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港大第五波疫情模型研究疫苗有效率?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香港的检测规则有关。

以色列研究报告说对omicron,4针BNT有效率30%,4针moderna有效率11%,香港并没有人打4针,实际有效率应该不会超过这个。

现在香港是“自愿检测,抗原检测自愿上报“制度,对大部分人并没有强制的检测。香港目前政府报告的确诊是100万多,但港大模型说其实已经有一半人感染了,300~400万人。也就是说香港政府掌握的确诊信息只有实际感染的1/4~1/3。

众所周知,不检测,或者检测了不上报,就没有确诊。”有效率“高的组,其实说明的是该组愿意参与核酸检测的比例少,抗原检测后愿意上报的比例少。”有效率“低的组,其实说明的是该组愿意参与核酸检测的比例高,抗原检测后愿意上报的比例高。


user avatar   pen-pen-zui-jian-k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研究基本上可以看都不看啦

琪露诺的算数教室:疫苗的有效性80%指的是同一个理论感染事件下,没打的100%感染,打了的20%感染。每一次感染事件相当于扔了一次骰子,有的疫苗出6才感染,有的疫苗大于3就感染。这就是为啥随机控制的临床试验比真实世界数据信度高,因为它能确保打没打疫苗的遇到的感染事件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只要这样的理论感染事件发生的足够频繁,时间足够长,只要你保护率不是100%最后你总是会被感染的。只不过假如这样的事件每天一次,算数学期望的话50%保护率下你要两天被感染,95%下你要20天。知乎低患喜欢说什么“以色列打了那么多疫苗每天还是那么多”,属于是琪露诺行为(笑)

而这个理论感染事件,在真实情况下的发生频率是一个分布,是随着周围病毒流行情况,以及被感染者本身的身体状况不断在变化的。有的人一个月扔一次骰子,有的人一天扔十次。同一个人有的今天扔十次,明天扔两次。所以真实世界数据想统计疫苗有效性是非常困难的,必须收集患者的大量数据和信息来估计感染风险,结合足够大的样本,来模拟“如果这是一次临床试验会怎么样”,确保不同组扔骰子的次数随时间分布是大体一致的。

香港这个数据连个感染风险分层都没怎么好好做,显然看都不看啊。他们自己估计也觉得离谱,连置信区间都懒得整一个了。实际上想比疫苗有效率,最科学的金标准只有头对头临床试验,其次的是随机派发疫苗(而非自己选择/申请)条件下的真实世界数据。




  

相关话题

  台湾出现首例新冠病毒变种病例,目前台湾疫情状况如何? 
  2 月 9 日香港新增 1161 例新冠确诊病例,超过 800 例初步阳性病例,有哪些信息需要关注? 
  为什么婴儿无法打新冠疫苗? 
  6 月 16 日北京新增 31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目前情况如何? 
  越南与俄美达成新冠疫苗技术转让协议,总计将获 5100 万剂辉瑞疫苗,有何实际意义? 
  我会因为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而错过人类进化的一次机会吗? 
  这次疫情会导致全球经济大倒退吗? 
  国药中国生物研究团队发现单克隆抗体对德尔塔等新冠变异株有效,有哪些重要意义? 
  世卫组织将中国国药新冠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意味着什么?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媒体披露「南非再次发现新变异毒株,突变率 2 倍于德尔塔」?这对各国抗疫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前一个讨论
上海疫情怎么样了 ?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美国舰队控制了世界上 80% 的海洋,所以他们凭什么和你相互理解尊重」这种说法?





© 2025-04-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