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偷看了丈夫的手机,发现丈夫有外遇,妻子说你怎么可以背叛我,丈夫说因为你不尊重我隐私。
这个丈夫跟知乎上很多带节奏的题主是一样一样的,简单说就是,因果关系没搞清楚。
“作为少数族裔,我们希望被平等对待!”
“那就请不要强调自己是少数族裔的身份”
乍一听好像很多道理。但是如果妻子尊重了丈夫的隐私,丈夫偷情的事就不存在了吗?如果少数族裔不再强调自己是少数族裔,这个社会就会集体靠才华而不是肤色来分配资源吗?这么简单的道理,包括很多知乎大V都闭口不谈,在我看来他们只能是在装傻。
很多知乎大V都在教导我们不要看肤色,任何升学、晋升的机会都应该是merit-based,择优录取。
这话听着不错,但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们并不生活在一个把优劣和种族差异完全区别开的世界。在很多人心里,“优”等于某些特定族裔,这个不是racism,这个叫implicit bias,很可惜,每个人都有。
作为少数族裔如果仅是要生存,确实怎样活着都无所谓,但如果还有更高的追求,不得不去思考怎么样能改变这个现状。要解决任何问题,你都先得指出问题的存在才行,但在知乎,制造问题的人不是racist,指出问题的人才是。这相当于司机撞了老太太驾车逃逸,你不去骂司机,你拽着扶起老太太的人说你这个混蛋!
这个逻辑我们先理清楚了,再看问题是不是客观存在。因为要证明客观存在,我不跟你说经历和感受,我跟你说说真的发表过的学术研究结果。
1. 有很多科学研究都表明,歧视是存在的。先说找工作,有两个学者做了个实验,同样一份简历,如果简历人的姓名是典型的白人名字Emily和Greg,会比典型的黑人名字Lakisha和Jamal多30%的几率得到电话面试。这个实验发表在这里:http://www.nber.org/papers/w9873
2. 再说求学过程。很多人知道,在美国,黑人学生被开除或者劝退的几率要远高于白人学生,这可能会让你觉得,这说明黑人学生不听话、不好管、不爱学习等等等等,对吧?有个斯坦福的研究就专门想要了解这一点。这些学者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250个随机选择的中小学教师同一份学生档案,档案记录了这个“学生”犯的错误,学者要求每个参与研究的老师决定该学生是否应该被处罚,这些老师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老师看到的学生档案署名是Greg或者Jake,典型的白人名字,一组老师看到的学生档案署名是DeShawn或者Darnell,典型的黑人名字。研究结果是,第二组老师更容易认为这个学生是坏学生,对黑人名字的学生更容易推荐更严厉的处分。这个研究发表在这里:
http:// journals.sagepub.com/do i/abs/10.1177/0956797615570365
3. 再说日常生活方面。不说求学和就业,平时生活中黑人和白人会被平等对待吗?答案是不会。我再举一个科学研究,这一次学者给全国范围内19079个public office写了一封email,这些public office包括公立学校、图书馆、警察局、县政府、地方政府各部门,其中随机地,一半email以典型的白人名字(Jake Mueller)署名,一半以典型的黑人名字(Tyrone Washington),这个实验还control了阶级等不同因素,最后的结果是,白人名字署名的email有72%的回复率,黑人名字署名的email只有67%,虽然差距只有不到5个百分点,但是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更重要的是给后者的回复往往更不耐烦、语气更强硬。
这个实验还有很多其他结果,我就不赘述了,它发表在这里:http://ftp.iza.org/dp9290.pdf
4. 再说人们的刻板印象。UCLA的一个最近的研究,给1500个自称中间甚至偏左的人讲故事,这个实验的2x2的格式,其中一半人听到的故事主人公是Jamal,一半人挺到的故事主人公是Connor(又是一个典型的白人名字),在这两组里又细分了两组,有一半是主人公助人为乐的故事,另一半是主人公犯法的故事,也就是说这个实验有四个condition,分别是:好Jamal,坏Jamal,好Conner,坏Conner。1500人被随机分成四组,听完各自的故事以后回答一份问卷,根据所听的故事来判断主人公的体格、社会阶级和暴力程度,结果是这群号称中间偏左的人认为好Jamal和坏Conner的体格、社会阶级和暴力程度大体相当,而坏Jamal体格更大、社会阶级更低下、更加暴力,尽管在故事里他跟坏Conner做的事情一模一样,而参与实验的人认为好Conner体格最正常,社会阶级最高,性格也最温顺。这个研究发表在这里:http://cholbrook01.bol.ucla.edu/Holbrook_Fessler_Navarrete_Status_Threat_Size_EHB.pdf
证明了不平等对待客观存在,我们再来说说美国的高华们。高华们一直自豪于自己model minority的身份,认为他们跟黑人和拉丁裔不同,他们从不强调自己是少数族裔,他们支持择优录取,而他们的成功证明了当我们淡化了族裔的区别,才能得到跟白人一样的待遇,更有高华们喜欢举亚裔在美国的平均收入高于白人的平均收入来证明自己的族裔和白人一样成功(很多人混淆了试听,其实华人的平均收入并没有那么高,亚裔的平均收入高是因为在这里计算里亚裔包括次大陆也就是印度裔,而他们是美国收入最高的一个族群,单方面拉高了整个亚裔的平均值,我们其实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成功)。潜台词是,“聪明的狗不叫,我们不强调种族,我们埋头做事,我们才有今天”
事实呢?横亘在高华们面前最大的障碍不叫做“进不了常春藤”,而叫做“玻璃天花板”。硅谷的亚裔比例高吧?有多少能做到管理层?
(图片出处:https://www.fastcompany.com/3045954/the-overlooked-asian-american-glass-ceiling)
Yahoo’s workforce is 45% Asian vs. 46% white. Executives are 382% more likely to be white.
LinkedIn’s workforce is 46% Asian vs. 47% white. Executives are 205% more likely to be white.
Intel’s workforce is 38% Asian vs. 52% white. Executives are 417% more likely to be white.
Google’s workforce is 33% Asian vs. 60% white, but whites have only a 34% advantage in becoming an executive.
这个比例还是把次大陆算进去的,如果去掉印度裔,华人在硅谷管理层的比例更惨淡。
既然高华们那么相信择优录取那么依赖自己的能力,既然高华们这么不愿意相信不平等对待客观存在,那就得接受这个事实“华人的平均能力不行”,不然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对吧?你们的优越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再说说我们的平均收入比白人高这件事,乍一听似乎我们能力强啊,在工资上总说明没有差别对待了吧?但是,这些统计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亚裔平均受教育水平要高于白人,如果我们只比较同等受教育水平的白人和亚裔,会发现白人要比亚裔多赚5%,按照merit-based的理论,这是否说明同样都是博士学位,亚裔博士的能力不如白人博士?
有时候真是想摇醒某些高华们,不要再自我催眠了,醒醒,看看现实,在merit=white这个现实下,高喊merit-based属于典型的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帮人数钱。
回答原问题:Dr. King的时代是少数族裔不被当人看的时代,那时候争取的是基本生存权,现在大家在争取的是平等和尊严,是next step,他要是还活着会很欣慰的。择优录取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各种族都能得到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忽略这个前提的“择优录取”只是变相照顾了特权阶级,指出这个前提不存在的人,是皇帝的新衣里的那个小孩。
========
编辑:
我知道知乎是中文社区,但我中文的词汇量相当于一个中国的小学生,夹带英文不可避免,请各位见谅。就没有必要在评论区秀优越感了吧?我又不会因此而感到自卑。。。
我从头到尾只是表述一个论点:对少数族裔的不平等对待客观存在,忽略这个事实的“淡化族裔”绝对做不到“择优录取”。至于这个事实背后的原因、应该出台怎样的政策去应对、每个族裔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都不在我讨论的范围内(你要是好奇我的*个人观点*,可以交流,但我不会强加个人观点给任何人),评论区里各种反对的声音都是脑洞开太大的结果。你是怎么从一堆实验结果的堆砌里看出“圣母”和“博爱”的我也真是不懂。
我列举的很多实验结果是以黑人vs白人为基础的,但并不代表华裔是站在黑人的对立面,同样的实验条件用来比较亚裔和白人基本上也是一样的结果,我自己的研究有一部分就是做这个的,但我想保持匿名,所以就不引用自己的研究结果了。只想说,亚裔在这点上,真的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少数族裔,亚裔收到的不平等对待一点都不少。所以当知乎里的华人们说少数族裔受到不平等对待应该不吵不闹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淡化自己是少数族裔的身份,我真的是想说,你可以选择这么做,但这样做只是逃避问题,什么都不会改变。
很多评论追问逆向歧视,系统性的歧视和系统性的逆向歧视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所以证明了前者就证伪了后者。想听我再多唠叨一些的,可以挪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