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知乎 2021 年 12 月的新版用户交互界面(UI)? 第1页

  

user avatar   liu-ji-27-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2月19日更新 感谢大家的关注与认同!这本来只是一篇随手而写的回答,不希望引起大家过多的负面情绪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我特意撰写了一篇分析博客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文章,希望大家能赏脸阅读,和我一起讨论高质量文章的出路。


12月16日更新 菜单里的空白区域是用来放置「个人作品」的,如果在严选专栏有创作,会展示在菜单的第一项。现在想想,普通文章之所以不被看重,是因为其带来的盈利价值并不大。

APP的版本号已经更新到8.0.0,大版本会维持很长的周期,这意味着这个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可以说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因为长期从事网站UI设计,我对手机APP的UI更新十分敏感。我深知应用界面的形式绝不仅仅是审美层面的问题,还包含了用户体验、企业文化、加载效率的考虑,更重要的是能看出其背后对应用功能的战略布局

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可能都或多或少遇到过捆绑下载的垃圾软件。这类软件总是稍不留神就下载了,绞尽脑汁却卸不掉。为什么?因为它的UI中存在重重误导性,往往你在第一层,它在第五层。比如我最反感的360卸载界面:

首先它使用警戒色红色作为主体颜色,配合插图里一个将要裂开的盾牌,告诉你卸载它是一个危险操作,误导你关闭窗口,此第一层;然后万红丛中一点绿,很显眼的安全色,误导你点击继续保护,此第二层;使用继续保护的字眼而不是取消这种更直观的提示,误导你这不是取消,可以放心点击,此第三层;确认卸载使用优先级最弱的框线按钮,让你难以发现,此第四层;通常PC端UI设计会将重要按钮放在左边,次要按钮放在右边,配合颜色让你混淆重要性的概念,此第五层。这种反人类的用户体验逆向优化,明显透露了功能上的用意,真是其心可诛!

再来看12月15日知乎移动端APP的最新UI(就以我的个人主页为例):

这次更新隐去了职业经历与教育经历信息,需要从更多资料那里打开,但是却没有隐藏认证信息。既可以认为知乎为了打击那些伪装身份的网络骗子,鼓励大家进行自我认证,也可以理解为,为了引导大家不再关心这两部分信息,从而进一步抹去了用户之间的质量差异:如果没有认证,大一本科生和谷歌高级工程师的界面并无两样。

收藏、喜欢在原版UI中与赞同是同等重要级别,但这次将二者信息隐藏,将赞同提升到与粉丝量同等重要的级别,这说明知乎开始加大赞同数量对于一个用户形象的影响权重。

动态和回答菜单顺序颠倒,默认展示回答,这体现了知乎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与主页面长期以来的UI优化相统一。之前的界面总会被吐槽:用户的点赞、关注、收藏行为完全暴露给所有关注者,打击了非粉丝类型的关注行为,即朋友之间互粉的行为。知乎将回答行为与其他交互行为的推流分离开,逐渐隐藏后者,算是顺天应人。

将文章、想法等内容合并在了动态的展开菜单里,而视频单独占用一个菜单项!知乎有个众所周知的潜在规律,就是文章的曝光量必然比回答低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文章需要去答题引流(知乎在最新的文章编辑器中提供了投稿问题的选项。)这说明知乎的自我定位仍然是以问答为主的,但这次的权重分配就有些离谱了,不点那个展开子菜单的小三角,我绝对猜想不到文章藏在这里面,这对于以文章作为主要生产内容的用户极其不友好(比如我)。

菜单目前只有三项,却一定要把其他内容都塞在子菜单里,有理由怀疑知乎有更长远的计划,对于菜单的视频后面将会是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总而言之,这次的UI更新,极大显示了知乎对于回答和视频的重视程度,而这两者至少在技术领域未必是高质量内容的主流,可能很优秀的技术文章只有百十个赞,但一篇抖机灵的回答就能动辄几千个赞。再结合平台上越来越多钓鱼问题和官方引流问题,怀疑这一切的布局都是为了流量。有问题就有流量,抢占视频领域还是为了流量,隐藏用户身份还是为了流量。

最后的最后可能会像2012年百度空间改革逼走了一帮博主一样,以文章为主的用户将流失到其他平台上,而我就是被知乎的UI优化掉的长尾用户。


user avatar   guan-guan-9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人一种:

产品是刚毕业大学生做的
运营是以前玩灰产搞的
UI是学了两个月培训班突击的
算法是朋友圈python训练营里面毕业的
交互是那个大学生产品兼职的时候随手画出来的

的感觉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知乎高开低走,以前一大堆优质内容不推荐,偏偏搞些营销号,搬运别的平台都玩剩下的恶趣味视频,现在知乎的内容水平,跟趣头条差不多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拉黑了

100多个“独居生活女性”

50多个“崛起、腾飞类的标题党”

70多个“震惊类博主”

120多个“擦边球”

110多个“引战党,引发男女对立、华为小米苹果对立的博主”


结果是屏蔽一次出现一次,有的人已经屏蔽拉黑了,还给我推荐,我人傻了


我现在已经妥协了,如果内容还不错,我是不会拉黑的,我每个都点开看看才决定是否拉黑,但结果点开一看,毫无营养,全都是人家其他平台玩剩下的,就这种擦边球、震惊党的新闻

并且这些内容不是我自己一个人觉得不好,给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这些内容普遍一个规律,只有几个或者几十个赞,然后几百到几千个评论,评论比赞多出好几倍,都不用点开,就知道评论区在说啥,一堆骂的


截几张评论区的图,各位自行感受下




还有更恶心的,我给你两张图,你看看有啥问题


能看出来不?

看不出来没关系,我给你圈出来

看见没,其他的内容下面都有“...”三个点,可以选择屏蔽该内容,但是上面的视频,竟然没有!!!!

不给你机会屏蔽!!!!

你老老实实给我看!!!!

再给你看一张


是不是?

以前我刷知乎,见到视频,如果是垃圾视频,直接拉黑作者、屏蔽此类内容

现在,对不起

部分视频不允许屏蔽


这还不算知乎首页总共三五条内容,一眼望去全是广告,比如:

《有哪些好用的洗发水推荐?》

《如何让皮肤白的发光?有什么你吹爆的护肤品?》

《什么样的香水让人上瘾?有什么学生党推荐?》

《有什么上班族常用的电动牙刷?》

《男生如何美白?》


说到广告,不知道知友有没有发现

以前的种草:诚心推荐,尽量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分析,比如你是个皮肤科医生,你会利用你的专业知识,介绍各种化妆品的裨益;你是个汽车工程师,你会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分析各种汽车发动机。

现在的种草:从各大平台找到测评博主,用着雷同的文案,然后知乎疯狂给推荐,把数据怼上去,把评论区一控,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博主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他们究竟懂不懂我都不知道,这种水平糊弄一下小红书用户还可以,但是糊弄知乎用户就很难了。


这还不算热榜上的各种奇葩情况

比如:热榜上有一个社会新闻,你点开看看,回答的内容千篇一律,全是把这个新闻从新复述一遍,这也能称之为内容?

比如:男女对立,华为小米苹果对立问题,钓鱼问题等

比如:明星小鲜肉屁大点事儿就上热搜,清朗行动时期,微博都不敢这样玩了,我乎还敢这样玩.....


总之呢,新版知乎,一切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user avatar   qin-si-yuan-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久没有发回答的动力了,草稿箱里还有一大片king crimson、pink floyd、john lennon、joanna newsom、bjork的写了不到一半的乐评,大概也是写不完了。

给ui设计专业的同学们推荐一个很好的原创硕士论文题目:基于用户体验变化的UI设计倾向性研究——以我国主流社交平台为例。

研究做什么呢,拉一票西方社交平台过来做对比,微博pk脸书,抖音pkINS,知乎pkQuora,百度pk谷歌,把每一次平台UI的版本更迭摆上去,得出结论1.国内产品UI大更新更为频繁,缺乏定力;2.国内产品臃肿程度与推出时间呈高度正相关;3.国内企业对UI设计的重视程度逐年下降;4.综上所述,无可救药。

话虽这么说,但如果你是专业的设计类学生,我想大概率你写不到一半就会看这些app看吐了,每天钻研它们如何恶心人,为什么恶心人,还有没有救,这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折磨。

自从2017年的网易云和2020年的饿了么都隆重推出短视频板块,知乎这个体量在所难免会沦陷,新平台也承受不起垄断流量的打压,从今往后很难找到高专注度的app了,文章类的内容创作者恐怕除了转行别无出路。

我使用了3年感觉还比较单纯的夸克,最近也在主页推出了小说板块和云盘板块,刚刚发给我的问卷调研中,它小心翼翼地问我是否希望扩展app功能的样子真的十分可爱,我想它距离升级也不远了吧。

百花争鸣的网络时代一去不复返,我还是好好练习英语阅读,去消费大洋彼岸水深火热的网络内容吧。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知乎主站 2016 年末的设计改版? 
  设计师应该学编程吗? 
  如何评价知乎 2017 年 1 月 的改版? 
  怎么看待花瓣1月16号停止访问!这对设计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是否有同类型的网址推荐!? 
  哪些 App 具有非常好的视觉设计和用户体验? 
  有哪些高大上的手机? 
  没有美术基础,怎样才能成为一枚UI?需要学习哪些技巧? 
  产品经理如何解决「处女情结」的需求? 
  如何制作描边风格的图标,像下图那种的? 
  下一个革命性的人机交互方式会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北京的真实收入是怎样的?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华而不实的武器?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