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集市大部分功能已经被取代了,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失得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缺乏消费场所和娱乐设施。逛该凑热闹是人的天性,小时候,每逢大集,大姑娘小媳妇打扮得美美的,小朋友换上新衣服,男人发动农用三轮车,装上要换的物件,载着满满一车人摇摇晃晃去赶集,一路走一路逛,中午还能吃个集上的小吃,一玩一整天。二十年过去,现在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进了城,还留在村里的也是一个电瓶车几十分钟就到县城,自然不屑土里土气的大集。农村的大集早已丧失了原来的地位,只有当年的大姑娘小媳妇变成我们的长辈,她们逛该的天性不减,却对城里的商场有莫名的疏离感,大集成为她们农闲时不多的去处,而现在,她们也不会再熟梳洗打扮,玩伴也早已进城带孙子,农用三轮也被电动车取代,她们行色匆匆,在稀稀落落的集市上走马观花地看着自己其实不需要的货物,不知道心会不会飘回遥远的从前。
“集”被消灭的首要原因不是城市化,而是工业化。“集”的核心目标不是商贩“集中”卖东西,而是农民集中买卖东西。
如果你在80-90年代之前逛农村大集,会发现早上七八点钟,农民就零零散散地出现在大路上——绝不会空手,往往是背着口袋推着车,带着自家农产品(尤其是特产)到市场里占地方。这样的农民一般卖的东西也不多,也就是几十斤黄米,两三只鸡,几捆草药,等着镇上居民、商贩或是其他农民前来光顾。
当然,农民不仅仅要卖东西,也会从商贩和其他农民手里买东西。但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如果不先卖掉自己的货物,根本就没钱去逛集。经济宽裕的农民也得为接下来几次集市赚钱。毕竟小农经济的最大特征是自给自足。农民种粮自己吃,少量剩余产品相互交易,本质上还是以物易物,钞票甚至都不会离开集市。所以,等到农村主要现金流变成了打工收入回流,等到汽车可以开到田间地头收购农产品,农民自然就没有到集市上频繁出卖少量特产的必要。
集存在的第二个原因是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值得为某个地方常态化设置店铺。过去农村“集”的日期,在一县之内是相互错开的。商贩(无论收购还是卖东西)在县境内的七八个大乡镇巡回做生意,每天收摊就要赶往下一个地点。否则的话,长驻一地必然亏本。而一旦打工收入和本地乡镇企业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集”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就被村里的杂货店和乡镇上的各色店铺取代了。
集存在的第三个原因是信息沟通不畅。农民家里有了多余的农产品,商贩不知道。商贩进了新品货物,农民不知道。所以必须对每个乡镇约定一个日期,把货物都运到一起交易。现在农民有了手机,一个电话,商贩的农用三轮车就到了家门口。而商贩也可以通过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推销。再加上常态化的店铺,当然就不用“集”了。毕竟这种定期集会也很消耗精力的,节约下时间去打工可以赚更多的钱。
【上周在唐山郊县拍到的照片,车上有吵闹的大喇叭】
总而言之,一旦农村的社会结构被工业化冲击,只要打工收入超过了种地收入,就算本地缺乏工业,“集”也会逐渐消失,或是蜕变为纯粹的推销会。这个转变在信息化和城市化之前,就算没有电商冲击,就算农民没有聚居到小城镇,“集”也会在21世纪逐渐消失。
【2005年冬天,北方农村的“集”】
进一步说,“集”的消失不仅仅是21世纪农村的独特现象,也符合历史上普遍的经济发展规律。中世纪欧洲就经常有盛大的定期交易会,但一旦商路常态化,金融趋于稳定,商品交易所常年开门,交易会的盛况就变成了日常的商业繁荣。
……
——上述内容来自布罗代尔的《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相关回答:
我老家的大集并未消失,不仅仅没有消失,而且由原来的逢二、七大集,演变出了每天傍晚都有的夜市,大约15年前起就出现了逢四、九的小集,而且,当街集市上贩售的基本是菜肉副食等食品,以及一些生活日用品,其他的基本全转移到店里去了,尤其是服装鞋帽类,即使是大集,除了特殊的劳保用品,基本没怎么有单纯摆摊的了。
个人觉得这是种很大的进步,店铺经营比起摊位经营来规范又干净,而且及时。我想,随着发展,现在占道摆摊经营的那些,也会逐渐转移到店面里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