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机的技术更新其实及其保守。客机市场的主要生产商就两家,竞争没有激烈到让客机生产商注意优化这些细枝末节的程度,而作为客户的航空公司更注重经济性,你把其他东西搞得好,也不一定有航空公司愿意买单。
所以除了和经济性有关的部分,生产商对其他系统的态度基本就是能用、够用就行,只要没出毛病就一直用。
扯什么技术限制其实基本上是瞎说,黑匣子除了外壳基本上是个电子设备,你要说三十年前储存点视频不容易,现在还不容易么?甚至完全可以两个黑匣子互备,都储存一样的东西,不用分成一个记数据一个记录音,其实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只是更新这些东西确实需要投入不少研发与测试成本,更不要说为了建立标准壁垒,其实也给自己搞了很多限制,这就更没有更新技术的动力了。
别说黑匣子了,飞机的通信部分还在沿用几十年前的短波通信呢,还划出专用频道给它用,说了好多年要更新,现在还是仍然沿用。
给你打个比方,假如这世界只有两家汽车生产公司,而且汽车只有专业运输公司才买得起用得起,运输公司只有一个要求——省油省成本,除此以外的辅助设备能省尽量省掉。你要问它为啥连个多媒体屏幕都没有,行车记录仪还是个全屏马赛克的,那么业内人士会回答你:1、可靠性差,不敢用;2、已经够用了,不需要更新;3、研发要花巨大成本,就算多拧个螺丝也要几亿;4、你不懂车;5、不管为什么反正现在技术达不到……。连层层选拔出来的专业司机也有意见:1、我用惯了不想换;2、侵犯个人隐私。其实真实原因就三条:1、生产商不愿意增加成本;2、掏钱买车的运输公司也不想多花钱;3、司机泡妞车震不想被录下来。至于乘客怎么想,有本事你别坐车。
没错,是早就应该安装视频监控了。但为什么不能安装呢?
因为飞行员反对,理由是侵犯隐私。
很早以前,美国就曾经想给黑匣子加录像功能,但是遭到了飞行员工会的反对而作罢。
因为民航客机大部分是欧美的,他们不给黑匣子加录像,后期我们也不能随便加进去,包括摄像头等。有个东西叫适航证。没有通过适航认证的设备,是不能加在飞机上的。
我们知道,黑匣子是有驾驶舱录音的。就这,民航局的人,想要调取录音听一听,飞行员都老大不乐意呢!
理由和美帝飞行员不让驾驶舱录像一样:侵犯隐私。
但实际上,这个道理是说不通的。大巴,火车,地铁等其它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舱都有录像,他们怎么不觉得侵犯隐私?银行柜员那多个摄像头无死角盯着,不侵犯隐私?就你飞行员牛逼,录像就侵犯隐私了?
认真说起来,驾驶舱是工作场所,不是卧室,也不是卫生间,没有隐私一说。不要说主要用于事后调查取证的黑匣子,就是老板想要检查员工的工作情况,也是天经地义的。
这是工作。老板花钱请你是来工作的,不是来搞隐私不让老板看的。要隐私,去你的私人场所,下班的私人时间里去搞。
实际上,飞行员抗议,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现在科技发达了,飞机上自动化驾驶程度提高了,在巡航阶段,即使飞行员在睡觉,飞机也能飞。所以,有很多的飞行员,利用飞机的自动驾驶功能,划水摸鱼,不务正业。比如看书,玩iPad,睡觉,甚至和空姐发生不可描述的事情(比如国泰航空)。所以,他们当然不想让别人看到这一幕了。
这,才是飞行员的隐私!
我们知道,驾驶舱通常是封闭的,别人进不去也看不到。飞机在天上飞,航空公司的领导也不可能瞬移到驾驶舱里去检查你的工作情况。那么这就成了一个隔绝起来的信息茧房。飞行员在里面胡来,只要机组成员自己不出卖同伙,谁知道?国泰航空也好,让网红进驾驶舱也好,都是自己把照片曝光了,别人才知道的。那么这里我大胆的猜测一下,那些没有带照相机,没自曝的,还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呢!
甚至,还有更恶劣一点的,本来上面为了飞行安全,给机组安排了足够的时间休息,结果机组利用休息时间去玩,去HIGH,彻夜狂欢,直到要起飞了才匆匆赶来,反正飞上天以后可以利用自动驾驶睡觉休息嘛。(11·21包头空难)
我们知道,飞行员一般是俩人,正副驾驶。通常一人睡了,问题还不大。若是俩人都睡着了,那才危险。
上次台湾就有飞行员举报自己的同僚。拍了很多同僚在飞行中睡觉的照片。可见这种情况有多普遍。还是那句话,如果不是他们自曝,我们大众又能如何得知?
转一段:
俄航的退役飞行员后来回忆,飞行员在飞行期间可以公然在驾驶室抽烟甚至喝酒。一些飞行员甚至会喝醉,这在苏联时代会被判刑直接坐牢。
自动驾驶期间,所有飞行员堂而皇之的全部睡觉。
更夸张的是,有的飞行员和空姐是情人关系,甚至在驾驶舱搂搂抱抱,卿卿我我长达数小时。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制的办法,比如我国常用的办法是,隔一段时间呼叫一下飞机,如果俩飞行员都没有应答,那可就会引起重视了。
但是,这种方式能查的内容毕竟有限,所以,为了飞行安全,还是应该给飞机上安装监控录像。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划水摸鱼的行为,但至少能让飞行员不那么放肆。
补充:
1,大巴司机为什么不抗议监控了他们的隐私?因为大巴司机时时刻刻都要集中精神开车,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撞上了。所以监控视频拍的都是他们在认真开车。所以他们不怕调取录像,不怕被查,没什么隐私要操心的。
但是!假如说,某公司为了行车安全,减轻司机负担,给大巴安装上特斯拉那样的自动驾驶系统,让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干别的,然后还把大巴驾驶室用不透明的材料遮住封闭,乘客都看不到里面在干啥,只有美女乘务员可以进出,那我估计大巴司机也会开始要求隐私权了,你们不能偷看。
2,有人说,长途飞行,飞行员是要睡觉休息的呀。不然疲劳驾驶也不安全的呀。
这句话没错。就像长途大巴,长途货车驾驶员,也有轮班休息睡觉的。但是,他们睡觉,是先换班,然后有个床铺给你睡的。而不是坐在驾驶位上睡觉的!不然大巴司机开着开着睡着了,那不吓死人啊?难道乘客还要说:“哎呀司机累了是要休息一下的嘛?”
飞行员也是这样,民航客机还有专门的房间给机长休息。这个时候有轮班飞行员替你驾驶飞机。而不是让机长正在驾驶值班的时候睡觉。
对于黑匣子,我有如下改进设计:
1,加上多路视频监控:
现在芯片技术发展了,当前的存储芯片,可以存储比起当年制造的黑匣子多几百倍的信息。
那么,不仅仅是驾驶舱的监控,还可以安装客舱监控,甚至,拍摄机舱外的摄像头也可以一并存储进去(常坐飞机的,可以看到客舱电视里,有拍摄机腹下方等舱外视角的摄像头)。
那么,加上个这些摄像头以后,不仅可以观察机舱内发生了什么,还可以观察飞机舵面有无异常,有没有泄露,飞机有没有被云雾,雷电干扰等。信息全面了许多。
2,当飞机发生异常时,自动/手动上传信息。
现在的飞机有卫星天线,那么可以设置为当危险时,比如异常机动,失火,被劫持,主警告等情况时,自动优先上传除视频以外的信息(视频太大了),比如仪表记录,驾驶舱语音,截图等。除了方便事后处理,也可以方便塔台等地面人员协助飞机处理故障。
3,两个黑匣子合二为一。
当年技术水平落后时,黑匣子需要分为驾驶舱语音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而现在技术发展了,这两个黑匣子可以合二为一。不过飞机可以继续放两个黑匣子,这俩黑匣子一摸一样,存储同样的数据,互为冗余备份,救援人员增加找到黑匣子的几率。
4,即将坠毁之前弹出一个备份黑匣子
我们知道,现在的客机都有地面迫近警告系统,它根据高度计和飞行状况,计算即将撞地时给飞行员发出PULL UP警告。那么这个系统还可以再升级一下,加上GPS北斗等全球定位,以及地形匹配系统。这样当计算机算出,根据当前状态,飞机即将坠毁的倒数X秒,从机尾弹出一个备份黑匣子,它打开降落伞缓缓落地,自动发出求救无线电信号,还可以漂浮在海面上。这样当发生马航370等类似灾难时,能迅速帮助救援人员定位,找到失事飞机,并减少黑匣子因严重事故损坏的可能性。
非常落后。你能想象2022年的座舱语音记录器还和几十年用磁带的时候一样,只能记录2小时?波音和空客连换个容量更大的芯片都不愿意。
非常有必要,不但应该有驾驶舱视频记录,也应该有摄像头观测各个气动面的动作,并实时允许机组人员查看,日航123那种丢了垂尾结果机组折腾很久也没搞明白的情况应当用技术手段杜绝。
事实上就是落后。
因为波音空客垄断市场,丝毫没有改进革新的动力,黑匣子就是清存货,能省一点是一点。都202几年了,一个视频监控都没有真是说不过去。机内机外安几个摄像头成本并不高,无论对飞行期间飞行员了解飞机状况还是事故后调查事故原因都很有好处。
比如空中浩劫有一集,飞机垂尾都没了,飞行员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如果知道至少可以针对性处置,虽不一定能救回来,至少多点希望不是。
驾驶室有视频事后还可以看清飞行员操作,排除人为操作的很多疑点。因为有好多次空中浩劫,飞行员遇到紧急情况全程没有说什么话。调查员把磁带听了又听,连猜带蒙推测事故原因,看到这些我都替他们着急,有个视频不好吗?
——————————————————————————————————
评论里面质疑没了垂尾就飞不了的,看看这个:
The Time a B-52 Landed Without a Tail Fin
就是85年日航123空难,垂尾掉了,飞机坠毁的直接原因也不是因为没了垂直尾翼,而是因为液压管线泄漏失压,导致全机舵面无法操纵。机组仍然能通过左右发动机动力输出调整来水平转向,但上下俯仰则完全无能为力,导致最后坠毁。
就是,直接装个行车记录仪上去不就得了,买最贵的那种!插三星的TF卡!
我差点儿就买票了,临了去了趟豆瓣。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