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香港的检测规则有关。
以色列研究报告说对omicron,4针BNT有效率30%,4针moderna有效率11%,香港并没有人打4针,实际有效率应该不会超过这个。
现在香港是“自愿检测,抗原检测自愿上报“制度,对大部分人并没有强制的检测。香港目前政府报告的确诊是100万多,但港大模型说其实已经有一半人感染了,300~400万人。也就是说香港政府掌握的确诊信息只有实际感染的1/4~1/3。
众所周知,不检测,或者检测了不上报,就没有确诊。”有效率“高的组,其实说明的是该组愿意参与核酸检测的比例少,抗原检测后愿意上报的比例少。”有效率“低的组,其实说明的是该组愿意参与核酸检测的比例高,抗原检测后愿意上报的比例高。
这种研究基本上可以看都不看啦
琪露诺的算数教室:疫苗的有效性80%指的是同一个理论感染事件下,没打的100%感染,打了的20%感染。每一次感染事件相当于扔了一次骰子,有的疫苗出6才感染,有的疫苗大于3就感染。这就是为啥随机控制的临床试验比真实世界数据信度高,因为它能确保打没打疫苗的遇到的感染事件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这样的理论感染事件发生的足够频繁,时间足够长,只要你保护率不是100%最后你总是会被感染的。只不过假如这样的事件每天一次,算数学期望的话50%保护率下你要两天被感染,95%下你要20天。知乎低患喜欢说什么“以色列打了那么多疫苗每天还是那么多”,属于是琪露诺行为(笑)
而这个理论感染事件,在真实情况下的发生频率是一个分布,是随着周围病毒流行情况,以及被感染者本身的身体状况不断在变化的。有的人一个月扔一次骰子,有的人一天扔十次。同一个人有的今天扔十次,明天扔两次。所以真实世界数据想统计疫苗有效性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收集患者的大量数据和信息来估计感染风险,结合足够大的样本,来模拟“如果这是一次临床试验会怎么样”,确保不同组扔骰子的次数随时间分布是大体一致的。
香港这个数据连个感染风险分层都没怎么好好做,显然看都不看啊。他们自己估计也觉得离谱,连置信区间都懒得整一个了。实际上想比疫苗有效率,最科学的金标准只有头对头临床试验,其次的是随机派发疫苗(而非自己选择/申请)条件下的真实世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