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上海啊,多着呢。最后我也不想说啥,大家努力买翠湖呗,你饿着就是你不努力
汤臣一品大概率是假的,其实上海真有钱人不会住这。不够隐蔽,还出名。
再看下老人多的拆迁穷小区,是学区房,但是依然是没钱物业管的城市贫民窟,都是高单价小户型。买房的都是为了占个坑而已,治安环境都很差。而且潍坊街道又是一个很逗话题,这么个老破小为什么贵呢,因为对口浦东头号 小,明珠小学。而所谓中产挣了几百万买不起星河湾这种学区环境都好的小区,上海升学竞争又吓人只能来买个这种地占着坑位。而最讽刺的是什么。一堆所谓中产累死累活攒个学区老破小,物业不给力,被封没发菜,在家办公还辅导着网课,人家停电岛轻易就上了好大学多么公平,还不是你们不努力
截止目前4月2日,潍坊街道没发菜,金桥街道没发菜,巨峰路附近没发菜。
还有本人被封在周家渡同学,好在今天浦东很多地区都发了点菜,这位同学也拿到了一些菜和鸡蛋可以过几天敢吃菜的日子了。
最后给大家把图补全
接着来 你以为有钱就快乐么。有钱人的快乐是你想象不到的。
浦兴街道精准分配
我看微博的评论,真的觉得一点很神奇,就是有非常多的人在说这很正常,穷人不反思自己为什么没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在那酸什么酸。
我想说既然这么多人有这样的觉悟,说明我国目前奢侈品消费人群真的很广泛,所以有这么强的共情力,我国真的是一个相当富裕的国家了。
当然我没能共情。
~~~平时用知乎比较少,没想到这么多人看到,补一点吧,只针对据理力争的部分评论~~~
我没有非要争一个高低对错,因为一切讨论或假设脱离形势都是无意义的,此一时彼一时。我在说A,但你一直在说B,所以多说毫无意义。
我没有想改变什么,也没有要当捧脚婢。
以后不会再补充了,还有别的事要做。
这说明一点要坚持动态清零,
这要是放开了,就不是送菜了,
直接医院VIP病房,VIP特效药,直升飞机接送,
从让一部分人先吃上菜,到让一部分人先活下来,
可见要与病毒共存的都是什么人,
你跟随随便便一张VIP卡都能保护自己健康的人谈自由认同?
你用命谈?
同志们,你们最好少东游西逛的,要多看一些报纸!
这是钱的问题,但不完全只是钱的问题。
虽然说这种奢侈店给VIP客户送菜的模式看上去确实挺符合上海“纸醉金迷”气质的,也确实能让认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甚至就这个事开始联想的时候,你似乎还能嗅出一丝细思极恐的感觉。
同样是隔离,打工人们被隔离在一个合租的出租房里,每人单间,甚至连冰箱要储存多少谁的食物都得进行一番友好的讨论互动。
但有的人不同,他们能住在自己的大house里,时不时还能牵着狗在院里遛一遛,真无聊了还能在游泳池里享受一番。
在这些信息被传播之后,隔离环境的落差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一波财富的差距。
但其实并不是大家最难受的地方。
对于所有民众来说,财富上存在落差大家或许还好接收点,但大家接受不了的是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后物资调配上对于民众的不公。
按常理来讲,在居家隔离期间,最起码在政府提供的物资保障流程上,所有民众应该是要被一视同仁的。
简单来讲,居住环境是个人的,但物资优先供给给谁的逻辑却必须得是公平的。
因为财富是个人,物资调配是政府的。
个人财富存在差异无可厚非,但政府出面提供的物资调控则是必须公平的。
但实际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
在这些给VIP送菜背景后,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这些奢侈店们能有这样的进货渠道,是不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这些店背后的老板也能通过影响政府的物资调配优先供给到自己的客户呢?
这实际才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菜价高低,财富多少并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因为这是市场的必然。
但菜从哪里来,这些渠道为何会供给给某些群体才是问题的关键。
有钱能买到好东西,这是市场。
但能用钱买到别人同样拿钱买不到的东西,这叫特权。
上海并不是没有菜,只是有些菜的流通出了问题。
作为外卖骑手,我们有接到过菜市场的外卖,但是真的一言难尽。首先菜市场开通外卖的商家极少,可能一个菜市场就一到两个商家开通了外卖,即使开通了的商家往往连个招牌都没有,比如外卖上商家写着菜老农,菜文基,菜大全,,,,反正就是听着接地气却又很普通的名字,然后你到了菜市场,一两百个摊位找一个商家,商家接你电话还好,商家要不接你电话,你想找到商家简直和找刘亦菲做老婆一样难。
菜市场的商家地址往往是四个字:菜市场内。
以前的菜市场的生意兴隆,基本都是客户上门,与之相比,一些超市外卖订单每天上百到上千单,我昨天去屈臣氏,商家外卖订单超多,反而是上门的客户被告知抱歉不营业了不能买东西了。
三月份下半个月很多人都买不到菜,为什么不说上半个月呢?
第一,上半个月被封的人没有囤的意识,大家没有集体抢物资,
第二,上半个月有些大型菜市场没被封,供应充足,下半个月变成马路上到处有人摆摊卖菜了
第三,上半个月运输司机,骑手,外卖商家比较多,下半个月,一些司机,商家,骑手就不能上班或营业了。
上海并不说没有菜,但是很多菜能出门的客户接触不到,不能出门的客户网上也订购不到。
所以小区附近的钱大妈,全家,罗森这样的便利店被大家疯狂涌入,抢购一空。他们这样的商家价格确实略贵,但是最大的优势就是距离小区很近很近很近。
再后面连紫燕百味鸡,周黑鸭,卖卤肉卤味的门店也没什么货了,
有钱人任何年代,任何国家,任何体制下都饿不死,这是现实,没什么好说的。
上海这些有钱人日子过得舒坦,也不是以掠夺普通人的菜为代价的,毕竟目前食物紧缺根本原因不在于供给,而在于封控和物流。所以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只是单纯很好奇一点,就是之前其他地方疫情严重,管理混乱甚至封城的时候,在网上找优越感大放厥词的那些人,到底都是些什么上海人?
如果这些秀优越的都是这些vip大客户,我也算服气了,毕竟人家有这个资本。
但很显然,我不相信这些vip闲的没事会一股脑跑到网上秀优越,上海普通土著也好,新上海人也好,说归到底也都是普通老百姓。
拿着有钱人的体面生活当作自己装逼秀优越的资本,真到关键时刻连口菜都吃不上,不知道此时此刻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普通上海人是什么处境。
真的,希望某些人能看看现实,地域差异实际上是最最没有意义的对比,哪怕再穷的地方的有钱人,也要比最富的地方的普通人日子好上百倍。
补充一点。
我虽然不仇富,但我绝对不认为富人能吃上菜和小点心,普通人挨饿是天经地义的。
上海的富人能享受到这种待遇是花钱买来的,而不是花钱抢来的,这些企业维护高净值客户,选择支付更高的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都无可厚非。
目前真正的问题是在于在大家同样被封控的前提下,普通人的价值被彻底无视了,当城市管理陷入混乱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这种丛林法则式的极端对比。为什么明明食物供应没问题的情况下,普通人吃不到菜,要靠抢,要买天价蔬菜来充饥呢?
不能利用仇富心理来转移主要矛盾,退一万步说,作为普通人看到富人在这种情况面前也要挨饿可能觉得很爽很公平,但仔细想想这很可怕——这意味着努力赚钱在当前社会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这种极端对比反应的管理缺位在当前社会是需要提出来的,是需要被批评,督促改善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在过去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感叹,在现在却是振聋发聩的诘问:富人在任何年代都有支付更高的成本享受更好服务的权利,但在现在却有一个必须坚持的前提——这一切需要建立在普通人的生活能得到足够保障的前提下。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这和封建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种事情习惯就好。
今天浦西开始封控了,品牌送餐不会再秀了,明天应该秀的是豪华酒店里的自由生活和闺蜜派对。
在大家排队做核酸、提前抢菜的时候,他们在享受健身房(没有泳池)、酒廊、精美餐食、客房服务、最纯粹的上海建筑景色,当然少不了精品咖啡。诚然,酒店是出不去的,但酒店内部是可以活动的,这比严格关在公寓里还是人性很多。
要是觉得酒店人员密集,那就想多了,有钱人是不会感染的。
—
其实,胆子大的中产都可以试试这种服务,毕竟这是豪华酒店降价套餐,5天2-6k,且含三餐的好价格不会太多。
我不仇富,我只是觉得咱要格局打开。因为,花小钱办大事,只有在这当口都能坚持每晚发个美美的朋友圈,大佬才能知道咱品味有多高,未来才有机会和大佬合作,并让粉丝们又羡慕又酸。
—
当然,住豪华酒店也不是顶高级的。我想,今天可能有些大佬仍然过着平日生活吧,给自家厨师点菜,在几千平的花园里遛个狗,然后运筹帷幄。
最后,有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其中包括「崇高的生活方式」(康德意义上的)。正如奢侈品广告拍的那样,即便在最不适合生存的环境里,在恐怖的世界中,钱都能让人优雅起来,让人隔着一层用钱垒砌来的透明屏障,以文化人的姿态欣赏自然的变迁。
这就是现状。当我们认识到自我实现的价值时,广告人构想的幻觉同样有资源自我实现。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动物园里的观众和演员。
Perhaps that's been the story of life.
——Donald J. Trump
— 完 —
一顿饭的价格可以雇几十个人在网上发几千条鼓吹共存而非清零的帖子,发帖人在痛斥清零的危害和共存的好处之后,还能就着图片吃泡面,等着下一单生意。
你说那些吃不起的人怎么办?抱歉,我什么都没听到,我只看到汹汹民意要共存要与世界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