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完蛋了。
我在战场奋勇杀敌,一枪崩了个敌人,突然天上夸嚓掉下来道闪电,我也没了。
因为在这敌人老婆孩子看来,我就是作了大恶的。
我在饭馆里吃饭,吃的饱饱,剩下半碟子土豆丝没吃完,我一看,打包带走吧。
一道闪电,夸嚓我又没了。
因为街对面要饭的饿了三天了,他觉得我剩饭都不肯施舍给他,竟然自私的带走,我就是作恶。
我走路上班,积极响应减排么,我觉得自己老光荣了。
可我夸嚓又没了,因为街上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这样的他就好恨,都走路上班对就是砸了出租车饭碗。
总而言之,只要我的任何一个行为,能给别人带来任何利益或者情绪上的影响,都会有一部分人觉得我善,另一部分人觉得我恶。
所以好人不是难当,是根本没法当。
我要是真的在这个规则下想苟活,我必须不跟人类产生关联。
逃到深山吃树皮都不行,深山的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啊,我吃掉一棵树,可能蝴蝶效应,就得倒掉一个火柴厂筷子厂什么的,我还是恶。
我只能扎个木筏子下海,还不能是近海,近海资源也是有主的,必须得是公海,公海可以理解为是大自然给的公共资源,我在木筏子上插鱼吃,吃一辈子,我才不会受到恶人的惩戒。
反正鱼又不知道什么叫善恶,它们没法控诉我。
就是说恶这个东西,它很主观,只要你直接的或者间接的跟人类的资源,人类的情绪挂上半点关系,都逃不出外界一半人给你喂糖水,另一半人给你泼粪水的局面。
绝对的善恶,绝对的不存在。
哪怕是出家人的善,你细想想里边也会有折扣在。
咱们都听说过说有人出家了,皈依了,然后天天行善。
但咱们没见过哪位天天行善的俗家人,行善行上瘾了,一琢磨对啊,要不我出家吧?然后他就出家了。
后边这情况,没有,为什么?
说明咱们在做善事的时候,大都是先有了内个身份,才办内个身份该办的事。
这与其说行善,不如叫职业操守更精确些。
一旦有了善的身份,就厉害了。
他要饭不叫要饭,叫化斋。
他打人不叫打人,叫伏魔。
他骂人不叫骂人,叫开示。
他搞对象不叫搞对象,叫双修。
反正事都是一样的事,搁在咱俗人做,就是作恶;搁在有职业光环加持的人做,事不变词性变,变成褒义词。
其实呢,俗人也好高人也好,还不是都差球不多,大伙谁不是为了这口饭呐!
善人是如此,恶人也一样。
但凡给打上恶人标签的,倒血霉了。
他做坏事叫屡教不改,他做好事叫居心叵测,他积极一点叫伺机行凶,他消极一点叫一蹶不振,他乐呵一点叫笑里藏刀,他沮丧一点叫活鸡掰该!
反正歌颂或者诋毁最近的路径,就是先把人定性,随后就可以把他的一切按照你想定性的方向定性了。
人们在讨论善恶的时候,总忽视自己在给旁人定性善恶的时候,自己其实已经站在了不认可这种善恶的人群的对立面了。
在对立面看来,这种定性本身就不太善意。
其实呢,真正的绝对意义上的恶,本身就会马上有恶报,因为法律不允许他作祟。
而好多人自定义的,自认为其该遭天谴天不谴的恶,更多时候是对方动了自己蛋糕,或意见相左而已。
面对这种,少接触,少交流,能跑就跑远点,就是对他惩罚啦。
他一肚子坏水,叫他没机会使坏,把自己泡烂泡流脓,这还不够力道?
如果只是跟对方尿不到一壶,自己又弄不过人家,就盼着老天爷下凡给他一梭子的话,这跟二年级小孩打架没打过同学,天天烧香盼着自己六年级的哥哥赶紧来,然后拉着他去揍同学一顿,是类似的幼稚。
经年之后,我居然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原来它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告诫人们善良的人虽然可能会被人欺负,但是善有善报,最终他会有好报的
不可能。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说明房地产的泡沫还不够大,不需要破裂。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
许多类似的游戏,总希望用种种的道德悖论让大家对统治者产生一种错觉:原来剥削我24小时工作都是迫不得已,原来让我的孩子去冒险工作是迫不得已,原来他派我们去送死是在下一盘大棋………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感谢寒霜朋克,感谢11bit,让我们在这个游戏中明白了,其实没有什么大棋,
小人们被冻死,被饿死,被抛弃,绝望的呼喊,愤怒的抱怨,甚至怒而破坏、叛乱,
都只是因为你菜!
原来,我们本可以让我们的人民,有饭吃,不受冻,勇于探索,积极乐观,活的,像个人一样。
我们本可以做到,我们本就应该做到。
领导者们,本就应该做到。
四大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是因为他们只是给你讲了一个故事,并没有把自己的故事当做颠扑不破的真理来宣讲。
至于你如何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是你的事儿,作者没有说故事里的人物 就是完美的,没有说故事里的事情是应该效仿的!
因此你能看到书中很多人物做了很多现实中不该做的事情,是因为作者要给你看,否则他作为一本书的上帝,要掩盖轻而易举!
拿《水浒传》为例,李逵劈小孩也好,李逵割李鬼的肉做烧烤也好,武松鸳鸯楼对着无辜的丫鬟们一通大开杀戒也好,这些作者不能掩盖么?就写李逵把小孩藏起来不行么?武松就说没有滥杀无辜,一个丫鬟都没死不行么?施耐庵又不是战地记者,他是小说家,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施耐庵就是告诉你,梁山上的好汉之前都是干啥的,孙二娘就是杀人卖人肉包子的,王英等人就是杀过路客人 做醒酒汤的,至于故事如何理解是你的事儿,他从来没说这是大宋 精神楷模集,没说大家一定要向武松学习,谁惹了你就杀他全家,连丫鬟都不能剩……
至于《红楼梦》看似最最玄幻,可是也是最最写实,现实中的那个男主就是这个样子,甚至不惜自黑,用两首西江月来讽刺宝玉“于国于家无望!”、“莫效此儿形状”等等。
作者从来没说,贾宝玉是完美的人,大家一定要向他学习!!!
同理现代也有很多类似的作品,描写一些有争议的话题,甚至专门以现实社会中的反派人物做主角的,比如《五亿探长雷洛传》、《跛豪》、《绝命毒师》、《大西洋帝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