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印象非常深刻的事。
当年我在清华附中就读时,一哥们和我说他父亲小时候非常平庸,一次骑自行车摔到沟里被一块砖头开了瓢儿,血花花地流,结果却因祸得福,智商突然异常增加,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最后成为清华大学教授乃至长江学者。
“他脑袋现在还留着疤呢!”这哥们兴奋地在脑袋上用手比划着。
我当时真有些相信他的故事,因为这哥们就有点故事里他老爸被砖头开瓢儿前的风姿,每次家长会对他的父母都如同上刑一样。因为成绩不理想,他后来去学了跆拳道,也不知道现在混出来没有。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他爸当年的良苦用心——他和儿子说这故事其实是为了告诫他一个道理:不要因为自己的平庸而自卑,你爸我当年和你一样,不也干出来了?仔细看看这故事,开瓢儿可能是真的,但开瓢后智商增加就扯了。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他爸受了重伤,经历了死亡的威胁后,深刻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于是开始抓紧时间奋发图强,最后做出了一番事业。但为了让自己那个成绩不好的儿子能心里好过,他愣是把受伤和智商扯到了一起,编了这么一套说辞。
他儿子果然一点都不怀疑老爸的说辞,于是便接受了自己智商不如老爸是因为没被砖头开过瓢儿的现实,安心做自己能做的事。
只是我记得有好几次,他手里拎着砖头和我比划说他能以头碎砖。那时的我只以为他在吹牛逼,但今天回头看,他那时的语气里何尝没有一丝源自心底的渴望呢?而“能以头碎砖”的说辞背后,会不会真有一个孩子曾经在无人的角落里,把一块又一块砖头砸向自己的脑袋呢?
我妈说:“你爸可能是清华有史以来,招收过智商最低的学生”。
老爸其实不笨,只是从没见他在哪类学科,显示出惊人的天赋。
有个这样的老爸,很励志,让你从小明白:并非天赋异禀才能考上名校。
据长辈们说,爸爸考清华那会儿,已下乡当了几年农民,后又到工厂当过工人。
他天资并没特别高,家里也非书香门第。
不过,他自己倒心无杂念。
复习就复习,备考就备考,不去咀嚼过去、也不担心结果。
一个智商中上的人,唯有心无旁骛火力全开,才稍有机会,与一群脑子有杂念的天资超高者一争高下。
我爸当年就是这个情况。
最后考上清华,有太大的幸运成分。但若无这份‘心无杂念’,大概幸运之神也帮不上忙。
长大后我才发现:老爸天赋上的不足,一直是靠“心无杂念”来弥补的。
也不知是他站得高、尿得远,还是性格比较2;总之,在他眼里,好像就没啥事能“坏”到要让人浪费时间去焦虑、后悔、怀疑自己的。
这个作派,让他在人群中拥有某种体力和效率的优势。
别人遇到麻烦事先抱怨一番,耗费个5%体力时,老爸已吹着口哨开始解决问题了。
即使摊上大风浪,他也不与“上一刻”纠缠,只尽力拿出最高的能量来对待当下,全力以赴。
在书中,我曾读到过这样一句话:
“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换一种角度看就是蝴蝶”
老爸无数次,在生活中为我真实演绎。
记忆里,老爸没辅导过我功课。
但他教会了我走路、骑车、游泳、爬树根、打各种球、大胆无畏、活在当下;
陪我去了很多地方;
还让我看到了一个勇于追求梦想、且不被困境打垮的人的模样。
所以特别感谢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