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当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微生物消失后 ,只有人类和植物 还有少量家畜,地球会怎样?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有没有生物圈,地球都不会怎么样,你可以将这个作为底线。

先不管题设的情景有多扯淡,在所谓“只有人类和植物还有少量家畜”的情况下,多种绿藻与紫萍之类混合营养的植物可以执行微生物的分解功能,人类还可以用机器热解处理有机废物,物质循环没有特别的问题。在这方面有很多人被中小学教育里极度简化的“食物链”给骗了。微生物“消失”对人们最直接的影响是失去来自肠道微生物的维生素 K 与短链脂肪酸供应,需要相应的食品与保健品,这是现代食品工业就能支持的。

无论题设的“消失”是否留下尸体,人类的技术可以将已经测序的微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重造出来。

  • 实验室里有许多新鲜的细菌、古菌尸体,将合成的 DNA 与原核核糖体放进去就可以将其苏生。
  • 不需要蛋白质外壳辅助的病毒、类病毒之类可以合成核酸并送进相应的宿主细胞,需要蛋白质外壳辅助的病毒可以另行组装。

氧气方面,地球大气里现存的氧气相当之多,按照 Walker, J. C. G. 的估计有 1.4E18 千克,这是 14 后面有 17 个零的数字;每年,地球生物圈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交换约 3E14 千克氧气;在地球生物圈完全不进行光合作用而维持现有呼吸作用率的情况下,大气里现存的氧要等五千年[1]两万五千年才会耗尽;让比较敏感的人窒息,至少要将大气氧浓度从现在的 21% 降到 18% 以下,起码七百一十四年。何况在上述情景里生物圈的呼吸作用率不会不减少,单细胞植物和小规模的多细胞植物在上述情景里还可以大规模扩增。

  • 如果要求人类只靠技术产生氧气,人类文明的总功率拿出约十分之一去修建太阳光分解海水的基础设施来制造氧气,效果就会超越地球生物圈的光合作用氧生产量,而且这个工程并不会很花时间去准备。
  • 况且人类文明的总功率还在成长,将今后新兴建太阳光发电、氢能源、裂变核能之类产业的生产路径改动一下就能产生巨大的氧气生成量。


要实现“所有动物、微生物消失”,需要的动作大得出离愤怒,地壳上部、深海底部和上地幔顶部有太多微生物要处理,你很难想象这种规模的灾难会将人类剩下。

而且,题目看起来是不知道规模大于“微生物”而又不算动植物的多细胞真菌、多细胞色藻、群体连接古虫、多细胞细菌之类存在的。薄弱的基础知识无法支持有效的推演。

参考

  1. ^ Walker, J. C. G. (1980) The oxygen cycle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biogeochemical cycles, Springer-Verlag, Berlin,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DEU)



  

相关话题

  戴森云实现后,当人类在地球上大肆使用后,会造成很严重的热污染吗? 
  如果生物的进化从一开始就是在失重条件下发生的,那么现在的生物会是什么样子的? 
  有哪些逆天的微生物? 
  《流浪地球》中,地球为什么会撞上木星? 
  脑洞问题:如果世界上只能吃正常死亡的食物会怎么样? 
  很好奇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到现在地球总共产生了多少人?有没有数据统计? 
  能被4整除的就是闰年吗,为什么? 
  常年如夏的热带,花是怎么知道“春天来了,要开花了“的呢? 
  叶绿体的功能受损伤 主要表现为叶绿体核糖体的组装不完全,可能会导致植物早开花吗? 
  中医连细菌、病毒、细胞都不知道怎么治疗传染病呢? 

前一个讨论
假如除了植物以外的门类全部突然死亡了,植物们会有怎样的进化路线?
下一个讨论
樊振东4:0战胜瑞典选手莫雷加德首次捧起圣·勃莱德杯,如何评价双方此次比赛的表现?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