骐骥骅骝驷驽之类的字除了在成语里,现在已经很少用了
而且和马有关的词多不代表就是游牧文明,这些字多是周朝发明的,古代马是贵族重要的显摆工具,就像现在的豪车一样,当然有很多讲究
之前搜索“古代 马 分类”,由于只涉及到固定字意的解释,没想太多,将结果直接黏贴了,貌似原创是知乎
@夏兮的,十分抱歉,在这里说一声对不起。并将引用部分删除了
------分割线------------
当然抹去了,你认为没有抹去,是因为马及衍生的独角兽等形象仍然在影视作品中活跃且代表着真善美
然而社会活动中,马的地位早就大幅度降低了。一般来说,对某种事物描述越详细,专有词汇越多,说明人类对它越重视,古代马的部分专有词汇如下:
骒,母马
驹,小马
骝,黑鬃黑尾的红色马
骟,丧失生育年龄的马
骠,黄色的马
骅,枣红色的马
骊,黑色的马
騧,黑嘴的黄色马
骃,浅黑带白色的马
骐,青黑色的马
骓,黑色白蹄的马
骢,青白相间,类似蓝色的马
驽,跑不快的马,劣马
骁,强壮的马。
駹,面、额白色的黑的马
骍,赤色的马
骏,走得快的好马。
骥:老马
驳:毛色不纯的马。
馰:额白色的马。
骧:后右蹄白色的马。
等等
现代:马
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动力并没有对畜力形成绝对优势,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普及又太晚,所以畜力时代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对话。
大多数地区普及汽车是二战之后的事情。之前的工业力量体现于蒸汽机车,技术参数未必就比马更强,很多地区是牛马和蒸汽机并用。简单的算术计算就可以解释这个事实:
世界蒸汽机车博览 机车1号1810年英国的斯蒂芬孙开始制造蒸汽机车。这台名为“机车1号”的蒸汽机车,是他在1814年制造的,轴式0-2-0,动轮直径1220毫米,总重6.9吨。
当年记录显示,该车牵引装有53吨煤炭的列车跑完从达灵顿到斯托克顿的64公里路程大约用了9-11个小时。
锅炉压力:每平方厘米3.5千克
气缸:241毫米x609毫米
驱动轮:1220毫米
牵引力:861千克
总重量:6.9吨
车重6.9吨。然后算牵引力x速度就可以得到输出功率。
速度是10小时64公里,可以换算为每秒钟1.8米。
牵引力是861千克 ,可以换算为8400牛顿。
两者相成,机车的输出功率差不多是1.5万瓦,即15千瓦。
1千瓦=1.36马力,机车一号的15千瓦差不多就是20马力。换句话说,6.9吨的车相当于20匹马的极限功率——“马力”,平均350公斤的重量输出一马力的功率。(假设自身消耗煤水重量已经计入总重)
一般的民用马匹,体重也就是四五百公斤。而当初“马力”这个单位,正是一匹成年马的极限输出功率。换句话说,斯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虽然比马要强(马平时的输出能力约0.6马力),但就单位体重输出的功率而言,火车头并没有明显压倒马的肌肉。所以,很多早期铁路也用马拉车,《让子弹飞》并非乱拍。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骑马扛枪打火车,整个马队的功率可能和火车在一个数量级上,对抗起来不算力量悬殊。
当然,蒸汽机的输出功率在不断增长,到了20世纪中期,国产的建设机车只需要40公斤的重量(计入煤水车),就能输出1马力的功率,已经和400公斤的马拉开了一个数量级。畜力已经不可能靠堆积数量来对抗蒸汽机了。但问题在于,蒸汽机的力量不能拆开用,几吨的机车可以输出近百马力的功率,几百公斤的蒸汽机车根本就动弹不得。更何况蒸汽机必须预先铺路,一路加煤加水,绝不是想去哪就去哪。所以,马匹依然可以用灵活性对抗蒸汽机的力量,在铁路网之外的广大地域发挥作用。
真正干掉马匹的工具是内燃机。
老解放卡车的功率是71千瓦,接近100马力,而重量只有4吨(加上驾驶员和汽油),差不多就是把蒸汽车头的20分之一搬到了公路上。可以在不到10匹马的占地空间内,发挥出一百多匹马的力量,马队终于可以下岗了。如果还嫌不够灵活的话,还有小型轮式拖拉机(尤其是手扶式),爬坡能力不输牛马,力量则绝对秒杀。到这时候,畜力才真正开始退出中国人的生活。
但是,内燃机数量积攒起来,在穷国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一直到7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还使用改良版的畜力车和城市交换物资。电影《青松岭》描述阶级斗争,焦点就是谁来控制马的肌肉(以及车身下的轴承)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中国这个时候还真谈不上自己造汽车——唯一的大型汽车厂是苏联援建的,其他的小型汽车厂都没有真正脱离作坊化生产。一直到1975年中国人自己组建的二汽造出中型车,才算初步搞定汽车工业。今年是2016年,还有四五亿中国人是二汽投产之前出生的,这一代人的子女是中国人口的主体,当然会像他们一样说“做牛做马”、“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不过,等到他们的孙辈和最小的孩子们长大,情况就该不一样了。
相关回答:
哪些有趣的细节可以从侧面反映 1949 年后中国社会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