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美 SpaceX 星链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我方为确保在轨航天员安全实施紧急避碰? 第3页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有人不知道在宇宙空间相撞是个什么情景。建议大家可以去玩一下手机游戏,叫航天模拟器的,你去试试空间对接就知道了。这是什么概念呢?空间站看上去好像是静止的,但其实是在高速运行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两颗子弹相撞会是什么样子。空间站的速度比子弹更快。


马斯克从来都不是一个好人,无论是特斯拉的草菅人命,还是火星计划的吹牛不上税。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么一个恶心的人,就因为会吹NB,在中国网络上还有一大群教徒。

如果有一天马斯克占领了火星,会给你开一个户口吗?

如果有一天马斯克没有能力占领,但发射了一堆垃圾上去,然后就宣布他占领了火星,以后凡是与火星有关的事务都要给他交钱,他分给你一分钱吗?

人家信仰个耶稣还指望死了上天堂呢,你信他,管饭吗?

如果有人宣布自己要登上火星,你先去登呀,先登了,看看对我们有没有什么利,我们再决定是不是要支持你吧。但是登之前你要碰瓷我,那就去死吧。


user avatar   bobo-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烈建议尽快把无后坐力武器加装到空间站上。 避障太麻烦了,应对垃圾不是应该直接破碎清扫吗。


当然,也不是必须得这么暴力,可以核算一下成本,地面导弹上去清扫辣鸡也不麻烦


user avatar   hun-yong-si-yan-li-chang-c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另,请上图中人不要给我点赞。如果你点了,视同你接受我之前的邀请。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yamamoto-NUM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乱废弃恍如隔夜,今天几万颗星链卫星布满太空乱撞,这种占用公共资源赚取个人利益的“损公肥私”性的盈利模式,啥时是个头呢?

国内的各种“共享单车”恰恰也是利用了单车随意停放在公共区域不受惩罚的“漏洞”,损公肥私快速发展起来,结果过了几年一地鸡毛,但创始人却过的挺好,要么成功退出,要么欠着各种押金不还,个人过的逍遥。

马斯克的那种星链卫星,要发射几万颗在太空,说白了就是钻了空子,使劲发射这种集成度低的垃圾卫星,本质上是为了节省成本,靠数量取胜,结果是占用了太多的太空轨道资源,后期如果有了新技术,这些小卫星废弃了,该如何清理呢?

希望能健全立法,对“损公肥私”式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有足够震慑的处罚措施,否则今天马斯克,明天牛斯克,今天往太空发射,明天往公海里倒,只要侵占公共资源不付出代价,那这种“损公肥私”的行为就很难制止,甚至会让其他人有样学样,最终造成不可逆的环境危机。


user avatar   duncan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01-17上午====

看了大家的答复,特别是直接答复给我的答复,都看了。五味杂陈,就不一一回复了,也没这个精力。特别是对于直接的质疑和指责,感觉非要找到个共性的认知是不太可能的,各自保有各自观点会更好。

今早想起来更新是因为又看到一些数据,感觉有点意思,贴过来分享。格式上我就不做和原文的整合调整了,按时间线索独立贴在这里,如果有读者不知道这些信息的上下文背景的,可以翻以前的历史部分。

根据我问之前提供过的、典型的星链卫星入轨方式:

上图来自@Jonathan McDowell 的推特截图,非原创。

上图显示2021年2月4日,L18批次(60颗)星链的注射轨道高度为380Km,距离天宫的385Km轨道高度比较接近。但根据Jonathan今天的推特发布的信息来看,后续的L23批次和L22批次(分别在去年四月份和三月份发射)的星链,注射轨道高度下降为为350公里,如下图:

上图来自@Jonathan McDowell 的推特截图,非原创。

上图来自@Jonathan McDowell 的推特截图,非原创。

L22和L23这两个批次的星链发射,注射轨道高度只有350Km,但考虑到发射时间为去年上半年年,并不是在中方指责星链卫星过分接近的7月份和10月份之后,所以不存在因果关系。星链目前的轨道壳主力还是在550Km,第二轨道壳并未展开大规模部署,因此这些星链卫星为何在工作轨道一致的情况下,选择了350Km注射轨道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是,上图所示的L22批次星链,截至目前,已经有12颗(总共60颗)并未爬升,而是在长期停留在注射轨道之后选择降轨,并进入再入轨道reentry orbit,这是要放弃的节奏。考虑到这是一个异常的比例,批次内接近20%的星链被放弃,所以值得关注。对比之下,L23批次内,全部升轨成功。


====历史文档====

看了最头部的这些回答,感觉有点失望。好多回答的正文都不用看了,标题就充满个人好恶,其实这本来是个技术成分更多的问题。

但本人在这里码字,只是提供我的观点,绝对不是期望在已经发酵的舆论战场范围内划定的所谓对和错..... 因为既不想站队,更不想挨骂。只希望能有读者可以跟着一个具体而有型的思路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就好了,对和错的不重要了。

====2022-01-03夜====

星链Starlink卫星非常规接近“天宫”空间站的新闻,特意留意了相关资料。中西的技术界都是讳莫如深,直接当事人FCC、NASA和SpaceX(流行话讲,这是行业流氓一条龙啊!:-))到现在也没有正式回应,感觉没什么具体资料好深挖的,硬挖就只能是推测了,不管哪种类型的观点。

关于Starlink项目的争议一贯很大,WiKi上starlink的词条也出人意料的简单,关于starlink最引发争议的部分debris碎片和碰撞章节,几乎就没几行字。中文WiKi谈到了中国状告联合国的事件,英文版本还提到了ESA欧空局两年前的那次潜在碰撞。其它就啥都没了,不太像WiKi上其他关于空间技术的词条那么详尽,这本身就说明这个行当哪怕是在太空领域,都是个小众和新鲜的话题...... 是啊,除了科幻小说,那儿特么找这么多航天器玩儿碰碰车啊!

有点价值的是Jonathan(一个知名的轨道科学家,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这哥们儿具体干啥,反正一天到晚盯着各种空间航天器状态发推,上次CZ-5B被炒作再入威胁公众安全,也是这哥们儿嚷嚷得凶)在推特上的寥寥数语,我把他根据space-track.org数据库(美国空军,现在可能叫做天军,维护的一个公开的、各种检测手段综合的这么一个轨道空间航天器参数数据库)绘制的两次接近图放在一起,比较容易看到些门道的……稍微一点点吧,算是个参考。

我把这引发中美争议的两次事故都放进去了,去年七月和十月两次。七月份的只有轨道高度图,没有间距测算,所以不太好做什么推测,因为只有轨道高度相同说明不了啥问题。其中去年十月份那次比较严重,包含上图的1、2、3,这里不仅有轨道高度图3,还有图1和2的间距分布。目测用绘图软件拉条线比划一下,可知一个基本事实:两航天器最近的时候,发生在十月22日凌晨零点,两个实体距离不超过五公里(大概3.5Km)。从图3轨道高度我们可以很容易推断,这颗星链S-2305是处于上升轨道的,就是它在超星链系统的目标工作轨道550Km爬坡ing,这属于经过天宫385Km的正常运转轨道……当然,它随后也必然经过420Km的国际空间站高度。

截至目前,小两千颗星链被送上去了,绝大部分都是奔着550、540Km的低轨去的(550km轨道壳基本满设计负荷了),而且星链的发射方式也都是统一的注入轨道300Km多一点,然后依靠星载霍尔发动机自己慢慢爬上去……几千颗啊!都这么干的。其它家包括ESA似乎也有收到碰撞预警的,但应该是不多的。对于我们这是,咳,仅有的一例,上升星链代号S-2305擦过天宫。

你可能会问,为啥不用Falcon-9直接一步到位送入指定高度的轨道呢?答案是猎鹰载荷有限,为了能一次将60枚starlink送上去,就只能是选择一个优化过的低轨(也叫injection orbit注射轨道),到了这个高度就把60枚starlink一把撒出去,然后他们会自己排好队,开启星载发动机后,一点一点爬到工作轨道。这不是别出心裁,这是航天工程。大部分的中低轨道和百分百的高轨道卫星都是这么被送进去的,需要星载动力分担一部分推力资源,这是合理的设计,至少无可厚非吧。

此图来自yutube 账号@scott manley的视频截图,非原创。

以年初第19批次starlink发射轨道来看,典型的,在发射之后,60颗starlink会进入380Km的停泊轨道,按照地面控制or预定义的自主爬升规则在开始分批次向550Km工作轨道爬升。前后跨度四个多月都还没全部出发去爬升。380Km确实对我们相对比较敏感,starlink的轨道倾角比我们天宫要大,轨道周期类似(一个半小时左右这个样子),这意味着如果轨道高度相近,确实有机会在同一位置的上下高度擦过去(380Km vs 385Km)。

所以铺垫了这么多,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看待呢?我的个人观点如下:


1 首先,SpaceX确实有点儿膨胀了!两年,只有两年时间,就一跃而升为响当当的世界第一大航天天体设备运营商,可能麻木了,无所谓了。我的轨控技术最牛逼,我系统运营经验最牛逼,我觉得没问题就是没问题....... 可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空间站里有人啊!日!你相比较小了一百倍、米粒一般大200多公斤的物件儿是无所谓了,我们有所谓啊!我相信你对NASA的ISS不敢这么玩儿吧?太托大了这个锅是无论如何洗不掉的;

2 仔细看图三,星链S-2305在上升过程中,地面控制中心不可能看不到巨大的天宫,也就是这个毫无迟疑的上升轨道是完全在知道你在哪里的前提下所作出的选择。其上升轨道一点儿都没做任何机动,持续上拉,你仿佛看到喷薄的霍尔效应发动机丝毫不迟疑给出推力,嘶嘶嘶作响……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SpaceX的地面控制中心,认为四到五公里的碰撞间隔完全没问题,不应该触发任何碰撞告警。只要你天宫别动就行……实际上SpaceX和NASA的国际空间站的配合方式即是如此,双方都时刻计算自己和临近物的轨道,并共享计算结果,然后ISS优选不动,机动、穿越都交给星链处理;

问题是,你们是一家人好办,我们和SpaceX可能没有这种沟通机制,双方对于对方来说,都是不合作目标。图3精准显示了天宫恰好出让385公里的上升通道给星链,是因为前期对于其既不放心(七月份的高概率撞击可能给弄得心有余悸),同时也相对放心,因为starlink这颗星上升意图明显,也符合一贯的轨道抬升机制,且轨道相对可预期的这么一个特点。所以才有基于我们安全出发点的“让路”;

那么此时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从上图3看,天宫的轨道攀升还是比较激烈的,如果考虑到天宫20多吨的体量,12个小时远地点爬升了5Km的这个动作到底是化学姿态发动机提供的还是电推提供的动力就不好说了。如果是前者,那就是硬损失,燃料总是用一点少一点的。这个成本怎么算?

3 星链是否为故意行为?对这个偏向阴谋论的说法,我只能说几乎不可能。十月份的轨道攀升,按照实际测量结果,应该至少有五公里的间距。虽然按照传统观点,已然不安全。但你造吗,实际规划中的星链的轨道壳之间间距,也就五公里(在300公里的高度区间上)间距。数以千计的星链卫星,每时每刻都是上下五公里(或者十公里高度间距)持续运行。而非不同轨道倾角下的偶然相遇,这是个大系统设计思路上的差异。如果要走巨型星地通信网络的路(这是讨论中6G的选择技术分支),最终都要实现这个控制颗粒度,没啥其他办法;

4 但针对七月份碰撞告警,可真是有点儿意思了。那次涉及的星链S-1095是处于下降的再入reentry通道,是奔着再入大气层并自我销毁的目标去的。可能这颗星是测试再入的,也可能是真的出问题了,我就不考证这个了。反正这个轨道高度的变化趋势很妖异,参考图4,30个小时内三次高低变化,不符合持续再入轨的趋势。这个有两个解释,一个是长推力发动机(就是我们说的霍尔效应发动机)对轨道高度控制很糟糕,因为它推力很小,需要持续开机;而且还需要考虑处于再入轨状态的卫星可能真的还有其他问题,否则不至于放弃烧毁。这个解释就是说,spacex对于再入确实也处于摸索状态,不像传统航天,都是脉冲发动机点火一次,咔嚓一下就让其处于持续、可预测的入轨状态……另一个就是所谓的阴谋论,个人不看好,可能性太低了。疯了吗?去试探载人空间站?!美帝是坏,我同意;但还没丧心病狂,不至于吧?


总的说,SpaceX星链系统控制系统太大胆,和冒进,确实不符合航天传统思路。但诸位回头想想,ElonMusk在航天领域的所有尝试和设想,哪次不是刀锋上跳舞呢?星链最大的贡献还是彻底解决巨型星座生产、部署、控制等一系列的工程化问题。多好啊,抄他啊!星地一体化通讯机制,我们也要搞的,我们也会有巨型星座上去的,没必要抵制星链,要认真分析,走他的路把他走死,才是上上策。

太壮观了,这才两年不到,简直航天工程奇迹。


===2022-01-04-晨===

早上看了一眼评论。我也是这么多年没有这么多评论了,看得我心惊肉跳的。有说我三观不行的、有说我键盘侠的、有说我收了钱的、有看不起我是musk的粉丝儿的......当然,点赞的也还是有的。

知乎社区受众现在就这水平了,都说过去文革摧毁国民素质,我看现在新时代小将们更利索更厉害,弄得和饭圈儿有啥区别?我就必须得是谁的粉丝儿,才能表达一个观点是吧?

我去~~~ 咱们能不能不要这么撕裂?都这么具体的问题、边界清晰的技术问题了,能不能别搞得那么极端尼!


-------精选评论分割------

评论里面有说到点子上的留言我会截出来放在后续更新上,也感谢这些知乎朋友的真知灼见,不敢独享,和大家一起分享:

A @OddDellaRobbia

1. Jonathan的数据只显示了两者的近地点和远地点的区别,不能说明两者交会时的距离,航天器交会时,其星下点不一定是重合的,所以距离一般也不会是轨道高度距离的差,同样,两者交会也不一定发生在近地点或者远地点。
2. 不是startrack,域名是space-track.org,这个网站数据中关于starlink和中国空间站的位置都不是很准,存在几千米的误差(由于当前追踪系统的限制),starlink有spacex内部提供的ephemeris数据,会更准,但是只有实时数据(几小时之内的)可以查询,没有历史数据(除非有人备份)。我估计Jonathan应该存了一些数据,但没看到他公开原始数据。
​1​回复​推荐​折叠​踩​ 举报​删除

Duncan Zhang (作者) 回复OddDellaRobbia
1 两个星体的轨道面倾角不一样,但客观是天宫执行规避机动了,碰撞概率的计算依据之一就是测量误差,所以Jonathan绘制的近远地点轨道高度图,在两星体轨道面交错位置上,是危险的距离。至少在现在的技术体制下我们认为是(所以机动),对方是否认为是,不清楚(存在过于自信的因素),是推测;
2 不合作目标下的测量确实有误差,误差幅度不详,没看到相关资料;美国空军那个网站只是个印象,https://www.space-track.org是正确的。

@OddDellaRobbia

1. 问题来了,两个航天器相距最短时(或者说交会时)并不一定会处在两个轨道面的交线上,一般情况下总会有相位差,所以最短距离不能拿轨道高度直接相减得到,而需要根据其交会时刻的位置计算距离。
2. space track TLE误差分析 celestrak.com/NORAD/ele
The 31 Space Track TLEs show an average error of 7.54 km over this period with a maximum error (for PRN15) of 32.45 km compared to an average error for the supplemental TLEs of 0.87 km and a maximum error of 2.37 km, yielding approximately an order of magnitude improvement in the error.

Duncan Zhang (作者) 回复OddDellaRobbia刚刚
1 根据Jonathan给出的那几个图,我拉了线,只是为了对齐。因为图1和2给出的是separation vs time关系,所以最近点(不管有没误差、误差多大)出现在那个separation minimum point所对应的时刻是没问题的。但那个时刻对应的两个星体的轨道位置(不是形状),确实是未知的,但不会大于5Km。我并无直接拿高度相减得出轨道面交线就是碰撞可能点的意图。我还特意手绘了图休整了一下立体意识,感觉就算不在交线上,也应该是附近;
2 记下了,更新入正文。感谢。


B @樱桃纳米粉 樱桃纳米粉
补充一小点,星链在停泊轨道停几个月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利用不同轨道高度进动不同调整相位。这样子一次发射,一部分后升轨的卫星就能去和立即点火不同的轨道面。

Duncan Zhang (作者) 回复樱桃纳米粉刚刚
你说的完全正确


user avatar   qian-xun-bai-du-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初说国际空间站要退役了,届时我国的空间站就是唯一的空间站了,我就在想美国为什么不能搞点破坏呢?他自己玩不了也不让大家玩呗。

现在看来不用想了……美国这么多年的国际形象不能说伟光正吧,至少也得是无恶不作、作恶多端、穷凶极恶 、恶贯满盈、罪恶滔天、丧尽天良、罄竹难书 、暴戾恣睢、倒行逆施、为非作歹!当然民间舆论形象嘛,倒一直很灯塔。

呃……你要是从恶意角度去揣测,这是很符合美国人设的,不要激动,这是正常操作。

美国这么个国家吧,你要是真在太空探索上不带它玩,它给你搞破坏是很简单的,而且它向来也不要脸啊,往大海里倾倒有毒物质、难降解的垃圾、核废料的事干得多了去了。

所以接下来,大概率还是要搞国际空间合作的,就像当初美苏那样,我们也是要搞中美太空合作的,能怎么办呢?

就拿这两次险情来说,真撞上了,我们可就亏大发了,我们心心念念的空间站可能就没法用了,索赔谴责吗?到时候人美国肯定不承认,肯定扯皮,就是承认了,责任在谁到时候都说不清,索赔?赔几个美元估计就差不多了,当年美国在太平洋岛国搞核试验造成环境破坏的时候,赔当地岛民才几个钱?


最后说说星链吧,这玩意儿,就是按他计划 4.2万颗来,带宽也绝达不到3G网络的带宽。你要是认真按通量密度、覆盖范围,以及小卫星的带宽来算,那得了吧,星链提供的网络绝对看不了视频!关键钱还绝对比5g贵多了, 适用场景非常有限(基本是荒无人烟、基础设施失效的地方),这么一个东西其实并不具备多少商业价值的。

别傻了,孩子们,SpaceX背后的大金主是NASA,是美国政府出的钱!星链是战略项目,是为军事服务的!覆盖全球的低轨卫星网络,可以做军事监控用途!甚至能搞太空电磁战(这事俄罗斯还真干过)!

如果还有别的用途的话,就是轨道资源控制,这里补充一点,卫星碰撞导致的太空垃圾产生一定的量后就会有雪崩效应,也就是卫星撞了会产生大量碎片,这些碎片又会去撞击新的卫星继而又会成指数级产生新的碎片,到一定程度后,轨道上全是高速的太空碎片,就不能用了。

回到本问题吧,大型轨道航天器,变轨做紧急避险,是很废燃料的!而轨道上的燃料是很珍贵的!燃料补充一次也是老贵老贵的!我们的天宫可没那么多燃料啊,真要给美国人隔三差五来那么几颗小卫星,那天宫迟早得撞了。

哎……碰到美国这种国家,晦气啊!


看到有人在洗地,说是什么卫星出问题了,是故障的,意外接近的,欧洲也碰上了,创新总有代价什么的,不要搞阴谋论。

拉倒吧!不了解的人还真容易被你们给忽悠了。

星链在国际电信联盟的报备的轨道有两条,一条是350公里的,一条是550公里的,如果要变轨要严格按照国际公约规定的步骤,要明确公布转移轨道、初始轨道、目标轨道,天宫的轨道在400公里左右,正常情况下,星链撞上天宫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太空那么大!按轨道面交汇算,这概率比你随便朝天空开两枪,两颗子弹在空中相撞的概率还小!就是你星链卫星失控撞上天宫的概率也比这个小,我们选择的轨道面都是算好了的!你星链卫星撞相邻轨道的卫星可能是意外,跨轨道撞我们的天宫就不可能是意外!

卫星变轨是要喷燃料的,你要是不主动变轨,轨道只会小幅度缓慢变化,而你要是变轨,在美国你至少要向美国军方报备!也就是这次星链卫星的转移轨道,美国军方是知道的!那么他们肯定也能知道会和天宫相撞。

可问题在于,美国人没按国际公约规定向国际电信联盟 报备,他偷偷摸摸自己干的!我们要是没点预警技术实力,这次就完了!而且星链的转移轨道选的也太巧合了!没点技术实力根本算不出来的!这技术实力需要达到太空交汇对接的程度!需要算好轨道交汇点,并且精准控制交汇时间,就这地球上也就三家能做到!

我说我恶意揣测已经是极为客气的说法了。除非你说星链卫星的控制网络被黑客入侵了,那我的确没话说,除此之外,你说算法失误、故障什么的……哼哼……

对了,美国人这次是违反了国际公约的!你们造成我天宫折损,赔钱!


user avatar   wang-lei-45-21-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轨道就那么多,就好比路就那么宽,不管什么车都能上路,还有的人自己一次开几百辆车,能不堵车吗?

地球轨道是全人类的资源,凭什么有些国家和公司就能随心所欲的搞“星海”战术。

建议两条路:

1、按各国人口或者GDP分配轨道区间和卫星数量,嫌不够用的就从别的国家买,好处不能全给先发国家占用了;

2、不管了自求多福撞上了就看谁留下来,不过搞一堆便宜的小卫星疯狂去占轨道又不是多难的事,确定要比这个?


user avatar   yuan-shi-we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没有人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吗?

这不是马斯克的流氓行为。这是美国太空军的军事侦察行动。

侦察什么?侦察中国空间站的能力。

这个能力包括各种能力指标,主要就是中国空间站的在轨运行和保持能力指标。而发现接近物体和应对接近物体的能力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

这种数据不可能会给任何人说的,美国就是再想搞到手也不会得逞的,因为这是国家的最高机密,从源头上就会有一套完备的保密系统。

那怎么办,就只有试探。

怎么试探,用真实状况试探。就如一个人说自己的酒量只能喝三两,可另一个人总觉得这个人在躲酒,要想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在躲酒,想知道他真实的酒量,唯一的办法就是灌,用一个他不能拒绝的办法让他一直喝,什么时候喝多了,一算是几杯,就知道他真的能喝多少了。

所以要想获得这些信息,就必须拿真的物体去靠近接近甚至直接模拟撞击。不能真撞,但必须得做出一副真撞的样子。这样才好打探出对方的真实能力。


至于为什么说不是马斯克自己干的事。很简单,这事站在马斯克的立场上看完全是个吃大亏的事情。差点撞上中国空间站不假,可每次都是以一个还在用的卫星坠落报废为代价的。它只有装做是卫星要坠落报废才能给中国一个表面上说的过去的不是故意撞击的理由,不然的话,就是马斯克对中国国土的恐怖袭击,甚至是在挑起战争。要知道,空间站等航天器可是视作国土在外的延申,故意袭击他国航天器就是在攻击他国领土,和侵略没有任何区别。

而一旦坐实了是马斯克是要故意攻击中国领土,中国会怎么做。毫无疑问,就不会是制裁那么简单,而会是直接发起战争。不要觉得战争都是国家和国家之间打起来的,国家和一个商人之间照样能打起战争。

而就实力而言,马斯克一旦和中国打起战争,他能活过几天?

马斯克承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他就是一个商人,为什么要做这种可能会置自己于死地的事情?

但即便就是现在这样,就已经把中国得罪的不轻了。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有人逼着他不得不这样做,或者有人拿钱砸着他让他这么做。

而只有美国军方能逼着他做这样的事情。而且就这他还得是尽量的把他自己择的越远越好,看上去整个事情他都不知情才更好。

谁让他每年从美国政府手里挣了那么多钱呢。


为什么要撞中国空间站,而不找别的什么卫星。中国空间站基本上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最高能力。再一个,空间站目标大,而且很容易找到。这个很容易找到是个很关键的因素。中国在太空发的卫星和其他人造天体多了。但大多都不大,相对外层空间来说。如果美国找一个什么小的卫星去模拟撞击试探,那就等于对外公开了美国具有找到这些小卫星的能力。而找到小卫星的能力基本上就等同于摧毁小卫星的能力。美国人就是真能也得说自己不能。所以只能找公开的大的飞的慢的空间站。

美国太空军为什么不能自己亲自下场,只能使用平民航空器。因为名义上中国现在仍然还是在遵守和平利用外空的约定,不但是中国在遵守,大量的国家都在遵守。现在只有美俄开始了正式的明面上的太空军事化,成立了太空军。但是俄罗斯的空天军更像是一个地面防御空天攻击的防御军,没想着要以太空为战场,从太空攻击别人,事实上俄罗斯现在也失去了这个能力,而美国的太空军可是要正儿八经的基于太空攻击的军种。所以美国不能以军事力量的名义直接去对平民和平利用外空的目标进行军事行动,否则马上就会激起中国的军事反击。

所以只能使用一个白手套来干这件脏活儿,把自己择出去。


为什么是马斯克不是别人,因为马斯克发的卫星多。别的美国控制的平民卫星公司,大多是大而少,以质取胜,业务也往往都是针对专门的客户和终端,所以不需要发那么多卫星。

可马斯克是发了多少,他又吹牛要发多少。这么多,有几个坏的,不良的,很正常。出两回事,还勉强能说的过去。

反过来要是只发了几十个甚至十几个的,坏了,不良了,还连着两回把轨道降到了别人边上,那就实在太说不过去,就太明显。


就会有人说为什么美国人要搞这么复杂的一出。因为这是美国人,而且是美国太空军。美国已经把太空正式的军事化了,特朗普签的字。太空已经正式成为了美国军方的一个可能的战场。

国际空间不是说好了和平利用的吗。对,当初说好国际空间是人类的共有资产,不属于任何个人和组织,人类应当和平利用和开发国际空间资源,不得用以军事目的和战争行为。

可是请注意,这是个约定。它在本质上和两个人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而另一个人突然放了另一个人的鸽子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约定,约好了要做,立约双方是平等的自愿的立的约。那哪一天有一方不愿了自然是可以随时更改不再遵守约定的。

其实汉语的逻辑是很严谨的,只不过很多人听的多了就以为约定是一个不可违反和变更的铁律而已。而实质上这种类似的定义多了:协约,就是协商过的约定;公约,就是很多人共同的约定;条约,就是一条一条的约定。这些都是约定,而非永不可变不可违反的必须。

这就是很多人常说的,国际法不是法。

而事实上法律本身就是公约的一种,只不过有暴力机关背书而已。

而国家之间的约定,谁给它来暴力背书提供强制性保证?


再一个,这个和平利用外空的约定是怎么来的,是当时美苏争霸双方为了不被坐山观虎斗的第三方渔翁得利才搞出来的。实际上他们从来都是以军事优先来为原则进行外空探索和开发的。而且他们给自己开了后门,那就是虽然约定说了外层空间是人类共有的财产,要和平利用和开发外空,但是,要秉承着先占先得互不冲突的原则。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谁先占了那就是谁的。那时候除了美苏可就没有别人具有先占这个能力。

可是很快,苏联解体了,美国忙着打中东去了。就没有人在做先占这个事了。

可是事情的变化总是更快,中国跟上来了,欧盟也没拉下太多。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先占的能力以及在抢占原有美苏划定的地盘。而美国又落下了这么多年没在外空占太多。所以,这个后门就变的对美国不那么有利了。

所以,美国就趁着上了一个完全外行的总统,把外空军事化这个恶名的帽子往特朗普头上一扣就反手开始了正式的太空军事化,翻脸不认了美苏领导一群小弟搞的这个和平利用外空的约定。

而太空军事化的意思就是以后要有太空军,太空以后就是战场之一。

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这里不再是先占先得互不冲突了,你占了的也不一定是你的。你打下来并且能保的住的才是你的。

其实就是说要完全推翻原来的分法了,要完全以拳头说话了。


所以美国太空军才会搞出这种事情。美国这些年已经摸不太清中国的太空发展能力了,所以新军一立,要做些事情,一个是打探敌情,一个是发展自身。

而这个事件,明显就是在打探敌情,外加警告威胁,彰显自身实力。



所以出了这种事,我毫不觉得稀奇和愤怒,不出才会更麻烦。要是现在不出,那要么就说明美国的这个太空军是个彻头彻尾的只会花钱的纸壳子花架子,要么就说明美国的太空军事化技术和能力远超过中国。



那对于中国来说该怎么办。

两条路。一条,紧追美国,开始正式的太空军事化。不这么做不行。美国人已经开了这个头,原有的约定已经成为了废纸一张,对美国再也没有约束力。后面的如果不追上,那以后类似的试探和警告威胁会更多。现在的问题是美国不是说你说你和平利用外空他就会放过你,他的目的是为了把你赶出去,他占了那个地方,而不是说你军事化。所以必须马上紧追,开始正式的军事化,有样学样,把武器部署到太空上,只有这样,才能和美国在太空领域形成军事力量均衡,到时再有这种事就可以反制甚至扩大范围。

这就跟美国当初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一样的,他说你有,你最好真有。

另一条,解决眼前的问题,保护好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是现在中国航空航天的一个重要象征。它的存在与安稳运行很重要。不管是给它装个类似军舰那样的近防系统也好,还是发一系列的近距离护卫卫星也好。至少要给空间站一个自保的能力,不能总靠变轨躲避。

因为现在公认的一个规矩就是航天器轨道之间要有隔离带,不能随意插入别人的轨道。那既然你插入了我的轨道,那我就有击毁你的权力。

而如果只是一味的变轨躲避,那以后类似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美国要报废的卫星多了,甚至拿好的卫星也可以。不就是点儿钱吗,美国人根本不在乎,试探出你的能力让你整天不得安宁远比那点儿钱重要。


大国竞争时代已经到来,不是说你想躲就躲的过的。只有正面应对才是正道。


user avatar   jiang-yong-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不多是时候研究轨道捕鱼船了。长期在轨道上转悠,发现敌国卫星就抓回来研究。


user avatar   chong-man-zhi-hui-de-a-la-bo-shi-ren-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斯克真就是美国柳传志+贾跃亭。

但是很多人反对死皮赖脸不承认,只能说明后现代洗脑话术就是有用啊。

所以我也反对黑枪认为“后现代话术屁用没有,顶不上物质基础的铁拳”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美国柳传志+美国特色宣传背书就可以让中国掏出百亿补贴硬生生给他续成世界首富还收获无数粉丝。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不发多点卫星上去占轨道? 
  给你100吨的载荷,并且可以选择其位于太阳系内的任意轨道上,你会选择何种载荷和何条轨道呢? 
  航天器在外太空是如何产生推动自己向某方向前进的力的? 
  从物理学角度,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和涡轮扇叶的高温合金材料的耐热性能存在理论温度上限吗? 
  为何总是选四子王旗为降落场,若将来真的像科幻电影那样从其他星球带回样品有病毒或其他生物席卷全球咋办? 
  为什么天问一号要先「横着绕」,再变轨到「竖着绕」,而不能到达后直接变成「竖着绕」? 
  为什么有空间站的前苏联无法登月? 
  3月16日长征七号甲火箭首飞失利,对中国航天的影响有多大? 
  SpaceX 于 5 月 31 日首次发射载人火箭成功,这次发射任务有哪些意义与亮点? 
  北京 2022 冬奥会火炬点火可不可以从天宫空间站发射一道激光点火呢? 

前一个讨论
假如未来人类在月球生活并运送大量地球物资上去,会不会导致月球质量越来越大,而地球越来越轻?
下一个讨论
如果将文物中的神兽召唤到现实空间,会发生些什么?





© 2024-09-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