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回答总会遇到好多点反对的。
我明白大家的猜忌。
当初引进迪士尼乐园就是为了能在文娱行业开拓我们自己的标杆与人才,我们有了自己的土壤与条件后,才能发展自己的文化和产品。
规则虽然是他们定的,如果复制都没有按照规则去复制成功,我们怎么去超越他们做出自己的产品?怎么样知道哪些规则对错,甚至有资格去改变规则?
——————以下原回答
曾就职上海迪士尼乐园
国内某乐园基础人偶培训
在迪士尼就职期间,我不是专业人偶培训师,但有很多规定都比较公开的。因为游客与人偶形象需要互动,游客也会从host(保护人偶的工作人员)了解很多规则。许多游客第一次与人偶互动时,经常会出现不被认可的行为与需求,这时候host就发挥了作用。(再次提醒人偶头部以上不要触碰甚至拍打)
但是北京冬奥吉祥物从开始火到现在,我看到了一系列不专业的行为,虽然冰墩墩不是商业产品,但作为最大广度形象以及有代表性东奥奥运形象人偶来说,更需要专业的对人偶ip的保护。人偶演员做动作培训前,应该也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冬奥会也应该有方案去保护冰墩墩的形象及人设,我可以稍微列举一些我看到的不合理现象:
1:带着头套的人偶形象不能说话。这一条规定即便是B站上套着人偶跳舞的UP主也在默默遵守,而在乐园中,人偶是穿了头套以后便不能说话了,即便是四下无人前提,与host沟通也是用预定的互动手法来沟通。
2:乐园/会场内所有相关员工,不能说/暗示人偶形象是人扮演的。在迪士尼,经常会有孩子或者家长问,米老鼠扮演者是男的还是女的,乐园回答会是:米奇就是我们的老板/米奇有女朋友哦。而冰墩墩的扮演者甚至在DY公开自己身份,显然这位冰墩墩扮演者没有做过应有的理论知识,才会出现这类行为。
3:所有出现人偶形象的地方,包括周边,图案,人偶,语言中,应保护人偶作为生命体的意识。不仅是扮演者在脱衣服时踩到人偶不能被看到,连穿脱衣服的房间也不应该被人知道(日本试图拍摄与采访演员,及公开片段非常破坏IP形象)。人偶形象不能印在地上被人踩踏,不能在可能被撞击的墙面等等。不仅迪士尼,国内各类ip被租用产权时,ip产权方会对环境布置也会有该类要求。
4:对外公布冰墩墩的手办/玩偶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在此次冰墩墩的各类公关新闻及采访中,流程上缺少了北京冬奥冰墩墩的演出审核流程。在向公众表示冰墩墩手办会加大供应时,生产这个词也是绝对不适用的,甚至不应该有此类新闻出现。
5:直接公开冰墩墩的流水线!甚至镜头有冰墩墩的半成品。同理破坏IP形象。
可能会有很多人觉得以上规定部分是多余的,我们国家是一个务实的民族,在辛勤劳动与奋斗中努力发展到现在这个时代。但在这个时代里,无论是孩子,青少年,甚至是成人,在生活里都需要有美好的精神寄托。我们谁知道冰墩墩是假的,但是与冰墩墩人偶互动时,双方都会暂时认为这个世界他是存在的,这是双方对美好事物向往的默契。官方赋予沉浸体验环境,扮演者遵守人偶人设,作为幕后贡献者,游客愿意抛开烦恼,被童话包围。
后来离职在国内乐园时,我一直希望有乐园,能做出类似雪梨梅,星戴露高人气“抢钱”的IP形象发扬光大。国内也应该一直有做出爆款的潜力,但是商业化下很多IP在事件营销中一直没好好珍惜IP形象做产品,B站的小UP做的用心但没平台,大乐园只把人偶当必须品,租用IP形象变现引流,不尊重人偶人设胡乱演出,也没有下心去做推广和营销。所以即便是6年过去了,经常有领导问我无数次为什么星戴露为什么能这么赚钱,国内却没有一款成功案例,我也只能笑笑说IP方强大吧。
今天冬奥会和央视,把这样一个天之骄子一般的IP这样糟蹋,真是非常心痛。
发个图。。。
冰墩墩的标准招手动作让我想起了同样经常做这个动作的熊本熊:
有人说,熊本熊一开始是由熊本县的公务员来扮演的,后来由于需要参加各种活动表演各种有难度的动作,所以招募了新的专业人士;有人说扮演者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人;也有报道说目前已知的熊本熊扮演者至少有 5 个,只有这样才能同时应付办公出差、商演、导游等各项工作。
曾经在天皇和皇后访问熊本县厅参观“熊本熊展”的时候,皇后向熊本县知事蒲岛郁夫问道:
“熊本熊是只由一个人扮演的吗?”
面对皇后的问题,熊本熊双手捂嘴作出惊讶状,知事蒲岛郁夫也显得有些有震惊:“额……那个……熊本熊……不能打破孩子们的梦啊。”最后以“熊本熊就是熊本熊!”的回答结束了这个话题。
在日本,吉祥物如果被别人看到扮演者的脸是失格的行为,甚至有扮演者无意显露脸都要当众谢罪的前例。
大人们永远都不会对小孩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所以我们选择相信“熊本熊就是熊本熊”,这样就足够了吧。
作为在二次元中心冲出来的吉祥物,熊本熊的背后是有很多道道可以学习的
以上
没看过的来感受一下
这是个好好学习的机会,吉祥物不能说话,不理解也要学习。向小年轻学新东西,有点小丢人和沮丧,不过也还好。但是必须接受这事年轻人肯定是对的现实,接受不了也得接受。大多数原则,既关乎市场,也关乎政治,落伍了就要虚心。
看了很多回答我很震撼,不是阴阳怪气,是真的豁然开朗
我说我为啥一直理解不了冰墩墩热潮呢,因为我打根上就没接受虚拟IP这套设定啊。还有之前疯抢的迪士尼贝儿。还有多少年前的初音未来。
我打根上就没觉得冰墩墩是冰墩墩,我一秒钟就认定了它是工厂里的活,架子上的货,套了一身衣服的工作人员。从来就没相信,当然也不会破灭。但是也失去了参与狂欢的资格,只有冷清。
但是想想,也不是理解不了,而是忘了,是失能。毕竟我小时候也相信过孙悟空而不是粘毛的六小龄童,相信过鞠萍姐姐身边的大绿虫子是顽皮而不是披皮的工作人员。
这种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呢?一个是从我上小学就开始说多大了还看动画片的家长,一个是我经历的00年代从清华bbs扩展到整个中文互联网的解构主义风潮。
我拒绝主义,拒绝符号,拒绝偶像,我失去了许多包袱,也失去了许多热闹。
冰墩墩作为一个吉祥物,承载了许多人们对于美好、和平等等诸多正面因素的想象,是人们对于冬奥会的一个寄托,这种朴素的情感是抽象的。冰墩墩为什么如此之火?正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它的想象,承载了相应的情绪价值。这种正面的IP形象,多少年没有出现过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可遇而不可求,你看,雪融荣就没有这个待遇。
而在电视镜头前,冰墩墩竟然开口说话了,这是什么行为,无异于把人们对于冰墩墩的美好的想象与热爱,当着大家的面摔碎在地上,并且得意洋洋地说,你们这群幼稚鬼,这只不过就是个玩偶服罢了,里面的扮演者和我们一样,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也是会每天领工资然后吃喝拉撒的。这直接打破了冰墩墩的IP价值。更别提还有当中脱玩偶服变成冰摊摊,展示冰墩墩生产场面、冰墩墩扮演者在社交媒体上自曝等等令人匪夷所思的动作,多么难得的IP形象,可惜被不专业的运营团队毁了。
根据国际惯例,类似于冰墩墩这种IP,要遵循性别中立的原则,是不能开口说话的。像迪士尼中的工作人员,哪怕中暑,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去头套。类似的奥特曼、熊本熊等等IP在运营时都有类似的规定,这是对IP价值的保护。奥运会对吉祥物肯定也有类似的规定,所以建议起诉吉祥物的运营团队。文化软实力的壮大,仅靠文化创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锻炼出一批专业负责的文化运营团队,才能实现良好的文化输出。
首先由网友消息吉祥物冰墩墩不能说话。
根据国际奥组委的规则,吉祥物不能有性别的差异。而一旦说话就很容易分辨性别,因此,北京冬奥组委在与制片方签订协议时,就把“使用‘冰墩墩’‘雪容融’形象时不能说话且应当性别中立”的条款写了进去。”
对于这一点,冬奥会官方也有回应,大概意思是央视采访的那个是假的,和我们冰墩墩没关系。
其次,类似的扮演玩偶基本是不说话的,广为人知的就是迪士尼的人偶基本上就是不说话的,尤其是像前段时间比较火的玲娜贝尔这个系列的玩偶。
开口说话会破坏大家的想象,适当的语言留白是这个角色魅力的一部分,试想一个可爱的冰墩墩一开口是中年男人的声音,这合适吗?
最后,央视这种傲慢的习惯真的是一言难尽。私自定制冰墩墩皮套,并不遵守规定,没有授权的情况下让冰墩墩开口说话;一边声称接地气或者蹭着年轻人喜爱的新兴文化,一边又不屑于去哪怕百度一下这些文化的雷点;随意使用网络上的自媒体创作者的视频素材,一种我用你是给你面子的感觉。
同样的,目前“主流社会”对待年轻人的新兴文化大都这个尿性。前一阵子有个冬奥会文化节的集光之夜节目,那是一个虚拟主播和明星同台演出的晚会节目。主打虚拟现实,沉浸感等等新名词。
但实质上对虚拟主播演员没有尊重,晚会为了契合沉浸感,交互性,找了60个观众,给他们可以在舞台上移动的权限,结果效果就是虚拟主播在那里进行唱歌舞蹈表演,但是一群小人自带音效在舞台上跑来跑去,还可以用自己头上的探照灯照表演者,离谱的是镜头也不聚焦于表演者而是到处乱跑的小人???
整个晚会就体现出了目前资本对待年轻人的二次元等新兴文化的傲慢,既要蹭着个热度,但又瞧不起这个东西。
建国后第二个成精的动物?
推荐一款自己家今年双十一入手的一款电视机吧,具体性价比高不高不清楚,但是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入手的是下面这款索尼43英寸的电视机。
简单提醒一下,如果要买电视机的话,给它预留出的位置一定要考虑好,并且买相对应尺寸的。以免买了安装不了,到头来还是麻烦的自己。
因为自己家还是有小朋友的,而且它有着更加低的蓝光辐射,还有视觉低疲劳模式的配合,不仅是对于小朋友,哪怕是我们成年人也是有很大益处的。
其次有着120Hz的高刷,再加上杜比全景声,配置还是很高的。
而且不仅可以语音控制,还可以能过手机操控,手机投屏,也可以用传统的遥控器。
本是自带的影视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全年龄段的都可以找到自己想看的。
这里就简单给大家做一个推荐,最主要的还是尺寸以及预算问题。要考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