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小家庭是吧?
那女方父母给30万给女方,男方父母给30万给男方,两个人商量着用不就OK了。在我的理解当中,这才叫给小家庭。
还是说必须要把男方父母给儿子的钱存进女方的账户才算给小家庭?
女方=小家庭,男方不是小家庭?
开除家籍了,亲人们。
在我的理解当中,这叫洗钱。本质是把男方父母给儿子支援小家庭的钱,洗成女方的个人婚前财产。
最后再补充一下了好了。总有人觉得嫁妆是对标的彩礼,这种法盲的观点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开来的。其实要识破这种谎言话术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思考一下嫁妆是谁给谁的,而彩礼又是谁给谁的,你就能明白究竟是不是对标。
彩礼是男方父母交给女方父母的,如果嫁妆是对标的彩礼,那就应该是女方父母把嫁妆交给男方,然而事实是嫁妆是女方父母交给女方的。两笔钱款的收受方都是女方。一个交给其父母,一个交给其本人,这是她们父母和女儿之间的财产分配。这才是本质。
那些散布嫁妆是对标彩礼的人,记得把给女儿的嫁妆钱打到女婿的账户上。
诈骗团伙。
二次更:
评论区有小仙女进行生孩子警告和做家务警告。好可怕啊。
在我父母这一辈还有更早之前的中国人的婚姻当中,离婚率极低,真的是结婚就是过一辈子的。
那个年代的女性普遍更加贤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的确辛苦,所以社会用国家强制性的制度早已进行了对女性的倾斜性补贴。这这里仅提三点。
第1点,男性普遍从事危险性更高更繁重的工作,从军队保家卫国到消防员、警察、建筑工地上的工人,煤矿工人,化工厂的工人,甚至化工厂还有明文规定禁止女性从事危险化学品工作。在这种明显的以性别区分,让男性去死的社会规则,导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寿命产生了极大的分化,女性平均能够比男性多活5年以上。那些危险却有重要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都让男性去做了,这就是让男性替女性填命。
第2点,退休年龄。在已知男性比女性少活5年的基础上,男性还要比女性多工作5年才能够退休。一增一减之下,平均每一个男性都要比女性少10年的退休生活,人这一辈子有几个10年?少领10年的退休工资,但是男女工作期间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却是一样的。缴纳更多的养老保险,却少领10年的退休工资,这就是制度化的从男性身上剥夺财产去补贴女性。这就是这个社会上规模最大,每一天都在发生的财产转移支付!
第3点,生育保险。交过五险一金的人都应该听说过这个词,生育保险是每个正经用工单位都会替职工买的保险,和其他险一样自己交一部分,单位交一部分。那什么情况下可以报销这个生育保险的呢,就是当女性生孩子的时候。女性生完孩子休产假期间没有上班。虽然可以领取基本工资,但是奖金绩效都没有,这个时候生育保险就可以报销这一部分减少的收入。那男性什么时候可以报销生育保险呢?当男性做绝育手术的时候!所以结论就是生育保险是男女都要缴纳的保险,但是实际上只有女性在报销和使用,这还是社会制度化的剥夺男性的财产用于补贴女性。
只说这三点不意味着只有这三点,还有女性网曝造谣男性罚款500,男性快递员造谣女性被判刑;女性坐货拉拉跳车,男司机就要被判刑,男性坐出租车和女驾驶员吵架之后跳车,自己承担后果,这之类的就更多了。
在我的理解当中,我们上一辈的乃至于更早以前的女性,的确为家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我们父亲还有爷爷这一辈更少地承担家务,在家庭当中女性付出的更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对女性不公平,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以国家制度的形式对女性进行了巨额补贴,而这些补贴的来源就是广大的男性的生命和财富。
而现在的小仙女又在把生孩子警告和家务警告拿出来说,意味着她们不仅要从社会转移支付上获取更多的性别补贴,还要求在家庭中再次获得补贴。
双重补贴双重剥削了,属于是。
更不要说现在年轻一代的男性中承担家务劳动的比例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父母一辈和爷爷奶奶一辈。那些小仙女说的做家务,有几成水分,大家都是当代的年轻人,就不要掩耳盗铃了。
至于生孩子警告,现在中国的生育率是多少来着?
“我都不肯生孩子了,你们还不快点给我钱!”
但是给了钱就会生了吗?不会的。
“你们给的根本就不够!永远都不够!得加钱!!”
看存那个账户了。
从会计角度,把小家庭比做一个合伙企业,男女合伙,合伙人各有一个账户,还有一个共管账户。一人出资30万,合计60万。
现在的问题是这60万的存到那个账户里,如果是共管账户当然没问题,一点不过分。
如果是存到其中一个合伙人的账户呢,女方出资30万存到自己账户,男方也出资30万存到女方账户,共管账户一分没有,你觉得合适吗?
看似平等。但是,30万的彩礼+30万的嫁妆,从法律上来说,都是算女方的个人财产。将来有啥变动,男方其实没有权利分割这60万。所以,男方应该是再担心这个问题。
我是四线小城市,我们彩礼没有那么多。彩礼要多少,看大环境吧。30万,反正在我这个城市,算高额了。
如果为了给小家庭,那没必要以彩礼的形式啊。男方有30万存款,给10万彩礼。自己还有20万。已经结婚了,这20万,女方就可以花呀,可以管啊,这不就是小家庭的钱么。
你让男方给你30万,变成女方个人婚前财产,结婚后,再花这60万。女方心里肯定不痛快,委屈,觉得在用自己的彩礼和嫁妆生活,用自己的彩礼和嫁妆养着男方,搞得男方好像在吃软饭。谁也不痛快。
所以,我觉得你可以要求男方有30万的存款。因为这样你俩旗鼓相当,但是你不能让人家拿30万出来送到你的腰包,变成你的个人财产。
彩礼:男方给女方的赠予物,属于女方财产。
嫁妆:女方家人给女方的赠予物,属于女方财产。
男方给彩礼:出于自愿原则,不违法。
女方索要彩礼:违反婚姻法,属于包办、买卖婚姻。
彩礼出自中国古代的六礼,要彩礼看似传统,其实以前的彩礼一头猪一担米就够了,根本不用现在的这么多。
以前经常在网上看到毒鸡汤说的“爱你的人会给你花钱“,这类话大受女性追捧,包括很多男性也认同这种话,给女朋友买买买、包容她的坏脾气,最后转化为”养巨婴“模式,一个任劳任怨的爹带着一个只知道索取有脾气就发的巨婴闺女。
这时候我就想,难道所谓的“爱”是单方面的吗?如果说不给花钱叫不爱,那么反而让对方花钱的人叫什么,仇恨吗?
我一直以为这是女性的双标,事实上我错了,国女并没有双标,确实按照“爱一个人会花钱”的思路来的,比如说小鲜肉、老外,她们会花钱去机场接机和听演唱会,看见偶像的脸听见偶像的声音能高兴的嗷嗷叫,会为了偶像的一些错误行为洗地改变自己的三观;如果说偶像远在天边不能算,老外总是身边的吧,你听过哪家老外去中国女人被要过彩礼?更有甚者会嫁给那些又胖又丑的老外,甚至连长得像大猩猩黑人都是她们追捧的对象,不论对方颜值如何身高如何可以不要一分钱就想和对方在一起,这才是所谓的爱情吧?
怎么到了国男这里就前怕狼后怕虎,又是安全感又是钱又是宠又是哄又是1m8以下就残废了?总结两个字“不爱”,国女对国男是仇视的,跟了仇人就是吃了大亏,必须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
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防止国女拿“感情”来批判绑架国男的,进入正题
正如高赞所说,彩礼和嫁妆都是女方的婚前财产,说白了女方的意思就是”要求男方把本属于自己的钱换女方的一句承诺“,这就是"爱"的表现吗?一堆情侣结婚,要钱的有感情,不想给的叫没感情是吧?
大家考虑一下,如果真的是给小家庭的,为什么不是各家带各家的,而是要在婚前把钱全给女方支配呢?一向精明的国女在这种事上怎么就会做这种“脱裤子放屁”的事呢?
又到了揭穿国女语言陷阱的时刻了,两个人明明就是组成了新的家庭,为什么她们一定要强调是“小”家庭呢?为什么要加上这个“小”?下面我来给你们揭秘吧。
国女口中的“小家庭”,指的是,彩礼和嫁妆都要捏在自己手里,然后再把男方的工资卡奖金卡等等,所有收入来源,全部收缴到自己手里,坐享其成的小家庭。
所以嘛,就出现了那种说辞,明明男方买了房子又装修,什么都包圆了,女方只需要拎_入住即可。就算是这样,女方还会在那说,他的收入都没用在“小家庭”,全花出去了。
所以嘛,她们嘴里说的“小家庭”,只不过是说她们自己罢了,所以要加个“小”嘛。不然,这个家岂不是跟男方有关系了,这多亏啊。
给小家庭=存女方账上=女方的禁脔
男的想用=窥伺彩礼、嫁妆
怎么着?你送出去的彩礼居然还想要回来?还要不要脸?怎么着?你竟然敢要我的嫁妆?好你个吃软饭的。总结:普信男真下头。
最后演变成同样年薪20w,男的吃食堂穿nike,女的到处打卡网红餐厅用顶级品牌化妆品买名牌包。
你直接问彩礼嫁妆相互抵消,谁都别给谁钱,看女方肯不肯,不肯的话说明30万彩礼是女方的,30万嫁妆仍然是女方的
你们这群人啊,还在这讨论30万彩礼过分不过分的问题。
婚姻是对女性的压迫,彩礼根本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话题。莫不是你们都是想要做男权社会的帮凶?
题主也是的,作为中国矿业大学的研究生怎么还要进入婚姻的坟墓呢?
读那么年书,知识都读哪儿去了?
你们要知道,结了婚以后,女人要伺候他家那么一大家子的人,到头来还嫌弃你没有伺候好,生儿育女到头来说你没有教育好,忙里忙外到头来说啥事没干只知道要钱,每天老人小孩家务活到头来说你邋里邋遢魅力。你的辛苦付出看不见,成人他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外面不是饭局酒局就是KTV,可能还会有一个小三刺激刺激你。最后的最后就是人财两空,一无是处。
更何况你还是远嫁,从江苏嫁到河南,对你来说太亏了。
正如陶白白所说,女人有十不嫁。
个人认为,她讲的不够全面,所以我又补充了五不嫁,狗尾续貂,让各位见笑了。
彩礼给的比闺蜜老公低,不嫁;
房子不加名,不嫁;
不做分娩体验,不嫁;
孩子不随母姓,不嫁;
不懂的共情女性,不嫁。
但是,最后我还是想重申一下我的观点,婚姻是对女性的压迫,最好是什么男人都不要嫁。想要孩子就单育,只为自己生,不给男人生。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