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脚本的核心问题是:我们过去(尤其是童年)是否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假设一个命运的主角,我们就叫他小张吧。小张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
(1)母亲在3岁的时候,因为不堪忍受父亲的家暴离开了他。后来父亲也去外地打工,并成家了。
(2)小张从小就交给爷爷奶奶抚养。爷爷奶奶家的经济条件不太好,但老两口很疼爱孙子,在有限的条件内,总是尽量满足孙子的需要。
(3)小学到初中,小张的成绩不太好,经常考试不及格,为此经常受到一些老师和同学的嘲笑。
(4)有个老师很同情他,在他的生活中给了他很多关照。
(5)虽然成绩不好,小张的手比较巧,会用捡来的钢丝给自己做玩具手枪。
(6)小张有两个好朋友,也是差生,三个人经常一起玩。
(7)青春期的时候,小张有一次离家出走去找她妈妈,但妈妈很冷漠地拒绝了他。
……
时光荏苒,转眼30年过去了,小张没能上大学,一直在一家汽车配修店打工。小张交个几个女朋友。他好像没法和她们建立起正常的关系,一旦确立了关系,他就会非常依赖对方,并想完全占有对方,直到对方不堪忍受而离开。上个月,一个他很爱的女生刚刚离开,悲痛之余,他开始怀疑人生。命运的脚本仿佛已经写下,他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
如果你相信命运脚本(并且受过一些心理学训练),你很容易发现小张行为的内在逻辑。没有父母的童年让他特别缺爱,因此有对爱的过度渴求,这让他很难与人建立起正常的、有边界的关系。也许你还会说,他在恋爱中不断寻找的,是童年失落的妈妈。这就是所谓的命运脚本。
然后,时光荏苒,转眼35年过去了。因为非常擅长修理汽车,小张逐渐成了工厂里的技术支柱。他上一个老板自己出去创业,带着他一起,于是他成了一个汽车维修公司的合伙人,负责对维修工人进行技术培训。35岁的时候,他遇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年纪比他大不少,对两性关系的处理也更成熟。她用极大的爱包容了他。小王第一次发现,原来和恋人还可以这样相处。上个月,他们有了一个孩子。在欣喜之余,小张开始回顾人生。他很感恩现在的生活。
这时候,你相信命运脚本(并且受过一些心理学训练),你同样也很容易发现小张现在生活的内在逻辑。虽然童年缺爱,但小张有爱他的爷爷奶奶,这教会了他基本的爱。无论是那个关心同情他的老师还是一起玩的好朋友,小张都有跟他们建立起关系的能力,他能够得到同伴的信任,也能够得到老板的信任。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小张从小就显示出了摆弄机械的才能,这为他后来成为维修厂的技术骨干打下了基础。另外,小张35岁时遇到的女人,让他兜兜转转一直寻找的母爱终于有了回应。这改变了他。
所谓的命运脚本,有点像根据一个人现在的生活状况,来为他写一个传记,解释他的生活何以到了这里。一个人的生活材料总是包含很多消极的挫折和积极的资源,而怎么组织材料,是根据现在的状况来决定的。材料还是原来的材料,决定哪些材料重要,却至关重要。因为传记总是具有逻辑一致性的,我们在读一个传记时,经常会有「原来命运早已做了如此安排的感觉」。
所以,命运脚本与其说是「童年经历决定了选择」的产物,不如说是「回溯式因果」思维的产物——如果有了结果,我们总能找到解释这个结果的原因,并因此觉得,这个结果早已命中注定。
真正能够证明命运脚本存在的,不是回溯式研究,而是前瞻性研究。如果我们能通过一个人过去或现在的状况来预测未来,那才证明命运脚本存在。
心理学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若干个很牛的实验,用的就是持续时间很长的前瞻式研究。其中一个很牛的研究叫格兰特研究,是1938年由哈佛大学健康服务中心发起的,选取了268个大二的哈佛学生,每两年填写一次问卷,每五年接受一次体验,每十五年访谈一次,这个研究现在还在持续,估计是要一直研究到这些被试去世了。设计问卷和访谈的人中,不乏一些很有名的精神科医生,有不少还受过精神分析训练。这些被试经历了二战,经历了美国大萧条,当然也经历了经济繁荣。结论是:宏观上,亲密关系的质量是最有预测力的指标,但是具体到个人,就很难预测了。具体见瓦伦特的《怎样适应生活》,有很多这些被研究者的故事。)相反,很多被试表现出了很多跟他们童年不同的、让人吃惊的转变。
另一个牛逼的研究是有哈佛法学院发起的,研究从1940年开始,选取的样本是456名社会经济上比较弱势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一半的家庭生活在贫民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需要领取社会福利。结论同样是:没法预测他们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研究中,有11位男性被认定有最糟糕的童年环境。他们出身在很贫穷的家庭、童年就表现出低自尊、有类似父母离异、母亲精神疾病、父亲酒精成瘾或精神迟滞之类的精神问题。他们在14岁时接受了第一次访谈,研究者普遍认为他们将来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25岁第二次访谈,这11名被研究者仍然在经历某些心理的困境。但是,当47岁再接受访谈时,这11位被研究者中,有8位已经有了体面的工作、稳定的婚姻和爱情,并且发展出健康的心理水平。
所以如果「命运脚本」指的是那种童年决定人生的过去决定论,我觉得不太靠谱,人是环境、机遇和性格(其中包括了过去的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且人有很大的自我塑造的能力,人一直都有自由。
但是另一方面,发展一本自我传记,对于自我理解却至关重要。好的自我传记应该保持那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逻辑一贯性,而且能够整合生活变动所产生的各种挫折和情绪。在心理咨询里,我们总会花很多时间跟来访者探讨童年,回顾到他们过去经历的创伤和感受,有时候,我们还会提供关于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生活之间联系的洞见。从某种意义上,这就是咨询师在帮助来访者写一本他自己的生命传记。它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生脚本。对于这种生命传记,我的看法是:
(1)写个人传记的材料是无穷尽的,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对于同样的人,100个作者有100种传记的写法。这个传记的写法常常跟现在有关。一旦一个最主要的故事建立和牢固了,那其它细节就会因为不符合这个故事情节而被抹去,最终我们的过去被整理成一个完成、连贯、符合逻辑的人生故事。
(2)没有哪一本传记是完全客观的。一方面,传记故事有主观性,另一方面,每个传记故事都需要有合理的材料和逻辑来支撑,你才能对此深信不疑。你不能为了积极虚构一个连你自己都不信的故事,那就变鸡汤了。但你同样不需要把自己的故事写得特别黑暗,这同样不真实。
(3)传记虽然是主观的,却仍有高下之分。好的传记应该足够真实,能容纳足够多的细节,而且更有对自我发展的洞察力。这些洞察力虽然仍是回溯式的,但它有逻辑一贯性,能把重要的人生变动和心理变化一统一的发展逻辑纳入到故事中,从而让故事变得有意义。(这也是命运脚本的起源。)
(4)只有在生活面临或发生变动时,我们才会去想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变动意味着我们有了新的材料,需要把它整合到我们的人生故事里。就像电影中出现的情节转折,有时候,这些新的材料会把我们的人生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当前的转变有时候意味着整个人生故事的转变。(这是自我可塑性的起源。)
(5)一旦获得了一个我们自己深信不疑的故事,这个故事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运作。我们不太会去想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我们会有什么样的生活之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发展出一个好的自我传记,也是为了不让自己成天沉溺于痛苦的内省中。这就是心理咨询里所谓的「对自我的整理」,一旦我们把我们的过去经历整理成了一个故事,我们就能把它打包放下了。
(6)怎么完成自己的人生故事。这需要一个安全的、能够完全接纳自我的环境,这样你才会去探索自己的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很多时候,心理咨询的作用就在于提供这样一段关系,和来访者一起去探索和整理他的人生故事。
这是我对人生脚本的理解。
我爸妈,庸医的最高境界。
我爸,南大生物系毕业,正高,研究方向是香烟烟气致癌性,然后每天一包烟。
我妈,上医大公共卫生系毕业,副高,研究方向是各类食品添加剂。目前三高,关键还不肯吃药,看着那高高的血糖,我担心的要死。对了,满满一箱的零食,高油高糖的那种。
家庭2个洁癖我从小生活在无菌中,结果抵抗力很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拉肚子,2个教授会说看医生吃药没用,叫我多睡觉多喝热水,拉肚子拉干净饿2天就好了。
感觉学医的的确是挺无情的,看生死很淡薄,小时候有点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