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两代,有大量实授的一品官,并非都是退休荣衔或者死后追赠。
以明朝为例,五军都督就是实打实的正一品。
内阁制度成熟后,大学士的实际品级一般为从一品或正一品。加三孤或太子三师者为从一品,加三公或柱国者为正一品。
比如以下三位首辅都是正一品:
杨廷和:华盖殿大学士,进左柱国,加少师、太子太师,领吏部尚书衔。(正德七年)
杨一清:华盖殿大学士,进左柱国,加少师、太子太师,领吏部尚书衔。(嘉靖六年)
张居正:中极殿大学士,进左柱国,加太师、太傅、太保,领吏部尚书衔。(万历十年)
注:“领吏部尚书”不代表兼任吏部尚书,因为首辅都例带吏部尚书衔。须得有“署吏部尚书”字样才是真正的兼任吏部尚书。高拱就是首辅兼任吏部尚书。
此外,不仅阁臣,资深的尚书、总督也可以加到一品。
比如:
杨博:吏部尚书,加少傅、太子太傅衔。(隆庆元年)
胡宗宪:总督浙江、福建、江南兼制江西军务,加少保、太子太保,领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嘉靖四十年)
到了清朝的时候,则不需要加衔,内阁大学士本身就是正一品了,而六部尚书是从一品。
其实,题主说的这个现象(二三品宰相)主要发生在唐朝,唐朝的宰相确实品级偏低。我们来看一下武周时期的著名宰相狄仁杰的官衔:
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纳言。(神功元年)
让我来翻译一下。首先,鸾台侍郎表示狄仁杰的本职在鸾台(门下省),是鸾台的常务副长官,正四品上。其次,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表示他的身份是宰相,带此官衔可升为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是文散官的官阶,从三品,常用于加衔,没有实际执掌。纳言,即侍中在武周时期的叫法,是鸾台或者说门下省的长官,有这个头衔,意味着狄仁杰是资深宰相。参照以上的公式,我们马上得到和狄仁杰对应的另一位宰相的官名——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内史。这个内史是中书令在武则天时期的叫法。另一个唐朝名相姚崇当的就是中书令。唐玄宗时,以门下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这两个职务不但表率百官,也是宰相中的首席。不过,在唐朝中前期,中书令和侍中都只有三品(唐代宗时晋为二品)。
到了宋朝的时候,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的正式官名,也因此升为一品。我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前一个朝代非正式的宰相头衔一般需要加衔才能获得和实际地位相符的品级,但在下一个朝代被正式化以后,便自带相应品级,而无需加衔了。
想进一步了解古代官制(明朝),可戳
明朝的官制是怎么样的? - 星日马的回答 - 知乎想了解当代官制,可戳
为什么有了县长还要县委书记? - 星日马的回答 - 知乎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题主所述的这个说法不够准确。
我们仅就清代文官的情况为例。首先贴两张光绪《清会典》卷7《吏部·文选司》的书影,这是对文官官品的描述中开头的部分: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到,最前面几级的情况大致如下。(方括号为作者所加。)
然而如果翻阅一下《清会典》,就会看到,以上所有加方括号的官职,其职守都全无记载。右都御史在这个表格里勉强系于都察院之下,其他的官号连对应的衙门都没有。那么显然这些都不是有职事的官员,而仅是一种衔号,用于调整(主要是为了提高)某个官员的品级。
这里举个知道的人比较多的例子:雍正元年三月十日隆科多题本开头的衔号。(後面不用看了,專門看銜號就是了。)
这个头衔“总理事务太保吏部尚书提督公舅舅臣隆科多”可以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太保”的话,隆科多作为文职官的品级就只有二品。加上这个官号以后,他就变成了一品。这就是“太保”这个职衔的作用。
最后简单解释一下右都御史作为衔号的来由。右都御史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基本上是明代总督、巡抚制度尚未成体系时留下的遗产。明人以布政使、按察使为一省民政长官,而总督、巡抚若要凌驾其上,则应该有一个比布、按要高的品级。于是总督、巡抚(明人认为这两个是“差遣”,不是实官)遂多带都察院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等职衔,不仅标称品级,还表示有一些监察官箴之权。有时还要加上兵部侍郎等职衔。清初沿袭这一制度。总督管军务,故加右都御史和兵部侍郎职衔(这样品级是正二品),有的可以加兵部尚书(提到从一品)。乾隆时期大幅改动官制,将乱七八糟的加衔制度清理了一大堆;总督和巡抚事实上早已成为地方行政制度中的重要部分,乾隆时期直接给它们定了品级,写进了《会典》,相当于把这俩正式变成实官了。至此,总督自身有了品级,不再依赖于右都御史加衔来获得品级;而右都御史就成了一个历史遗存,意义已经不大了。
進而可以得到結論:
关于古代的官员品级问题,可阅读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一书。
不是的。
太师太傅等三公三孤类的官确实没有实权,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权力的,相比于尚书啊都御史之类的,确实权力上没法比。
但是要明确一点,三公三孤这些官职的获得者,没有一个不是尚书级别的高官!
举个栗子:
张居正的头衔是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傅,太师。
他的头衔里,内阁首辅不是正式的官职,只是事实上让他统领内阁而已,这个头衔在官方文件里是不写的。中极殿大学士这种头衔也没有权力,但是却是内阁大学士必不可少的头衔,因为内阁也不是正式的机构,在明朝,如果在你的头衔上加上殿阁大学士的话,就代表你已经入阁或者跟阁僚享受一样的待遇了,类似的头衔还有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等。
吏部尚书,这是正二品的官,江湖外号:天官,在名义上这是百官统领,掌管天下官员人事,也是所有有权力的官里最大的一个。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尚书再大,大不过内阁大学士。但是令人惊讶的是,类似于文华殿大学士这种官,在明朝居然只有五品!相当于一个知府,可是祖宗定调的官职又不好改,所以为了让内阁大学士们好干活,就让各部的尚书和侍郎们兼任殿阁大学士,这样级别也有了(二品或三品的尚书侍郎),名义也有了,在内阁就好办事了。
但是,扯皮向来是我国官场上一个优良传统,如果一个内阁大学士是二品或者三品,六部尚书是二品,那么如果要是某一个部的尚书没有入阁的话(这是很常见的现象),那么这个部会不会不听平级的内阁大学士的招呼呢?
甚至还有可能的话,内阁大学士只有侍郎(三品)的级别,却要让他管理二品的尚书,这是不是有点尴尬呢?
三公三孤横空出世!
太师,太傅,太保并成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并称为三孤,从一品。此外还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样级别不就上来了嘛~
这就是一种政治智慧。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官职并不是在明朝才有的,在周朝就已经设计,秦汉时期这些官都是实权官职,后来虽然权力逐渐丧失,但级别却保留了下来。皇帝将六部尚书这些官的级别贬了下来,就是为了让他们有个奔头,想当一品大员,还得接着努力。
而且这些官不仅能帮人提级别,还是一种重要的奖励,也代表皇帝对你的肯定,这些官职在典籍中都是明确的辅佐天子的佐官,既是官职,也是荣誉称号。
所以明朝一般哪个大官在内阁中有突出地位,皇帝都会给他封为三公三孤的某一个。而太师,一般都是最后的保留官职,是用来给退休的内阁首辅死后加封的,张居正牛就牛在,他居然在活着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师(虽然是在死前三天),这就是说,如果朝廷想给张居正再升官,已经没有可封的官职了。
不知道这么说你懂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