那老兄强,只是为了俩孩子的教育想想还是不要回京了……看看副主席夫妇虽然在国内混得不错,但也发愁女儿教育,羡慕他的孩子教育不用花钱质量还好云云(人家谦逊你也当真啊大哥)。指点我在澳洲买房搬家时雇搬家公司不如让有大车的朋友帮忙划算,他搬家都是找朋友帮忙,他也帮朋友搬家。我说我觉得自己和朋友的休闲时间都宝贵,不想一次次浪费在互相搬家上。搬家公司有工具,专业的,效率高好吧?有次打电话先问我在澳洲买的高尔夫多少钱,我不明就里就答了。然后他得意地说他买了个某牙医的八成新的凌志,比我的高尔夫便宜划算多了。并且牙医本来开的价钱就不高,他跟人家牙医说了说他多困难,居然又讲下来一千加币,哈哈哈……还常常抱怨他老婆是小市民家庭出身的,就是不懂事脾气大层次低。当年读硕博的时候副校长的女儿对他暗送秋波,他为了负责任才没有换老婆,现在想想很后悔,当年应该找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做老婆。后来……就没有后来了。虽然以前在国内很熟,那时开朗乐于助人的他不是这个样子。现在,真心不想跟这种人做朋友了。


user avatar   huang-min-da-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夜的小饭店,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手里拿着iPad,看着面前几个喝了点小酒,正在刷知乎的年轻人。

“刚刚,有人在问题'你为什么要移民'下面,散布对国家不利的不实言论,妄议朝政,诋毁政府,好大的胆子!”

听到此言,几个年轻人都呆住了。其中一个更是马上跪倒在了地上,大声嘶吼道:

“大人!我可一个字也没发啊!”

那锦衣卫微微一笑,指着跪在地上的年轻人说:

“你点赞了。”

他的手指又依次指向桌旁其他几个年轻人,被指到的人唯恐避之不及,但又不知道能躲到哪里去。

“你,也点赞了。”

锦衣卫摇了摇手里的iPad,说:

“系统都记录下来了,你们都点赞了。”

呼,还好,这只是电影绣春刀里的情节。


user avatar   ricky-xu-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转帖我在另一个类似问题下的一段评论:

对我个人而言,在中国,我的钱和时间不是用在生活上,而是都用在了 “消除不安全感” 上了。 每天的衣食住行,没有一件事不充满了焦虑感。房子不仅要住,也是重要的投资。车子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社交标签。我花时间研究食品安全研究净水器研究口罩,我花时间研究学区课后班兴趣班... 就连微信朋友圈,也得时不时发点正能量毒鸡汤,给下属做榜样对老板表忠心。 相比之下,在加村的生活很平静。在中国,当我手捧一本书坐在阳台上,我是在装逼或者是企图获得平静。然而,在这里,我手捧一本书坐在后院时,那是真的在享受我的生活。



再说说我的一位朋友,标准的爱国青(da)年(shu),极度迷恋有关中国的一切。他认为中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语言,觉得中医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医学,相信易经&河图洛书等等揭示了世间所有的道理,断定中国功夫是最厉害的搏击术... 他会为南海造岛欢呼雀跃,会为长五发射失败而捶胸顿足... 他混铁血,逛乌有,坚信中国已经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他去年在加拿大开了几家分公司,然后用自己的公司的名义给自己办了个工签,在多伦多买了个豪宅住下了,现在正在申请绿卡永居。

前两天我跑去多伦多找他厮混,他依旧情怀不改,一会儿抱怨加国各种效率低(确实很低),一会儿骂民主政府修条路都反反复复搞不定(也是实情),一会说教育水平太差(儿子在加国读初中,顶级私校)。总之各种不适应各种怀念中国,并且更加笃定中国早已超过了所有的发达国家。

我晃着酒杯坏笑着说那你干嘛还巴巴的跑来这里受苦。

他说: 中国好是好,以前的专政现在的国家资本主义都能办大事。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一介草民,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成为某件大事的牺牲品,一点声音都没有,别人也不会知道,说不定还拍手叫好呢...


user avatar   xu-zhen-23-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两个游戏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严重程度完全不一样。

赛博朋克最大的问题是人力不够,没有人手把愿景在限期内做出来,导致后期狂砍。但从已有的成品来看,CDPR是完全有人才有能力把东西做出来的,只不过没时间做。光影效果,已有的垂直城市设计,以及主线和很多支线任务的演出都有毫不输巫师3的气质,尤其是日本城浮空平台那关,无论是游戏流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都把类似银翼杀手2047的那种气氛和感受做到了极致。有人说CDPR的人才都跑了,或者CDPR傲娇了开始放水,这并不客观。2077确实是个半成品,主机优化的问题尤其严重,但你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用高配置PC玩,其质量并未令人失望,依然是巫师3的水准。

2077就像是一个优等生忘了做背后的几题的考卷,开天窗导致不及格,但已经做了的题目还是正确率极高的。

谈到E3的demo,单从画面上讲你很难说它缩水了。只不过CDPR没告诉你想要E3画面,就得上3080+光线追踪。。。

我猜想没有光追的话,游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光追的效果的,只不过人工工作量会很大,有些地方需要离线烘培,而有些地方需要人工设置虚拟光源。CDPR可能发现项目后期工作量太大搂不住了,就上了光追这个大杀器。。。


至于无人深空,现在口碑很好,但我要不客气地讲,这个游戏到了今天依然是垃圾,只配卖$19.95,打折的时候卖2.95的那种。

Hello工作室自始自终都没有把初始愿景实现的技术能力。

你可以看无人深空进入大气层的技术实现。先是一段飞船进入大气层摩擦发红的特效,然后可以看见地形通过一种非常粗糙、视距很近的情况下刷新出来,并且刷出来的地貌和太空中看到的地貌完全不同。所以从头到尾,hello工作室都没有类似精英危险和星际公民的无缝行星登陆技术。

无人深空更新了十几次,并没有触动这个游戏除了机械刷就没有任何深度的本质。这是一个极其无聊的游戏。但它刷了两年的DLC,玩家也就给他点面子,没功劳有苦劳。它每次更新我都会进游戏看看,但玩不了半小时就会放弃。一是实在无聊,二是它美术设计和渲染水平有限,色彩及其刺眼。比如在母船机库里,到处都是亮瞎狗眼的点状光源,但这些光源不会照亮周围的任何东西,看的时间长了有种不带护目镜看焊接的流泪效果。你说更新了那么久,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解决,有什么用呢。游戏中随处可见低级设计的痕迹,比如说有很多行星上有一种可以卖钱的球,这种球没有任何贴图,只有亮瞎眼的纯白色材质,在HDR效果下极其刺眼,但它又不是个光源,放在地上不会照亮周围任何东西。这种打开Blender就存盘的建模初手垃圾素材居然也能放在游戏里,真是活久见。

所以无人深空就像是一个学渣冒充学霸,把期望提得无限高,却每题都答错结果接近0分,被骂,然后花了漫长的时间在那里订正,一题一题的改,最后终于接近30分了,然后获得了大家的赞赏,全然忘记了它改了那么久依然是不及格。

无人深空的贴图我就不贴了,首发的时候真是纯垃圾,基本上是2008年魔兽世界首发的那个水准。现在也依然是垃圾,开个HDR看着眼睛都疼。


user avatar   xiao-tu-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久没上你乎了,我来强答一下。其他答主说的东西大家也比较熟悉了。我换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知乎上许多人认为日语引进大量外来语是负面的,是否和母语是汉语有关系?

答:是。

问:为什么?

答:因为汉语长期是“上位语”。


---------------------------------------------------


I. 有关双层语言、上位语、下位语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把维基上diglossia的定义先抄下来。

In linguistics, diglossia (/daɪˈɡlɒsiə/)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two dialects or languages are used by a single language community. In addition to the community's everyday or vernacular language variety (labeled "L" or "low" variety), a second, highly codified variety (labeled "H" or "high") is used in certain situations such as literature, formal education, or other specific settings, but not used for ordinary conversation.[1] In most cases, the H variety has no native speakers.

简单地来说,diglossia就是“双层语言”,在一个社区中有用于书面、文学、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上位语”H和用于日常口头交流的“下位语”L。上位语是官方的、用于教育的,因此,上位语总是在通过知识分子和政权机构影响着下位语。单就词汇来说,上位语的词汇总是大量涌入下位语中。

在古代历史上,各个文化圈都有各自的上位语,例如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语、波斯语;佛教文化圈的梵语、巴利语;而在东亚文化圈,上位语则是汉语,或者说是文言文。

上位语有这样一些特点:

1. 上位语长期用于书面、科技、政治、教育等与权力和文化相关的领域,因而上位语带有官方、正式、有文化、先进等色彩。

2. 新的学术成果或者政治行为等等概念往往先用上位语表达,再向下位语传播。

3. 在封闭的文化圈内,新的概念用上位语表达时,往往没有可借鉴的词汇,因而倾向于使用上位语本身造新词。

4. 如有来自其他语言,特别是来自其他文化圈的借词,下位语往往是通过上位语辗转借入。

II. 作为上位语的汉语

好了,我们回来看汉语。虽然汉语在历史上一直有文白脱节的问题,但是汉语作为整体是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直到近代,其上位的语的地位依旧有很大惯性。典型的例子包括:日本近代翻译西方的概念时是用汉字造词,这实际上是在用东亚文化圈的上位语(当然汉字已经被日本“内化”)在造新词或古词新用,以对应欧美文化圈的文明成果;越南很多外国的国名是按汉字读的,如俄罗斯叫Nga,是来自Nga La Tư,即俄罗斯,但这个词俄-蒙-满-汉-越一路而来已经面目全非了。

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汉语汉字词是上位语,通常它是第一手的概念载体,即使是在翻译中,它是第一次译文,所以它在同一时代大批量借入同一种非汉语言词汇的情况很少。当然,汉语依梵语借入的佛教词汇是另一个情况,因为在佛教领域,梵语才是上位语。

这里其实还有一个附加结果。因为汉语有上位语的优势,这使得很多汉语母语者或者东亚文化圈的人士感觉借词,比如日朝越借汉语词,是文明不够发达的表现,而汉语因为是发达文明的载体,因此借词很少。在你乎上,有一次讨论数目字“万”,我说这个词搞不好是突厥语等北方草原语言的借词。我猜到有人会反对,但是没想到反对的意见是:汉文明如此发达,数目词不可能是借词。其实,在这个论调中,直接就把借词和文明程度绑架了。但也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很多中国汉语使用者也比较倾向于外来的概念要汉语义译,不要直接借入,特别是借音。

III. 作为下位语的日语

我们再站在日本、日语的角度来看。事实上,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已经脱离了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但汉字和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历史惯性还存在,所以近代日本翻译作品往往仍用汉字造新词,当然,这和汉字在日本已经内化有关系。不过,由于近来以来日本的发展和中国的贫弱,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不断衰落,但并没有确立新的上位语。这个时期的日语借词法语、德语、英语各占一席之地。但到了现代,特别二战以后,不仅汉字汉语作为上位语的地位基本消失,而且英语已经成为de facto的上位语。这以后的日语,借词大量的是英语借词,法德等语言已经很少了,即使有,也主要是集中在与国别文化、地域特产等相关的词汇中,新的科技词汇、新概念等,已经普遍是用英语借词。这实际上是上位语变化的原因。

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一下阿昌语。阿昌语是一种缅彝语,与缅甸语很接近。历史上阿昌族地区大多是傣族土司管辖,上位语是傣语,下位语是阿昌语。阿昌语中很多古典的政治、科技等词汇,都是使用傣语借词。但现在由于汉语的普及和流行,很多地方的阿昌语口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借词,替代了一些原来的傣语借词,甚至是替代了一些固有词。此外,羌语支大量语言过去奉藏语为上位语,现在也大量转向汉语西南官话作为上位语,也是这种情况。这和日语中大量涌入英语借词有一些类似之处。

IV. 日语中的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

学习过日语的同学都知道日语中有固有词、汉字词与外来词。一般来说,汉语母语者会觉得汉字词更清楚明了或者相较于外来词更“日语”。但事实上,虽然日语中汉字词的比例非常高,但是汉字词读音的系统并非与日语十分契合。换句话说,即使是现代日语,汉字词的读音体系和日语固有词的读音体系仍有一定区隔。

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日语固有词是没有る打头的词语,但汉字词有,如“留守、類似”等。又如,古典日语少有浊音打头的词语,现代日语因历代音变造成一些浊音打头的词汇(如“出す”)也都很少,但汉字词就比比皆是,如:“学生、雑誌、男子、爆弾、疑問、事実、敏感”等等。再有,日语固有词一般没有拗音,今日=きょう,这样的例子也是历史音变的结果,而汉字词的拗音就实在太多了。

这实际上是说,外来词的概念即使翻译为汉字词,单从音系上来讲,未必有我们想象地那样贴合日语。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日语是一种音拍语,词汇是由多个音拍(mora)连缀而成的,比如さかな是三拍,はずかしい是五拍等等。汉字词和外来词如果简单从音拍上来看,并没有像现代汉语的义译音译那么大的差距。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日:(漢)哲学てつがく[4 mora];(外)フィロソフィー [5 mora]

中:(汉)哲学[2音节];(外)菲洛索菲亚[5音节]

日:(漢)物理的ぶつりてき[5 mora];(外)フィジカル [4 mora]

中:(汉)物理[2音节]、物理的[3音节];(外)菲济卡尔[4音节]

日:(漢)百貨店ひゃっかてん[5 mora];(外)デパート [4 mora]

中:(汉)百货店[3音节];(外)迪帕特门特[5音节]

尤其是最后一个例子,日语广泛吸收外来语后,形成一些改造的方法,使其适用于日常口语,也就是和制英语、和制外来语。常见的例子还包括プリクラ、パソコン、ワイシャツ、ベビーカー、ジーパン等等。

以上的例子试图说明,如果单看语音结构,日语使用音译的外来语与使用汉字词并没有太大的优劣差别,至少比现代汉语使用音译和义译的差别小。

V. 日本学者对外来语涌入的看法

大家也都观察到了日本国内对大量涌入外来语的批评。为此,日本还设立了国立国語研究所「外来語」委員会。下面抄两段该委员会的公开文书(没时间可以跳过):

外来語・外国語の問題点
近年,片仮名やローマ字で書かれた目新しい外来語・外国語が,公的な役割を担う官庁の白書や広報紙,また,日々の生活と切り離すことのできない新聞・雑誌・テレビなどで数多く使われていると指摘されています。例えば,高齢者の介護や福祉に関する広報紙の記事は,読み手であるお年寄りに配慮した表現を用いることが,本来何よりも大切にさ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はずです。多くの人を対象とする新聞・放送等においても,一般になじみの薄い専門用語を不用意に使わないよう十分に注意する必要があります。ところが,外来語・外国語の使用状況を見ると,読み手の分かりやすさに対する配慮よりも,書き手の使いやすさを優先しているように見受けられることがしばしばあります。
伝え合いとしての言葉を
そもそも,どんな言葉を使うのが適切かということは,話し手・書き手の意図,想定される聞き手・読み手,話題,使われる環境など,その時々の様々な条件によって変わります。同じ内容の話をするにしても,大人に話すときと子どもに話すときとでは,使う単語,声の調子,話す速さ,文の長さなどが変わってきて当然です。また,同じ大人でも,相手がその話題に通じているかどうかによって,言葉選びや言葉遣いにおのずと違いが出てきます。相手や場面に応じて,適切な言葉遣いが変わることにいつも留意することが大切です。このことは,私たちの言葉について国語審議会がかねて提言してきた「平明で,的確で,美しく,豊かであること」を実現する具体的な努力の一つと考えます。

这里面主要说的意思是大量外来词比较难理解,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全社会的交流。他们因此提出了语言的“简明、准确、优美、丰富”的目标。该委员会还提出了外来语替换的提案(具体可参看pj.ninjal.ac.jp/gairaig)。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汉字词就更加“简明、准确、优美、丰富”呢?这实际上就是前文几次提到的“内化”。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汉字已经成为其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论汉字词的音系与固有词有没有区隔,汉字词已然成为其语言的基石之一。汉字和固化的汉字读音已经是日语内在的一部分,即“内化”。从这个角度讲,外来词改汉字词也是用自有文化消化外来文化的方式。

但是针对这点,日本国内也有不同意见。1943年出生的著名日本国宝级日本语专家山口仲美就认为:和制汉语(汉语词)是与中国文化浸淫的时代相称的方法,但现在日本则浸淫在美国文化中,因此也许可以看到用片假名照搬的外来语其含意固着下来。

和製漢語は中国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た時代に合っていた方法なのであって、現在の日本はアメリカ文化が浸透しているのだから、片仮名の外来語のままにしておいて意味の定着を待つべきではないか。

山口仲美的这条看法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包含前文所说的上位语变换的问题。

以上这些争论说明,即使在日本国内,对外来语的排斥,主要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更多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的问题。

VI. 汉语古典音译词的内化

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方面就是汉语自身的音译词问题。实际上汉语的外来音译词很多,但是由于借入时代久远,当时的音译已经参与到后来的汉语音变历程中,变得很“汉化”了,因而让人不觉得是借词了。特别是有关佛教的词汇。

比如,说到中国传统建筑,很多人都说到“塔”。但是“塔”是明确的梵巴借词(梵stūpa,巴thūpa)。再有,刹那(梵kṣaṇa),这样的词是随佛教传入的概念。甚至很多我们熟悉的地名都是外来语译作汉语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觉得它们“异质”呢?

现代汉语以普通话为音译标准。普通话音系的特点是声母缺少浊音,辅音韵尾仅有-n和-ŋ,因此音译一些外来词的时候,会拆出多个音节来。但古代汉语的音系更丰富一些,声母有清浊,辅音韵尾有-p, -t, -k, -n, -m, -ŋ,一些音译相应使用较少的音节。这点在佛经翻译上就很明显。一些现代翻译的上座部佛经是用普通话作的音译,与古典汉译对比,往往音节偏多,或者用字明显就是现代欧美音译词的感觉,例如:

Mahāmaudgalyāyana (Moggallāna) 古译:摩诃目犍连;白话译:马哈摩嘎喇那

Mahākāśyapa (Mahākassapa) 古译:摩诃迦叶;白话译:马哈咖沙巴

更加重要的是,佛教已经完全中国化了,有关佛教的词汇,不论是义译的世界、轮回,还是音译的刹那、劫(万劫不复)、涅槃,亦或变形了的音译词罗汉、菩萨、修罗,都成为汉语日常使用的一部分,异质感在历史中已经消失。因此,可以说这些佛教相关的词汇在汉语使用中,没有“外来词的感觉”。

如果剔除了佛教相关的音译词,汉语的外来语直接借词就很少了。即便是现代融入的外来词,所占比较也很低。这也是汉语母语者对直接标音的外来词下意识感到排斥的原因之一。



补充两点:


前面有同学提到外来语的涌入在日本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个问题从语言发展的长期轨迹上来说,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汉语词汇大量涌入日语时,文化人和普通民众的仅因汉语词造成的语言断层不可谓不大,在历史发展中也渐渐弥合了。这也是山口仲美上面评论的来源,要知道山口老师可是研究平安时代日语文学的泰斗,同时还研究现代日本青年人的日语。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所谓“语言净化”运动,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带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而东亚世界一些语言放弃汉字词而使用欧美语言音译词的行为又可能带有去中国化的色彩。考察类似外来语这样的问题时,这两个方面的色彩都应当予以重视。


user avatar   qian-tan-di-yu-sui-n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统计局工作人员也不过是公务员,没有受到过经济训练,所以他仅仅是给予统计,但是并没有解释能力。他所说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世界普遍通用所说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具体的说是每小时经济产出(output per hour worked)。

我们可以对比下这两个概念,统计局声称的“全员劳动生产生产率”是生产总增加值除以就业人口,意思为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普遍所用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小时产出,所以实际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应该除以平均工时。由于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大概是2200小时,美国则为1750小时,所以实际上他的统计数据还要高估了,所以这个值应该为6%左右。由于我国处于后人口红利期,人口赡养比例较低,就业人口比例依旧高于平均水平。我国现在约有7.75亿人就业,而美国只有1.5亿人就业;同时我国就业人口工作时间都更长,分母更大的情况下分子就更小,所以实际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领先国家(美国)要比经济水平相对更低。

这个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普遍估计韩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仅为美国的50.2%,日本则为65.4%。西班牙本身经济水平和韩国相近,但是工作时间远远少于韩国,实际上这意味着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韩国,而根据OECD的估计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则为美国的74.5%。


即使如此,这个数据很明显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经济水平。理由有两个:

  1. 他使用的是2005年的美元计价,实际上应该调整到更接近现在的美元来计价(接近现价)。例如OECD使用的是2010年的不变价美元,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韩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水平,这一点 @Orz辉 所提到了。
  2. 汇率价值严重影响了测算,不管是韩国这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兴国家,还是波兰、土耳其等比较发达的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汇率被低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当长时间保持和技术领先国家(如美国)相近的水平,那么用汇率计算的误差就小;而韩国、波兰、土耳其这些国家生产率快速追赶的国家则被低估。一个事实是波兰和土耳其如果用汇率计算的话,人均GDP则仅仅为10000美元,而实际上用购买力衡量则超过25000美元,所以OCED的统计表明,土耳其和波兰的生产率实际上和韩国相当,都超过了美国的50%,而不是仅仅为20%。所以实际上,统计局并没有考虑到每年76978元/人的实际价值是多少,而OECD的经济学家则使用的是PPPs。


一个可靠的方式是使用尽可能接近现价的不变价计算单位,并且使用购买力计算,例如OECD本身选择的是constant prices 2010 and PPPs。考虑到这两点我们做估算的话,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衡量现在大约美国的25%,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可靠应该略高于美国的20%。所以,普遍的估计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略微高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20%,一个比较精确的说法应该是21%。

从某种意义上,即使是21%的数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应该是被低估的。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大大高于现在已经测算的规模,在过去5年中国就已经更改了3次统计测量方式,每一次都提高了经济规模。即使如此,潜在的经济规模依旧存在,所以经济水平的低估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被低估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官方声称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远高估了,因为中国政府高估了自己经济增长的速度。




  

相关话题

  觉得做饭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怎么办? 
  为什么很多人孩子那么丑,还总在朋友圈发出来晒?他们不觉得孩子丑吗? 
  北洋军阀治下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言论最为自由的时代吗? 
  为什么近二十几年来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很重视上学? 
  你有多久没见过手电筒了? 
  如何看待印度将中国领土划入所谓「直辖区」 ? 
  蒙古国是地缘政治最不幸的国家吗? 
  为何中国把马来西亚首相译为“总理”? 
  有什么只能讲一次的笑话? 
  广州真的有 30 万黑人吗? 

前一个讨论
孟德尔的数据有问题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北京文化局禁止贾斯汀・比伯来华演出?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