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不明白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世界需要我才有了我,还是因为有了我才有了这个世界?
从哲学分析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很有趣。
我们先给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暂名为张三。张三产生了某种困惑,于是提出了某个问题,希望从别人那里获得回答,以消除这种困惑。
这个困惑以疑问句表述出来,就是“张三不明白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
张三还给出了自己考虑过的两个备选答案:
A:世界需要张三,因此才出现了张三。
B:因为出现了张三,所以才有了这个世界。
在张三看来,答案A和答案B都不够好,两者可能都有优点和缺点。因此,张三难以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所以才想问问别人的看法,向别人求助。
张三还提到了自己产生这个困惑的时间,那就是“一直以来”。
我们首先需要分析的是,这个“一直以来”到底是自哪个时间点以来?
自出生以来?不太可能,由于人类婴儿在刚出生时的认知能力极为有限,不太可能产生这种困惑。
自刚开始会说话以来?不太有可能。幼儿刚开始说的话是“电报语”,也就是一个个的词,比如“爸爸”、“妈妈”、“宝宝”、“饭饭”之类的简短的词,无法说出较为完整的句子。
更有可能的是,自张三学会说出完整的句子,并且在说话或者写字时,用到“我”、“世界”、“关系”这样的词时,才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可以猜想,应该也要六七岁以上,才会产生这样的困惑。
而张三之所以产生这种困惑,我以为,很可能是张三在最初学习这些词汇时,产生了一些误解。尤其是误解了“关系”这个词。
“我”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词,它就是第一人称代词,代指自己。
“世界”是一个稍微难一点的词,但也不是特别难。它是一个名词,有时候指代行星,比如地球。在一些科幻作品中,会提到“极限星域的300个世界”,实际上就是指300颗行星,上面有人类的殖民地。有时候,“世界”是“宇宙”的近义词,此时它不是指行星,而是指存在过的所有东西,包括数不尽的卫星、行星、恒星等各种天体,以及天体上可能存在的生命体。
我们先以代指地球的“世界”为例。“我”和“地球”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呢?
最明显的是位置关系,比如,我站在地球的地壳之上,我处于大气层之下。
还有引力作用的关系,比如,我被地球吸引。
还有就是依存关系,比如,我需要地球上的物资才能得以继续存活。
然而,张三给出的答案A和答案B,它们似乎都不太像是“我”和“地球”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答案A:世界需要张三,因此才出现了张三。
“需要”一般不是一种物理关系,因为它默认了意图的存在。植物需要水和阳光,狗需要食物,人需要他人的关爱。但石头不需要任何东西。所以,如果X可以需要任何东西,那X首先至少得是个生物。
但我们不认为地球是某种生物,也不认为宇宙是生物。因此,地球或宇宙无法搭配“需要”这个词。就像“绿色”无法搭配“睡着了”这个词。
注意,我不是说“绿色没有睡着”,而是“绿色”不能搭配“睡着了”这个词。如果搭配了,那么就会组成无意义的话。所以,无论说“绿色睡着了”还是“绿色没睡着”都是无意义的。
所以,我并不是说“世界不需要张三”,而是“世界”不能搭配“需要XX”这样的词。如果搭配了, 那么就会组成无意义的话。说“世界需要张三”和“世界不需要张三”都是无意义的话。
如果你认为这话有意义,那么你一定是在某种隐喻的意义上说这话,而不是在字面意义上说这话。
如果张三用“世界”这个词,并不是指代地球或者宇宙,而是指代某种生物,或者指代某种有意识的东西(比如神灵),那么那个生物或者神灵也许会需要张三。
但此时,我建议不要这么使用“世界”这个词。因为,大多数使用汉语的人并不把“世界”这个词当作某种生物或者某种有意识的存在物的名字。
再来看答案B。
B:因为出现了张三,所以才有了这个世界。
答案B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果关系首先是一个时序关系,因在前,果在后。
比如,我敲击键盘上的“A键”,电脑屏幕上显示“A”这个符号。我先敲击,电脑屏幕随后显示。并且,凡是我敲击A时,电脑屏幕基本都会做出这种显示。因此,我合理地推测,敲击A导致电脑屏幕上出现A形状的符号。
那么,是不是在张三出生后,世界也就出现了呢?
通常认为,地球已经出现了46亿年,而宇宙则已经出现了137亿年。我们很难想象,张三已经存在了这么长时间。
所以,B答案显然是错误的。张三认为B答案值得考虑,值得与A答案放在一起权衡,这本身就是一种荒谬的想法。
然而,当一句话听起来就显然很荒谬时,我们就要考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说话人的意思。
也许,张三说的“世界”不是指代地球或者宇宙,而是指代一个出现时间更短的东西。假定张三已经出现了20年,而张三说的“世界”肯定是指代一个出现了不到20年的东西。在张三于20年前出现后的不久,可能是一秒钟,也可能更久或更短,张三说的“世界”就出现了。
不过,如果是要指代那个东西,我也建议不要用“世界”这个已经被大多数汉语使用者占用来表示别的意思的词。可以发明一个新词来指代那个东西。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答案A和答案B都不合理。
为什么答案A和答案B都不合理呢?难道是问题本身不合理,导致不可能出现任何合理的答案吗?
问题本身是合理的。“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或者“我和这个世界有哪些关系?”都是合理的问题。
只是,恰好A和B都不是合理的答案,可能会有C、D、E、F等别的合理答案,比如:
C:我处于这个世界的地壳之上,大气层之下。如果把世界理解为宇宙,那我处于这个世界之中。
D:我需要这个世界中的某些东西才能继续存活,比如食物、空气等。
E:我想要得到这个世界中的某些东西,比如食物、空气、衣服、房屋、朋友、爱人等等。
F:……
因此,我倾向于认为,张三的困惑就在于他至少误解了“我”、“世界”、“关系”这三个词中的一个。
我并不是在责怪张三的语文老师或者父母没有正确地教导张三使用这些汉语词。毕竟,创造新语句是每个语言习得者都拥有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伴随着风险,那就是创造出表面上看起来合理但实际上不合理的语句。
其实,不只是张三,还有许多人也会创造出一些表面上合理但实际上不合理的话。有时候,这种说话方式还会被认为非常深刻,极富哲理,能显示出说话者高深莫测的思想。
如果从哲学分析的角度看,那么这种说话方式并不深刻,也不富含哲理,它更多是体现出说话者不太懂逻辑和科学,因此脑中也不太可能有什么高深莫测的思想。
上海这次的抗疫整体就不说了。
单说舆论宣传阵地,表现就十分奇怪。
你说上海宣传管理不严,百花齐放,但它又能做到评论区精准清零。
你说上海舆论管制,有口难言,又隔三差五会有“内部录音”、“内部截图”之类的传遍全网。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不管是严控舆论,还是彻底放开。
在现在这个非常时期,我都不反对。
前者短期内有助于加速结束疫情,后者长期看有助于形成一个好的舆论氛围。
但是,现在这种“上面收紧下面混乱”的舆论现状,就是典型的两边不讨好。
既造成了恐慌气氛,又助长了谣言的诞生。
这种整体上的矛盾和混乱,就是这次上海整体抗疫形势的一个侧写。
至于各种“乱象”,都只不过是这种整体上的矛盾和混乱下的细节表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