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 来了来了。
稍微聊聊五菱与这片土地,这方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跨界史吧。
当然,为了不熟悉情况的朋友,得先聊聊五菱和航空相关的故事。
小五前身是柳州机械厂,柳州机械厂最开始来自于广西机械厂。
1928年广西机械厂建立,桂系的李宗仁开始大批采购飞机及零部件,组建广西空军。同年广西机械厂用采购回来的飞机零部件组装出了广西第一台属于自己的单翼教练机。于是第二年,广西机械厂更名为航空机械厂、第九飞机修理厂。
在翻阅五菱前身在民国时期的资料时,小五发现了这个:
1934年广西航空学校成立,1937年8月,航校里驾驶着桂系飞机培养出来的飞行员,被无条件交与国民政府统一指挥,对抗日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在数量悬殊,零部件缺乏,被打掉一架飞机就少一架的情况下,中国飞行员在战斗中往往要单挑对方飞机10架甚至20架,每个飞行员都知道自己的结局——殉国。
同年入校,同年毕业,同年殉国,是当时航校飞行员的普遍现象。广西航校培养出的飞行员,近乎全部打光,但广西空军出身的飞行、机械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仍在国军各部队中继续抗战,直到抗战胜利。
建国后,前辈们保存下来的工厂改名柳州机械厂。
战争时期根据国家需要,制造了一些飞机零件、武器弹药。
详见:
和平之后,开始了为祖国建设的跨界之旅。
比如:
1101型4马力汽油机
填补国内空白的,中国第一代汽油机。
051型“友谊”牌油锯。
57天就试制成功的“红河”牌拖拉机。
改革开放后,柳州机械厂在艰苦的创业过程中,跨界愈演愈烈。其实这也是形式所迫,国家经济困难,人民有需求,工厂便确定了“以杂养专”的思路。柳州机械厂陆续生产过缝纫机、织布机。
直到今天,不也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么。
直到后来,生产汽车。(跨界跨到转成本职……)
可当时工程师和工人对汽车生产都还没有概念,于是就想进口一辆汽车边学习边制造。没有国家的资金支持,进口汽车的经费来自全体柳州机械厂工作人员的省吃俭用。在将几千个零件分别测模,和多种方法的并用之下,靠着在工人的手工敲打,第一台微型小货车试车成功。
于此同时,柳州机械厂的工人们还自主建造了涂装车间,这在外国车企看来简直是疯狂的举动。
五菱前身,柳州机械厂元老的口述
从此,五菱品牌慢慢浮现,“中华神车”渐渐成型,世界上有了“AE86也看不到五菱荣光尾灯”的传说。
再后来,疫情期间,集中力量跨界造口罩:
为家乡经济,跨界带货螺蛳粉:
(五菱螺蛳粉礼盒,限量款,小五自己也没了,再拿到就抽给知友们)
造地摊神车,助力后疫情经济。
(每天下班嗦完粉,小五最大的爱好就是逛五菱车组成的街边摊,顺便问问老板,车开着感觉怎么样啊.....)
魔幻的跨界步伐,背后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在五菱的奋斗故事中,有起飞后再也没回来的人,有用热血和青春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人,有在时代变局中依旧埋头在工厂里的人,有回望祖辈前行的父母,有学着父辈站起的孩子。
有每一个开在奋斗路上的车主。(也有埋头码字的新媒体运营者)
五菱理应以奋斗者需要的方式,致敬每一代奋斗者!
----------------------
PS:说到跨界,运动相关的领域以后会有小五出没,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