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问题的关键,在于“剧本杀”和“博物馆”到底有多少契合度。
1.从宏观的角度看,剧本杀最关键的一步,是要让参与者进入剧本杀所营造的文化环境当中去,仅从感官感受来说,博物馆营造环境的能力是诸多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中最强的。进入展厅,博物馆的展品、光照和空间体验,基本上能瞬间将观众拉入环境,从这个角度说,堪称完美。
2.从中观的角度看。剧本杀的实质是线索推理。如果特意在博物馆展厅中进行剧本杀,推理线索就要和博物馆展览的内容相关。但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对历史文化方面教育的确实,博物馆特别是历史文化类的博物馆展览所蕴含的知识,覆盖面其实并不大,历史文化类的爱好者为数也不多,这就造成了剧本杀和博物馆的交叉受众并不多,难以形成规模;或者是很多人慕名而来,但是却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玩不下去。
3.从微观的角度看,在博物馆展厅中进行剧本杀,其实是博物馆向剧本杀这一行为让渡了空间使用权,博物馆还要为这一活动配套服务。这些都是博物馆+剧本杀的成本,博物馆付出了这些成本,剧本杀能不能为博物馆带来相应的好处?博物馆并不在意费用,而更关注展览知识的切实传播、社会美誉度这些软性的成果,以及剧本杀的内容是否符合博物馆自身的伦理要求,这可能注定了博物馆和商业化的剧本杀不会走得太近。
Σ.博物馆希望将自己的展览发掘出延伸价值,剧本杀希望能够有一个入口快速将参与者带入环境,这是二者结合的可能,但是却无法决定二者结合的程度和历时。我认为博物馆剧本杀会成为小众群体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有自身的生命力,但却不适合做成大众文化产品来走数量营销。我想当中国的高等教育人群比例再提高到25%的时候,剧本杀+博物馆还可能会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