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精密加工不成熟
旋转闭锁对于枪栓闭锁突笋和节套的配合程度要求很高。特别是有预抽壳的,闭锁突笋和节套的作用面还不是平面,对加工的要求更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在装配时候人工选择和整修,一枪配一栓是普遍现象。栓动和M1步枪卡宾枪都是一枪配一栓。
是什么原因使得AK放弃了StG44的上下机匣化设计
首先这题目提得就有问题:什么叫“放弃”?
AK-47的演变沿革是1944年试验型半自动步枪→试验型AK-46自动枪→试验型AK-47自动枪→量产型AK-47自动枪。1944年试验型半自动步枪的自动原理虽然也是长行程活塞导气式,但是结构上更多借鉴伽兰德M1而非Stg.44;当然那个机匣盖是原创的,伽兰德M1这个栓动步枪余孽连机匣盖都没有。所以AK-47选择用上下机匣还是机匣盖,关它Stg.44什么事?
非要说Stg.44和AK-47有什么传承的地方,那也仅仅是“发射中间威力弹的可选半自动射击或者全自动射击的步枪”这么个概念而已,之前苏联是想搞SKS那种发射中间威力弹的半自动步枪。
顺带一提,真正借鉴Stg.44的布尔金AB-46自动枪,用的也是机匣盖而非上下机匣。
StG使用的通用的上下机匣模块化设计更利于后勤保障和零件互换,而AK的这种一枪匹配一栓的设计更陈旧
“更利于后勤保障和零件互换”?完全相反,Stg.44根本就没有零件互换性。
1945年4月刊登在美国《Tactical and Technical Trends》第57期的《Machine Carbine Promoted, M.P.43 Is Now "Assault Rifle 44"》一文是这么说的:
The possibilities of cannibalization appear to have been overlooked and its general construction is such that it may have been intended to be an expendable weapon and to be thrown aside in combat if the individual finds himself unable to maintain it properly.
……
Since all pins in the trigger mechanism are riveted in place, it cannot be disassembled; if repair is required, a whole new trigger assembly must be inserted.
简单翻译一下:“更换零件的可能性似乎被忽视了,整体结构像是消耗品,战斗中如果不能排除故障就只能扔掉了……发射机组件都被铆在原地而无法拆卸,如果需要维修,只能更换一整个发射机。”
再者,什么叫“一枪匹配一栓”?谁说Stg.44可以更换枪机而AK-47就不能更换枪机了?如果题主一定要钦定Stg.44的上下机匣在光学瞄具尚未普及的时代就更加先进,那么二战苏军的PPS-43也比战后的AK-47更先进咯?搞笑。
噢,题主的意思是Stg.44可以更换下机匣,而AK-47不能?上文已经提到,作为战时应急量产武器的Stg.44不可能专门生产备用下机匣,而且其公差和生产质量也不允许枪与枪之间更换零件。所以就算Stg.44采用了上下机匣的设计,勤务性也不如AK-47。
而且,单纯把发射机或者击发机或者其他什么零件整合成一个整体就配叫“模块化设计”了?美国的尤金·斯通纳表示呵呵,在斯通纳63枪族之前哪儿有什么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之目的是向野战部队提供一种能在战场上适应战术要求变化而作出改变的多功能武器(注意不只是可以安装战术附件),而枪族成员之间通用零件也使得加工制造和后勤供应大为简化。Stg.44既没有形成枪族又不能更换零件,还谈什么模块化?
而且AK就早期锻造机匣来说并不比StG更有造价优势
“早期锻造机匣”是什么意思?AK-47的5种试验型全部都是冲压机匣,1949年的第1量产型也是冲压机匣,1951年的第2量产型才是锻压机匣。AK-47机匣工艺从冲压改为更加耗材的锻压/铣削,原因应该是当时苏联钢材延展性较差导致冲压件合格率较低。
或者说放弃上下机匣使得AK具有优势?
在AK-46试验期间,工厂为了便于生产而提出改用独立式发射机的意见,于是AK-46第2型和第3型采用独立式发射机,但是到了AK-47第1试验型又重新采用一体式机匣;在AK-47试验期间,那个借鉴Stg.44的布尔金出于简化生产的尝试,也将采用机匣盖的AB-46改进为采用上下机匣的AB-47,但最终还是败给了AK-47。可见独立式发射机的改进要么没有便于生产、要么降低了可靠性。
结合后来的量产型AK-47生产工艺的改变,我个人猜测,AK-46第2型和第3型的独立式发射机未能便于生产,应该也是因为当时苏联钢材延展性较差导致冲压件合格率较低。
同时期的FAL既有上下机匣,还有机匣盖。
岂不是要被题主批斗致死?
普遍机瞄的年代机匣盖固定不稳多大点屁事,当时谁敢打包票说AK能用到普遍换装光瞄的年代?
题主这种就根本不是来问问题的,而是来传教的。
自己早就硬点了STG44是先进的,AK是落后的,已经有答案了还问什么问题?
我告诉你什么叫做模块化设计,T44最早就是T37和T47拼出来的,早期型号机匣就是T20E2的,是不是M1步枪也模块化了?
哦,像你这样拿废枪搞模块化的也不是没有,巴基斯坦的土枪坊就干这事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