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很大,以前是只看教学、文章和纵向项目,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必要条件只有教学文章项目这3项。
现在又多了个企业横向项目要求和学生培养评优的要求。
破五唯之后,成了五个全唯了。以前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现在只要全才。
而且职称只要评上就是终身的,现在评副高的要求都要超过前几年评正高的要求了。
现在生不逢时,正赶上内卷,太惨了。评不上副高,中级职称的收入就非常低。国内房价物价都这么高,真是全靠情怀活着。
现在就是那些前几年比较容易的时候评上的既得利益者抱团,打压现在的基层研究人员,把墙垒高,他们自己好多分蛋糕。
再补充更新一点吧。—————————
其实破五唯之前,我也申请过副高,之前的关我都过了,最后一步学校高评委就是不给过。说什么我不接“地气”,咱也不知道暗示我接啥“地气”。反正很多水平不如我的或者和我差不多的反而评上了,就我没评上。
后来破五唯之后,新的评审文件出台,要求突然大幅提高,我就又不够条件了,又没法申报了。
我们这种不接“地气”的,在国内真的很难。
只知道个别学校的情况,有如下变化:
1.原来省和国家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政策或惯例,是可以单列指标参加职称评审的,当然,达到职称评审所要求的业绩数量是前提条件。基本上入选了人才项目就进入绿色通道,不必pk每个学科组的少量名额。破四唯后,入选省级国家级人才项目者,入校定级(比如讲师、副教授)以后再参与评审下一级别不再能享受单列指标评审的优待,必须和其他人一样竞争少量名额,变数就比较大了,不见得赢得过其他资深讲师、副教授。
实例,国家级青年人才(主要是青千)过去给有编制正教授流程:入校定级先给副教授,最近一次评审单列指标评正教授,也没有教学相关的硬性要求,基本必过。但现在入校定级还是给副教授,最近一次评审就不再能单列指标参加(省里还有绿色通道的政策,但学校不执行了),只能参与竞争。最要命的是有几个教学条款现在是硬性要求,根本不是刚入职一两年所能达到的。当然,唯一一种例外,学科急需人才可以打报告,但这个不是学科说了算,是学校综合所有学科来审核是否算“急需”,算是帽子选手内卷。
2.原来的评审办法中,关于论文数量和分区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参评门槛10篇一作或通讯sci,那么1篇一区可以顶5篇,二区顶3篇等等,都说明白了。破四唯后,新评审办法只笼统说提供x项代表作,这个代表作范围就很广了,教学成果、论文、科研奖励都可以算,但不再明确列出分区、项目的三六九等,描述性文字很多,类似于“具有领域内公认的xxx”,“解决了xxx难题”等等。
3.提升了对教学的要求,比如要求的x项代表作中,必须有1项教学类代表作。值得玩味的是,哪些教学成果够得上“代表作”,倒是给了一些较为明确的参考,比科研代表作细致很多。虽谈不上变成“唯教学”,但“数据化”倾向是存在的。
4.评审时,虽然评委还是看重文章刊物级别和项目级别,但同时也开始考量参评人对学科发展的历史贡献和未来潜力,除了最顶尖的好论文和大项目之外,有一些非顶尖的好文章和项目不再那么无往不利。比如,就有文章很好的讲师评副教授时败给了教学贡献大但文章很一般的同龄讲师。
总之,各个学校都还在摸索,这个时期的职称评审文件可能会经常变动,做好本职工作,获得校内或领域内好评,注意信息搜集很重要。
基准评价没有任何变化。入围还是一样的。
而变化的是教授会讨论变成了保人大会,其实以前也是保人大会,但不好说,现在可以公然说,这人虽然文章不行,但有潜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