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杭州本轮疫情首发病例传播自进口咖啡机的机芯,再产生人传人,这对目前的防疫带来哪些挑战? 第1页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做咖啡,要近40年了。咖啡机用的有限。

我想知道的是,咖啡机的机芯是什么啊?

如果是胶囊,那就是胶囊。

如果是意式,那除了手把、填粉需要对外接触,内部的机芯?那是什么?

另外,咖啡机,滴漏的,也是蒸汽过一遍,如果90度左右蒸汽过一下。意式的,一般19个大气压的高压蒸汽。平时无法接触内部。

这个机芯?哦,咖啡机国内组装?内部机械部分?我只有这样的想象力了。

突然想起,前几天海淘了药,会不会因药带毒啊?非常害怕哦。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华南海鲜市场疫情来源于进口冷链海鲜,北京曾经的那次疫情源头也来自于进口冷链海鲜。

已经有现成的两个血淋淋的例子,我实在不明白,究竟有多么重大的利益输送,可以使得一群人慌不择路的,不假思索与验证的失口否认进口商品带毒的可能性?

进口商品带毒这种事,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但是在有权威鉴定结论之前,我倾向于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了,其实咖啡机芯带毒这种源头,好像比一个毒王一天跑几十处位置导致全城封禁要好多了吧,不假思索的否认,是因为利益相关吗?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奥密克戎通过非冷链的普通物传人,目前已经独立发生3起了,但看这下面各种答案仍然”我不信我不信,肯定是中国政府瞒报/甩锅/防疫不力“之类的答案。对没感染新冠嗅觉正常的人而言,怪异的味道也未免太重了些……

想验证这一点,实验上其实不难。直接放个阳性物体,再弄一堆阴性人和物体在一起,过几天看他们感染不感染,不就行了。(宠物传人同理)

但中国最掣肘的是,太重视人权了,没法像英国人一样,直接找穷人做human challenge。所以才被昂撒国家追着锤——”你都没做human challenge,怎么能如此宣称?肯定是你其他地方的感染者感染的物品!中国就是瞒报!“

不知道可不可行的提议:

能不能比如说给英国的human challenge团队提供个一亿英镑的科研经费,不够就10亿,让他做做物体传人、冷链传人、宠物传人之类的human challenge。拿英国穷人的命,给咱买个安心。人家资本主义国家既然有这个”低人权优势“,那我们能不能也来蹭一蹭?

不过要快,再过段时间,英国可能就没有”阴性穷人“能陪你做这个了……


user avatar   redwolf-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错误的信息让民众无谓恐慌,让基层在错误的防疫方向上浪费人力物力。





user avatar   chen-chen-43-41-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个人对这种结论高度存疑

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后疫情时代,而且更魔幻的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这种“权威”靠着公信力背书发布明显违背科学常识,而且基本无法确切证实的事情,却可以发布非常肯定的结论(虽然不排除有可能性存在,但是是极小概率事件,而且无法证实)。媒体更是基本一锤定音,实锤了这套传播理论。

根据京都医科大学医学传染病系研究团队Hirose, R, et al,.发表在bioRxiv上的文献“Differences in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among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Omicron has higher stability”[1],(虽然是预印本而且并未经过peer-reviewed)。

SARS-CoV-2 variants of concern (VOCs) could cause significant human and economic damage owing to increased infectivity and transmissibility, and understanding their characteristics is crucial for infection control. Here, we analyzed differences in viral stability and disinfection efficacy between the Wuhan strain and all VOCs. On plastic and skin surfaces, Alpha, Beta, Delta, and Omicron variants exhibited more than two-fold longer survival than the Wuhan strain, and the Omicron variant had the longest survival time. Specifically, survival times of the Wuhan strain, Alpha variant, Beta variant, Gamma variant, Delta variant, and Omicron variant on skin surfaces were 8.6 h (95% CI, 6.5-10.9 h), 19.6 h (95% CI, 14.8-25.3 h), 19.1 h (95% CI, 13.9-25.3 h), 11.0 h (95% CI, 8.1-14.7 h), 16.8 h (95% CI, 13.1-21.1 h), and 21.1 h (95% CI, 15.8-27.6 h)

Omicron在皮肤上的平均存活时间为21.1小时,在普通塑料表面的平均存活时间193.5小时(也就是大概8天)。

而根据University of Bristol发布在medRxiv上的研究[2]病毒在释放到空气2分钟后就失去90%的传染性。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infectivity rate of COVID-19 over the course of 20 minutes and found a decrease almost immediately, with the virus losing infectivity by 50 to 60 percent within seconds of being released into the air and by the first two minutes the infectivity dropped further by 90 percent. After 10 minutes, only 10 percent of the virus remained infectious.

其他的相似研究,还有很多。可以上面答主 @庄有猫 的回答[3]

新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是有很大差别的。在适宜的条件下,在外科口罩外侧面最多可以存活7天;而在冷冻环境下,可能可以存活超过21天。

而这个咖啡机机芯,是从德国进口的。只可能走海运或者空运两种,作为一种非高端精密仪器,也不存在冷链运输的可能性,再考虑到成本和收益,基本不可能空运(空运价格及其昂贵,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货运价格早就暴涨了),只可能走海运。所以德国商品出口到杭州,通常要经过几个过程:在德国工厂装箱,然后经过德国海关清光,再到码头上船,中间要经过繁忙的苏伊士运河,然后到宁波或者上海港,再进口清关,再陆路运输到杭州公司。而且这种货物的清关效率是很慢的,整个流程下来最少也30天以上了(即便是私人,现在海外邮寄货物回国,或者海淘产品经常等一个月以上)。大概航线如下,而且期间温度湿度等等是复杂多变的,不是实验室的单一条件,对病毒的实际存活时间来说更加不确定。

当然我很希望官方能给出更详细的信息;从货物出口报关单开始,其实是可以很轻松追踪货物运输的具体时间的,到底是几天还是几个月,一查便知。我不相信那么多了解稍微了解点进出口运作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事情,官方会不知道。

而之前所谓的“低温””冷链“这些适宜病毒存活的条件其实也并非长期存在,很多人只是觉得:北半球+冬天=冷=适宜病毒存活。但是因为不考虑冷链运输的可能性。

由图可知一月份德国的平均气温大概再0度附近,最低-3.7度,远远没有达到通常冷链的零下-5~-15度甚至更低,而到了更暖和的南欧比如西班牙,今年在0~10度左右。(今年不算很冷,我在的伦敦一月大概5-6度左右,甚至都没下雪),经过的苏伊士运河所在的埃及更是气温高达15度左右。所以运输沿途温度高低变化,湿度也复杂多变,再考虑到海运的集装箱情况,我是没看出满足适宜病毒存活的实验室环境。

所以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要让病毒保持活性的时间条件和环境条件都极为苛刻,几乎不可能。

所以即便侥幸有“天选毒株”经历了重重磨难,扛过了九九八十一难,被以最快的速度优先送到杭州。要想感染人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浓度才行,少量的病毒是无法感染人的。即使不考虑感染者大概率戴口罩(or手套)和注射了疫苗的防护性对病毒传染的防护,感染者也不一定组装咖啡机时不洗手碰鼻子吧?感染几率就更小了。

官方和该理论支持者目前的底层逻辑:因为环境检测阳性,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加上毒株序列检测高度吻合,所以是物传人

这看似没毛病的话本身就漏洞百出:(1)环境阳性和体内阳性是不一样的概念,环境阳性不代表检测出的是活病毒,更不代表具有传染性(大众这一点是混淆的,大众理念里面,阳性=感染),而pcr检测的是病毒残片就行。所以具体检测到的是活病毒还是病毒碎片,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要提取出来培养才知道,而不是轻易的下结论,强行捆绑“环境阳性=阳性=感染”;(2)咖啡机机芯检测出活性也可能是感染者先从其他地方感染,再接触导致。这个是“物传人”还是“人穿物”的先后顺序和内在关联怎么证实呢?这在科研上基本不可能吧,那又如何下定论?(3)众所周知,病毒分离复制需要宿主的细胞才行,在死物表面是不可能有条件增殖的,所以要达到感染浓度,必须开始就是高浓度,比如生产工人发病期间恰好对着机芯打了喷嚏。不可能是单纯手部接触或者气溶胶附着所能形成的。


所以,故事是远在欧洲的一个工厂工人在感染了之后,没有戴口罩,在发病期对着生产出来的机芯正好打了一个喷嚏,让病毒随着飞沫大量附着(而且在2分钟自然暴露后感染力就下降可能90%)。然后,这批病毒身兼氪星黑科技,靠着超高的耐受性,作为该批次最后一个产品,以最快的速度封装,从德国工厂运往港口机场(毕竟生产出来还有一个静置过程,不可能刚生产完就运吧,肯定还有堆仓库里等着下一次运输时间),然后在常温环境,经历了不同湿度气温的毒打(通常常温病毒存活时间都很短),拥有着非比寻常的寿命,在咖啡机机芯上顽强存活,经历出海关进海关(国内海关还有消杀程序),海陆或者空运以及陆路运输等,到了遥远的东方。被释放了出来,而恰好第一个安装的工人,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下恰好触碰了病毒附着部位,没洗手没带手套还揉了鼻子或者眼睛(或者皮肤有伤口/对着机器吸气?),突破了人体的皮肤第一道防线后,再逃避人体免疫系统追杀(2-3针疫苗注射后,身体免疫系统会快速做出反应),成功进入受体细胞ace2上附着分裂,进而发病?理论上确实可能,毕竟科学无法证无,但是这概率要发生确实很难很难。


更新补充一波:

官方暂时没有公布更多信息,感谢大家评论区的讨论,我也受教了,有些确实考虑不周,也希望大家能多点理性讨论。

针对评论区的质疑,说下我的个人观点吧,欢迎各种大佬补充:

(1)陆运:“中欧铁路”的可能性极低,中欧铁路的平均运营时间是14天,而离杭州最近同时经过德国的线路,比如到义乌的都要17天以上了,而且由于疫情冲击,现在中欧铁路普遍延误的情况下,这个时间段也已经大大减少了病毒存活的可能;

而且中欧班列因为疫情冲击,国际问题,订单暴涨等原因,延误状态挺严重的。而延误导致病毒生存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相关新闻可以搜出很多,比如源自中国驻奥地利使馆经商处的新闻[4]

8月份,因舱位需求持续增长、口岸疫情防控、德铁罢工等原因,近期中欧班列过境出现拥堵和延误。国内多家班列平台公司秉持开放、透明原则向客户发出告知书,解释导致延误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受益于大量需求从空运、海运转向铁路,中欧班列蓬勃发展。上半年,运量增长52%至70.7万标箱。中铁统计,7月份中欧班列共开行1352列,比上月增长8%。地方铁路部门表示,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8个月处理了超8000列中欧班列,通过阿拉山口运输310万吨货物,同比增长47.9%。霍尔果斯口岸吞吐量超过600万吨,同比增长50.9%。目前,通过阿拉山口的班列线路有22条,连接德国、波兰、比利时、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运输200多种货物。通过霍尔果斯的班列有36条,连接约18个国家。此前,阿拉山口口岸出现疫情,受限于防疫要求,口岸处理能力下降。据称,上周末约有50列火车在排队。哈萨克斯坦边境口岸也出现严重拥堵与延误。

再比如新华网每日电讯的新闻[5]

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中欧班列则逆势崛起,牵起一条“命运纽带”。疫情发生以来,海运集装箱在海外港口滞留,国内“一箱难求”,航线减少,海运价格大涨。与之相反的是中欧班列的逆势而上。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去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24万列,同比增长50%;今年1月至11月,中欧班列共开行1.38万列,同比增长23%。
由于大量货物从海运转移而来,中欧班列也出现舱位紧张情况。剧增的货运量也开始造成沿线口岸的拥堵,班列时效受到一定影响。

(2)空运;空运时间短,最有可能满足病毒的存活时间。但是即便如此,传染概率依旧无限趋近于零,

首先这是咖啡机的机芯,目前官方确认是封存的货物里检出环境阳性,但是官方没说明有没有从外包检测出阳性病毒(碎片或者活体),但是如果有了应该会一起通报,不可能只强调封存的货物里有。这条信息基本可以排除运输途中被污染的可能性,污染源应该是在德国原厂。

在德国工厂生产出来肯定不会第一时间运往机场装货直接起飞,如果是批量生产的,还必须确保是该批次最后一个产品,这样污染后在仓库中转时间不会很久。报关办理手续,从德国工厂经过陆路运输到机场,再从机场以最快时间起飞,(中间可能还有海关消毒,对外表消杀)落地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清关,再从机场通过陆路运输到传染源的工厂,而且该工厂也不会立马启用该物品,依旧会在仓库周转。这期间通常会5-7天之久甚至更多的时间。假设最理想的情况,这些一共3天(德国飞杭州大概10个半小时),而恰巧由于冬天的极低温,飞机运输非加压仓,使得“天选病毒”存活了。

这已经是假设最理想的情况了,已经忽略了病毒存活期间的衰减效应(这个目前也没研究或者数据),忽略了温度并非实验室恒温或者冷链这样的恒温环境,只是“近似”冷链,毕竟飞机落地和起飞前的时间段,在机场装货卸货,海关清关,包括在仓库贮存中转的时间段,陆地运输的时间段,气温都并非冷链那样的零下,很多依旧在零上温度,湿度也是复杂多变的。

一个常温空气下,2分钟就很可能减少90%感染性的病毒,经过种种“巧合”,到达了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异国,要想传染人,还需要满足我上面论述的那几个苛刻条件:【1】存活病毒达到传染阀值;【2】必须经过适宜的渠道进入人体;【3】人群易感。下面引用上个月CCTV采访赵卫教授的科普。

要满足传播途径,这个是附着在材质上的病毒,没有外部动力施加的情况下,不可能悬浮在空气中,更不可能以气溶胶状态存在,而且大概率还戴着口罩,要进入人体是及其困难;不像人传人一样,通过呼吸就能吸入。要被附着的病毒感染,必须那个小哥在安装咖啡机机芯时手部触碰到感染部位,然后在不洗手也没戴手套情况下,去立马抠鼻子或者揉眼睛才有“概率”进入人体。更遑论,这病毒还要逃过免疫系统追杀,才能最终造成感染的实现。

我觉得之前冷链传播理论还算可以接受的,毕竟冷链这种长期低温环境,确实是及其特殊的。但是假如这种超越时间距离的“跨时空”常温下(非冷链这种极其特殊的低温环境)物传人能够证实,我觉得这研究paper可以随便发了。

下面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猜想:

这理论要是真的成立,我觉得是对我国疫苗效率的否定和对我们长期防疫政策的打击。

我们全民普遍注射2-3针疫苗(当前已经注射超过30亿剂,覆盖率超过85%)情况下,防不住人传人,我理解,毕竟病毒逃逸能力强,疫苗是针对原始毒株,而且病毒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附着在上呼吸道,发病快,免疫系统来不及反应。但是防不住“跨时空”经过衰减下不知道是死是活的病毒通过“极其偶然方式”进入人体的特殊物传人,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而且目前世界已经躺平了,很快欧美甚至都不打算检测数据了,病毒也注定长期存在不会自然消亡的情况下(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我们也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断绝进出口,那“跨越时空”的常温物传人都可以成立,那常温下物传人一样可以成立,而且显然发生的概率更大(都不用考虑病毒的生存时间因素)。按照我们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以后每个涉及到进口的工厂可能都是高危区域(而不仅仅是冷链相关),比如进口手机芯片,比如进口一些关键零部件;

甚至,如果某个区域出现小规模疫情,那通过商业交易使用纸币,去超市菜市场挑拣货物的间接触碰,送外卖的小哥,外出吃碗炒面的面碗等等,无所不在的接触都可能导致疫情扩散(而且是更大的概率发生)。但是显然,现实中目前没有观测到这样明显的物传人。

参考

  1. ^1 https://doi.org/10.1101/2022.01.18.476607
  2. ^ https://doi.org/10.1101/2022.01.08.22268944
  3.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0085849
  4. ^中国商务部驻奥地利大使馆经济处 http://at.mofcom.gov.cn/article/jmxw/202109/20210903201365.shtml
  5. ^新华网 http://www.news.cn/mrdx/2021-12/24/c_1310390756.htm

user avatar   ge-dan-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诺奖级别的发现,赶紧写文章投CNS。

如果新冠病毒能这么容易在体外物品上长时间存活,之后还能感染人,什么浓度活性都是浮云,那么美国岂不是各处物品上都充满了病毒?连咖啡机芯都带毒了,那美国人随便买个什么应该都能被感染。但是到现在,美国竟然还漏过两亿8千万人没有被感染,且最近感染人数还在下降,所以推出一定是美国的很多物品有自我杀灭病毒的能力。

要赶紧找出哪些物品有这样的杀毒魔力,一定要抢在美国前面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并以此为全新思路研发疫苗、新药甚至新一代的“物品疗法”。

苹果手机也要打开测一测里面来自美国的零件,说不定病毒就被封装在里面,要么为什么叫“封装”呢?还用13这个不吉利的数字,明显有阴谋。一旦病毒被苹果远程激活从话筒释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user avatar   gu-bao-xi-xie-bo-j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好的,万物皆有灵

反正咖啡机不会说话,少了很多网暴


user avatar   sen-mar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觉得专家的研判有问题,我觉得国内所有的疫情来源还有可能是大气和海洋

首先是大气,根据全球的大气环流,周期大概在一个月到10天左右,按照国内的理论,奥密克戎绝对有可能存货,从最近的印度,日本等疫情十分严重的地区飘过来。

第二就是海洋的大洋环流,周期比较复杂,但是循环也是比较快的,可能大量带有病毒的人去海边玩的时候带入了海洋。使得海水和海洋生物也带病毒。

我个人的建议是,全国各大城市每天都可以在大气中喷洒大量的白云山板蓝根冲剂(钟南山研究成果之一,在体外试验中新冠病毒在板蓝根中活力明显下降。)沿海居民,除非特殊职业和许可,所有住户均不得靠近及居住在离海边10公里里内的地方。

第三,立即停止进口一切不实施清零政策国家的商品,停止所有国际邮政快递服务。


user avatar   evilnightowl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1月23日张文宏在《疫情下的冷链》节目中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消费了无数的海鲜,买了无数的东西,我只是看概率,因为买了一件国外进来的东西而被感染,到现在为止一例都没有发生。当这个概率比空难还低的时候,你自己决定。” ​​​

嗯刚好一年过去了,没想到这个概率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user avatar   qi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我们的物流系统太好, 物品入关后到达最终收货地点太快了.

仿照海外入境人员标准, 任何非冷链物品必须在入关后 "隔离" 28 天, 可保无虞.




        

相关话题

  3月19日维也纳回国航班提前1天被取消,导致大量转机乘客滞留,如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减脂减肥有什么常见的误区? 
  哪些慢性病,已经慢慢盯上了没有健康习惯的中年人? 
  睡前消息134期,产生一些疑问:媒体的本质功能是什么? 
  美新冠确诊病例超 918 万例,平均单日新增病例近 8 万,目前情况怎么样?当地人的处境如何? 
  男子如厕太用力引发脑溢血,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哪些生活中的不良小习惯容易导致这类疾病? 
  1 月 6 日河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51 例,69 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当地防控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美国「独立日」庆典,众高官不戴口罩聚集,当日全国新冠总确诊病例逼近 300 万? 
  打了疫苗还是会感染,我们还需要继续打疫苗吗? 
  如何看待印度新冠确诊人数超过800万? 

前一个讨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迎 95 岁生日,来信致谢并「向大家报个平安」,他为我们发展带来哪些变化?
下一个讨论
2 月 3 日,北京地坛医院 1 名隔离区医生确诊新冠,目前情况如何?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