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作为步兵用无控武器方面来说,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
火箭筒对筒身强度要求稍微低一点,好处是轻。比较适合作为距离较近的肩扛武器使用。无后坐力炮相对重一些,不过精度稍好一些,射程更远一些,比较适合作为多人操纵,架设使用的轻型火炮使用。
无后炮打坦克,口径是限制,口径大了太重,小了效果不好,使用超口径即使用火箭增程也很难考虑远距离射程和精度,比如古斯塔夫的FFV597超口径破甲弹,静破甲是达到了950mm,但是射程下降到250~300米,而且设计有问题不能向下俯射。
火箭筒想保证远距离的无控精度,就更麻烦一些,当然方法也有,比如搞直喷结构。
但是单作为步兵单人操纵武器来说,这两个差不多。火箭筒可以搞成一次性的,无后炮可以复次(类似一次性的无后炮也有),便宜一些配一个好些的瞄具,无控精度也就400-500米左右,带脚架800米,有制导的远了差不多能上千(大改)。
不一定,这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两个长得很像、用法也很类似的装备,其实可能有着不同的来源,并且占据着不同的编制,用于不同的作战目的。
比如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Sturmgeschütz、Sturmpanzer、Sturmartillerie、Selbstfahrlafette、Jagdpanzer 这些命名背后包含了德军在编制、组织、设计理念、用途等等令外人困惑的世界观……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两人对突击炮的定位就有很大区别,但不妨碍它们一起出现在战场上。
按照上面这个例子来看,无后坐力炮的前身是战防炮,而火箭筒的前身则是步兵的反坦克手榴弹。
先说火箭筒:
其实以一战、二战初期的经验,步兵在进攻防御工事或者遇到装甲单位攻击的时候,仅靠枪械基本不可能对坚固的防御攻势或者装甲单位造成什么伤害。这个时候要么等待后方运来直瞄火炮进入前沿阵地来攻击(这往往冒着被敌人发现并击毁的风险),或者步兵携带炸药包、聚能装药的反坦克“手雷”来接近爆破。
比如那个著名的KV2挡住德军一个师的传说,也说明了单纯的步兵单位在面对重装甲的无力。
因此,火箭筒在二战的出现也是一种必然,要为步兵单位提供一种兼具便携性与杀伤力的直瞄武器。
不过,中文里面的火箭筒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狭义的来讲,依靠火箭弹自身动力发射,而筒身只是起到一个约束弹体发射方向的武器才能叫做火箭筒,比如M1巴祖卡、德国的坦克杀手。
而很多所谓的“火箭筒”其实本质上是采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的,比如“铁拳火箭筒”。
对于这种长筒型的发射装置,无论发射的是火箭弹还是聚能装药弹头,其实通俗都被叫做“火箭筒”了。
但我们要明白,采用无后坐力炮原理发射,并不代表这种单兵装备就是无后坐力炮。而发射火箭弹也不代表就是火箭炮,否则穿天猴这种东西也可以算火箭弹了。
铁拳、巴祖卡它们的实质是:榴弹发射器、火箭发射器。
这种装备的地位与英国人的PIAT类似,是属于步兵的装备。用来替代枪榴弹、反坦克手榴弹、掷弹筒的上位装备。
至于无后坐力炮,这玩意的主要优点是在减重的同时兼顾了火炮的准确性……好吧,至少可以安装比火箭筒准的观瞄设备。
比如说在吉普车、皮卡上就能装一门106毫米口径的M40无后坐力炮开着跑。
所以谈到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能否替代的问题关键在于战场环境:
例如对越自卫反击战中,40火(RPG)在丛林、山谷环境中的作用就不如65式无后坐力炮。后者可以进行直瞄的火炮攻击,威力与精度都高于40火。
而当前在中东、非洲的军事冲突中,在皮卡货斗里安装的各种无后坐力炮、高射炮也说明了,伴随步兵运动的、可持续性输出、快速布置与转移的直瞄火力总是关键时刻的必须品。
深圳房价的天花板不是一个价格,而是一种状态。
什么时候,中国的发展基本到位不动了,深圳城市到极限了,大家不愿意来深圳了……那个时候,自然房子就到头了……否则,全中国的财富、人才、资源向着一个小地方集中,就是房子都是空的,也不可能便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